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氧化减泥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6078发布日期:2021-08-03 12:4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超临界氧化减泥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涉及涉及一种高效减泥泵,具体说,涉及一种高效的超临界氧化减泥泵。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却日益严重。

其中水污染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有三个方面:1、对环境的危害:导致生物的减少或灭绝,造成各类环境资源的价值降低,破坏生态平衡;2、对生产的危害:被污染的水由于达不到工业生产或农业灌溉的要求,而导致减产;3、对人的危害:人如果饮用了污染水,会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癌变、传染病及其他一些奇异病症,污染的水引起的感官恶化,会给人的生活造成不便,情绪受到不良影响等。

现有的污水泵排泥效果差,长时间的淤泥沉积,造成污水池沉积大量泥沙,需要增加人工等成本对泥沙进行清理,同时由于泥沙的颗粒大小不一,细小的泥沙对泵的结构也有严重的影响,降低了泵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临界氧化减泥泵,该超临界氧化减泥泵有效提高现有废水处理装置的固液分离效率,最大减泥量达50%,减小污泥外运成本。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创造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临界氧化减泥泵,在泵体的中心通过轴承支撑泵轴,泵轴的一端伸出泵体,并与外部驱动连接,另一端连接内转子,内转子为盘式结构,在盘式结构的外端面的外沿设有圆周均布的冲击块,冲击块与中心连接孔之间设有具有旋向的导向叶片;在泵体的端部连接泵盖,泵盖设有入口,在泵盖的内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圆周均布的破碎块,破碎块与内转子的冲击块的位置对应,在高速旋转时生成;液体泥流从入口进入,经过导向叶片导向后,通过破碎块与冲击块的交错运行分解介质为小颗粒,最后通过泵体的出口排出。

所述的破碎块的外表面设有楔形槽,且楔形槽的大开口方向与冲击块的旋转方向一致。

支撑泵轴的部分为托架,托架与泵体前端部分密封连接;在连接端面与内转子之间同轴设置密封转子,密封转子为盘式结构,在盘式结构的外端面圆周均布甩污片,甩污片的旋向与导向叶片的旋向相反。

所述的托架的后部通过前轴承压盖和后轴承压盖形成密封的空间,在密封空间的前后分别通过轴承支撑泵轴。

所述的托架的前端空腔内设有套筒结构,在泵轴的外圆周设有轴套,且轴套的位置与套筒结构位置对应,在轴套与套筒结构之间设置密封填料,并通过填料压盖将密封填料压紧。

所述的内转子的导向叶片根部不相交,每两个导向叶片之间形成的流道底部相通。

该超临界氧化减泥泵泵盖与内转子相对交错旋转,可对颗粒物质进行剪切破坏,从而有效排污,减泥。

破碎块的外表面设有楔形槽,利用了空化的原理,使液体介质流道加宽,压力变小,使液体介质空化,近一步起到了破坏、分解有机污泥的作用。

托架内部端部设置甩污片,防止淤泥进入泵内,起到对泵体内的保护作用。用填料密封相结合的密封结构,更加经济可靠,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内转子的半开式宽流道设计使流道更加不易堵塞,更加适应恶劣的现成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超临界氧化减泥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转子左视图。

图3为图2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泵盖的右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密封转子的侧视图。

图7为图6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超临界氧化减泥泵,在泵体的中心通过轴承7支撑泵轴8,泵轴8的一端伸出泵体,并与外部驱动连接,另一端连接内转子3,内转子3为盘式结构,在盘式结构的外端面的外沿设有圆周均布的冲击块31,冲击块31与中心连接孔之间设有具有旋向的导向叶片32;在泵体的端部连接泵盖1,泵盖1设有入口,在泵盖1的内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圆周均布的破碎块14,破碎块14与内转子3的冲击块31的位置对应,在高速旋转时生成;液体泥流从入口进入,经过导向叶片32导向后,通过破碎块14与冲击块31的交错运行分解介质为小颗粒,最后通过泵体的出口排出。

所述的破碎块14的外表面设有楔形槽,且楔形槽的大开口方向与冲击块31的旋转方向一致。

支撑泵轴8的部分为托架5,托架5与泵体前端部分密封连接;在连接端面与内转子3之间同轴设置密封转子4,密封转子4为盘式结构,在盘式结构的外端面圆周均布甩污片41,甩污片41的旋向与导向叶片32的旋向相反。

所述的托架5的后部通过前轴承压盖6和后轴承压盖13形成密封的空间,在密封空间的前后分别通过轴承7支撑泵轴8。

所述的托架5的前端空腔内设有套筒结构,在泵轴8的外圆周设有轴套12,且轴套12的位置与套筒结构位置对应,在轴套12与套筒结构之间设置密封填料10,并通过填料压盖11将密封填料10压紧。

所述的内转子的导向叶片32根部不相交,每两个导向叶片32之间形成的流道底部相通。

采用超临界氧化减泥泵对污水减泥排放的方法,如下:

1)外部电机驱动旋转泵轴8,带动内转子3旋转,污泥水从入口进入泵体;

2)内转子3转动时,冲击块31与破碎块14上的楔形槽产生相对运动,流动介质在被冲击块31与破碎块14上的楔形槽挤压的同时,由于挤压空间逐渐增加,压力变小,液体压力处于临界状态,生产大量的空化气泡;

3)气泡被搅动的过程中破裂,并产生冲击波和射流,能够有效的将液体介质中凝结的有机物破碎、分解、杀死;

4)液体介质充分饱和泥沙量,将大量泥沙从出口排出。

综上所述,

本技术:
的超临界氧化减泥泵将电机的高速运转转化为内转子运转做功,用以产生输送介质的动力,由于破碎块的楔形槽可以对介质产生空化,从而形成小分子团气泡,然后气泡在进入内转子与定子之间时可以对分子团气泡形成超临界状态,再随着势能的增加而发生氧化破壁,气泡破裂时产生冲击波和射流,能够有效的将污水中凝结的有机物破碎、分解,从而达到净化、减泥,改善水质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的污水泵只能单纯的输送污水,没有减泥,净化污水的作用,而超临界氧化减泥泵有很好的减泥,净化污水的作用,最大减泥量达50%,可进一步提高现有废水处理装置的固液分离效率,减小污泥外运成本。市场发展前景良好,行业前景无限。在污水处理装置中,超临界氧化减泥泵将有望成为其中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目前国内对污水泵减泥的研发处于初级阶段,我们所研发的超临界氧化减泥泵,弥补了国内市场上的空白。



技术特征:

1.一种超临界氧化减泥泵,其特征在于:在泵体的中心通过轴承(7)支撑泵轴(8),泵轴(8)的一端伸出泵体,并与外部驱动连接,另一端连接内转子(3),内转子(3)为盘式结构,在盘式结构的外端面的外沿设有圆周均布的冲击块(31),冲击块(31)与中心连接孔之间设有具有旋向的导向叶片(32);在泵体的端部连接泵盖(1),泵盖(1)设有入口,在泵盖(1)的内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圆周均布的破碎块(14),破碎块(14)与内转子(3)的冲击块(31)的位置对应,在高速旋转时生成;液体泥流从入口进入,经过导向叶片(32)导向后,通过破碎块(14)与冲击块(31)的交错运行分解介质为小颗粒,最后通过泵体的出口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氧化减泥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碎块(14)的外表面设有楔形槽,且楔形槽的大开口方向与冲击块(31)的旋转方向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氧化减泥泵,其特征在于:支撑泵轴(8)的部分为托架(5),托架(5)与泵体前端部分密封连接;在连接端面与内转子(3)之间同轴设置密封转子(4),密封转子(4)为盘式结构,在盘式结构的外端面圆周均布甩污片(41),甩污片(41)的旋向与导向叶片(32)的旋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氧化减泥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5)的后部通过前轴承压盖(6)和后轴承压盖(13)形成密封的空间,在密封空间的前后分别通过轴承(7)支撑泵轴(8)。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氧化减泥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5)的前端空腔内设有套筒结构,在泵轴(8)的外圆周设有轴套(12),且轴套(12)的位置与套筒结构位置对应,在轴套(12)与套筒结构之间设置密封填料(10),并通过填料压盖(11)将密封填料(10)压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氧化减泥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转子的导向叶片(32)根部不相交,每两个导向叶片(32)之间形成的流道底部相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临界氧化减泥泵,在泵体的中心通过轴承支撑泵轴,泵轴的一端伸出泵体,并与外部驱动连接,另一端连接内转子,内转子为盘式结构,在盘式结构的外端面的外沿设有圆周均布的冲击块,冲击块与中心连接孔之间设有具有旋向的导向叶片;在泵体的端部连接泵盖,泵盖设有入口,在泵盖的内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圆周均布的破碎块,破碎块与内转子的冲击块的位置对应,在高速旋转时生成;液体泥流从入口进入,经过导向叶片导向后,通过破碎块与冲击块的交错运行分解介质为小颗粒,最后通过泵体的出口排出。该超临界氧化减泥泵有效提高现有废水处理装置的固液分离效率,最大减泥量达50%,减小污泥外运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阎家林;王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德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