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有效降低噪音的泵体以及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91156发布日期:2022-03-02 02:50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有效降低噪音的泵体以及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1.本专利属于水泵制造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有效降低噪音的泵体以及自吸泵。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的自吸泵在运行时,通常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这些噪音包括两种,一种是高压水在泵体内碰撞泵壳导致的,通常分贝值较高,声音较尖锐、刺耳,一种是叶轮转动时会在叶轮的正反面产生乱流,并因乱流作用在叶轮上,导致叶轮发生抖动从而撞击泵壳产生噪音。若这些噪音长期存在,会导致人们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3.中国实用新型201610271646.2公开了一种低噪音自吸泵,其通过在肋板的一侧设置圆角来缓解噪音;但是,该结构仅能缓解高压水体在泵体内碰撞泵壳所产生的噪音,难以使泵体的水流变的稳定,因此也就不能缓解乱流所导致的叶轮与泵壳之间刮擦撞击所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噪音的自吸泵。
5.本专利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可有效降低噪音的泵体,包括主体,主体中设有肋板,肋板将所述主体分为吸液腔、自吸腔以及连接所述吸液腔和自吸腔的加速腔,所述加速腔内设有叶轮;
7.所述肋板与主体的内壁之间成形有连通加速腔与自吸腔的出液流道以及连通加速腔与吸液腔的进液通道;
8.所述出液通道用于供水流自出液通道的入口侧流入出液通道,并从出液通道的出口侧流出;所述出液通道至少具有:
9.相对扩口,其位于出液通道的入口侧;
10.相对窄口,其位于出液通道的出口侧,且相对窄口的面积大小小于所述相对扩口;
11.中间流道,连接所述相对扩口与相对窄口,中间流道的容积大小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少。
12.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流道具有倾斜的的第一侧壁与水平的第二侧壁。
13.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流道具有倾斜的的第一侧壁与倾斜的第二侧壁,两者倾斜角度一致。
14.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流道的长度占所述出液通道长度的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
15.进一步地,所述肋板设有朝向所述主体的一侧内壁的延伸块,延伸块上开设有缺口,缺口中成形有所述中间流道,缺口上下分别成形有中间流道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
16.进一步地,所述加速腔中凸起有叶轮安装座,叶轮安装座的外沿成形有液体流道;所述叶轮安装座与所述窄口部的第二侧壁相连成一完整面。
17.进一步地,:所述液体流道的内圈与外圈分别与所述叶轮安装座以及主体之间设
有连接弧面。
18.进一步地,所述肋板朝向所述自吸腔的一端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液口与出液通道的混合槽。
19.一种自吸泵,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任意一种可有效降低噪音的泵体。
20.本专利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21.本专利中的叶轮转动时,部分水流从中间流道左侧进入位于出液通道右端的中间流道中,在倾斜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引导下向中间流道的轴中位置压缩,压缩过程中,流速相对增加来迫使水流变的稳定,并使水流最终从中间流道朝自吸腔流出;通过稳定的水流来降低对壳体的冲击,从而降低噪音的产生。并且,由于所述水流通过所述中间流道向外送出,叶轮上下的水流在所述中间流道的作用下,水流方向均朝向所述叶轮,且水流在中间流道的作用下保持稳定,从而使得叶轮保持稳定不抖动,相应也就不会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22.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实施例1顶部截断的示意图。
24.图3是实施例1中间流道处截断的示意图。
25.图4是实施例1中加速腔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实施例1中中间流道形状的示意图。
27.图6是实施例2中中间流道形状的示意图。
28.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29.1、主体;11、主壁面;12、副壁面;13、侧壁面;2、肋板;21、延伸块;22、混合槽;3、吸液腔;31、右侧腔体;32、左侧腔体;33、隔板;34、进水口;4、自吸腔;41、出水口;5、加速腔;51、叶轮安装座;511、圆形凸台;512、连接凸台;52、液体流道;53、连接弧面;6、出液通道;61、中间流道;62、相对扩口;63、相对窄口;611、第一侧壁;612、第二侧壁;7、进液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作进一步描述:
31.实施例1:
32.一种自吸泵,包括一种可有效降低噪音的泵体;如图1、2所示,所述泵体包括主体1,其具体为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包括主壁面11、副壁面12以及连接在主壁面11、副壁面12外沿的侧壁面13,并在主壁面11、副壁面12以及侧壁面13内成形有内腔;在所述内腔中设有肋板2,肋板2将所述主体1分为吸液腔3、自吸腔4以及连接所述吸液腔3和自吸腔4的加速腔5。如图2所示,所述自吸腔4与吸液腔3分别位于主体1的左右两侧,而所述加速腔5整体位于吸液腔3与自吸腔4的下方。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所述吸液腔3又通过一隔板33分隔成一右侧腔体31与左侧腔体32,右侧腔体31上设有进水口34,而所述左侧腔体32上通过隔板33上的开口与右侧腔体31相连;所述自吸腔4上设有出水口41,水流自右侧腔体31进入左侧腔体32,再从左侧腔体32进入所述加速腔5,在从而所述加速腔5进入所述自吸腔4,并最终从加速腔5的出液通道6向外流出。
33.如图2所示,所述加速腔5整体呈圆形,圆形结构是为了可以安装叶轮,并使叶轮紧
密贴合其外壳。如图2所示,所述肋板2延伸至加速腔5的圆形顶部,且在所述肋板2与主体1右侧壁之间成形有如图1所示的进液通道7,肋板2与主体1左侧壁之间成形有出液通道6;所述加速腔5的一侧壁面13上一体成形的凸起有叶轮安装座51,叶轮安装座51的中心为一用来容纳叶轮轮轴的凹槽,在叶轮安装座51的外沿成形有弧形的液体流道52,液体流道5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出液通道6以及进液通道7。
34.当所述叶轮安装在所述加速腔5内时,所述叶轮的轮轴位于所述凹槽内,其叶轮的扇叶部分与所述叶轮安装座51的凸起部分相近设置但不抵靠;扇叶部分与所述叶轮安装座51的凸起部分相近设置是为了防止水流进入叶轮与叶轮安装座51之间,并引导所述水流从所述液体流道52流动,最终从所述出液通道6排出。
35.为解决噪音问题,本实施例中的出液通道6至少具有;
36.相对扩口62,其位于出液通道6的入口侧;
37.相对窄口63,其位于出液通道6的出口侧,且相对窄口63的面积大小小于所述相对扩口62;
38.中间流道61,连接所述相对扩口62与相对窄口63,中间流道61的容积大小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少。
39.具体如图2、4所示,在所述肋板2的末端上设有一延伸块21,延伸块21朝向所述主体1的右侧壁,其上开设有一缺口;此时延伸块21与所述主体1之间成形出所述出液通道6,并在所述缺口中成形有出液通道6的中间流道61。
40.本实施例中,所述叶轮为双面叶轮,如图3所示,所述缺口为横置的v形,而所述缺口上下两侧的侧壁为所述中间流道61的第一侧壁611与第二侧壁612,第一侧壁611与第二侧壁612均倾斜设置;由于双面叶轮的两侧扇叶大小相同,为保持叶轮转动稳定,第一侧壁611与第二侧壁612的倾斜程度以及长度应当相同。
41.一般地,水流方向由叶轮转动方向确定;如图2所示,本专利中的出液通道6位于所述液体流道52的左侧,因此需要所述叶轮顺时针转动;而由于所述出液通道6具有一定宽度,且所述肋板2延伸至所述加速腔5的外圈处,这会导致出液通道6两端的并非平齐设置,会使出液通道6相对倾斜设置;叶轮转动时,部分水流在被叶轮带动,水流会沿叶轮顺着叶轮转动方向而流动,即水流顺时针流动,从而使水流在倾斜的出液通道6中流动,并从出液通道6的左侧至出液通道6的右侧,从而使水流撞击至肋板2进入所述自吸腔4中,撞击时水流则会反弹并产生噪音。
42.本实施例中的叶轮转动时,部分水流从出液通道6左侧穿过所述相对扩口62进入位于出液通道6右端的中间流道61,在倾斜的第一侧壁611与第二侧壁612的引导下逐渐向中间流道61的中间位置压缩;压缩过程中,流速相对增加来迫使水流变的稳定,最终于中间流道61朝自吸腔4流出;通过稳定的水流来降低对壳体的冲击,从而降低噪音的产生。并且,由于所述水流通过所述中间流道61向外送出,叶轮上下的水流在所述中间流道61的作用下,水流在中间流道61的作用下保持稳定,且叶轮上下水流的运动方向均朝向所述叶轮,并作用在叶轮上,从而使得叶轮保持平衡稳定不抖动,相应也就不会产生噪音。
43.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流道61的长度占所述出液通道6长度的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需说明,本专利中所指的中间流道61长度以及出液通道6长度是指其横向长度,即对于所述中间流道61来说,长度为所述相对扩口62至所述相对窄口63的距离,相对于出液通
道6来说,其长度为所述右侧壁至肋板2距离。
44.具体如图5所示,本专利中的中间流道61仅占所述出液通道6的百分之五十;一般情况下,中间流道61在出液通道6中的占比影响出液通道6的面积,当中间流道61占比越大时,所述出液通道6面积越小,当中间流道61占比越小时,所述出液通道6面积越大;出液通道6面积会影响自吸泵的出水量,其不可过小。所述中间流道61的占比与降噪效果相关,理想状态下,中间流道61的占比越大,降噪效果越好,但相应地会影响自吸泵的出水量。现有家庭使用的自吸泵中,由于其规格有限,其不需要过大的中间流道61来进行降噪,一般地中间流道61占所述出液通道6大小的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即可满足降噪需要,其余出液通道6可采用方形口,来增加出液通道6面积,来保证出水量。当自吸泵规格较大时,可以将整个出液通道6均设置成大小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少的中间流道61。
45.进一步地,所述叶轮安装座51与所述中间流道61的第二侧壁612相连成一完整面;结合图1-3所示,所述叶轮安装座51的凸起部分包括设置在加速腔5正中部分的圆形凸台511,以及连接圆形凸台511与肋板2的连接凸台512,连接凸台512靠近所述中间流道61设置。连接凸台512的宽度有限,若所述中间流道61过长的话,其会在连接凸台512与所中间流道61之间成形一凹槽;此时如若叶轮转动,水流会在叶轮的带动下进入凹槽内,撞击叶轮、肋板2,从而产生噪音。本专利通过填补该凹槽,使得所述叶轮安装座51与所述中间流道61的第二侧壁612相连成一完整面,来将水流引导至所述中间流道61内,来减少噪音的产生。
46.进一步地,所述液体流道52的内圈与外圈分别与所述叶轮安装座51以及主体1之间设有连接弧面53;其为了使液体流道52的外壁呈流线形,来增加水流的流动性,降低阻力。
47.进一步地,所述肋板2朝向所述自吸腔4的一端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液通道7与出液通道6的混合槽22。如图4所示,所述混合槽22于所述中间流道61的轴中位置向进液通道7方向延伸;增设该混合槽22的目的在于在叶轮与主体1之间进入少量水,增加水汽混合量,从而增加自吸能力。
48.实施例2:
49.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大部分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点在于:在实施例2中,所述中间流道61的第一侧壁611与第二侧壁612分别为斜面壁与直面壁,第一侧壁611倾斜设置,第二侧壁612水平设置;此时所述叶轮仅设有一侧轮面,且该侧轮面与中间流道61第一侧壁611朝向相同。与实施例1同理,通过中间流道61的第一侧壁611来消除叶轮一侧轮面所产生的乱流,来减少叶轮的抖动,并稳定水流,来减少噪音的产生。
50.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专利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