一种上进下出式计量泵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87631发布日期:2021-05-11 14:31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进下出式计量泵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上进下出式计量泵头结构。



背景技术:

计量泵(meteringpump)也称定量泵或比例泵。计量泵是一种可以满足各种严格的工艺流程需要,流量可以在0-100%范围内无级调节,用来输送液体(特别是腐蚀性液体)的一种特殊容积泵。

计量泵是流体输送机械的一种,其突出特点是可以保持与排出压力无关的恒定流量。使用计量泵可以同时完成输送、计量和调节的功能,从而简化生产工艺流程。使用多台计量泵,可以将几种介质按准确比例输入工艺流程中进行混合。由于其自身的突出,计量泵如今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食品等各工业领域中。

在化工行业中,对于高粘度流体或者自重比较大的悬浊液介质,在使用计量泵输送过程中,采用常用的下进上出式泵头结构,容易造成阀口堵塞,降低泵的容积效率。本结构采用上进下出式泵头结构,有利于介质的传输。

下进上出式泵头结构,在输送介质过程中,泵头的入口阀和出口阀的安装使介质的输送方向由下而上,需克服介质自重传输。进出口的单向阀在计量结束后靠自重关闭。下进上出式泵头的结构,属于逆流传质,介质不容易流动,需要克服自重,压降大,传递介质效率低。自下而上传输时,自重较大的介质易堆积在阀口,造成阀口堵塞,使计量泵发热,严重时造成停泵,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下进上出式泵头结构的诸多问题,提出一种上进下出式计量泵头结构,该结构使传输介质方向由上而下,顺流传质,利用自重,压降小,加快传输效率,对于特殊工况介质,弥补了下进上出式泵头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进下出式计量泵头结构,包括泵头本体、底部设置在泵头本体上方的入口单元和顶部设置在泵头本体下方的出口单元;

所述入口单元包括入口阀室、入口阀座、入口阀导向、第一阀球、第一阀弹簧和弹簧座,所述入口阀室内壁自上而下设置有入口阀座、入口阀导向和弹簧座,所述第一阀弹簧下方设置在弹簧座上,所述第一阀弹簧上方、入口阀座和入口阀导向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一阀球;

所述出口单元包括第二阀球、第二阀弹簧、出口阀座、出口阀导向、出口阀室,所述出口阀室内壁自下而上设置有出口阀导向和出口阀座,所述第二阀弹簧下方设置在出口阀室内壁的环槽上,所述第二阀弹簧上方、出口阀座和出口阀导向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二阀球;

所述泵头本体包括隔膜头、密封垫、前限位板、后限位板、隔膜片和液缸体,所述隔膜头和液缸体的交界处设置有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所述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之间夹持隔膜片,所述隔膜头靠近前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管路,所述管路两端分别与入口阀室和出口阀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单元底部嵌设在泵头本体上方;所述出口单元顶部嵌置在泵头本体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泵头本体与入口单元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泵头本体与出口单元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阀座、入口阀导向、第一阀弹簧和弹簧座同轴设置,所述轴线垂直于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阀座、出口阀导向和第二阀弹簧同轴设置,所述轴线垂直于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隔膜片为金属隔膜或塑料隔膜。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阀室与隔膜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阀室与隔膜头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进下出式隔膜泵头结构的工作原理:该计量泵头属于隔膜式计量泵头。隔膜泵头是通过液缸体15中的柱塞往复运动,使隔膜片14来回鼓动,改变工作腔容积,从而吸入和排出液体的。隔膜片14夹在前限位板12和后限位板13之间,使膜片运动受到保护,这种设计方式既适合金属隔膜也适合塑料隔膜,它的优点是可以输送一些特殊的介质,像悬浊液或非常粘稠的液体。

当工作腔容积增大,压力低于入口压力,介质通过入口阀球4,推开入口阀弹簧5进入工作腔;当工作腔容积减小,介质被挤压,当压力高于出口压力时,介质通过出口阀球,推开出口阀弹簧流出,同时使入口球阀闭锁,防回流,就这样循环往复使介质不断从入口处吸入,出口处排出。

本实用新型上进下出式计量泵头结构,对泵头出入口阀进行了特殊设计,使传输介质方向由上而下,顺流传质,利用自重,压降小,加快传输效率,对于特殊工况介质,弥补了下进上出式泵头的缺点。

1)上进下出式隔膜泵头结构更适用于悬浊液或高粘度流体类介质的输送,弥补了下进上出式隔膜泵头对此类介质输送时的不足,加快了介质的输送速度,减少摩擦和流体自重损失,减少了泵发热,能够延长泵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不间断作业时间。

2)入口阀是特殊设计的球阀,入口阀座2与第一阀球4组成金属线密封,密封性好;入口阀导向3保证球的运动轨迹为直上直下,第一阀弹簧5克服第一阀球4的自重,使阀球始终与阀座接触,阀弹簧安装在弹簧座6上,入口阀座2、入口阀导向3、第一阀球4、第一阀弹簧5和弹簧座6组成一体,用多个密封垫11密封,安装在入口阀室1里,入口阀室1与隔膜头7通过螺纹连接。

3)出口阀也是特殊设计的球阀,出口阀座8与第二阀球16组成金属线密封,密封性好;出口阀导向9保证球的运动轨迹为直上直下,第二阀弹簧17克服第二阀球16的自重,使阀球始终与阀座接触,阀弹簧安装在出口阀室10上,出口阀室10与隔膜头7通过螺纹连接。

4)上进下出式隔膜泵头需要配置特殊设计的入口阀和出口阀,出入口阀使用弹簧结构保证通道的密封性,出入口阀使用球阀结构,防止介质在阀上堆积。

5)出入口阀采用多零件组合形式,方便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一体式入口阀和出口阀设计;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弹簧式锥阀或其他形式的阀口密封形式;

阀室与隔膜头也可以采用法兰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是上进下出式隔膜泵头结构,也可以是上进下出式柱塞泵头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上进下出式计量泵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入口阀室2-入口阀座3-入口阀导向4-第一阀球5-第一阀弹簧6-弹簧座7-隔膜头8-出口阀座9-出口阀导向10-出口阀室11-密封垫12-前限位板13-后限位板14-隔膜片15-液缸体16-第二球阀17-第二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进下出式计量泵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泵头本体、底部嵌设在泵头本体上方的入口单元和顶部嵌设在泵头本体下方的出口单元;所述泵头本体与入口单元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11,所述泵头本体与出口单元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11。

所述入口单元包括入口阀室1、入口阀座2、入口阀导向3、第一阀球4、第一阀弹簧5和弹簧座6,所述入口阀室1内壁自上而下设置有入口阀座2、入口阀导向3和弹簧座6,所述入口阀座2、入口阀导向3、第一阀弹簧5和弹簧座6同轴设置,所述轴线垂直于地面。所述第一阀弹簧5下方设置在弹簧座6上,所述第一阀弹簧5上方、入口阀座2和入口阀导向3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一阀球4。本实施例入口阀是特殊设计的球阀,入口阀座2与第一阀球4组成金属线密封,密封性好;入口阀导向3保证球的运动轨迹为直上直下,第一阀弹簧5克服第一阀球4的自重,使阀球始终与阀座接触,阀弹簧安装在弹簧座6上,入口阀座2、入口阀导向3、第一阀球4、第一阀弹簧5和弹簧座6组成一体,用多个密封垫11密封,安装在入口阀室1里,入口阀室1与隔膜头7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出口单元包括第二阀球16、第二阀弹簧17、出口阀座8、出口阀导向9、出口阀室10,所述出口阀室10内壁自下而上设置有出口阀导向9和出口阀座8,所述出口阀座8、出口阀导向9和第二阀弹簧17同轴设置,所述轴线垂直于地面。所述第二阀弹簧17下方设置在出口阀室10内壁的环槽上,所述第二阀弹簧17上方、出口阀座8和出口阀导向9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二阀球16。本实施例出口阀也是特殊设计的球阀,出口阀座8与第二阀球16组成金属线密封,密封性好;出口阀导向9保证球的运动轨迹为直上直下,第二阀弹簧17克服第二阀球16的自重,使阀球始终与阀座接触,阀弹簧安装在出口阀室10上,出口阀室10与隔膜头7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泵头本体包括隔膜头7、密封垫11、前限位板12、后限位板13、隔膜片14和液缸体15,所述隔膜头7和液缸体15的交界处设置有前限位板12和后限位板13,所述前限位板12和后限位板13之间夹持隔膜片14,所述隔膜片14为金属隔膜或塑料隔膜。所述隔膜头7靠近前限位板12的一侧设置有管路,所述管路两端分别与入口阀室1和出口阀室10连通。

本实施例上进下出式隔膜泵头结构更适用于悬浊液或高粘度流体类介质的输送,弥补了下进上出式隔膜泵头对此类介质输送时的不足,加快了介质的输送速度,减少摩擦和流体自重损失,减少了泵发热,能够延长泵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不间断作业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