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液压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51678发布日期:2021-11-24 22:42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液压油箱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飞机局部液压能源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液压油箱。


背景技术:

2.根据飞机上液压作动负载区域化的分布特点,设计有分布式液压系统为各个液压作动负载提供液压源,分布式液压系统由多个分散的局部液压能源系统构成,每个局部液压能源系统主要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泵、换热器等多个分散设置的部件,液压油箱为其中体积最大的部件,且通过活塞杆沿轴向推动活塞进行增压,需占据飞机上较大的空间资源,此外,具有较大的质量,不利于当下飞机减重的需求,且仅具有储油增压功能,功能集成度低。
3.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技术。
4.需注意的是,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技术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技术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液压油箱,以克服或减轻已知存在的至少一方面的技术缺陷。
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集成式液压油箱,包括:
8.筒体;
9.活塞,在筒体内设置,能够沿筒体轴向滑动;
10.气相端板,将筒体一端封堵,与活塞之间形成气腔;
11.波纹管,在气腔内设置,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与气相端板连接,其内填充有增压气;
12.油相端板,将筒体另一端封堵,与活塞之间形成油腔;
13.换热器,在油腔内设置,连接在油相端板上。
14.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活塞边缘上具有两个环形密封槽;
15.集成式液压油箱还包括:
16.两个密封圈,每个密封圈对应在一个环形密封槽中设置,位于活塞、筒体之间。
17.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气相端板上具有气体充放孔;
18.气体充放孔与波纹管内部连通,其上连接有气体充放接头。
19.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气相端板上具有液位测量通孔;
20.还包括:
21.拉绳式位移传感器,连接在气相端板外侧,其拉绳穿过液位测量通孔连接在活塞上。
22.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还包括:
23.两个垫板,封堵在波纹管的两端,其中,一个垫板连接在活塞上,另一个垫板连接在气相端板上。
24.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增压气为惰性气体。
25.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油箱端板上具有两个换热通孔;
26.一个换热通孔与换热器冷边进口连通;
27.另一个换热通孔与换热器冷边出口连通。
28.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冷边进口连接有冷边进口接头,冷边进口接头自对应的换热通孔伸出,其上螺接有螺母,以将换热器紧固在油箱端板上;
29.冷边出口连接有冷边出口接头,冷边出口接头自对应的换热通孔伸出,其上螺接有螺母,以将换热器紧固在油箱端板上。
30.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油箱端板上具有回油通孔;
31.换热器热边进口与回油通孔连通,热边出口与油腔连通。
32.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热边进口上连接有热边进口接头,热边进口接头自回油通孔伸出,其上螺接有螺母,以将换热器紧固在油箱端板上。
33.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换热器的管程为冷边,壳程为热边。
34.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油箱端板上具有回油通孔上具有吸油通孔;
35.集成式液压油箱还包括:
36.液压泵,连接在油相端板外侧,其进口与吸油通孔连通。
37.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油箱端板上具有油气排放孔、油液告警装置安装孔、安全活门安装孔;
38.油气排放孔上连接有油气排放接头;
39.油液告警装置安装孔中安装有油液告警装置;
40.安全活门安装孔中安装有安全活门。
41.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还包括:
42.两个螺帽,每个螺帽对应螺接在筒体的一端,以将气相端板、油相端板压紧在筒体的两端。
附图说明
4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液压油箱的示意图;
44.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45.其中:
[0046]1‑
筒体;2

活塞;3

气相端板;4

波纹管;5

油相端板;6

换热器;7

液压泵;8

密封圈;9

垫板;10

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1

螺帽。
[0047]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此外,附图用于示例性说明,其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限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其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其他相关部分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0049]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一般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含义。本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中心”、“竖直”、“水平”、“内”、“外”等表示方位的词语仅用以表示相对的方向或者位置关系,而非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发生改变后,其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用语,仅用于描述目的,用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而不能够将其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不应理解为对数量的绝对限制,而应理解为存在至少一个。本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050]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等类似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领域内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其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51]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2]
一种集成式液压油箱,包括:
[0053]
筒体1;
[0054]
活塞2,在筒体1内设置,能够沿筒体1轴向滑动;
[0055]
气相端板3,将筒体1一端封堵,与活塞2之间形成气腔;
[0056]
波纹管4,在气腔内设置,一端与活塞2连接,另一端与气相端板3连接,其内填充有增压气;
[0057]
油相端板5,将筒体1另一端封堵,与活塞2之间形成油腔;
[0058]
换热器6,在油腔内设置,连接在油相端板5上。
[0059]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集成式液压油箱,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在其油腔内填充油液,用作飞机上分布式液压系统中各个分散的局部液压能源系统的液压油箱。
[0060]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集成式液压油箱,领域内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其可依靠波纹管4内增压气产生的压力,推动活塞2沿筒体1轴向滑动,实现对油腔内油液的增压,以此取代通过活塞杆沿轴向推动活塞对油液增压的形式,不需要为活塞杆的伸缩提供空间,可节约飞机上的空间资源,此外,由于不在使用活塞杆,不需要在气相端板3或油相端板5上开设供活塞杆穿过的穿孔,可相应减少气相端板3或油相端板5的厚度,以此能够降低液压油箱的质量,降低飞机的重量,依靠波纹管4内增压气产生的压力对油腔内的油液进行增压,不需要额外设置动力设备,可进一步节约飞机上空间资源,以及降低飞机的重量。
[0061]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集成式液压油箱,领域内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其设计依靠填充在波纹管4内增压气产生的压力,实现对油腔内油液的增压,增压气被封闭在波纹管4内,不宜发生泄漏,且波纹管4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以此可长时间有效的保持对油腔内油液的增压效果。
[0062]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集成式液压油箱,领域内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其将换热器6设置在油腔中,一方面,将换热器6浸在油液中,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可对油液起到较好的冷却效果;另一方面,实现换热器6在液压油箱上的集成,不需要将换热器6单独进行安装,此外,油腔靠近油相端板5的位置容易形成结构死油空间,将换热器6连接在油相端板5上,可实现对死油空间的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降低对飞机上空间资源的占用。
[006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活塞2边缘上具有两个环形密封槽;
[0064]
集成式液压油箱还包括:
[0065]
两个密封圈8,每个密封圈8对应在一个环形密封槽中设置,位于活塞2、筒体1之间。
[0066]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气相端板3上具有气体充放孔;
[0067]
气体充放孔与波纹管4内部连通,其上连接有气体充放接头,以能够通过气体充放接头对波纹管4内部增压气进行充放,能够适应性的调整油腔内油液的压力。
[0068]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气相端板3上具有液位测量通孔;
[0069]
还包括:
[0070]
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连接在气相端板3外侧,其拉绳穿过液位测量通孔连接在活塞2上。
[0071]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集成式液压油箱,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将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固定在气相端板3外侧,将拉绳穿过液位测量通孔连接在活塞2上,通过对气相端板3、活塞2间距离测量,实现对油腔内油液量的间接测量,而不必在油腔内安装测量装置,可减少对油腔内空间的占用,以及可防止对油液产生污染,此外,在增压气被封闭在波纹管4内的情形下,也不需要设计相关的密封措施,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007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还包括:
[0073]
两个垫板9,封堵在波纹管4的两端,其中,一个垫板9连接在活塞2上,另一个垫板9连接在气相端板3上。
[0074]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集成式液压油箱,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设计以两个垫板9封堵在波纹管4的两端,以此能够可靠的将增压气封闭在波纹管4内,避免增压气发生泄漏,影响对油腔内油液的增压效果,此外,在进行组装时,仅需要将两个垫板9分别连接或抵靠在活塞2、气相端板3上即可,简捷、高效。
[0075]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增压气为惰性气体,具体可以是氮气。
[0076]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油箱端板5上具有两个换热通孔;
[0077]
一个换热通孔与换热器6冷边进口连通;
[0078]
另一个换热通孔与换热器6冷边出口连通。
[0079]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集成式液压油箱,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设计油箱端板5上的两个换热通孔,一个换热通孔与换热器6冷边进口连通,另一个换热通孔与换热器6冷边出口连通,即设计换热器6上的冷边进口、冷边出口部位紧密贴靠在油箱端板5上,以此可保证换热器6上的冷边进口、冷边出口部位的密封性,防止冷却介质、油液间发生掺混。
[008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冷边进口连接有冷边进口接头,冷边进口接头自对应的换热通孔伸出,其上螺接有螺母,以将换热器6紧固在油箱端板5上;
[0081]
冷边出口连接有冷边出口接头,冷边出口接头自对应的换热通孔伸出,其上螺接有螺母,以将换热器6紧固在油箱端板5上。
[008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油箱端板5上具有回油通孔;
[0083]
换热器6热边进口与回油通孔连通,热边出口与油腔连通。
[0084]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集成式液压油箱,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设计油箱端板5上的回油通孔与换热器6热边进口连通,回油流的油液可先经回油通孔流入换热器6热边,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其后流入油腔与油腔内的油液混合,以此可充分利用冷却介质的热沉能力,实现对油液的高效冷却,此外,换热器6热边中回流的油液与油腔内油液具有大致相同的压力,以此可降低换热器6上承受的不平衡力,避免换热器6受不平衡力破坏的可能,且可据此降低换热器6上相关部位的厚度,以此可降低换热器6的质量,进而能够降低飞机的质量。
[0085]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集成式液压油箱,领域内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其设计油箱端板5上的回油通孔与换热器6热边进口连通,即设计换热器6上的热边进口部位紧密贴靠在油箱端板5上,以此可保证换热器6上的热边进口部位的密封性,防止回流的油液、油腔内的油液间直接发生混合。
[0086]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热边进口上连接有热边进口接头,热边进口接头自回油通孔伸出,其上螺接有螺母,以将换热器6紧固在油箱端板5上。
[0087]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换热器6为管壳式换热器,换
热器6的管程为冷边,壳程为热边。
[0088]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油箱端板5上具有回油通孔上具有吸油通孔;
[0089]
集成式液压油箱还包括:
[0090]
液压泵7,连接在油相端板5外侧,其进口与吸油通孔连通。
[0091]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集成式液压油箱,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可依靠波纹管4内增压气产生的压力,实现对油腔内油液的增压,取代通过活塞杆沿轴向推动活塞对油液增压的形式,在油相端板5的端面上不需要考虑活塞杆的占用面积,以此,油相端板5的外侧端面上具有较大的可用面积,可用以安装液压泵7,液压泵7在液压油箱上的集成,不需要将液压泵7单独进行安装,安装、使用方便,且可减少对飞机上空间资源的占用。
[009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油箱端板5上具有油气排放孔、油液告警装置安装孔、安全活门安装孔;
[0093]
油气排放孔上连接有油气排放接头;
[0094]
油液告警装置安装孔中安装有油液告警装置;
[0095]
安全活门安装孔中安装有安全活门。
[0096]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式液压油箱中,还包括:
[0097]
两个螺帽11,每个螺帽11对应螺接在筒体1的一端,以将气相端板3、油相端板5压紧在筒体1的两端。
[0098]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99]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领域内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