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膜破裂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24749发布日期:2021-09-04 10:4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膜破裂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隔膜破裂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隔膜式计量泵利用特殊设计加工的柔性隔膜取代活塞,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实现往复运动,完成吸入-排出过程。由于隔膜的隔离作用,在结构上真正实现了被计量流体与驱动润机构之间的隔离。高科技的结构设计和新型材料的选用已经大大提高了隔膜的使用寿命,加上复合材料优异的耐腐蚀特性,隔膜式计量泵目前已经成为流体计量应用中的主力泵型。
3.隔膜是隔膜计量泵中的关键部件,同时也是非常容易损坏的部件之一,由于隔膜损坏以后,料浆会进入隔膜室的驱动液一侧,对液压油造成污染,并且可能对活塞缸、阀门及其他部件造成损伤,同时清理和更换也很不方便。隔膜计量泵隔膜容易坏的原因有过度的使用,不恰当的操作以及自身的质量。
4.专利201410116276.6中公开了一种计量泵双隔膜破裂报警装置,其报警方式为隔膜破裂后,液体填满腔体后,会从采样管上面的小孔里进入,再去推动压力过滤阀里面的止回阀,止回阀再去推动弹簧报警,有两个不足之处:(一)采样管里面会产生空气,(二)弹簧会有一个最低压力,肯定大于0.5ba,灵敏度肯定不够,不能在隔膜破裂后第一时间报警保护,(三)由于采样管为环形,塑料无法完成,且金属无法抵抗一切化学介质,且无法达到防腐要求,(四)采样管与可调式压力过滤阀里面的弹簧都无法防腐,因此不适用于计量泵添加的化学介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灵敏度高、耐腐蚀性高的隔膜破裂报警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隔膜破裂报警装置,包括计量泵主体,所述计量泵主体的中间设有腔体,所述计量泵主体上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前主体和后主体,所述前主体内有一个贯穿前主体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前端为入药口,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隔膜,所述隔膜的后端安装有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的后部安装在后主体的空腔内,所述前主体和后主体通过螺纹连接并将隔膜和接触开关固定在前主体和后主体的中间,所述接触开关连接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穿过后主体连接至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有开关或者声光报警器;
8.所述计量泵主体与前主体的连接处设有进药口。
9.进一步的,所述计量泵主体与前主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前主体与计量泵主体之间还设置有o型圈。
10.进一步的,所述前主体包括前主体连接段和前主体本体段,所述前主体连接段与计量泵主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后主体包括后主体连接段和后主体本体段,所述后主
体连接段与前主体本体段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前主体本体段靠近前主体连接段的端面为坡面。
12.进一步的,所述后主体连接段的顶部有一圈环形凸台一,所述前主体本体段内有一圈环形凸台二,所述隔膜包括隔膜本体和位于隔膜本体外周的一圈环形隔膜边,所述凸台一的外径与隔膜边的内径大小相等,所述凸台二的内径与隔膜边的内径大小相等,所述凸台二的宽度与隔膜边的宽度大小相等,所述隔膜本体的外径与凸台二的内径大小相等,安装后,隔膜固定在凸台一和凸台二之间。
13.进一步的,所述后主体远离前主体的端部连接有防水接头,所述防水接头内有一个贯穿防水接头的信号线空腔,所述信号线穿过信号线空腔与控制系统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接头包括螺纹连接段和接头本体段,所述后主体内的空腔贯穿后主体设置,防水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段与后主体螺纹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接头本体段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
16.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开关与后主体之间通过螺纹锁紧。
17.进一步的,所述计量泵主体和前主体连接后,进药口和入药口呈同心圆设置。
18.进一步的,所述隔膜破裂报警装置采用耐化学介质的塑料制成。
19.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实用新型隔膜破裂报警装置可以在隔膜破裂后,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操作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内采取保护措施,不会造成药剂泄露或者伤人,从而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21.本实用新型中的隔膜破裂报警装置,结构简单,当计量泵主体上的第一隔膜破裂,液体填满整个腔体后,会由经过进药口、入药口进入报警装置内,在液体压力作用下,隔膜与接触开关接触,接触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声光报警器,灵敏度高,压力低于0.1ba也可启动报警。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隔膜破裂报警装置的爆炸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隔膜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计量泵主体,2腔体,3进药口,4前主体,5隔膜,6接触开关,7后主体,8防水接头,9信号线,10后主体本体段,11后主体连接段,12前主体本体段,13前主体连接段,14坡面,15凸台一,16凸台二,17隔膜边,18隔膜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6.请参阅图1,一种隔膜破裂报警装置,包括计量泵主体1,计量泵主体1的中间设有腔体2,计量泵主体1上连接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前主体4和后主体7,前主体4内有一个贯穿前主体4的空腔,空腔的前端为入药口,空腔内设置有隔膜5,隔膜5的后端安装有接触开关6,接触开关6的后部安装在后主体7的空腔内,前主体4和后主体7通过螺纹连接并将隔膜5和接触开关6固定在前主体4和后主体7的中间,接触开关6连接有信号线9,信号线9穿过后主体7连接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有开关或者声光报警器;计量泵主体1与前主体4的连接处设有进药口3,计量泵主体1和前主体4连接后,进药口3和入药口呈同心圆设置。
27.工作原理:当计量泵隔膜5破裂后,流体会进入计量泵主体1的腔体2内,腔体2内挤满后流体会进入进药口3,再从进药口3进入到前主体4中间的入药口,最后进入到前主体4内部的隔膜5处,当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流体会推动隔膜5去触动接触开关6,接触开关6通过信号线9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声光报警器报警,从而提醒操作者计量泵隔膜5破裂,第一时间采取保护措施。或者是控制器控制总开关关闭,计量泵停止工作,从而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28.为了进一步提高报警装置与计量泵主体1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本实施例中计量泵主体1与前主体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且前主体4与计量泵主体1之间还设置有o型圈。
29.本实施例中的前主体4包括前主体连接段13和前主体本体段12,前主体连接段13与计量泵主体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后主体7包括后主体连接段11和后主体本体段10,后主体连接段11与前主体本体段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后主体连接段11的外径与前主体本体段12内部的腔体2的内径尺寸相匹配,前主体腔体2的内壁上设有螺纹。
30.本实施例中的前主体本体段12靠近前主体连接段13的端面为坡面14,采用此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前主体4与计量泵主体1之间的连接紧密性,由于计量泵主体1的侧面为圆弧形,所以采用坡面14结构,相比于平面,前主体4与计量泵主体1之间的接触面小,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对计量泵主体1的端面造成损坏。
31.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后主体连接段11的顶部有一圈环形凸台一15,前主体本体段12内有一圈环形凸台二16,环形凸台一15位于前主体本体段12内螺纹段的上方(即靠近前主体连接段13一侧),凸台一15与前主体4内螺纹段之间有一段间距,隔膜5包括隔膜本体18和位于隔膜本体18外周的一圈环形隔膜边17,隔膜本体18为球面形,凸台一15的内径与隔膜边17的内径大小相等,凸台二16的内径与隔膜本体18的外径大小相等,安装后,隔膜5固定在凸台一15和凸台二16之间,前主体本体段12的内螺纹段从前主体本体段12的下端开始设置,并且与后主体连接段11上的外螺纹段的长度相等,安装后,凸台一15和凸台二16之间的间距与隔膜边17的厚度相匹配(由于隔膜5是具有弹性的,所以实际设计时,只要满足安装后隔膜5可以稳定固定在凸台一15和凸台二16之间不会发生位移就行)。计量泵主体1上的第一隔膜未破裂时,隔膜本体18朝向计量泵主体1侧凸起,并未与接触开关6接触,计量泵主体1上的第一隔膜破裂后,由于隔膜5为质地柔软的薄膜材质,当流体流入前主体4内与隔膜5接触时,会使得隔膜5朝向后主体7侧凸起并与接触开关6接触连接,从而启动报警装置。并且,此结构设计可以确保前主体4和后主体7之间的安装密封性,从而提高报警装置的灵敏度。
32.本实施例中的后主体7远离前主体4的端部连接有防水接头8,防水接头8内有一个贯穿防水接头8的信号线空腔,信号线9穿过信号线空腔与控制系统连接,防水结构的设计,可以避免水汽进入到报警装置内部,影响报警装置的灵敏度具体的,防水接头8包括螺纹连接段和接头本体段,后主体7内的空腔贯穿后主体7设置,防水接头8通过螺纹连接段与后主体7螺纹连接,接头本体段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采用此结构设计,防水接头8的安装拆卸更方便。
33.为了进一步提高报警装置的灵敏性,接触开关6与后主体7之间通过螺纹锁紧,这样可以确保接触开关6与隔膜5之间的间距固定,确保接触开关6和隔膜5段的连接密封性。
34.本实用新型中的计量泵以及报警装置,所有液体能接触到的位置,均采用耐腐蚀
材质或者涂覆耐腐蚀涂层,具体耐腐蚀材料和耐腐蚀涂层的选择根据要需添加的药剂的理化性质而定,该选择属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不再赘述。
35.的材质为耐腐蚀材料或者是在表面涂覆一层耐腐蚀层,耐腐蚀材料和耐腐蚀层的具体选择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中不再赘述。
3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验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同等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权利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