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机风轮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88862发布日期:2023-02-28 17:4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机风轮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机风轮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器已经成为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家用电器。目前,空调器的外机一般是通过风轮进行散热的,风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出风气流,以将外机内的热量排至外界。但是,现在的外机风轮重量较重,耗材量较大,能耗较大,并且出风稳定性较差,出风量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减轻外机风轮的重量,降低耗材量,降低能耗,并且保证出风稳定,提高出风量。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机风轮,包括轮毂和扇叶,扇叶固定连接于轮毂的周面上,扇叶相对设置有前缘和尾缘,尾缘包括第一壁段、凹陷壁段和第二壁段,第一壁段的一端与轮毂连接,另一端通过凹陷壁段与第二壁段连接,凹陷壁段朝靠近前缘的方向凹陷设置,且形成一缺口,第一壁段和第二壁段呈预设角度设置,预设角度的范围为170度至19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外机风轮由于采用了形成缺口的凹陷壁段以及呈预设角度设置的第一壁段和第二壁段,所以能够减轻外机风轮的重量,降低耗材量,降低能耗,并且保证出风稳定,提高出风量。
6.进一步地,预设角度为180度。合理的预设角度能够保证第一壁段和第二壁段在外机风轮转动的过程中同步地对空气进行导流,保证出风稳定,提高出风量。
7.进一步地,第一壁段的长度范围为70毫米至100毫米,第二壁段的长度范围为10毫米至20毫米。合理的第一壁段和第二壁段的长度能够保证外机风轮出风稳定,提高外机风轮的出风量。
8.进一步地,第一壁段的长度为88毫米,第二壁段的长度为15毫米。
9.进一步地,凹陷壁段在第一壁段延长线上的投影长度范围为40毫米至50毫米。合理的凹陷壁段在第一壁段延长线上的投影长度能够在保证外机风轮出风稳定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大缺口的面积,从而进一步地减轻外机风轮的重量,降低耗材量和能耗。
10.进一步地,凹陷壁段在第一壁段延长线上的投影长度为45毫米。
11.进一步地,第一壁段与凹陷壁段相交于一交点,在外机风轮的正投影面上,以轮毂的中点为圆心,交点与前缘之间形成的弧线的圆心角范围为50度至65度。合理的交点与前缘之间形成的弧线的圆心角能够在保证外机风轮出风稳定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小扇叶的宽度,从而减轻外机风轮的重量,实现外机风轮的轻量化。
12.进一步地,在外机风轮的正投影面上,以轮毂的中点为圆心,交点与前缘之间形成的弧线的圆心角为57度。
13.进一步地,扇叶相对设置有迎风面和背风面,迎风面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之间的槽壁呈叶脉状地分布设置。以更好地引导气流从扇叶的前缘向扇叶的尾缘流动,并将气流送向下一个扇叶,从而实现对气流进行整流的功能,降低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14.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外机风轮,该外机风轮包括轮毂和扇叶,扇叶固定连接于轮毂的周面上,扇叶相对设置有前缘和尾缘,尾缘包括第一壁段、凹陷壁段和第二壁段,第一壁段的一端与轮毂连接,另一端通过凹陷壁段与第二壁段连接,凹陷壁段朝靠近前缘的方向凹陷设置,且形成一缺口,第一壁段和第二壁段呈预设角度设置,预设角度的范围为170度至190度。空调器能够减轻外机风轮的重量,降低耗材量,降低能耗,并且保证出风稳定,提高出风量。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外机风轮的轴侧视图;
16.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外机风轮的左视图;
17.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外机风轮的俯视图;
18.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外机风轮的仰视图;
19.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外机风轮中轮毂与扇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00-外机风轮;110-轮毂;120-扇叶;121-前缘;122-尾缘;123-内缘;124-外缘;125-第一壁段;126-凹陷壁段;127-第二壁段;128-缺口;129-凹槽;130-迎风面;131-背风面。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23.第一实施例
24.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机风轮100,用于带动空气流动。其能够减轻外机风轮100的重量,降低耗材量,降低能耗,并且保证出风稳定,提高出风量。
25.需要说明的是,外机风轮100应用于空调外机(图未示)中,空调外机安装于室外,且与空调内机(图未示)连接,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共同作用,以实现调控室内气温的功能。空调外机包括冷凝器(图未示)、驱动电机(图未示)和外壳(图未示),其中,冷凝器、驱动电机和外机风轮100均安装于外壳内。驱动电机与外机风轮100连接,以带动外机风轮100转动。外机风轮100的位置与冷凝器的位置相对应,冷凝器用于对冷媒进行换热。外机风轮100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形成负压,以带动空气流动形成出风气流,该出风气流用于对冷凝器进行风冷,以带走冷凝器的热量,保证冷凝器正常运行。
26.外机风轮100包括轮毂110和扇叶120。轮毂110呈圆柱状,扇叶120固定连接于轮毂110的周面上,轮毂110能够带动扇叶120转动,从而带动空气流动。轮毂110用于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能够通过轮毂110带动扇叶120转动。
27.本实施例中,扇叶12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扇叶120呈环形阵列地设置于轮毂110的周面上,轮毂110能够同时带动三个扇叶120发生转动,以使空气流动形成出风气流。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扇叶120的数量可以为四个,也可以为五个,对扇叶120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28.请结合参照图3、图4和图5,需要说明的是,扇叶120设置有前缘121、尾缘122、内缘123和外缘124,其中,前缘121和尾缘122相对设置,内缘123和外缘124相对设置,前缘121、外缘124、尾缘122和内缘123首尾相连,以共同围成扇叶120的轮廓形状。具体地,内缘123为扇叶120与轮毂110连接的侧边,内缘123固定连接于轮毂110的周面上;外缘124为扇叶120远离轮毂110一侧的侧边,外缘124位于外机风轮100的最外侧;前缘121和尾缘122在扇叶120的转动方向上相对设置,尾缘122到前缘121的方向即为扇叶120的转动方向。
29.尾缘122包括第一壁段125、凹陷壁段126和第二壁段127。第一壁段125的一端与轮毂110连接,另一端通过凹陷壁段126与第二壁段127连接,第一壁段125远离凹陷壁段126的一端与内缘123连接。凹陷壁段126朝靠近前缘121的方向凹陷设置,且形成一缺口128,该缺口128能够减轻外机风轮100的重量,降低耗材量,降低能耗。具体地,第一壁段125和第二壁段127呈预设角度设置,预设角度的范围为170度至190度,合理的预设角度能够保证第一壁段125和第二壁段127在外机风轮100转动的过程中同步地对空气进行导流,保证出风稳定,提高出风量。
30.本实施例中,预设角度为180度,此时第一壁段125和第二壁段127位于同一直线上,但并不进行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预设角度可以为170度,也可以为190度,对预设角度的大小不作具体限定。
31.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壁段125的长度远大于第二壁段127的长度,以使缺口128的位置更靠近外缘124设置,提高外机风轮100转动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一壁段125的长度范围为70毫米至100毫米,第二壁段127的长度范围为10毫米至20毫米。合理的第一壁段125和第二壁段127的长度能够保证外机风轮100出风稳定,提高外机风轮100的出风量。
32.本实施例中,第一壁段125的长度为88毫米,第二壁段127的长度为15毫米。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壁段125的长度可以为70毫米,此时第二壁段127的长度为10毫米;第一壁段125的长度也可以为100毫米,此时第二壁段127的长度为20毫米;对第一壁段125和第二壁段127的长度不作具体限定。
33.需要说明的是,凹陷壁段126在第一壁段125延长线上的投影长度范围为40毫米至50毫米,合理的凹陷壁段126在第一壁段125延长线上的投影长度能够在保证外机风轮100出风稳定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大缺口128的面积,从而进一步地减轻外机风轮100的重量,降低耗材量和能耗。
34.本实施例中,凹陷壁段126在第一壁段125延长线上的投影长度为45毫米,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凹陷壁段126在第一壁段125延长线上的投影长度可以为40毫米,也可以为50毫米,对凹陷壁段126在第一壁段125延长线上的投影长度不作具体限定。
3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壁段125与凹陷壁段126相交于一交点,在扇叶120从内缘123到外缘124的方向上,交点为凹陷壁段126的起始点。具体地,在外机风轮100的正投影面上,以轮毂110的中点为圆心,交点与前缘121之间形成的弧线的圆心角范围为50度至65度,合理的交点与前缘121之间形成的弧线的圆心角能够在保证外机风轮100出风稳定性的情况
下尽可能地减小扇叶120的宽度,从而减轻外机风轮100的重量,实现外机风轮100的轻量化。
36.本实施例中,在外机风轮100的正投影面上,以轮毂110的中点为圆心,交点与前缘121之间形成的弧线的圆心角为57度,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交点与前缘121之间形成的弧线的圆心角可以为50度,也可以为65度,对交点与前缘121之间形成的弧线的圆心角不作具体限定。
37.为了便于理解,将预设角度表示为a,将第一壁段125的长度表示l,将第二壁段127的长度表示为m,将凹陷壁段126在第一壁段125延长线上的投影长度表示为n,将以轮毂110的中点为圆心,交点与前缘121之间形成的弧线的圆心角表示为b。
38.需要说明的是,扇叶120相对设置有迎风面130和背风面131,扇叶120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空气流动,以形成出风气流,该出风气流的出风方向为从迎风面130到背风面131的方向。具体地,迎风面130开设有多个凹槽129,多个凹槽129之间的槽壁呈叶脉状地分布设置,相邻两个凹槽129之间的槽壁形成v字形,以更好地引导气流从扇叶120的前缘121向扇叶120的尾缘122流动,并将气流送向下一个扇叶120,从而实现对气流进行整流的功能,降低扇叶120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39.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外机风轮100,扇叶120固定连接于轮毂110的周面上,扇叶120相对设置有前缘121和尾缘122,尾缘122包括第一壁段125、凹陷壁段126和第二壁段127,第一壁段125的一端与轮毂110连接,另一端通过凹陷壁段126与第二壁段127连接,凹陷壁段126朝靠近前缘121的方向凹陷设置,且形成一缺口128,第一壁段125和第二壁段127呈预设角度设置,预设角度的范围为170度至19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外机风轮100由于采用了形成缺口128的凹陷壁段126以及呈预设角度设置的第一壁段125和第二壁段127,所以能够减轻外机风轮100的重量,降低耗材量,降低能耗,并且保证出风稳定,提高出风量。
40.第二实施例
4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图未示),用于调控室内气温。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而空调外机包括外壳、冷凝器、驱动电机和外机风轮100。其中,外机风轮1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42.本实施例中,空调外机安装于室外,且与空调内机连接,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共同作用,以实现调控室内气温的功能。冷凝器、驱动电机和外机风轮100均安装于外壳内,驱动电机与外机风轮100连接,外机风轮100的位置与冷凝器的位置相对应。外机风轮100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形成负压,以带动空气流动形成出风气流,该出风气流能够对冷凝器进行风冷,以带走冷凝器的热量,保证冷凝器正常运行,从而实现空调内机对室内进行制热或者制冷的功能。
43.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有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44.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