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单级喷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3222发布日期:2021-07-23 21:0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单级喷淋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马达端盖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单级喷淋泵。



背景技术:

喷淋泵主要应用于消防车上,用于消防灭火,通常传输水溶液充当灭火剂,在进行消防灭火时,通过叶轮转动,对溶液进行加压,提高管内压力,保证喷淋扬程,但是,随着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越来越多的高楼在城市中出现,多级喷淋泵通过多级增压提高溶液压力,但制造成本较高,单级喷淋泵成本较低,但是喷淋扬程受限,适用场合也相应减少。

在城市消防中,为了保证救援效率,通常会直接在火场清理救援通道,对人员和财产进行抢救,现代家庭中存在各式各样的电器,如液晶电视、电动车、冰箱等,一旦燃烧,内部密封保存的重金属容易泄露,并在屋顶积聚,在进行灭火喷淋时,只能同过喷淋水流对重金属烟气进行冲刷,而喷淋水容易对空气进行扰动,降低喷淋效率,提高灭火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单级喷淋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单级喷淋泵,包括泵体组件、调节装置、动力装置、导流装置、散热装置和电场发生器,调节装置和泵体组件紧固连接,动力装置和泵体组件连接,导流装置和泵体组件连接,散热装置和泵体组件紧固连接,电场发生器和泵体组件连接,动力装置和导流装置连接,泵体组件包括泵体、底板和出水管,电场发生器一侧和底板一侧紧固连接,调节装置一侧和出水管密封连接,泵体底侧和底板上侧紧固连接,泵体上侧设有回转支架,回转支架和泵体紧固连接,泵体上设有出水口,出水管和出水口紧固连接,泵体一侧设有进水口,导流装置和进水口连接。

泵体组件为主要的安装基础,通过底板对电场发生器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出水管对调节装置进行固定,防止松动,通过泵体组件对动力装置进行固定,使动力传输更加平稳,通过散热装置对管道内水流进行散热,提高喷淋灭火效果,电场发生器负极端通过电线导向调节装置,对管道内水流进行荷电,通过对水流荷电,使水流呈电负性,提高对燃烧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形成氧化物降落,对燃烧区域进行覆盖,进行局部阻燃,出水管和调节装置连通,通过固定连接防止泄压,通过导流装置对管道进行加压,提高大水量时的喷淋效果,保证喷淋扬程,泵体上下两侧分别和回转支架、底板紧固连接,提高连接性能,泵体通过进水口进行汲水,并将水流从出水口排出,通过出水管将水流排向调节装置进行调节。

本发明在汲水喷淋时,电机起动,输出转矩,通过传动轴带动叶轮在回转室内转动,并行泵水,通过电机带动风扇转动,并通过罩壳进行收集,将收集的热风通过导气管导向导流座内,随着气体体积增加,将阻流球顶出导气管出口端,阻流球沿着转轴转动,降低导流槽内的过流截面积,提高局部过流速度,从而降低压力,防止小流量时局部压力过高破坏密封性能,在进行大流量泵水时,提高电机转速,通过风扇散发的热量增多,通过热风和导流槽内液体进行换热,提高氧溶解量,液体受热蒸发,使导流槽内压力升高,通过加压增加泵水扬程,通过叶轮将水流导向出水管,由于出水管压力升高,出水管内压力大于气室内压缩气体压力,形成压差,带动活塞向上移动,通过活塞做功降热,并通过壳体散热,提高压差,随着温度降低,饱和氧浓度升高,降温后的气体随水流流向调节装置,电场发生器负极端导向调节座,对水流进行荷电,使氧气电离成氧负离子,通过氧负离子对燃烧过程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形成氧化物,通过重金属氧化物对燃烧部分进行阻燃,提高灭火效率,在大功率供水过程中,容易在管内形成低压气室,影响喷淋扬程,通过快速水流冲击推动下侧的顶板移动,通过上侧的震荡间歇推动上侧的顶板移动,顶板带动滑块螺旋移动,将轴向水流冲击分散成轴向和径向受力,降低冲击,减小振动,滑块受力移动,向后侧收缩,滑槽螺距渐变,当滑块到达尾端时,形成直径逐渐减小的过流孔,通过减小过流面积,提高增加流速,提高液体喷射扬程。

进一步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风扇、传动轴和叶轮,电机一侧和回转支架一侧紧固连接,泵体上设有回转室,叶轮置于回转室内,泵体上设有动力进口,叶轮一侧和传动轴底端紧固连接,回转支架中间设有通孔,传动轴依次穿过动力进口和回转支架上的通孔,电机输出端和传动轴上端紧固连接,电机和风扇传动连接,风扇向上侧吹风,泵体组件还包括机械密封环,传动轴通过机械密封环和动力进口密封连接。

电机为主要的动力输入源,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在回转室内做回转运动,将进水口内的液体吸进回转室,并通过出水口泵出,传动轴穿过动力进口,通过机械密封环对传动轴和动力进口进行密封,防止产生间隙造成泄压,通过紧固连接防止电机松动,传动轴沿竖直方向布置,通过紧固连接,提高传动轴和叶轮的传动效率,通过电机带动风扇转动,风扇向上侧吹风,对电机进行散热,避免向电机吹风,造成附近地面异物被吹起,从而加入冷却循环,进入风扇内部,向上吹风,通过重力对异物进行筛分,提高电机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风扇外侧设有罩壳,回转支架上设有若干通风口,通风口上端指向电机,导流装置包括导气管、导流座、转轴、阻流球和进水管,导气管和罩壳连接,罩壳上设有出风口,导气管和罩壳的出风口连通,导流座上设有连通口,导气管底端和连通口连通,导流座上设有导流槽,导流槽和连通口连通,进水管和导流槽连通,进水管远离导流座一端和进水口连通,导流座上设有轴孔,转轴和轴孔活动连接,转轴为“t”形,转轴一端和阻流球紧固连接,导流座上设有卡槽,卡槽直径和阻流球直径一致。

通过罩壳对风扇进行风力收集,并将收集的风通过导气管换向,对液体进行加压,提高管内气体压力,提高氧溶解度,从而提高电离效率,通过气体对液体加压,提高扬程,在进行大流量供水时,避免水量过少使扬程降低,无法满足大功率供水需求,通过通风口进行风向导流,对风中杂质进行进一步过滤,并对电机进行降温,导流座上开设有连通口,将导气管导流的风通入导流槽内,从而参与加压泵水,导流槽通过进水管将液体导向泵体内,通过进水口进行回转室内,导流座通过轴孔对转轴进行限位,使转轴带动阻流球转动,通过阻流球调节导流槽开度,在小流量供水时,通过阻流球降低导流槽开度,从而降低管内局部压力,避免管道超压破损,在进行大流量供给时,通过液体流速使阻流球克服自身重力继续转动,直到阻流球进入卡槽内,保证管内压力,从而保液体喷淋扬程,转轴上设有若干弹簧,弹簧一侧和导流座紧固连接,通过弹簧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使阻流球从卡槽中脱落,根据流量自动调节开度。

进一步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座、滑块和传动环组件,调节座沿水平方向依次设有进液孔、流道和出液孔,进液孔和出水管连通,出液孔通过流道和进液孔连通,调节座上设有回转槽,传动环组件置于回转槽内,传动环组件包括导向环和传动环,导向环外圆面和回转槽紧固连接,传动环和回转槽活动连接,调节座上设有若干滑槽,滑块和滑槽活动连接,滑块为“工”字形,滑块包括导向板、连接板和管孔调节板,导向板和滑槽活动连接,连接板两侧分别与导向板和管孔调节板紧固连接,导向环上设有若干导向槽,传动环上设有若干传动槽,管孔调节板依次与导向槽和传动槽滑动连接,滑槽倾斜布置,管孔调节板宽度渐变设置。

调节座通过进液孔将出水管内液体导流,并通过流道排向出液孔,调节座通过回转槽分别对导向环和传动环进行限位,通过紧固连接防止导向环转动,导向环对传动环转动进行导向,传动环上的传动槽和导向环上的导向槽根据滑块进行适配,通过滑槽对滑块进行导向,滑块具有弹性,可以进行轻微形变,通过“工”字形结构提高承力性能,导向板在滑槽内滑动,对管孔调节板进行滑动导向,通过管孔调节板宽度渐变设置,使管孔调节板在后移过程中形成一个套筒,通过滑槽倾斜布置,使管孔调节板形成的套筒直径逐渐较小,降低过流截面积,提高流速,从而保证扬程。

进一步的,散热装置位于出水管上侧,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活塞、活塞杆和传动板,出水管上侧设有通孔,活塞杆外圆面和出水管通孔活动连接,壳体和出水管紧固连接,壳体内部设有气室,活塞和气室密封连接,活塞杆一端和活塞一侧紧固连接,活塞杆远离活塞一侧和传动板紧固连接。散热装置位于出水管上侧,在进行大流量喷淋时,供水速度无法跟上喷淋速度,容易在出水管内形成气流通道和水流通道,气流通道内压力较低,会影响喷淋扬程,通过导流装置进行加压时,通过散热装置降低出水管内温度,提高氧饱和溶解度,气室内充满压缩气体,通过出水管和气室内压缩气体压差,带动活塞上移,通过做工对气体进行降温,通过水体流动带动传动板向上移动,传动板带动活塞杆移动,从而带动活塞在气室内移动,壳体外部设有散热结构,进行快速降温,保证压缩气体温度。

作为优化,调节座上设有复位槽,通过复位槽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导向,通过导向柱对传动环进行转动导向,当水流减小时,复位弹簧带动导向柱移动,使传动环逆向转动,从而带动滑块复位。

作为优化,通过滑块螺旋设置,提高滑块承力性能,将轴向移动转为定轴转动,并通过复位弹簧进行缓震,避免对内壁造成破坏,通过顶板扩大受力面积,顶板带动管孔调节板移动,提高受力移动灵敏性。

作为优化,传动板通过弧形设计,提高导流性能,降低局部震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汲水喷淋时,阻流球沿着转轴转动,降低导流槽内的过流截面积,提高局部过流速度,从而降低压力,防止小流量时局部压力过高破坏密封性能;在进行大流量泵水时,提高电机转速,通过风扇散发的热量增多,通过热风和导流槽内液体进行换热,提高氧溶解量,液体受热蒸发,使导流槽内压力升高,通过加压增加泵水扬程;出水管内压力大于气室内压缩气体压力,形成压差,带动活塞向上移动,通过活塞做功降热,并通过壳体散热,提高压差,随着温度降低,饱和氧浓度升高;电场发生器负极端导向调节座,对水流进行荷电,使氧气电离成氧负离子,通过氧负离子对燃烧过程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形成氧化物,通过重金属氧化物对燃烧部分进行阻燃,提高灭火效率;通过上侧的震荡间歇推动上侧的顶板移动,顶板带动滑块螺旋移动,将轴向水流冲击分散成轴向和径向受力,降低冲击,减小振动,滑块受力移动,向后侧收缩,滑槽螺距渐变,当滑块到达尾端时,形成直径逐渐减小的过流孔,通过减小过流面积,提高增加流速,提高液体喷射扬程。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动力传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液体加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滑块组合成套筒示意图;

图6是图5视图的局部a放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传动环复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视图的局部c放大视图;

图9是图2视图的局部b放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热气传输示意图;

图中:1-泵体组件、11-泵体、111-回转室、112-进水口、113-出水口、114-动力进口、12-底板、13-回转支架、131-通风口、14-机械密封环、15-出水管、2-调节装置、21-调节座、211-进液孔、212-出液孔、213-流道、214-滑槽、215-回转槽、216-复位槽、22-滑块、221-导向板、222-连接板、223-管孔调节板、224-顶板、23-传动环组件、231-导向环、2311-导向槽、232-传动环、2321-传动槽、233-导向柱、234-复位弹簧、3-动力装置、31-电机、32-风扇、33-罩壳、34-传动轴、35-叶轮、4-导流装置、41-导气管、42-导流座、421-导流槽、422-卡槽、423-连通口、43-转轴、44-阻流球、45-进水管、5-散热装置、51-壳体、52-活塞、53-活塞杆、54-传动板、6-电场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

如图1~8所示,一种立式单级喷淋泵,包括泵体组件1、调节装置2、动力装置3、导流装置4、散热装置5和电场发生器6,调节装置2和泵体组件1紧固连接,动力装置3和泵体组件1连接,导流装置4和泵体组件1连接,散热装置5和泵体组件1紧固连接,电场发生器6和泵体组件1连接,动力装置3和导流装置4连接,泵体组件1包括泵体11、底板12和出水管15,电场发生器6一侧和底板12一侧紧固连接,调节装置2一侧和出水管15密封连接,泵体11底侧和底板12上侧紧固连接,泵体11上侧设有回转支架13,回转支架13和泵体11紧固连接,泵体11上设有出水口113,出水管15和出水口113紧固连接,泵体11一侧设有进水口112,导流装置4和进水口112连接。

泵体组件1为主要的安装基础,通过底板12对电场发生器6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出水管15对调节装置2进行固定,防止松动,通过泵体组件1对动力装置3进行固定,使动力传输更加平稳,通过散热装置5对管道内水流进行散热,提高喷淋灭火效果,电场发生器6负极端通过电线导向调节装置2,对管道内水流进行荷电,通过对水流荷电,使水流呈电负性,提高对燃烧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形成氧化物降落,对燃烧区域进行覆盖,进行局部阻燃,出水管15和调节装置2连通,通过固定连接防止泄压,通过导流装置4对管道进行加压,提高大水量时的喷淋效果,保证喷淋扬程,泵体11上下两侧分别和回转支架13、底板12紧固连接,提高连接性能,泵体11通过进水口112进行汲水,并将水流从出水口113排出,通过出水管15将水流排向调节装置2进行调节。

本发明在汲水喷淋时,电机31起动,输出转矩,通过传动轴34带动叶轮35在回转室111内转动,并行泵水,通过电机31带动风扇32转动,并通过罩壳33进行收集,将收集的热风通过导气管41导向导流座42内,随着气体体积增加,将阻流球44顶出导气管41出口端,阻流球44沿着转轴43转动,降低导流槽421内的过流截面积,提高局部过流速度,从而降低压力,防止小流量时局部压力过高破坏密封性能,在进行大流量泵水时,提高电机31转速,通过风扇32散发的热量增多,通过热风和导流槽421内液体进行换热,提高氧溶解量,液体受热蒸发,使导流槽421内压力升高,通过加压增加泵水扬程,通过叶轮35将水流导向出水管15,由于出水管15压力升高,出水管15内压力大于气室511内压缩气体压力,形成压差,带动活塞52向上移动,通过活塞做功降热,并通过壳体散热,提高压差,随着温度降低,饱和氧浓度升高,降温后的气体随水流流向调节装置2,电场发生器6负极端导向调节座21,对水流进行荷电,使氧气电离成氧负离子,通过氧负离子对燃烧过程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形成氧化物,通过重金属氧化物对燃烧部分进行阻燃,提高灭火效率,在大功率供水过程中,容易在管内形成低压气室,影响喷淋扬程,通过快速水流冲击推动下侧的顶板224移动,通过上侧的震荡间歇推动上侧的顶板224移动,顶板224带动滑块22螺旋移动,将轴向水流冲击分散成轴向和径向受力,降低冲击,减小振动,滑块22受力移动,向后侧收缩,滑槽214螺距渐变,当滑块22到达尾端时,形成直径逐渐减小的过流孔,通过减小过流面积,提高增加流速,提高液体喷射扬程。

如图1~2所示,动力装置3包括电机31、风扇32、传动轴34和叶轮35,电机31一侧和回转支架13一侧紧固连接,泵体11上设有回转室111,叶轮35置于回转室111内,泵体11上设有动力进口114,叶轮35一侧和传动轴34底端紧固连接,回转支架13中间设有通孔,传动轴34依次穿过动力进口114和回转支架13上的通孔,电机31输出端和传动轴34上端紧固连接,电机31和风扇32传动连接,风扇31向上侧吹风,泵体组件11还包括机械密封环14,传动轴34通过机械密封环14和动力进口114密封连接。

电机31为主要的动力输入源,通过电机31带动传动轴34转动,传动轴34带动叶轮35转动,叶轮35在回转室111内做回转运动,将进水口112内的液体吸进回转室111,并通过出水口113泵出,传动轴34穿过动力进口114,通过机械密封环14对传动轴34和动力进口114进行密封,防止产生间隙造成泄压,通过紧固连接防止电机31松动,传动轴34沿竖直方向布置,通过紧固连接,提高传动轴34和叶轮35的传动效率,通过电机31带动风扇31转动,风扇31向上侧吹风,对电机31进行散热,避免向电机31吹风,造成附近地面异物被吹起,从而加入冷却循环,进入风扇31内部,向上吹风,通过重力对异物进行筛分,提高电机31使用寿命。

如图2~3所示,风扇32外侧设有罩壳33,回转支架13上设有若干通风口131,通风口131上端指向电机31,导流装置4包括导气管41、导流座42、转轴43、阻流球44和进水管45,导气管41和罩壳33连接,罩壳33上设有出风口,导气管41和罩壳33的出风口连通,导流座42上设有连通口423,导气管41底端和连通口423连通,导流座42上设有导流槽421,导流槽421和连通口423连通,进水管45和导流槽421连通,进水管45远离导流座42一端和进水口112连通,导流座42上设有轴孔,转轴43和轴孔活动连接,转轴43为“t”形,转轴43一端和阻流球44紧固连接,导流座41上设有卡槽422,卡槽422直径和阻流球44直径一致。

通过罩壳33对风扇32进行风力收集,并将收集的风通过导气管41换向,对液体进行加压,提高管内气体压力,提高氧溶解度,从而提高电离效率,通过气体对液体加压,提高扬程,在进行大流量供水时,避免水量过少使扬程降低,无法满足大功率供水需求,通过通风口131进行风向导流,对风中杂质进行进一步过滤,并对电机31进行降温,导流座42上开设有连通口423,将导气管41导流的风通入导流槽421内,从而参与加压泵水,导流槽421通过进水管45将液体导向泵体11内,通过进水口112进行回转室111内,导流座421通过轴孔对转轴43进行限位,使转轴43带动阻流球44转动,通过阻流球44调节导流槽421开度,在小流量供水时,通过阻流球44降低导流槽421开度,从而降低管内局部压力,避免管道超压破损,在进行大流量供给时,通过液体流速使阻流球44克服自身重力继续转动,直到阻流球44进入卡槽422内,保证管内压力,从而保液体喷淋扬程,转轴43上设有若干弹簧,弹簧一侧和导流座42紧固连接,通过弹簧带动转轴43转动,从而使阻流球44从卡槽422中脱落,根据流量自动调节开度。

如图1、4~8所示,调节装置2包括调节座21、滑块22和传动环组件23,调节座21沿水平方向依次设有进液孔211、流道213和出液孔212,进液孔211和出水管15连通,出液孔212通过流道213和进液孔211连通,调节座21上设有回转槽215,传动环组件23置于回转槽215内,传动环组件23包括导向环231和传动环232,导向环231外圆面和回转槽215紧固连接,传动环232和回转槽215活动连接,调节座21上设有若干滑槽214,滑块22和滑槽214活动连接,滑块22为“工”字形,滑块22包括导向板221、连接板222和管孔调节板223,导向板221和滑槽214活动连接,连接板222两侧分别与导向板221和管孔调节板223紧固连接,导向环231上设有若干导向槽2311,传动环232上设有若干传动槽2321,管孔调节板223依次与导向槽2311和传动槽2321滑动连接,滑槽214倾斜布置,管孔调节板223宽度渐变设置。

调节座21通过进液孔211将出水管15内液体导流,并通过流道213排向出液孔212,调节座21通过回转槽215分别对导向环231和传动环232进行限位,通过紧固连接防止导向环231转动,导向环231对传动环232转动进行导向,传动环232上的传动槽2321和导向环231上的导向槽2311根据滑块22进行适配,通过滑槽214对滑块22进行导向,滑块22具有弹性,可以进行轻微形变,通过“工”字形结构提高承力性能,导向板221在滑槽214内滑动,对管孔调节板223进行滑动导向,通过管孔调节板223宽度渐变设置,使管孔调节板223在后移过程中形成一个套筒,通过滑槽214倾斜布置,使管孔调节板223形成的套筒直径逐渐较小,降低过流截面积,提高流速,从而保证扬程。

如图1、9~10所示,散热装置5位于出水管15上侧,散热装置5包括壳体51、活塞52、活塞杆53和传动板54,出水管15上侧设有通孔,活塞杆53外圆面和出水管15通孔活动连接,壳体51和出水管15紧固连接,壳体51内部设有气室511,活塞52和气室511密封连接,活塞杆53一端和活塞52一侧紧固连接,活塞杆53远离活塞52一侧和传动板54紧固连接。散热装置5位于出水管15上侧,在进行大流量喷淋时,供水速度无法跟上喷淋速度,容易在出水管15内形成气流通道和水流通道,气流通道内压力较低,会影响喷淋扬程,通过导流装置4进行加压时,通过散热装置5降低出水管内温度,提高氧饱和溶解度,气室511内充满压缩气体,通过出水管15和气室511内压缩气体压差,带动活塞上移,通过做工对气体进行降温,通过水体流动带动传动板54向上移动,传动板54带动活塞杆53移动,从而带动活塞52在气室511内移动,壳体51外部设有散热结构,进行快速降温,保证压缩气体温度。

如图8所示,调节座21上设有复位槽216,通过复位槽216对复位弹簧234进行压缩导向,通过导向柱233对传动环232进行转动导向,当水流减小时,复位弹簧234带动导向柱233移动,使传动环232逆向转动,从而带动滑块22复位。

如图6~8所示,通过滑块22螺旋设置,螺旋角渐变设置,使滑块滑到底部时连成套筒状,提高滑块22承力性能,将轴向移动转为定轴转动,并通过复位弹簧234进行缓震,避免对内壁造成破坏,通过顶板224扩大受力面积,顶板224带动管孔调节板224移动,提高受力移动灵敏性,通过活动连接,使顶板224可以转动一定角度,移动到尾部时,顶板处于竖直状态。

如图9所示,传动板54通过弧形设计,提高导流性能,降低局部震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在汲水喷淋时,电机31起动,输出转矩,通过传动轴34带动叶轮35在回转室111内转动,并行泵水,通过电机31带动风扇32转动,并通过罩壳33进行收集,将收集的热风通过导气管41导向导流座42内,随着气体体积增加,将阻流球44顶出导气管41出口端,阻流球44沿着转轴43转动,降低导流槽421内的过流截面积,提高局部过流速度;在进行大流量泵水时,提高电机31转速,通过风扇32散发的热量增多,通过热风和导流槽421内液体进行换热,液体受热蒸发,使导流槽421内压力升高,通过加压增加泵水扬程;通过叶轮35将水流导向出水管15,由于出水管15压力升高,出水管15内压力大于气室511内压缩气体压力,形成压差,带动活塞52向上移动,通过活塞做功降热,并通过壳体散热,提高压差;电场发生器6负极端导向调节座21,对水流进行荷电,使氧气电离成氧负离子,通过氧负离子对燃烧过程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形成氧化物,通过重金属氧化物对燃烧部分进行阻燃,提高灭火效率;在大功率供水过程中,容易在管内形成低压气室,影响喷淋扬程,通过快速水流冲击推动下侧的顶板224移动,通过上侧的震荡间歇推动上侧的顶板224移动,顶板224带动滑块22螺旋移动,将轴向水流冲击分散成轴向和径向受力,滑块22受力移动,向后侧收缩,滑槽214螺距渐变,当滑块22到达尾端时,形成直径逐渐减小的过流孔,通过减小过流面积,提高增加流速,提高液体喷射扬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