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流式高压离心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99684发布日期:2021-10-19 21:5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流式高压离心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流体测量与检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流式高压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2.为了实现不同温度、压力和介质条件下的流量计检定,需要使用特殊的高压气体流量检定装置,以天然气为例,通常采用截断天然气长输管道后再调节压力、调节温度和调节流量来实现检定条件,检定完再把气体回输到天然气长输管道,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高压天然气场站安全、环境、生产调度等影响,实现成本非常高昂,常规天然气实流检定站点的投资均过亿元,检测过程中操作实现也困难重重,使用高压环道检定装置可以在有效的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流量计检定效率。
3.在类似高压环道检测环节这样的极端压力环境下,在管道内,需要使用循环风机或者压缩机作为管道内的气体流量驱动设备,传统的高压离心风机为扇叶叶片,其工作压力均为常压或者微正压,无法在内部气体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运行,提供稳定的流体流动;且工作过程中,由于处于高压环境转动的过程中定子在高压高速运转的环境下,发动机中的定子往往会因为温度过高而产生运转故障,影响工作效率;如果使用高压气体压缩机这类主于用于长输管道或者气体处理厂增压的设备,缺点是体积庞大、功率大、成本高,还需要使用独立的冷却管道,才能使风机工作的环境温度冷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轴流式高压离心风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轴流式高压离心风机,包括设置转子和定子的变频电机,还包括壳体导流板,固定在转子上的离心叶轮,所述壳体导流板、离心叶轮、变频电机依照进风出风方向依次安装在耐压壳体内,耐压壳体进风口还设置进口连接法兰,耐压壳体出风口还设置出口连接法兰,所述壳体导流板为内侧边内凹弧形的柱形圆环设计,形成导流边。
7.设置壳体导流板,有利于改变进风之后流体的流动方向,使风向吹到变频电机定子及电机外壳,不用单独使用冷却系统也可以使电机冷却,使工作环境稳定,故障率降低。
8.进一步的,所述离心叶轮包括设置进风圆孔的圆形的前盖,外直径小于前盖外直径的圆形的后盖,设置在前盖后盖中间的叶片,所述叶片在圆心侧围饶所述进风圆孔形成圆形,并垂直于前盖于后盖,边缘侧周围均匀发散排列,并与前盖和后盖边缘分别持平,并在接近边缘侧向进风时旋转时反方向弯折,形成向出风方向开口的斜边导流线,使用离心叶轮替代传统的扇叶叶轮,可以显著提高风压,且边缘侧设置的斜边导流线,引导风向向定子及电机外壳方向流动。
9.进一步的,所述斜边导流线与导流边处于一个竖直平面区域内,满足斜边导流线与导流边协同工作,增加流体导向的效率。
10.进一步的,还包括高压贯穿件设置在耐压壳体上方,所述高压贯穿件内部设置导线并引入耐压壳体内部与变频电机连接。
11.所述高压贯穿件上方设置接线盒。
12.避免接线盒直接连接耐压壳体,而无法适应耐压壳体内高压环境导致损坏或故障。
13.进一步的,所述变频电机设置电机外壳置于耐压壳体内,电机外壳与耐压壳体内侧边之间设置多个固定设施,使变频风机在耐压壳体内稳定的工作,减少震颤。
14.进一步的,所述耐压壳体外侧下方设置风机支架,所述风机支架至少为两个,用于固定整个装置。
15.所述进口连接法兰连接进风管道,所述出口连接法兰连接出风管道,连接法兰连接稳定强度较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壳体导流板,有利于改变进风之后流体的流动方向,使风向吹到变频电机定子及电机外壳,不用单独使用冷却系统,也可以使电机冷却,使工作环境稳定,故障率降低;使用离心叶轮代替扇叶叶轮并设置斜边导流线,在处于高压环境可以稳定提供流体流动的同时,进一步引导风向吹到变频电机定子及电机外壳,提供电机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实体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壳体导流板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离心叶示意图1;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离心叶示意图2;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流体流动线路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接线盒是局部图;
24.标号说明:1.变频电机,11.电机外壳,12.固定设施,13.转子,14.定子,2.离心叶轮,21.前盖,22.后盖,23.叶片,24.斜边导流线,25. 进风圆孔,3.壳体导流板,31.导流边,4.耐压壳体,41.风机支架,51.进口连接法兰,52.出口连接法兰,6.高压贯穿件,7.接线盒,8.流体流动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26.如图1

图3所示,一种轴流式高压离心风机,包括设置转子13和定子14的变频电机1,还包括壳体导流板3,固定在转子13上的离心叶轮2,所述壳体导流板3、离心叶轮2、变频电机1依照进风出风方向依次安装在耐压壳体4内,所述耐压壳体4耐压设计可以承受高压流体工况条件,强度大于常规材质;耐压壳体4进风口还设置进口连接法兰51,耐压壳体4出风口还设置出口连接法兰52,所述壳体导流板3为内侧边内凹弧形的柱形圆环设计,形成导流边31。
27.如图4

图5所示,所述离心叶轮2包括设置进风圆孔25的圆形的前盖21,外直径小于前盖21外直径的圆形的后盖22,设置在前盖21后盖22中间的叶片23,所述叶片23在圆心侧围饶所述进风圆孔25形成圆形,向边缘侧周围均匀发散排列,并与前盖21和后盖22边缘分别持平,并在接近边缘侧向进风时旋转时反方向弯折,形成向出风方向开口的斜边导流线24。
28.一般的,所述前盖21外直径600mm,所述后盖22的直径500mm。
29.所述叶片23相较于扇形叶片23为细窄边设置,并垂直于前盖21于后盖22。
30.所述斜边导流线24与导流边31处于一个竖直平面区域内。
31.如图6所示,当变频风机接电开始工作时,离心叶轮2随着转子13转动进行转动,定子14随着工作时间变长开始逐渐发热,气流由进风圆孔25进入,随着叶片23转动,由斜边导流线24引导改变流体流动线路8,向定子14及电机外壳11方向流动,撞击向导流边31的流体也被引导改变流体流动线路8,向定子14及电机外壳11方向流动,定子14及电机外壳11随着流体经过温度降低,流体最后由出口连接法兰52流出。
32.如图7所示,还包括高压贯穿件6设置在耐压壳体4上方,所述高压贯穿件6内部设置导线并引入耐压壳体4内部与变频电机1连接。
33.所述高压贯穿件6上方设置接线盒7,接线盒7接外部电源。
34.所述变频电机1设置电机外壳11置于耐压壳体4内,电机外壳11与耐压壳体4内侧边之间设置多个固定设施12,一般为三个固定设施12,所述固定设施12一般为杆状固定设施12。
35.所述耐压壳体4外侧下方设置风机支架41,所述风机支架41至少为两个,一般为两个,所述风机支架41为耐压设计,起到整个装置的重力,支撑作用。
36.所述进口连接法兰51连接进风管道,所述出口连接法兰52连接出风管道,由进口连接法兰51和出口连接法兰52分别为中间连接结构连接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
37.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