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阀可调节的螺杆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54602发布日期:2021-07-27 15:31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阀可调节的螺杆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泵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气阀可调节的螺杆真空泵。



背景技术:

螺杆真空泵是利用一对螺杆,在泵壳中作同步高速反向旋转而产生的吸气和排气作用的抽气设备,它是油封式真空泵的更新换代产品,能抽除含有大量水蒸汽及少量粉尘的气体场合,在国内制药、化工、半导体等对清洁真空要求较高的企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螺杆真空泵的吸气口普遍是和外界的吸气管道直接相连,在螺杆真空泵的使用过程中,鉴于泵体自身一些不可避免的的一些缺陷,比如:泵体内部有微量的渗漏或者循环水温度存在偏差,这种这都会导致吸气口产生的负压值具有一定的波动值,而吸气口和外界吸气管道直接连通方式会使得这种负压值的波动直接反馈到吸气管道上,进而导致吸气管道产生的负压值也会产生一定的波动,影响螺杆真空泵的使用效果,其次,在泵体不适用时,外界吸气管道和吸气口直接连通也会导致外界的粉尘从吸气管道进入泵体的内部,导致粉尘在泵体的内部堆积,影响了泵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气阀可调节的螺杆真空泵,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阀可调节的螺杆真空泵,其结构包括泵体,其创新点在于:泵体上设有内接吸气口,内接吸气口上连接有垂直向上的调节气道,调节气道的顶部连通有吸气调节室,调节气道的一侧设有外界吸气口,外界吸气口和外界的吸气管道相连通;

调节气道的内部设有可上下活动的调节阀体,调节阀体底部的初始位置封闭在内接吸气口上,调节阀体的顶部延伸在吸气调节室的内部,调节阀体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内接吸气口和吸气调节室的贯穿气道,内接吸气口通过贯穿气道使得吸气调节室内部形成高负压,高负压作用于调节阀体并使得调节阀体在调节气道的内部向上活动,调节阀体底部的终点位置位于外界吸气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上述调节气道的底部和内接吸气口的连接处设有下法兰面,下法兰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下通气槽,调节阀体的底部抵触放置在下通气槽上且使得内接吸气口封闭,调节气道的顶部和吸气调节室的连接处设有上法兰面,调节阀体的顶部设有抵触在上法兰面上方内部的活动板,活动板和上法兰面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上述下通气槽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环形台阶面,调节阀体的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凸起面,调节阀体的底部抵触放置在下通气槽上时,凸起面卡合在环形台阶面的内部。

进一步的,上述调节阀体包括包括阀杆、连接在阀杆顶部的阀冒以及环绕在阀杆上的限位件,阀杆的底部垂直固定在凸起面上,阀杆的顶部延伸在上法兰面的上方,阀冒位于活动板的上方且设置在吸气调节室内部的中心位置,阀冒的内部设有两个上下贯穿的阀孔,贯穿气道依次贯穿所述凸起面、阀杆且分别和两个阀孔相连通,两个阀孔和贯穿气道从上到下呈y型分布,凸起面卡合在环形台阶面的内部时,限位件位于上法兰面的下方,限位件抵触在上法兰面的下方且用于限制调节阀体继续向上活动。

进一步的,上述限位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套设在阀杆外侧的套管、限位环,套管的顶部和限位环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吸气调节室的内部设有弹性恢复件,弹性恢复件包括固定在吸气调节室顶部中心位置的固定杆以及缓冲弹簧,固定杆的底部固定有弹簧座,缓冲弹簧的底部抵触连接在活动板上且阀冒位于缓冲弹簧的中心位置,缓冲弹簧的顶部连接在弹簧座上,弹簧座和活动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缓冲弹簧的初始长度。

进一步的,上述吸气调节室从上到下依次分为上环面、中环面以及下环面,上环面、中环面以及下环面的直径依次递增,固定杆固定在上环面顶部的中心位置,下环面和上法兰面一体成型,中环面上开设有恢复吸气调节室内部气压的进气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阀可调节的螺杆真空泵,当泵体内接吸气口产生的负压值出现一定的波动时,这种负压值的波动会使得吸气调节室和内接吸气口的压力平衡状态被打破,此时,调节阀体在调节气道内部的位置会根据内接吸气口负压值的变化而进行自适应的上下活动,从而使得吸气调节室和内接吸气口的负压状态重新达到平衡状态,而外界吸气口的负压值会因为吸气调节室和内接吸气口的压力平衡调节而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从而确保了吸气管道上负压值的稳定性。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阀可调节的螺杆真空泵,当泵体不处于关闭状态时,内接吸气口处于封闭状态,能够很好的避免外界粉尘进入泵体的内部,进而减少了粉尘在泵体内部的堆积,从而延长了泵体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阀可调节的螺杆真空泵,调节阀体在根据内接吸气口负压值变化而进行上下活动时,限位件对调节阀体向上活动的最大距离起到限制的作用,即当限位件抵触在上法兰面的下方时,此时为调节阀体向上移动的最大距离,这种设定能够避免内接吸气口的负压值过大,导致调节阀体的进行无限制的向上活动,引起阀冒碰撞到吸气调节室的顶部,损坏调节阀体,从而起到保护调节阀体的作用。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阀可调节的螺杆真空泵,当泵体关闭时,内接吸气口的负压值变为零,调节阀体处于自由下落的状态,此时,缓冲弹簧失去向上压缩的压力而弹性恢复,这种弹性恢复能够作用于活动板,从而使得调节阀体能够快速复位并冲重新封闭在下通气槽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等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调节阀体分别在上法兰面、下法兰面的连接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吸气调节室以及调节气道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到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结构包括泵体101,泵体101上设有内接吸气口102,内接吸气口102上连接有垂直向上的调节气道103,调节气道103的顶部连通有吸气调节室1,调节气道103的一侧设有外界吸气口104,外界吸气口104和外界的吸气管道105相连通;

调节气道103的内部设有可上下活动的调节阀体2,调节阀体2底部的初始位置封闭在内接吸气口102上,调节阀体2的顶部延伸在吸气调节室1的内部,调节阀体2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内接吸气口102和吸气调节室1的贯穿气道100,内接吸气口102通过贯穿气道100使得吸气调节室1内部形成高负压,高负压作用于调节阀体2并使得调节阀体2在调节气道103的内部向上活动,调节阀体2底部的终点位置位于外界吸气口104的上方。

在本发明中,泵体101上的内接吸气口102和吸气管道105相连通的具体过程如下:泵体101在刚刚开始打开时,内接吸气口102产生的负压优先通过贯穿气道100作用于吸气调节室1的内部,使得吸气调节室1的内部逐渐形成高负压,在而在吸气调节室1内部高负压的作用下,调节阀体2会逐渐向上活动直到移动到外界吸气口104的上方,当调节阀体2的底部离开内接吸气口102时,内接吸气口102自动解除封闭状态,使得内接吸气口102产生的负压和吸气管道105相连通,进而使得内接吸气口102产生的负压能够作用于吸气管道105。

在本发明中,在内接吸气口102产生负压过程中,吸气调节室1内部的高负压始终和内接吸气口102的负压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而吸气管道105位置的负压值是内接吸气口102和吸气调节室1内部压力平衡以后再作用于吸气管道105,鉴于此,当泵体101内接吸气口102产生的负压值出现一定的波动时,这种负压值的波动会使得吸气调节室1和内接吸气口102的压力平衡状态被打破,此时,调节阀体2在调节气道103内部的位置会根据内接吸气口102负压值的变化而进行自适应的上下活动,从而使得吸气调节室1和内接吸气口102的负压状态重新达到平衡状态,而外界吸气口104的负压值会因为吸气调节室1和内接吸气口102的压力平衡调节而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从而确保了吸气管道105上负压值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当泵体101不处于关闭状态时,内接吸气口102处于封闭状态,能够很好的避免外界粉尘进入泵体101的内部,进而减少了粉尘在泵体101内部的堆积,从而延长了泵体101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方案,调节气道103的连接结构如下:上述调节气道103的底部和内接吸气口102的连接处设有下法兰面3,下法兰面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下通气槽31,调节阀体2的底部抵触放置在下通气槽31上且使得内接吸气口102封闭,调节气道103的顶部和吸气调节室1的连接处设有上法兰面4,调节阀体2的顶部设有抵触在上法兰面4上方内部的活动板41,活动板41和上法兰面4之间设有密封圈42。

在本发明中,上法兰面4以及下法兰面3使得调节气道103两端分别和吸气调节室1、内接吸气口102的连接更为稳定,现有技术中,泵体101上内接吸气口102的形状、连接面大多为不规则的糙面,下通气槽31优先设定为光滑的圆形孔,从而有利于调节阀体2的底部封闭抵触在下通气槽31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好的封闭内接吸气口102,在调节阀体2的上下活动过程中,带动活动板41在吸气调节室1的内部进行上下活动,密封圈42的设定使得活动板41和上法兰面4之间能够保持有效的密封,进而避免吸气调节室1内部的高负压在上法兰面4的位置产生漏气,从而确保了吸气调节室1和内接吸气口102之间压力平衡调节。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方案,调节阀体2和下通气槽31的连接结构如下:上述下通气槽31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环形台阶面311,调节阀体2的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凸起面312,调节阀体2的底部抵触放置在下通气槽31上时,凸起面312卡合在环形台阶面311的内部,凸起面312和环形台阶面311的卡合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了调节阀体2底部对下通气槽31的封闭效果。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方案,调节阀体2的具体结构如下:上述调节阀体2包括包括阀杆21、连接在阀杆21顶部的阀冒22以及环绕在阀杆21上的限位件23,阀杆21的底部垂直固定在凸起面312上,阀杆21的顶部延伸在上法兰面4的上方,阀冒22位于活动板41的上方且设置在吸气调节室1内部的中心位置,阀冒22的内部设有两个上下贯穿的阀孔221,贯穿气道100依次贯穿所述凸起面312、阀杆21且分别和两个阀孔221相连通,两个阀孔221和贯穿气道100从上到下呈y型分布,凸起面312卡合在环形台阶面311的内部时,限位件23位于上法兰面4的下方,限位件23抵触在上法兰面4的下方且用于限制调节阀体2继续向上活动。

在本发明中,在内接吸气口102产生吸气的负压时,这种吸气负压依次通过贯穿气道100、两个阀孔221连通在吸气调节室1的内部,从而使得吸气调节室1的内部产生高负压,在吸气调节室1内部高负压的作用下,阀冒22会朝向吸气调节室1的顶部活动,从而带动活动板41、阀杆21、凸起面312向上活动,进而使得凸起面312和下通气槽31之间分离。

在本发明中,两个阀孔221的设计能够使得内接吸气口102的负压值能够快速传递到吸气调节室1的内部,提高了调节阀体2对内接吸气口102和吸气调节室1之间压力平衡的调节效率。

在本发明中,调节阀体2在根据内接吸气口102负压值变化而进行上下活动时,限位件23对调节阀体2向上活动的最大距离起到限制的作用,即当限位件23抵触在上法兰面4的下方时,此时为调节阀体2向上移动的最大距离,这种设定能够避免内接吸气口102的负压值过大,导致调节阀体2的进行无限制的向上活动,引起阀冒22碰撞到吸气调节室1的顶部,损坏调节阀体2,从而起到保护调节阀体2的作用。

在本发明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内接吸气口102的实际负压值远远大于泵体101自身原本设定的负压值时,此时,说明泵体101内部结构出现较大的问题,需要关闭泵体101对其自身进行检修,已经无需对内接吸气口102和吸气调节室1之间进行压力平衡调节,而需要做的则是保护调节阀体2,确保后续能够继续使用。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方案,限位件23的具体结构如下:上述限位件23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套设在阀杆21外侧的套管231、限位环232,套管231的顶部和限位环232的底部固定连接,套管231和限位环232的连接能够起到加固限位件23的作用,提高了限位件23在下法兰面3上抵触时的牢固性。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方案,吸气调节室1的内部结构如下:上述吸气调节室1的内部设有弹性恢复件5,弹性恢复件5包括固定在吸气调节室1顶部中心位置的固定杆51以及缓冲弹簧52,固定杆51的底部固定有弹簧座511,缓冲弹簧52的底部抵触连接在活动板41上且阀冒22位于缓冲弹簧52的中心位置,缓冲弹簧52的顶部连接在弹簧座511上,弹簧座511和活动板41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缓冲弹簧52的初始长度。

在本发明中,在调节阀体2向上活动时,活动板41压住缓冲弹簧52同步向上活动,此时,缓冲弹簧52处于向上压缩的状态,当调节阀体2向下活动时,缓冲弹簧52会作用于活动板41,从而使得调节阀体2能够快速向下活动到相应位置,从而避免出现调节阀体2卡在调节气道103的位置,确保调节阀体2的使用效果,其次,当泵体101关闭时,内接吸气口102的负压值变为零,调节阀体2处于自由下落的状态,此时,缓冲弹簧52失去向上压缩的压力而弹性恢复,这种弹性恢复能够作用于活动板41,从而使得调节阀体2能够快速复位并冲重新封闭在下通气槽31上。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方案,吸气调节室1的具体结构如下:上述吸气调节室1从上到下依次分为上环面11、中环面12以及下环面13,上环面11、中环面12以及下环面13的直径依次递增,固定杆51固定在上环面11顶部的中心位置,下环面13和上法兰面4一体成型,中环面12上开设有恢复吸气调节室1内部气压的进气口121。

在本发明中,吸气调节室1上方上环面11的直径小,下环面13的直径大小,有利于吸气调节室1内部的空气气流朝向吸气调节室1的上方移动,从而有利于气流进入调节阀体2的内部,从而确保吸气调节室1的内部能够快速形成高负压的状态,而在泵体101关闭时,打开进气口121,恢复吸气调节室1内部的压力。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