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旋转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1214发布日期:2022-07-10 14:0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共旋转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共旋转的涡旋式压缩机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于2019年11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936,063的权益。以上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3.本公开涉及压缩机,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共旋转的涡旋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4.本部分提供了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5.气候控制系统(例如,热泵系统、空调系统、制冷系统等)可以包括流体回路,该流体回路具有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的膨胀装置、以及使工作流体在室内热交换器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循环的压缩机。期望压缩机的高效且可靠的操作以确保安装有压缩机的气候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需要有效且高效地提供冷却效果和/或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部分提供了对本公开的总体概述,并且本部分不是对本公开的全部范围或本公开的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7.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可以包括外壳组件、压缩机构、驱动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对第三轴承进行支承的表面。压缩机构设置在外壳组件内,并且压缩机构可以包括第一压缩构件和第二压缩构件,第一压缩构件和第二压缩构件配合以在第一压缩构件与第二压缩构件之间形成一个或更多个压缩腔。驱动轴可以联接至第一压缩构件并且构造成使第一压缩构件和第二压缩构件旋转。第一轴承可以对驱动轴进行支承以用于使驱动轴绕第一轴线旋转。第二轴承可以与第一轴承间隔开并且可以对驱动轴进行支承以用于使驱动轴绕第一轴线旋转。第三轴承可以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间隔开并且可以限定第二轴线。第三轴承可以对第二压缩构件进行支承以用于使第二压缩构件绕第二轴线旋转。该表面可以将第三轴承相对于外壳组件支承成使得整个第三轴承(即,第三轴承的内环和外环两者)能够沿着该表面滚动以使第二压缩构件和第二轴线相对于第一压缩构件沿径向方向(即,从第一轴线到第二轴线的方向)移动。
8.在以上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表面相对于外壳组件固定。
9.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一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表面与外壳组件一体地形成。
10.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表面是平坦表面。
11.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表面将第三轴承的外周(即,外直径表面)支承成使得外周与表面滚动接触。
12.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表面是圆化表面(例如,筒形表面)。
13.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表面将第三轴承的内周(即,内直径表面)支承成使得内周与表面滚动接触。
14.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表面限定与第二轴线平行并且间隔开的第三轴线。
15.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第一压缩构件包括环绕第二压缩构件的外毂。
16.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外毂(例如,通过联接件)附接至驱动轴。
17.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驱动轴包括排出通道,经压缩的工作流体通过该排出通道从压缩机构传输至由外壳组件限定的排出室。
18.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第一压缩构件和第二压缩构件是具有啮合的螺旋形涡卷的涡旋构件。
19.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可以包括外壳组件、第一涡旋构件、第二涡旋构件、驱动轴、第一轴承、涡旋轴承和对涡旋轴承进行支承的表面。第一涡旋构件可以设置在外壳组件内并且能够相对于外壳组件绕第一轴线旋转。第二涡旋构件可以设置在外壳组件内并且能够相对于外壳组件绕第二轴线旋转,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平行并且间隔开。第一涡旋构件和第二涡旋构件配合以在第一涡旋构件与第二涡旋构件之间形成一个或更多个压缩腔。驱动轴可以联接至第一涡旋构件并且可以构造成使第一涡旋构件绕第一轴线旋转。第一轴承可以对驱动轴进行支承以用于使驱动轴绕第一轴线旋转。涡旋轴承可以与第一轴承间隔开并且可以限定第二轴线。涡旋轴承可以对第二涡旋构件进行支承以用于使第二涡旋构件相对于第一涡旋构件绕第二轴线旋转。表面可以将涡旋轴承相对于外壳组件支承成使得整个涡旋轴承(即,涡旋轴承的内环和外环两者)能够沿着表面滚动以使第二涡旋构件和第二轴线相对于第一涡旋构件沿径向方向(即,与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垂直的方向)移动。
20.在以上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表面相对于外壳组件固定。
21.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一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表面与外壳组件一体地形成。
22.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表面是平坦表面。
23.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表面将涡旋轴承的外周(即,外直径表面)支承成使得外周与表面滚动接触。
24.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表面是圆化表面(例如,筒形表面)。
25.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表面将涡旋轴承的内周(即,内直径表面)支承成使得内周与表面滚动接触。
26.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表面限定与第二轴线平行并且间隔开的第三轴线。
27.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第一涡旋构件包括环绕第二涡旋构件的外毂。
28.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外毂(例如,通过联接件)附接至驱动轴。
29.在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的一些构型中,驱动轴包括排出通道,经压缩的工作流体通过该排出通道传输至由外壳组件限定的排出室。
30.在一些构型中,以上段落中的任何段落的压缩机可以包括另一轴承,所述另一轴承与第一轴承间隔开,并且对驱动轴进行支承以用于使驱动轴绕第一轴线旋转。
31.其他的应用领域将根据本文提供的描述而变得明显。该发明内容中的描述和特定示例仅意在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32.本文中所描述的附图仅用于对选定实施方式而非所有可能的实现方式的说明性目的,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33.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压缩机的横截面图;
34.图2是图1的压缩机的涡旋件的轴承和毂的平面图;
35.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另一压缩机的横截面图;
36.图4是图3的压缩机的涡旋件的轴承和毂的平面图;
37.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再一压缩机的横截面图;
38.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又一压缩机的横截面图;
39.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另一压缩机的横截面图;以及
40.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又一压缩机的横截面图。
41.贯穿附图中的若干视图,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对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42.现在将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充分描述。
43.提供示例性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的,并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范围。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比如特定部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透彻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明显的是,不需要采用具体细节,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都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未详细描述公知的过程、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
44.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不意在是限制性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示,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种”和“该”也可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括有”、“含有”和“具有”是包括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阐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的存在或添加。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和操作不应被解释为必须要求其以所论述或所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特别地指明为执行的顺序。还应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替代性的步骤。
45.当元件或层被称为“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接合至”、“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地位于其他元件或层上、直接地接合至、直接地连接至或直接地联接至其他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接合至”、“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可以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用以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术语(例如“在
……
之间”与“直接

……
之间”、“相邻”与“直接相邻”等)应该以相同的方式来解释。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一者或更多者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
46.尽管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进行区分。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否则比如“第一”、“第二”和其他数字术语的术语在本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次序。因此,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教示的情况下,下面所论述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47.为了便于描述,在本文中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比如“内”、“外”、“之下”、“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来描述如附图所图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另一些)元件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可以意在涵盖装置在使用中或操作中的、除了附图中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面”的元件于是将被定向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
……
下方”可以涵盖上方和下方两个取向。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取向),并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也被相应地解释。
48.参照图1,提供了压缩机10,该压缩机10可以包括气密的外壳组件12、第一轴承壳体组件14、第二轴承壳体组件15、马达组件16和压缩机构18。
49.外壳组件12可以总体上形成压缩机壳体,并且可以包括筒形外壳22、位于外壳22的一个端部处的第一端盖24、以及位于外壳22的另一端部处的第二端盖(或基部)26。第一端盖24和第一轴承壳体组件14可以配合以限定吸入室30。吸入气体入口配件32可以在第一端盖24中或外壳22中的开口处附接至外壳组件12。吸入压力工作流体(即,低压工作流体)可以通过吸入气体入口配件32进入吸入室30并且可以被抽吸到压缩机构18中以在其中进行压缩。
50.排出气体出口配件34可以在另一开口处附接至外壳组件12,并可以与由外壳22和第一轴承壳体组件14限定的排出室35连通。排出压力工作流体(即,在比吸入压力高的压力下的工作流体)可以由压缩机构18排出,并且可以流动到排出室35中。排出室35中的排出压力工作流体可以通过排出气体出口配件33离开压缩机10。在一些构型中,排出阀(例如,止回阀)可以设置在排出气体出口配件34内或邻近排出气体出口配件34设置,并且排出阀可以允许流体通过排出气体出口配件34离开排出室35,并且防止流体通过排出气体出口配件34进入排出室35。
51.外壳组件12的第二端盖26可以限定润滑剂贮槽36,该润滑剂贮槽36容纳可以在整个压缩机10中被泵送的一定体积的润滑剂。润滑剂贮槽36是高侧贮槽——即,贮槽36设置在排出室35内。
52.第一轴承壳体组件14可以附连至外壳22,并且可以包括第一轴承壳体38和第一轴承40。第一轴承40可以是滚动元件轴承或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轴承。第一轴承壳体38可以将第一轴承40容纳在第一轴承壳体38中,并且可以将吸入室30与排出室35间隔开(即,第一轴承壳体38形成了防止吸入室30与排出室35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分隔件)。第一轴承壳体38可以是板或隔膜,板或隔膜可以由金属材料(例如,钢、铁或铝)或任何其他合适材料冲压、机加工、铸造或以其他方式形成。第一轴承壳体38的外周可以被焊接或以其他方式密封地
附接至外壳22。第一轴承壳体38可以包括环形中央毂42,该环形中央毂42从第一轴承壳体38的主体41轴向地(即,在沿着或平行于驱动轴46的旋转轴线a1的方向上)延伸。毂42限定中央开孔44,第一轴承40可以被接纳在中央开孔44中并且驱动轴46可以延伸穿过中央开孔44。毂42的轴向端部可以包括凸缘48,该凸缘48朝向驱动轴46的旋转轴线a1径向地向内延伸。环形密封件50可以在中央开孔44内设置在凸缘48与第一轴承40之间。密封件50将第一轴承壳体38与驱动轴46或附接至驱动轴46的联接件51密封地接合。密封件50限制吸入室30与排出室35之间的流体连通。
53.第二轴承壳体组件15可以附连至外壳22,并且可以包括第二轴承壳体39和第二轴承43。第二轴承壳体39可以将第二轴承43容纳在第二轴承壳体39中。第二轴承43可以是滚动元件轴承或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轴承。第二轴承壳体39可以是板或隔膜,板或隔膜可以由金属材料(例如,钢、铁或铝)或任何其他合适材料冲压、机加工、铸造或以其他方式形成。第二轴承壳体39的外周可以焊接或以其他方式密封地附接至外壳22。第二轴承壳体39可以包括环形中央毂45,第二轴承43可以被接纳在环形中央毂45中并且驱动轴46可以延伸穿过环形中央毂45。第二轴承壳体39的主体47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开口49,排出压力工作流体可以通过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开口49在整个排出室35流动。
54.马达组件16可以设置在排出室35内,并且马达组件16可以包括马达定子52和转子54。马达定子52可以附接至外壳22(例如,通过压配合、铆固和/或焊接)。转子54可以附接至驱动轴46(例如,通过压配合、铆固和/或焊接)。驱动轴46可以由转子54驱动并且可以由第一轴承40和第二轴承43支承以便相对于外壳组件12旋转。间隔件56(例如,管状构件)可以环绕驱动轴46并且可以轴向地设置在转子54与第一轴承40之间,使得间隔件56可以由转子54轴向地支承并且可以轴向地支承第一轴承40。在一些构型中,马达组件16是变速马达。在其他构型中,马达组件16可以是多速马达或定速马达。
55.驱动轴46可以包括外管状套筒58和设置在套筒58内部的大致筒形内插入件60。插入件60可以包括排出通道62和润滑剂通道64。排出通道62提供压缩机构18与排出室35之间的流体连通。排出通道62的入口65可以设置在驱动轴46的与压缩机构18相邻的第一端部67处或第一端部67附近。排出通道62的出口66向排出室35敞开。在图1中所示的特定构型中,出口66设置在第二轴承壳体39与润滑剂贮槽之间。通过出口66离开排出通道62的排出气体可以流动通过第二轴承壳体39中的开口49并且可以在通过排出气体出口配件33离开压缩机10之前流动通过马达组件16和/或围绕马达组件16流动以使马达组件16冷却。除了将经压缩的工作流体从压缩机构18导向至排出室35以外,排出通道62也可以以充当将润滑剂与工作流体分离的旋转的油分离器。分离的润滑剂可以从排出通道62的出口66排出并落入润滑剂贮槽36中。
56.润滑剂通道64可以延伸穿过驱动轴46的第一端部67和驱动轴46的第二端部69。润滑剂通道64可以相对于驱动轴46的旋转轴线a1以非垂直的角度延伸。驱动轴46的第二端部69的一些或全部可以设置在润滑剂贮槽36的润滑剂水平处或低于该润滑剂水平,使得润滑剂可以在驱动轴46的旋转期间通过润滑剂通道64朝向压缩机构18被抽吸。径向延伸通道(未示出)可以从润滑剂通道64向外延伸,以向第一轴承40和第二轴承43提供润滑剂。
57.压缩机构18可以设置在吸入室内30中。压缩机构18可以包括第一压缩构件和第二压缩构件,第一压缩构件和第二压缩构件配合以在第一压缩构件与第二压缩构件之间限定
流体腔(即,压缩腔)。例如,压缩机构18可以是共旋转的涡旋式压缩机构,其中,第一压缩构件为第一涡旋构件(即,驱动涡旋构件)76并且第二压缩构件为第二涡旋构件(即,从动涡旋构件)78。在其他构型中,压缩机构18可以是另一种类型的压缩机构,比如说例如绕动涡旋式压缩机构、旋转式压缩机构、螺杆式压缩机构、汪克尔(wankel)压缩机构、或往复式压缩机构。
58.第一涡旋构件76可以包括第一端板80、从第一端板80延伸的第一螺旋形涡卷82、以及从第一端板80延伸并环绕第一螺旋形涡卷82的环形外毂84。第二涡旋构件78可以包括第二端板86、从第二端板86的一侧延伸的第二螺旋形涡卷88、以及从第二端板86的相反侧延伸的筒形销或毂90。第一涡旋构件76的外毂84的一个轴向端部可以固定地附接至联接件51(该联接件51固定地附接至驱动轴46),并且外毂84的另一轴向端部可以固定地附接至从毂84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板91。以这种方式,驱动轴46的旋转引起第一涡旋构件76绕驱动轴46的旋转轴线a1的对应旋转。
59.第二涡旋构件78的毂90由第三轴承102(涡旋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第三轴承102限定了与旋转轴线a1平行并且偏离旋转轴线a1的第二旋转轴线a2。
60.第一涡旋构件76和第二涡旋构件78可以通过奥尔德姆(oldham)联接件92或其他类型的联接装置或机构而联接至彼此。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奥尔德姆联接件92联接至外毂84和第二端板86。奥尔德姆联接件92使第二涡旋构件78在第一涡旋构件76绕旋转轴线a1旋转的同时绕第二旋转轴线a2旋转。
61.第一螺旋形涡卷82和第二螺旋形涡卷88彼此啮合并配合以在第一螺旋形涡卷82与第二螺旋形涡卷88之间形成多个流体腔(即,压缩腔)。第一涡旋构件76绕旋转轴线a1的旋转和第二涡旋构件78绕第二旋转轴线a2的旋转导致流体腔的尺寸随着流体腔从径向外部位置向径向内部位置移动而减小,由此将流体腔中的工作流体从吸入压力压缩至排出压力。
62.第二端板86可以轴向地设置在第一端板80与环形板91之间。第一环形密封件94和第二环形密封件96可以附接至环形板91,并且可以密封地且以可滑动的方式接合第二端板86以在环形板91与第二端板86之间形成环形偏置室98。第一环形密封件94和第二环形密封件96保持偏置室98与吸入室30密封开,同时仍允许第一涡旋构件76与第二涡旋构件78之间的相对运动。第二端板86可以包括偏置通道100,该偏置通道100提供中间压力压缩腔与偏置室98之间的流体连通。在一些构型中,代替第一环形密封件94和第二环形密封件96附接至环形板91并且以可滑动的方式接合第二端板86,第一环形密封件94和第二环形密封件96可以附接至第二端板86并且以可滑动的方式接合环形板91。
63.第一端板80或外毂84可以包括吸入入口开口(未示出),吸入压力工作流体可以从吸力室30通过吸入入口开口被抽吸到压缩机构18中。第一涡旋构件76也可以包括排出通道104,该排出通道104延伸穿过第一端板80,并且提供流体腔中的径向最靠内的一个流体腔与驱动轴46的排出通道62之间的流体连通。排出阀106(例如,簧片阀或其他止回阀)可以设置在排出通道104内或邻近排出通道104设置。排出阀106允许工作流体从压缩机构18通过排出通道104排出并且进入排出通道62中,并且防止排出通道62中的工作流体流动返回到压缩机构18中。
64.在一些构型中,第一端板80可以包括可变容积比(vvr)端口108和vvr阀110(例如,
簧片阀或其他止回阀)。vvr阀110允许在径向中间流体腔内的压力高于排出压力(即,排出室35内的流体的压力)时将径向中间流体腔选择性地通向排出通道62。
65.联接件51和第一端板80配合以限定与吸入室30流体分离的室112。也就是说,与第一支承壳体38和联接件51(或驱动轴46)密封接触的密封件50防止了室112与吸入室30之间的流体连通。在驱动轴46的旋转期间,来自润滑剂贮槽36的润滑剂可以通过驱动轴46中的润滑剂通道64而被抽吸并且可以流动到室112中。离心力可以使润滑剂聚集在室112的径向外部部分中。第一涡旋构件76和/或第二涡旋构件78中的油通道(未示出)可以将润滑剂从室112引导至奥尔德姆联接件92以及涡旋构件76、78的受到摩擦的其他部分。
66.如上面所描述的,第三轴承102对第二涡旋构件78进行支承以用于使第二涡旋构件78绕第二旋转轴线a2旋转。第三轴承102可以是具有外环114、内环116和设置在外环114与内环116之间的多个滚动元件(例如,球形件)118的滚动元件轴承。内环116可以固定地附接至毂90。滚动元件118被包围在外环114与内环116之间。外环114的外径表面可以由固定表面或搁板120支承。固定表面120可以是突出部122的与第一端盖24附接或与第一端盖24一体形成并且朝向压缩机构18延伸的表面(例如,平坦表面)。
67.如图2中所示,固定表面120可以以相对于第三轴线a3的角度θ设置。作为示例(对于给定的压缩机和给定的操作包络线(operating envelope)),角度θ可以为大约12度。第三轴线a3可以垂直于第二旋转轴线a2并且与第二旋转轴线a2相交。第三轴线a3可以垂直于第四轴线a4。第四轴线a4可以垂直于第二旋转轴线a2并且与第二旋转轴线a2相交。第四轴线a4可以沿切向气体力f
tan
(即,压缩阻力)所作用的方向延伸。气体的切向气体力f
tan
和径向气体力f
rad
(例如,垂直于切向气体力f
tan
并且平行于第三轴线a3的力)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根据给定操作速度下的给定压缩机所用的已知方法进行测量或计算。
68.固定表面120相对于第三轴线a3的角度θ可以通过实验确定或者也可以根据下述等式计算:
69.θ=arctan(max(f
rad
/f
tan
)+z),
70.其中:max(f
rad
/f
tan
)为针对给定压缩机在压缩机的给定操作包络线内的最大径向气体力f
rad
除以最大切向气体力f
tan
的值;并且z为安全系数,z可以是任何期望的数字。例如,安全系数z可以为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将max(f
rad
/f
tan
)乘以安全系数z(而不是将安全系数z加到max(f
rad
/f
tan
))来修正上述等式。
71.通过将外环114的外径表面支承抵靠平坦的固定表面120,外环114可以沿着固定表面120滚动以允许第二涡旋构件78的径向顺应性(即,第二涡旋构件78相对于第一涡旋构件76的径向运动)。
72.参照图3,提供了另一压缩机210,该压缩机210可以包括气密的外壳组件212、第一轴承支承组件(或轴承壳体组件)214、第二轴承支承组件(或轴承壳体组件)215、马达组件216和压缩机构218。
73.外壳组件212可以总体上形成压缩机壳体并且可以包括筒形外壳222、位于外壳222的一个端部处的第一端盖224、以及位于外壳222的另一端部处的第二端盖(或基部)226。第一端盖224和外壳222可以配合以限定吸入室230。吸入气体入口配件232可以在第一端盖224中的或外壳222中的开口处附接至外壳组件212。吸入压力工作流体(即,低压工作流体)可以通过吸入气体入口配件232进入吸入室230并且可以被抽吸到压缩机构218中以
在该压缩机构218中进行压缩。
74.排出气体出口配件234可以在另一开口处附接至第二端盖226,并且可以与由第二端盖226和第二轴承支承组件215所限定的排出室235连通。排出压力工作流体(即,在比吸入压力高的压力下的工作流体)可以由压缩机构218排出并且可以流动到排出室235中。排出室235中的排出压力工作流体可以通过排出气体出口配件234离开压缩机210。在一些构型中,排出阀(例如,止回阀)可以设置在排出气体出口配件234内或邻近排出气体出口配件234设置,并且可以允许流体通过排出气体出口配件234离开排出室235并防止流体通过排出气体出口配件234进入排出室235。
75.第一轴承支承组件214可以包括第一轴承支承构件238和第一轴承240。第一轴承支承构件238可以固定至外壳组件212(例如,第一端盖224)或与外壳组件212一体地形成并且可以包括大致筒形的第一表面242和偏心销244。第一表面242和第二轴承支承组件215限定了第一旋转轴线a1,该第一旋转轴线a1是驱动轴246的旋转轴线。偏心销244包括大致筒形的第二表面248,第二表面248限定了第二轴线a2,该第二轴线a2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a1并且偏离第一旋转轴线a1。
76.第一轴承240可以是具有外环250、内环252和设置在外环250与内环252之间的多个滚动元件(例如,球体)254的滚动元件轴承。内环252可以固定地附接至第一轴承支承构件238的第一表面242。外环250可以附接至压缩机构218(如将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滚动元件254被包围在外环250与内环252之间。
77.第二轴承支承组件215可以附连至外壳组件212(例如,附连至第二端盖226并且/或者附连至外壳222)并且可以包括第二轴承支承构件(或轴承壳体)239和第二轴承241。第二轴承241可以是滚动元件轴承或任何其他适合类型的轴承。第二轴承支承构件239可以将第二轴承241容纳在第二轴承支承构件239中,并且可以将吸入室230与排出室235分开(即,第二轴承支承构件239形成阻止吸入室230与排出室235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分隔件)。第二轴承支承构件239可以是板或隔膜,板或隔膜可以由金属材料(例如,钢、铁或铝)或任何其他合适材料冲压、机加工、铸造或其他方式所形成的。第二轴承支承构件239的外周可以被焊接或以其他方式密封地附接至第二端盖226和/或外壳222。第二轴承支承构件239可以包括环形中央毂243,该环形中央毂243从第二轴承支承构件239的主体245轴向地(即,在沿着或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a1的方向上)延伸。毂243限定中央开孔247,第二轴承241可以接纳在中央开孔247中并且驱动轴246可以延伸穿过该中央开孔247。毂243的轴向端部可以包括朝向第一旋转轴线a1径向地向内延伸的凸缘249。环形密封件251可以在中央开孔247内设置在凸缘249与第二轴承241之间。密封件251将第二轴承支承构件239与驱动轴246密封地接合。密封件251限制吸入室230与排出室235之间的流体连通。
78.马达组件216可以设置在吸入室230内并且可以包括马达定子256和转子257。马达定子256可以附接至外壳222(例如,经由压配合、铆固和/或焊接)。转子257可以附接至驱动轴246(例如,经由压配合、铆固和/或焊接)。驱动轴246可以由转子257驱动并且可以由第一轴承240和第二轴承241支承以相对于外壳组件212旋转。在一些构型中,马达组件216是变速马达。在其他构型中,马达组件216可以是多速马达或定速马达。
79.驱动轴可以是限定排出通道262的管状套筒。排出通道262可以延伸穿过驱动轴246的相反轴向端部,并且提供压缩机构218与排出室235之间的流体连通。
80.压缩机构218可以设置在吸入室230内。压缩机构218可以包括第一压缩构件和第二压缩构件,第一压缩构件和第二压缩构件配合以在第一压缩构件与第二压缩构件之间限定流体腔(即,压缩腔)。例如,压缩机构218可以为共旋转的涡旋式压缩机构,其中,第一压缩构件为第一涡旋构件(即,驱动涡旋构件)276并且第二压缩构件为第二涡旋构件(即,从动涡旋构件)278。在其他构型中,压缩机构218可以是另一种类型的压缩机构、比如旋转式压缩机构或汪克尔压缩机构。
81.第一涡旋构件276可以包括第一端板280、从第一端板280延伸的第一螺旋形涡卷282、以及从第一端板280延伸并环绕第一螺旋形涡卷282的环形外毂284。第二涡旋构件278可以包括第二端板286、从第二端板286的一个侧部延伸的第二螺旋形涡卷288、以及从第二端板286的相反侧部延伸的毂290。第一涡旋构件276的外毂284的一个轴向端部可以固定地附接至联接件285(该联接件285固定地附接至驱动轴246),并且外毂284的一个轴向端部可以固定地附接至从毂284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板291。环形板291可以包括环形毂293,该环形毂293与第一轴承240的外环250附接成使得第一轴承240支承第一涡旋构件276和驱动轴246以用于使第一涡旋构件276和驱动轴246绕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驱动轴246的旋转引起第一涡旋构件76绕驱动轴246的旋转轴线a1的对应旋转。也就是说,马达组件216的操作引起驱动轴246与第一涡旋构件276一起绕第一旋转轴线a1的旋转。
82.第二涡旋构件278的毂290由第三轴承294(涡旋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如图3中所示,第三轴承294限定了第三轴线a3,该第三轴线a3偏离第一轴线a1和第二轴线a2并且平行于第一轴线a1和第二轴线a2。第一涡旋构件276和第二涡旋构件278可以通过奥尔德姆联接件296或其他类型的旋转同步装置或机构而联接至彼此。在图3中所示的示例中,奥尔德姆联接件296联接至外毂284并且联接至第二端板286。奥尔德姆联接件296使第二涡旋构件278在第一涡旋构件276绕旋转轴线a1旋转的同时绕第三轴线a3旋转。
83.第一螺旋形涡卷282和第二螺旋形涡卷288彼此相互啮合并且配合成在第一螺旋形涡卷282与第二螺旋形涡卷288之间形成多个流体腔(即,压缩腔)。第一涡旋构件276绕旋转轴线a1的旋转和第二涡旋构件278绕第三轴线a3的旋转导致流体腔的尺寸随着流体腔从径向外部位置向径向内部位置移动而减小,由此将流体腔中的工作流体从吸入压力压缩至排出压力。
84.第二端板286可以轴向地设置在第一端板280与环形板291之间。第一环形密封件297和第二环形密封件298可以附接至环形板291,并且可以密封地且以可滑动的方式接合第二端板286以在环形板291与第二端板286之间形成环形偏置室299。第一环形密封件297和第二环形密封件298将偏置室299保持与吸入室230密封开,同时仍然允许第一涡旋构件276与第二涡旋构件278之间的相对运动。偏置通道300可以延伸穿过第二端板286和毂290并且可以提供中间压力压缩腔与偏置室299之间的流体连通。在一些构型中,代替第一环形密封件297和第二环形密封件298附接至环形板291并且以可滑动的方式接合第二端板286,第一环形密封件297和第二环形密封件298可以附接至第二端板286并且以可滑动的方式接合环形板291。
85.第一端板280或外毂284可以包括吸入入口开口(未示出),来自吸入室230的吸入压力工作流体可以通过该吸入入口开口被抽吸到压缩机构218中。第一涡旋构件276还可以包括排出通道304,该排出通道304延伸穿过第一端板280并且提供流体腔中的径向最靠内
的一个流体腔与驱动轴246的排出通道262之间的流体连通。排出阀306(例如,簧片阀或其他止回阀)可以设置在排出通道304内或邻近排出通道304设置。排出阀306允许工作流体从压缩机构218通过排出通道304排出并且进入到排出通道262中,并且防止排出通道262中的工作流体流动返回到压缩机构218中。
86.在一些构型中,第一端板280可以包括可变容积比(vvr)端口308和vvr阀310(例如,簧片阀或其他止回阀)。vvr阀310允许在径向中间流体腔内的压力高于排出压力(即,排出室235内的流体的压力)时将径向中间流体腔选择性地通向排出通道262。
87.联接件285和第一端板280配合以限定与排出通道262流体连通但与吸入室230流体分离的室312。也就是说,与驱动轴246和第一端板280密封接触的联接件285防止室312与吸入室230之间的流体连通。在驱动轴246的旋转期间,离心力可以使润滑剂聚集在室312的径向外部部分中。第一涡旋构件276和/或第二涡旋构件278中的油通道(未示出)可以将润滑剂从室312引导至奥尔德姆联接件296以及涡旋构件276、278的受到摩擦的其他部分。
88.如上面所描述的,第三轴承294对第二涡旋构件278进行支承以用于使第二涡旋构件278绕第三轴线a3旋转。第三轴承294可以是具有外环314、内环316和设置在外环314与内环316之间的多个滚动元件(例如,球形件)318的滚动元件轴承。外环314可以附接至第二涡旋构件278的毂290。滚动元件318被包围在外环314与内环316之间。
89.第三轴承294的内环316可以由偏心销244支承。内环316可以与偏心销244滚动接触成使得内环316的内径表面的仅一部分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内与偏心销244接触。图3示出了内环316的内径表面的与偏心销244的一个侧部接触的第一部分以及偏心销244的相反侧部与内环316的内径表面的第二部分之间的间隙320。
90.由于内环316被允许沿着偏心销244滚动,因此第二涡旋构件278也被允许与第三轴承294一起沿着偏心销244滚动。这允许第二涡旋构件278相对于第一涡旋构件276是径向顺应的。沿着偏心销244的滚动允许与操作速度无关的适当的径向顺应性。
91.现在参照图5,提供了另一压缩机410,该压缩机410可以包括气密的外壳组件412、第一轴承支承组件(或轴承壳体组件)414、第二轴承支承组件(或轴承壳体组件)415、马达组件416、压缩机构418以及第三轴承494(涡旋轴承——即,对压缩机构418的第二涡旋构件478进行支承的轴承)。外壳组件412、第一轴承支承组件414和第二轴承支承组件415、第三轴承494、以及压缩机构418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与上面描述的壳体组件212、第一轴承支承组件214和第二轴承支承组件215、第三轴承294、以及压缩机构218类似或相同(除了下面描述的任何差异外),并且因此,类似的特征将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92.第二轴承支承组件415可以固定至外壳组件412(例如,固定至第二端盖426)并且可以包括第二轴承支承构件(或轴承壳体)439和第二轴承441。第二轴承支承构件439可以将第二轴承441容置在该第二轴承支承构件439中。环形密封件443可以将第二轴承支承构件439与驱动轴446密封地接合并且可以将吸入室430与排出室435分开(即,形成了防止吸入室430与排出室435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分隔件)。
93.第二轴承支承构件439可以是具有轴承支承部分445和马达支承部分447的环形构件。驱动轴446的一部分延伸到第二轴承支承构件439中(即,穿过马达支承部分447并且延伸到第二轴承441支承驱动轴446所在的轴承支承部分445)。密封件443也可以设置在轴承支承部分445内并且与轴承支承部分445和端盖426配合以限定排出室435。以这种方式,可
以减小排出室435的总体容积,因为排出气体可以流动通过驱动轴446中的排出通道462(该排出通道462类似于排出通道262)并且流动到排出室435中。
94.马达组件416可以包括定子456和转子磁体457,转子磁体457附接至转子环487的内径表面。定子456可以固定地附接至第二轴承支承构件439的马达支承部分447。定子456可以相对于转子磁体457和转子环487径向地向内设置(即,转子磁体457和转子环487环绕该定子456)。第一涡旋构件476的外毂484的轴向端部可以固定地附接至联接件485(该联接件485固定地附接至驱动轴446)。转子环487可以从联接件485轴向地延伸并且可以固定地接合转子磁体457。
95.现在参照图6,提供了另一压缩机610,该压缩机610可以包括气密的外壳组件612、第一轴承支承组件(或轴承壳体组件)614、第二轴承支承组件(或轴承壳体组件)615、马达组件616、压缩机构618以及第三轴承694(涡旋轴承——即,对压缩机构618的涡旋构件678进行支承的轴承)。外壳组件612、第一轴承支承组件614、第二轴承支承组件615、第三轴承694、马达组件616以及压缩机构618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与上面描述的壳体组件212、第一轴承支承组件214、第二轴承支承组件415、第三轴承294、马达组件216以及压缩机构218类似或相同(除了下面描述的任何差异外),并且因此,类似的特征将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96.第二轴承支承组件615可以包括第二轴承支承构件(或轴承壳体)639和第二轴承641。第二轴承支承构件639可以固定至外壳组件612(例如,固定至第二端盖626)并且可以将第二轴承641容置在该第二轴承支承构件639中。环形密封件643可以将第二轴承支承构件639与驱动轴646密封地接合并且可以将吸入室630与排出室635分开(即,形成了防止吸入室630与排出室635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分隔件)。
97.与第二轴承支承构件439一样,第二轴承支承构件639可以是具有轴承支承部分645的环形构件。然而,与第二轴承支承构件439不同的是,第二轴承支承构件639不包括马达支承部分。驱动轴646的一部分延伸到第二轴承支承构件639中(即,延伸到第二轴承641支承驱动轴646所在的轴承支承部分645)。密封件643也可以设置在轴承支承部分645内并且与第二轴承支承构件639和端盖626配合以限定排出室635。以这种方式,可以减小排出室635的总体容积,因为排出气体可以流动通过驱动轴646中的排出通道662(该排出通道662类似于排出通道262)并且流动到排出室635中。
98.现在参照图7,提供了另一压缩机810,该压缩机810可以包括气密的外壳组件812、第一轴承支承组件(或轴承壳体组件)814、第二轴承支承组件(或轴承壳体组件)815、压缩机构818以及第三轴承894(滚动轴承——即,对压缩机构818的第二涡旋构件878进行支承的轴承)。外壳组件812、第一轴承支承组件814、第三轴承894、以及压缩机构818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与上面描述的壳体组件212、第一轴承支承组件214、第二轴承支承组件215、第三轴承294以及压缩机构218类似或相同(除了下面描述的和/或附图中示出的任何差异外),并且因此,类似的特征将不再进行详细描述。压缩机810为开放驱动式压缩机。也就是说,压缩机810不包括马达,而是能够连接至外部电源、比如发动机或外部马达。
99.外壳组件812可以限定吸入室830,在吸入室830中可以设置有第一轴承支承组件814、第三轴承894和压缩机构818。吸入气体入口配件832可以附接至外壳组件812以允许吸入压力工作流体(即,低压工作流体)进入吸入室830,以用于随后在压缩机构818中进行压缩。
100.第一涡旋构件876的外毂884的轴向端部可以固定地附接至联接件885。联接件885可以附接至驱动轴846,该驱动轴846可以穿过外壳组件812中的开口813延伸到吸入室830中。驱动轴846的第一端部可以包括排出通道862,该排出通道862接纳来自压缩机构818的经压缩的工作流体。
101.第二轴承支承组件815可以包括第二轴承支承构件(或轴承壳体)839和第二轴承841。第二轴承支承构件839可以为环形构件,该环形构件固定至外壳组件812或与外壳组件812一体地形成并且将第二轴承841容置在环形构件中。第二轴承支承构件839可以限定排出室835。环形密封件843可以将第二轴承支承构件839、驱动轴846与外壳组件812密封地接合并且可以将吸入室830与排出室835分开(即,形成了防止吸入室830与排出室835之间的流体连通的分隔件)。
102.驱动轴846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第二轴承支承构件839并且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径向延伸的开孔863,经压缩的工作流体从排出通道862通过开孔863流动至排出室835。排出气体出口配件834可以附接至第二轴承支承构件839。排出室835中的经压缩的工作流体可以通过排出气体出口配件834离开压缩机810。
103.环形密封件871可以设置在第二轴承支承构件839内并且可以将驱动轴846与第二轴承支承构件839的内径表面密封地接合。密封件871可以与密封件843和第二轴承支承构件839配合以限定排出室835。驱动轴846的一部分延伸通过密封件871并且可以从第二轴承支承构件839的敞开的轴向端部873延伸出。外部电源(例如,发动机或外部马达)可以连接至驱动轴846的下述端部:该端部延伸穿过第二轴承支承构件839的敞开的轴向端部873。
104.现在参照图8,提供了另一压缩机1010,该压缩机1010可以包括气密的外壳组件1012、第一轴承支承组件(或轴承壳体组件)1014、第二轴承支承组件(或轴承壳体组件)1015、马达组件1016、压缩机构1018、以及第三轴承1094(涡旋轴承——即,对压缩机构1018的第二涡旋构件1078进行支承的轴承)。外壳组件1012、第一轴承支承组件1014、第三轴承1094、马达组件1016以及压缩机构1018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与上面描述的壳体组件212、612、第一轴承支承组件214、614、第二轴承支承组件215、615、第三轴承294、694、马达组件216、616以及压缩机构218、618类似或相同(除了下面描述和/或附图中示出的任何差异外),并且因此,类似的特征将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105.压缩机构1018包括第一涡旋构件1076和第二涡旋构件1078。第一涡旋构件1076可以以允许第一涡旋构件1076在沿着套筒导引件1079的长度的轴向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来安装至多个套筒导引件1079(例如,大致管状的构件)。多个紧固件1081可以延伸穿过环形板1091和套筒导引件1079并且与联接件1085以可螺纹连接的方式接合。以这种方式,联接件1085、套筒导引件1079、第一涡旋构件1076以及环形板1091全部与驱动轴1046一起旋转。第二涡旋构件1078由环形板1091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成使得环形板1091形成用于第二涡旋构件1078的推力轴承。
106.尽管压缩机210、610在附图中被示出具有由第二涡旋构件276的端板286部分限定的偏置室299以及延伸穿过该端板286的偏置通道300,但压缩机1010包括延伸穿过第一涡旋构件1076的端板1080的偏置通道1100以及由端板1080部分限定的偏置室1099。环形浮动密封件1102可以将端板1080与联接件1085密封地接合并且可以与端板1080配合以限定偏置室1099。第一涡旋构件1076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凸缘1104,这些凸缘1104以可滑动的
方式接合套筒导引件1079以允许第一涡旋构件1076相对于第二涡旋构件1078和联接件1085轴向地移动。以这种方式,来自中间压缩腔的中间压力工作流体可以(经由偏置通道1100)流动到偏置室1099中并且使第一涡旋构件1076朝向第二涡旋构件1078轴向地偏置。
107.已经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了对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以上描述并不意在穷举或限制公开内容。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通常并不限于该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即使没有具体示出或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在适用的情况下是可互换的,并且可以在选定实施方式中使用。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也可以以许多方式变化。这些变型并不被认为是偏离本公开,并且所有的这些改型意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