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送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1446发布日期:2021-11-22 14:36阅读:67来源:国知局
离心送风机的制作方法
离心送风机
1.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2.本技术基于2019年5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9

092293号,并将其记载内容作为参照组入于此。
技术领域
3.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区分车室内空气和车室外空气并同时地吸入的离心送风机。


背景技术:

4.以往,已知能够区分车室内空气(以下,也称为内气)和车室外空气(以下,也称为外气)并同时吸入的单侧吸入式的离心送风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离心送风机构成为从外部被取入的空气经由过滤器而被吸入至叶轮的内侧,并且向叶轮的径向外侧的通风路吹出。叶轮的径向的外侧的通风路通过分隔壁而被分隔为叶轮的轴向的一侧的上通风路和轴向的另一侧的下通风路。在叶轮的径向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使从外部被取入的空气分离为上通风路和下通风路并流动的分离筒。分离筒具有设置于叶轮与过滤器之间的空气导入部和从形成于空气导入部的空气入口通过叶轮的径向的内侧而向径向的外侧扩展的形状的筒状部。根据该结构,从外部被取入的空气的一部分从空气导入部的空气入口通过筒状部的内侧,经由叶轮而向下通风路流动。另外,从外部被取入的空气的剩余部分不通过空气导入部的空气入口而通过筒状部的外侧,经由叶轮而向上通风路流动。这样,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离心送风机是将从叶轮的轴向的一侧吸入的空气分为上下的通风路并吹出的结构。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74339号
8.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离心送风机中,形成在收容叶轮的涡形壳体的空气的吸入口的一部分被分离筒的空气导入部覆盖。具体而言,吸入口中的将空气导向通风路的上游的前半区域的大部分被分离筒的空气导入部覆盖。
9.这样,在吸入口的前半区域的大部分被空气导入部覆盖的情况下,在通过分离筒的筒状部的外侧的空气的一部分进入分离筒的背侧的流路后,经由叶轮而流向通风路的上游。分离筒的背侧的流路是在空气导入部与吸入口周围的喇叭口部之间形成的较窄的流路。因此,从分离筒的背侧的流路向通风路的上游流动的空气的流量会大幅地减少。由于这样的空气的流量减少是导致离心送风机的送风效率降低的原因,因此不优选。
10.相对于此,例如考虑通过扩大分离筒的背侧的流路来避免离心送风机的送风效率的降低,但是在该情况下,存在离心送风机的体格大型化的冲突。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体格的大型化且能够实现送风效率的提高
的离心送风机。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离心送风机能够区分车室内空气和车室外空气并同时吸入,该离心送风机具备:
13.内外气箱,该内外气箱形成有供车室外空气导入的外气导入口和供车室内空气导入的内气导入口;
14.叶轮,该叶轮通过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而从旋转轴的轴向的一侧吸入被导入内外气箱的空气,并且将该空气朝向远离旋转轴的方向吹出;
15.涡形壳体,该涡形壳体具有包围叶轮的径向的外侧的螺旋状的外周壁(51),并且形成沿着叶轮的旋转方向而流路面积扩大的通风路;
16.喇叭口部,该喇叭口部设置于涡形壳体中的轴向的一侧,并且形成向叶轮吸入空气的吸入口;
17.分离筒,该分离筒包括空气导入部和筒状部,该空气导入部配置于喇叭口部与内外气箱之间,以在轴向上与吸入口重合,该筒状部与空气导入部相连,并且该筒状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叶轮的内侧,分离筒将通过吸入口的空气分离为通过筒状部的内侧的内侧空气和通过筒状部的外侧的外侧空气;以及
18.分隔部,该分隔部配置于涡形壳体的内侧,并且将通风路分隔为供外侧空气通过的第一通风路和供内侧空气通过的第二通风路,
19.涡形壳体具有涡旋径最小的鼻部和涡旋径最大的卷绕结束部,该涡旋径是从旋转轴到外周壁的距离,
20.当由通过旋转轴和鼻部的基准线将吸入口分为将空气导向通风路的上游的前半区域和将空气导向通风路的下游的后半区域时,
21.空气导入部配置为在轴向上与前半区域重合的面积比与后半区域重合的面积大,
22.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的从鼻部到中间部的展开角比从中间部到卷绕结束部的展开角大,中间部设定于鼻部与卷绕结束部之间。
23.外周壁的展开角较大的情况与展开角较小的情况相比,涡形壳体的通风路的流路面积变大。因此,外周壁的展开角较大的情况与展开角较小的情况相比,空气的压力损失被降低。
24.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中,外周壁中的从鼻部到中间部的展开角比从中间部到卷绕结束部的展开角大。因此,在通风路的上游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被降低。由此,由于空气也容易从分离筒的背侧的而流路向通风路的上游流动,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在通风路流动的空气的流量。
25.除此以外,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中,由于外周壁的从中间部到卷绕结束部的展开角比从鼻部到中间部的外周壁的展开角小,因此涡形壳体的体格的大型化被抑制。
26.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能够抑制体格的大型化且实现送风效率的提高。
27.此外,在各结构要素等标注的带括号的参照符号表示该结构要素等与后述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结构要素等的对应关系的一例。
附图说明
28.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心送风机的示意性的轴向剖视图。
29.图2是图1的ii

ii剖视图。
30.图3是图1的iii

iii剖视图。
31.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心送风机的涡形壳体的展开角的说明图。
32.图5是图1的v

v剖视图。
33.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心送风机的空气的流动方式的说明图。
34.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心送风机的示意性的轴向剖视图。
35.图8是图7的viii

viii剖视图。
36.图9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心送风机的涡形壳体的展开角的说明图。
37.图1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心送风机的空气的流动方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有对与在先的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事项相同或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的情况。另外,在仅对各实施方式中结构要素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能够将在先的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结构要素应用于结构要素的其他部分。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只要是组合不特别地产生障碍的范围,即使没有明示也可以将各实施方式之间部分地组合。
39.(第一实施方式)
40.参照图1~图6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离心送风机1应用于内外气双层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该内外气双层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能够区分外气和内气地向车室内吹出。
41.离心送风机1配置于车室内的前部的仪表板的内侧。如图1所示,离心送风机1构成为包括内外气箱10、过滤器20、叶轮30、电动机40、涡形壳体50、喇叭口部60、分隔部57以及分离筒70。表示各附图中的上下、前后、左右的箭头表示将离心送风机1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上下方向dr1、前后方向dr2、左右方向dr3。
42.内外气箱10在离心送风机1中配置于上方侧。在内外气箱10的上表面,从前后方向dr2的前方侧开始按顺序形成有供外气导入的外气导入口11、供内气导入的第一内气导入口12以及供内气导入的第二内气导入口13。在这样的结构中,容易从车室外向内外气箱10导入外气,并且容易从车室内向内外气箱10导入内气。
43.在内外气箱10的内侧形成有:第一导入空间101,该第一导入空间101供来自外气导入口11的外气或者来自第一内气导入口12的内气导入;以及第二导入空间102,该第二导入空间供来自第二内气导入口13的内气导入。第一导入空间101和第二导入空间102经由连通路103连通。
44.在内外气箱10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外气门14和第二内外气门15。第一内外气门14是选择性地开闭外气导入口11和第一内气导入口12的门。第二内外气门15是选择性地开闭第二内气导入口13和连通路103的门。第一内外气门14和第二内外气门15由旋转门构成。此外,第一内外气门14和第二内外气门15也可以由除了旋转门以外的门构成。离心送风机1通过具备内外气箱10,能够区分内气和外气并同时地吸入。
45.过滤器20配置于内外气箱10的下方。过滤器20收集导入至内外气箱10的空气中包含的异物。此外,从上方侧观察到内外气箱10和过滤器20的形状为矩形状。
46.叶轮30是将从风扇轴心cl的周向的一侧吸入的空气朝向远离作为旋转轴的风扇轴心cl的方向吹出的离心风扇。叶轮30由西洛克风扇构成。此外,叶轮30并不限定于西洛克风扇,也可以由径向风扇、涡轮风扇等构成。
47.在此,叶轮30的轴向是沿风扇轴心cl延伸的方向。另外,叶轮30的径向是与风扇轴心cl正交且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而放射状地延伸的方向。
48.叶轮30具有多个第一叶片31、多个第二叶片32、主板33、侧板34以及分离板35。多个第一叶片31绕风扇轴心cl排列配置。在多个第一叶片31彼此之间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第一叶片通路310。
49.多个第二叶片32绕风扇轴心cl排列配置。多个第二叶片32相比多个第一叶片31位于轴向的另一侧。在多个第二叶片32彼此之间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第二叶片通路320。
50.主板33由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圆盘状的部件构成。在主板33的中心部设置有毂部331,该毂部331与电动机40的轴42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主板33的叶轮30的径向外侧的部位固定有多个第二叶片32的下端部。
51.侧板34是对叶轮30进行加强的部件。侧板34形成为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环状。侧板34支承多个第一叶片31中的位于轴向的一侧的部位。
52.分离板35是连接多个第一叶片31和多个第二叶片32的部件。分离板35是抑制在形成于多个第一叶片31彼此之间的第一叶片通路310流动的空气与在形成于多个第二叶片32彼此之间的第二叶片通路320流动的空气的混合的部件。分离板35是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环状,并且分离板35的板面由以与风扇轴心cl正交的方式扩大的板状部件构成。在分离板35的叶轮30的轴向的一侧的板面固定有多个第一叶片31的下端部,在分离板35的叶轮30的轴向的另一侧的板面固定有多个第二叶片32的上端部。
53.这样构成的叶轮30的多个第一叶片31、多个第二叶片32、主板33、侧板34以及分离板35通过注塑成形等成形技术而构成为一体地成形的一体成形物。
54.电动机40是使叶轮30旋转的电动机。电动机40具有使用于使叶轮30旋转动力产生的主体部41以及通过主体部41的动力而旋转的轴42。
55.轴42从主体部41朝向叶轮30的轴向的一侧延伸。轴42通过电动机盖43而固定于叶轮30的主板33。由此,当轴42旋转时,叶轮30旋转。
56.涡形壳体50是在内部收容叶轮30的壳体。涡形壳体50发挥将从叶轮30放射状地吹出地气流整流为向叶轮30的周向的流动的作用。
57.如图2所示,涡形壳体50具有包围叶轮30的径向的螺旋状的外周壁51和与外周壁51相连的排出壁52。涡形壳体50形成沿着叶轮30的旋转方向r而流路面积扩大的通风路53和排出路54。
58.涡形壳体50具有涡旋径rs最小的鼻部ps和涡旋径rs最大的卷绕结束部pe,该涡旋径rs是从风扇轴心cl到外周壁51的距离。
59.鼻部ps是作为通风路53的起点的部位且是通风路53中流路面积最小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通过风扇轴心cl和鼻部ps的半径线设为基准线l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基准线lb作为旋涡夹角θ的基准角度(即,0
°
)。此外,旋涡夹角θ是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的角度。
60.卷绕结束部pe是作为通风路53的终点的部位且是通风路53中流路面积最大的部
位。卷绕结束部pe与排出壁52相连。排出壁52与外周壁51不同,沿左右方向dr3直线状地延伸。排出壁52形成排出路54,该排出路54朝向未图示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空调单元吹出空气。由此,在涡形壳体50的内侧流动的空气被导入空调单元。
61.虽然未图示,空调单元是将从离心送风机1导入了的空气调节至期望的温度并向车室内吹出的结构。空调单元是通过蒸发器、加热器芯等的热交换器而将从离心送风机1导入了的空气调节为期望的温度的结构。
62.涡形壳体50在叶轮30的轴向的一侧的上端面部55设置有喇叭口部60,该喇叭口部60形成向叶轮30吸入空气的吸入口61。喇叭口部60构成吸入口61的周缘部。喇叭口部60的剖面形状圆弧状地弯曲,以使空气顺畅地向吸入口61流动。由此,通过了过滤器20的空气从喇叭口部60被吸入叶轮30。
63.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吸入口61中的将空气向通风路53的上游引导的区域设为前半区域62,并且将吸入口61中的将空气向通风路53的下游引导的区域设为后半区域63。在通过基准线lb将吸入口61分为两个区域时,前半区域62是相比通风路53的下游靠近上游的区域。在通过基准线lb将吸入口61分为两个区域时,后半区域63是相比通风路53的上游靠近下游的区域。
64.返回至图1,在涡形壳体50的上端面部55设置有安装框56,该安装框56用于安装上述的内外气箱10和过滤器20。相对于安装框56安装有内外气箱10和过滤器20。
65.在涡形壳体50的内侧设置有分隔部57,该分隔部57将通风路53和排出路54分隔为第一通风路531和第二通风路532。分隔部57设置于与叶轮30的分离板35对应的位置。分隔部57例如以在叶轮30的径向上与分离板35重合的方式设置。由此,通过叶轮30的第一叶片通路310的空气向第一通风路531流动。另外,通过叶轮30的第二叶片通路320的空气向第二通风路532流动。
66.第一通风路531由外周壁51中的第一外周壁部511形成。第一外周壁部511是外周壁51中的在径向上与第一叶片31重合的上方侧部位。第二通风路532由外周壁51中的第二外周壁部512形成。第二外周壁部512是外周壁51中的在径向上与第二叶片32重合的下方侧部位。此外,在下文对第一外周壁部511和第二外周壁部512进行详细描述。
67.分离筒70是在叶轮30的轴向上延伸的筒状的部件。分离筒70的位于轴向的两端的部位开口。通过吸入口61的空气通过分离筒70而分离为通过分离筒70的内侧的内侧空气和通过分离筒70的外侧的外侧空气。
68.分离筒70具有:空气导入部71,该空气导入部71配置于喇叭口部60和内外气箱10之间;以及筒状部72,该筒状部72与空气导入部71相连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叶轮30的内侧。
69.在空气导入部71形成有用于向筒状部72的内侧导入空气的空气入口710。空气入口710向内外气箱10的第二导入空间102的下方开口,以供被导入至内外气箱10的第二导入空间102的空气流入。
70.空气导入部71的从轴向的一侧观察时的外形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空气导入部71覆盖吸入口61和喇叭口部60的大致一半。
71.空气导入部71配置为在轴向上与吸入口61的前半区域62重合的面积比与吸入口61的后半区域63重合的面积大。具体而言,空气导入部71覆盖吸入口61和喇叭口部60中的在上下方向dr1上与第二导入空间102重合的部位。
72.空气导入部71具有与涡形壳体50的安装框56接触的三个缘部711、712、713以及在轴向上与吸入口61重合的外缘部714。此外,外缘部714不与涡形壳体50的安装框56接触。
73.空气导入部71与筒状部72连接。筒状部72的与空气导入部71相连的上方部位721在轴向上倾斜,筒状部72的位于涡形壳体50的内侧的下方部位722沿风扇轴心cl在上下延伸。
74.筒状部72以与空气导入部71相连的上方部位721的下端部处的中心与风扇轴心cl交叉的方式相对于轴向倾斜。另外,筒状部72的下方部位722是越向轴向的另一侧越向径向扩展的形状。
75.下方部位722的下端部设置于与叶轮30的分离板35对应的位置。下方部位722的下端部例如设置为在叶轮30的径向上与分离板35重合。由此,通过分离筒70的内侧的内侧空气向叶轮30的第二叶片通路320流动。另外,通过分离筒70的外侧的内侧空气向叶轮30的第一叶片通路310流动。
76.接着,参照图3、图4及图5对第一外周壁部511和第二外周壁部512进行说明。第一外周壁部511和第二外周壁部512以鼻部ps为起点,并且由具有规定的展开角的涡旋曲线形成。此外,展开角α能够通过从叶轮30吹出的空气的流出速度的径向成分com和周向成分cou求得(例如,α=arctan[com/cou])。
[0077]
第一外周壁部511的从鼻部ps到设定于鼻部ps与卷绕结束部pe之间的中间部pm的展开角α1比从中间部pm到卷绕结束部pe的展开角α2大。
[0078]
如图3所示,第一外周壁部511由从鼻部ps到中间部pm的范围rα1以恒定的展开角α1形成的涡旋曲线构成。另外,第一外周壁部511由从中间部pm到卷绕结束部pe的范围rα2以恒定的展开角α2形成的涡旋曲线构成。此外,展开角α1比展开角α2大。
[0079]
第一外周壁部511的涡旋径rs随着旋涡夹角θ的增大而增大。例如,第一外周壁部511的涡旋径rs在从鼻部ps到中间部pm的范围rα1内如以下的算式f1所示的那样对数螺旋状地进行变化,在从中间部pm到卷绕结束部pe的范围rα2内如以下的算式f2所示的那样对数螺旋状地进行变化。
[0080]
rc=r0 x exp[θx tanα1]...(f1)
[0081]
rc=r0 x exp[θx tanα2]...(f2)
[0082]
上述的算式f1、f2所示的r0是鼻部ps处的涡旋径rs。
[0083]
在此,参照图4对第一外周壁部511中作为使展开角变化的变化点的中间部pm的设定范围进行说明。在图4中,将沿空气导入部71的外缘部714延伸的假想线作为第一假想线l1来表示,将通过风扇轴心cl且在与外缘部714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作为第二假想线l2来表示。
[0084]
如图4所示,第一外周壁部511在最后侧的位置与第二假想线l2交叉。以下,将第一外周壁部511的与第二假想线l2交叉的位置设为交叉位置pc。
[0085]
交叉位置pc是第一通风路531中的将从空气导入部71与喇叭口部60之间的流路流入空气的区域等分为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的位置。因此,只要将中间部pm设定在第一外周壁部511中的交叉位置pc或者相比交叉位置pc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前进的位置,则在鼻部ps到中间部pm的较宽的范围内第一外周壁部511的展开角α1变大。其结果是,向第一通风路531的上游流动的空气的流量增加。
[0086]
另外,第一外周壁部511在最右侧的位置和最左侧的位置与第一假想线l1交叉。以下,将第一外周壁部511的与第一假想线l1交叉的位置中的相比交叉位置pc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前进的位置设为延长位置px。
[0087]
延长位置px构成第一通风路531中的空气从空气导入部71与喇叭口部60之间的流路流入的区域的最下游的位置。因此,即使将中间部pm设置在相比延长位置px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前进的位置,也认为几乎不会对在空气导入部71与喇叭口部60之间的空气的流动产生影响。
[0088]
考虑到这些,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周壁部511中,将中间部pm设定为从交叉位置pc到延长位置px的范围st内。具体而言,中间部pm被设定在第一外周壁部511中的交叉位置pc与延长位置px的大致中间的位置。
[0089]
另一方面,第二外周壁部512的从鼻部ps到卷绕结束部pe的展开角α3恒定。此外,展开角恒定严格来说不意味着扩展角不变化的状态,还包括因制造误差等而展开角发生略微变化的状态。
[0090]
如图5所示,第二外周壁部512由从鼻部ps到卷绕结束部pe的范围rα3以恒定的展开角α3形成的涡旋曲线构成。第二外周壁部512的涡旋径rs随着旋涡夹角θ的增大而增大。例如,第二外周壁部512的涡旋径rs在从鼻部ps到卷绕结束部pe的范围rα3内如以下的算式f3所示的那样对数螺旋状地进行变化。
[0091]
rc=r0 x exp[θx tanα3]...(f3)
[0092]
在此,第一外周壁部511的展开角α1、α2以及第二外周壁部512的展开角α3如以下的算式f4所示的那样被设定。
[0093]
α2<α3<α1...(f4)
[0094]
例如,第一外周壁部511的展开角α1被设定为相对于第二外周壁部512的展开角α3加上了规定角度δα的值。另外,第一外周壁部511的展开角α2被设定为相对于第二外周壁部512的展开角α3减少了规定角度δα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外周壁部511的展开角α1设为4.5[deg],将第一外周壁部511的展开角α2设为2.5[deg],将第二外周壁部512的展开角α3设为3.5[deg]。
[0095]
接着,对离心送风机1的工作进行说明。离心送风机1中作为空气的吸入模式能够被设定为吸入外气的外气模式、吸入内气的内气模式以及区分外气和内气而同时吸入的内外气模式。
[0096]
外气模式是仅将外气导入内外气箱10的内侧的模式。离心送风机1构成为在外气模式时,第一内外气门14位移至开放外气导入口11的位置,第二内外气门15位移至开放连通路103的位置。
[0097]
内气模式是仅将内气导入内外气箱10的内侧的模式。离心送风机1构成为在内气模式时,第一内外气门14位移至开放第一内气导入口12的位置,第二内外气门15位移至开放第二内气导入口13的位置。
[0098]
内外气模式是将外气和内气导入内外气箱10的内侧的模式。离心送风机1构成为在内外气模式时,第一内外气门14位移至开放外气导入口11的位置,第二内外气门15位移至开放第二内气导入口13的位置。
[0099]
在离心送风机1的叶轮30在内外气模式时通过电动机40而旋转时,如图6所示,外
气从外气导入口11被导入第一导入空间101,内气从第二内气导入口13被导入第二导入空间102。
[0100]
被导入至第一导入空间101的外气如图6的实线箭头fao所示的那样,经由分离筒70的外侧而被吸入叶轮30的第一叶片通路310。被吸入至第一叶片通路310的外气向第一通风路531吹出。
[0101]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离心送风机1的第一外周壁部511中的从鼻部ps到中间部pm的展开角α1比从中间部pm到卷绕结束部pe的展开角α2大。因此,第一通风路531的上游侧通风阻力变小,在第一通风路531的上游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降低。由此,由于空气容易从分离筒70的背侧的流路向第一通风路531的上游流动,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在第一通风路531流动的空气的流量。
[0102]
另一方面,被导入至第二导入空间102的内气如图6的单点划线箭头fai所示的那样,经由分离筒70的内侧而被吸入叶轮30的第二叶片通路320。被吸入至第二叶片通路320的外气向第二通风路532吹出。
[0103]
虽然并未图示,但是在第一通风路531流动的外气和在第二通风路532流动的内气从涡形壳体50被导入空调单元,在空调单元的内部被调整为期望的温度后,从不同的吹出口向车室内吹出。
[0104]
以上所说明的离心送风机1中,涡形壳体50的第一外周壁部511中的从鼻部ps到中间部pm的展开角α1比从中间部pm到卷绕结束部pe的展开角α2大。
[0105]
由此,在第一通风路531的上游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降低。因此,空气也容易从分离筒70的背侧的流路向第一通风路531的上游流动,从而能够充分地确保在第一通风路531流动的空气的流量。
[0106]
另外,由于第一外周壁部511中的从中间部pm到卷绕结束部pe的展开角α2比从鼻部ps到中间部pm的第一外周壁部511的展开角α1小,因此涡形壳体50的体格的大型化被抑制。
[0107]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离心送风机1,能够抑制体格的大型化并且实现送风效率的提高。
[0108]
在此,第二通风路532与第一通风路531不同,通过了分离筒70的内侧的空气在该第二通风路532流动。因此,在第二通风路532的上游处空气的压力损失难以产生。尽管如此,当使第二外周壁部512变化为与第一外周壁部511相同的展开角时,有在第二通风路532的下游处空气的流动受到不必要的限制的担忧。
[0109]
考虑到这些,第二外周壁部512的从鼻部ps到中间部pm的展开角α3恒定。由此,由于在第二通风路532的下游处空气的流动不会被不必要地限制,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在第二通风路532流动的空气的流量。
[0110]
具体而言,离心送风机1中,中间部pm被设定在第一外周壁部511的交叉位置pc或者相比交叉位置pc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前进的位置。由此,在从鼻部ps到中间部pm的较宽的范围内展开角变大,在第一通风路531的上游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被充分地降低。其结果是,空气容易从分离筒70的背侧的流路向第一通风路531的上游流动。
[0111]
另外,离心送风机1的中间部pm被设定在从交叉位置pc到延长位置px的范围内。这样,只要将中间部pm限制在到延长位置px为止的范围内,就能够确保在第一通风路531流动
的空气的流量并且抑制涡形壳体50的体格的大型化。
[0112]
(第二实施方式)
[0113]
接着,参照图7~图10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有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的说明的情况。
[0114]
本实施方式的离心送风机1构成为在吸入口61附近分离筒70的筒状部72的大部分在轴向上与空气导入部71重合。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分离筒70中,以筒状部72的下方部位722的下端部的中心与风扇轴心cl交叉的方式,上方部位721和下方部位722分别相对于轴向倾斜。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筒状部72的在吸入口61附近的中心clm相比风扇轴心cl位于后方侧。
[0115]
在这样的结构中,吸入口61处的筒状部72的外侧的区域中的由空气导入部71覆盖的区域的面积比未由空气导入部71覆盖的区域的面积小。因此,在由空气导入部71覆盖的区域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变大,有从分离筒70的背侧的流路向第一通风路531的上游流动的空气的流量减少的担忧。
[0116]
接着,参照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周壁部511中的中间部pm的设定范围进行说明。在图9中,将第一外周壁部511中的以与空气导入部71的外缘部714平行且等分吸入口61的筒状部72的外侧的区域的方式延伸的假想线表示为第三假想线l3。
[0117]
如图9所示,第一外周壁部511在最左侧的延长位置px与第一假想线l1交叉,在相比延长位置px略微前侧的位置与第三假想线l3交叉。以下,将第一外周壁部511的与第三假想线l3交叉的位置设为等分位置py。
[0118]
等分位置py是相比交叉位置pc和延长位置px向叶轮30的旋转方向r前进的位置。因此,如果将等分位置py作为中间部pm的设定位置的上限,则即使在由空气导入部71覆盖的区域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增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空气容易地从分离筒70的背侧的流路向第一通风路531的上游流动。
[0119]
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离心送风机1在内外气模式时,如图10所示,外气从外气导入口11被导入第一导入空间101,内气从第二内气导入口13被导入第二导入空间102。
[0120]
被导入至第一导入空间101的外气如图10的实线箭头fao所示的那样,经由分离筒70的外侧被吸入叶轮30的第一叶片通路310。被吸入至第一叶片通路310的外气向第一通风路531被吹出。
[0121]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离心送风机1中,第一外周壁部511中的从鼻部ps到中间部pm的展开角α1比从中间部pm到卷绕结束部pe的展开角α2大。因此,第一通风路531的上游处的通风阻力变小,从而在第一通风路531的上游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降低。由此,由于空气也容易从分离筒70的背侧的流路向第一通风路531的上游流动,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在第一通风路531流动的空气的流量。
[0122]
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离心送风机1的中间部pm的设定位置的上限不是延长位置px而是等分位置py。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周壁部511中,将中间部pm设定在从交叉位置pc到等分位置py的范围st内。由此,考虑在吸入口61侧处的压力损失,能够将中间部pm设定在适当的位置。
[0123]
另一方面,被导入至第二导入空间102的内气如图10的单点划线箭头fai所示,经由分离筒70的内侧被吸入叶轮30的第二叶片通路320。被吸入至第二叶片通路320的内气被
向第二通风路532吹出。
[0124]
以上说明的离心送风机1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心送风机1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获得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实现的效果。
[0125]
尤其是,由于离心送风机1的等分位置py构成中间部pm的设定位置的上限,因此能够考虑吸入口61侧的压力损失而将中间部pm设定在适当的位置。例如,在吸入口61中在由空气导入部71覆盖的区域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变大的情况下,通过使中间部pm相比延长位置px靠近等分位置py,能够使空气容易从分离筒70的背侧的流路向第一通风路531的上游流动。
[0126]
(其他实施方式)
[0127]
以上,对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如以下这样进行各种变形。
[0128]
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所述,优选的是将中间部pm的设定范围的下限设为交叉位置pc,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中间部pm也可以被设定在从鼻部ps到交叉位置pc之间的位置。
[0129]
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所述,优选的是将中间部pm的设定范围的上限设为延长位置px或者等分位置py,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中间部pm也可以被设定在从等分位置py到卷绕结束部pe之间的位置。
[0130]
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所述,优选的是将中间部pm的设定范围的上限作为延长位置px或者等分位置py,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中间部pm也可以被设定在从等分位置py到卷绕结束部pe之间的位置。
[0131]
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所述,优选的是第二外周壁部512的从鼻部ps到卷绕结束部pe的展开角α3恒定,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第二外周壁部512例如与第一外周壁部511相同,从鼻部ps到中间部pm的展开角比从中间部pm到卷绕结束部pe的展开角大。
[0132]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明示是必须的情况和原理上明显认为是必须的情况等以外,不一定是必须的,这是不言而喻的。
[0133]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提及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是必须的情况和原理上明显限定于特定的数的情况等以外,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
[0134]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提及构成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和原理上限定于特定的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以外,不限定于该形状、位置关系等。
[0135]
(总结)
[0136]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所示的第一个观点,离心送风机具备内外气箱、叶轮、涡形壳体、喇叭口部、分离筒以及分隔部。涡行壳体的外周壁的从鼻部到中间部的展开角比从中间部到卷绕结束部的展开角大,中间部设定于鼻部与卷绕结束部之间。
[0137]
根据第二个观点,空气导入部具备外缘部,该外缘部在轴向上与吸入口重合。中间部被设定在交叉位置或者被设定在相比交叉位置向叶轮的旋转方向前进的位置。其中,是外周壁中的与通过旋转轴且在与外缘部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交叉的位置。
[0138]
外周壁中的交叉位置是通风路中的将从空气导入部与喇叭口部之间的流路流入空气的区域等分为上游域和下游域的位置。因此,只要将中间部设定在外周壁部的交叉位
置或者相比交叉位置向叶轮的旋转方向前进的位置,则在从鼻部到中间部的较宽的范围内的展开角变大。由此,在通风路的上游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被充分地降低。其结果是,空气容易从分离筒的背侧的流路向通风路的上游流动。
[0139]
根据第三个观点,中间部被设定在从交叉位置到延长位置的范围内。其中,是外周壁中、与沿着外缘部延伸的假想线交叉的位置中的比交叉位置向叶轮的旋转方向前进的位置。
[0140]
外周壁中的延长位置是通风路中的空气从空气导入部与喇叭口部之间的流路流入的区域的最下游的位置。因此,只要将中间部设置在从交叉位置到延长位置到范围内,则从鼻部到中间部的较宽的范围内的展开角变大。由此,由于能够充分地降低在通风路的上游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空气也容易从分离筒的背侧的流路向通风路的上游流动。尤其是,由于将中间部限制在到延长位置为止的范围内,能够确保在通风路流动的空气的流量并且抑制涡形壳体的体格的大型化。
[0141]
根据第四个观点,中间部被设定在从交叉位置到等分位置的范围内。其中,等分位置是外周壁中、与以与外缘部平行且等分吸入口中的筒状部的外侧的区域的方式延伸的假想线交叉的位置中的相比交叉位置向叶轮的旋转方向前进的位置。
[0142]
然而,在吸入口附近分离筒的筒状部的大部分构成为在轴向上与空气导入部重合的情况下,在吸入口中的筒状部的外侧的区域中的由空气导入部覆盖的区域的面积比未由空气导入部覆盖的区域的面积小。在该情况下,在由空气导入部覆盖的区域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变大,有从分离筒的背侧的流路向通风路的上游流动的空气的流量减少的悬念。
[0143]
相对于此,如果将与以等分吸入口中的筒状部的外侧的区域的方式延伸的假想线交叉的位置设为等分位置,将该等分位置作为中间部的设定位置的上限,则能够使空气容易地从分离筒的背侧的流路向通风路的上游流动。
[0144]
根据第五个观点,外周壁具有形成第一通风路的第一外周壁部和形成第二通风路的第二外周壁部。第一外周壁部的从鼻部到中间部的展开角比从中间部到卷绕结束部的展开角大。第二外周壁部的从鼻部到卷绕结束部的展开角恒定。
[0145]
由此,由于第一外周壁部中的从鼻部到中间部的展开角比从中间部到卷绕结束部的展开角大,因此在第一通风路的上游流动的空气的压力损失被降低。由此,由于空气也容易从分离筒的背侧的流路向第一通风路的上游流动,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在第一通风路流动的空气的流量。
[0146]
然而,第二通风路与第一通风路不同,由于是供通过了分离筒的内侧的空气流动,因此在第二通风路的上游的空气的压力损失难以产生。尽管如此,当使第二外周壁部以与第一外周壁部相同的展开角变化时,有在第二通风路的下游的空气的流动受到不必要的限制的担忧。
[0147]
考虑到这些,第二外周壁部的从鼻部到中间部的展开角恒定。由此,由于在第二通风路的下游的空气的流动不会被不必要地限制,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在第二通风路流动的空气的流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