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6128发布日期:2021-11-03 18:2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竖井施工排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煤矿行业开采过程中,常常遇到竖井积水现象,通常采用离心泵将水由井底直接排至地面,效果良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吸水高度大、吸水管路长等原因,造成水泵工作时气蚀现象比较严重,叶轮表面出现明显的麻点,严重时会出现水轮击烂现象,同时离心泵中存在空气会导致耗电量大,成本高。通常常规的解决方案就是购买真空泵,利用真空泵将离心泵内的空气抽出,使泵内形成一定真空,然后在大气压力作业下,水井内的水会沿着吸水管被压入离心泵内,从而实现对离心泵灌注引水。但是采用该方法成本高,而且改造工程量大,因此通常使用射流器,而现有的射流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问题,但在将离心泵中抽满水后,无法实现自动停止射流器的工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控制、控制灵敏的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设计能够实现自动控制、控制灵敏的一种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
4.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包括离心泵,所述离心泵进水口处连接有进水管,离心泵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离心泵的抽气口上连接有吸水管,吸水管上安装有电动蝶阀,电动蝶阀的上方设置有水位仓,水位仓内设置有浮球,浮球上固定安装有反射板,所述吸水管顶端设置有射流器管体,射流器管体顶部设置有控制盒,射流器管体内部设置有水压传感器,射流器管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射流器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扩散管,扩散管终端连接有循环水管。
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信息处理器,所述控制盒顶面上安装有触控显示屏,触控显示屏下方设置有蜂鸣器。
7.进一步地,所述水压传感器设置在射流器管体与扩散管连接处的顶面上,且通过导线透过射流器管体与控制盒电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水位仓设置为半球型,所述浮球设置为半球型,且浮球的直径大于吸水管的直径,浮球顶面到反射板顶面的距离大于水位仓顶面到射流器管体底面的高度。
9.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浮球上,能够随着浮球的升降而升降。
10.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与浮球连接的固定杆直径小于吸水管的直径,反射板能够在吸水管中倾斜。
11.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蝶阀包括电机和蝶阀阀体,电机的输出轴能够驱动蝶阀阀体转动,控制吸水管的开闭。
12.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处理器通过导线与触控显示屏、蜂鸣器、电机、水压传感器电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压传感器来控制电动蝶阀的启动,进而控制吸水管的开闭,在水压传感器感应到的水压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将会控制电动蝶阀的转动,关闭吸水管,进而停止射流器的工作,能够实现自动控制。
15.2、本实用新型采用浮球带动反射板升降,当反射板上升到进气管的气流流动路径时,气流将会把反射板吹向倾斜,而水流会在气流与反射板的共同作用下,喷射在水压传感器上,进而停止射流器的工作,实现自动控制,控制精度高。
16.3、本实用新型采用射流器来代替真空泵,使离心泵中充满水,减少了离心泵工作时气蚀、叶轮表面出现明显的麻点、严重时会出现水轮击烂现象,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射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射流器的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蝶阀的结构示意图。
21.1、离心泵;2、进水管;3、出水管;4、开关阀;5、电动蝶阀;501、电机;502、蝶阀阀体;6、吸水管;7、水位仓;8、浮球;9、反射板;10、进气管;11、射流器管体;12、水压传感器;13、扩散管;14、循环水管;15、控制盒;1501、信息处理器;1502、触控显示屏;1503、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包括离心泵1,离心泵1进水口处连接有进水管2,离心泵1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上设置有开关阀4,离心泵1的抽气口上连接有吸水管6,吸水管6上安装有电动蝶阀5,电动蝶阀5采用电动对夹式开关蝶阀d971x,电动蝶阀5包括电机501和蝶阀阀体502,电机501的输出轴能够驱动蝶阀阀体502转动,控制吸水管6的开闭。电动蝶阀5的上方设置有水位仓7,水位仓7内设置有浮球8,水位仓7设置为半球型,浮球8设置为半球型,且浮球8的直径大于吸水管6的直径,浮球8顶面到反射板9顶面的距离大于水位仓7顶面到射流器管体11底面的高度。浮球8上固定安装有反射板9,反射板9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浮球8上,能够随着浮球8的升降而升降。反射板9与浮球8连接的固定杆直径小于吸水管6的直径,反射板9能够在吸水管6中倾斜。吸水管6顶端设置有射流器管体11,射流器管体11顶部设置有控制盒15,控制盒15内设置有信息处理器1501,控制盒15顶面上安装有触控显示屏1502,触控显示屏1502下方设置有蜂鸣器1503。射流器管体11内部设置有水压传感器12,水压传感器12设置在射流器管体11与扩散管13连接处的顶面上,且通过导线透过射流器管体11与控制盒15电连接,采用密封圈对射流器管体11进行防漏水密封。射流器管体11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10,射流器管体11的另一端连接有扩散管13,扩散管13终端连接有循环水管14。信息处理器1501通过导线与触控显示屏1502、蜂鸣器1503、电机501、水压传感器12电连接。
23.在使用该装置之前,首先将进水管2连接到离心泵1的进水口上,将出水管3连接到
离心泵1的出水口上,将吸水管6连接到离心泵1的抽气口处,依次安装水位仓7、射流器管体11、进气管10、循环水管14等。
24.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出水管3上的开关阀4关闭,通过触控显示屏1502设置水压传感器12感应的水压参数;然后向进气管10中通入高速气体,气体进入到射流器管体11中,根据伯努利方程,流速大,压强小,此时射流器管体11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因此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积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到离心泵1中。随着进气管10中气体的通入,离心泵1的水位上升,当离心泵1中充满水后,积水进入到吸水管6中,进而进入水位仓7里,浮球8在浮力的作用下上升,带动反射板9上升。当反射板9上升到进气管10的气流流动路径时,气流将会把反射板9吹向倾斜,而水流会在气流与反射板9的共同作用下,喷射在水压传感器12上,水压传感器12将水压信息传递给信息处理器1501,信息处理器1501接收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器。当信息处理器1501接受的水压参数达到操作人员设置的参数时,信息处理器1501控制电机501工作,电机501驱动蝶阀阀体502旋转,闭合吸水管6,并控制蜂鸣器1503工作,提醒操作人员打开出水管3上的开关阀4,打开离心泵1,即可开始进行竖井抽水作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包括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进水口处连接有进水管,离心泵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离心泵的抽气口上连接有吸水管,吸水管上安装有电动蝶阀,电动蝶阀的上方设置有水位仓,水位仓内设置有浮球,浮球上固定安装有反射板,所述吸水管顶端设置有射流器管体,射流器管体顶部设置有控制盒,射流器管体内部设置有水压传感器,射流器管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射流器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扩散管,扩散管终端连接有循环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信息处理器,所述控制盒顶面上安装有触控显示屏,触控显示屏下方设置有蜂鸣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传感器设置在射流器管体与扩散管连接处的顶面上,且通过导线透过射流器管体与控制盒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仓设置为半球型,所述浮球设置为半球型,且浮球的直径大于吸水管的直径,浮球顶面到反射板顶面的距离大于水位仓顶面到射流器管体底面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浮球上,能够随着浮球的升降而升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与浮球连接的固定杆直径小于吸水管的直径,反射板能够在吸水管中倾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蝶阀包括电机和蝶阀阀体,电机的输出轴能够驱动蝶阀阀体转动,控制吸水管的开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器通过导线与触控显示屏、蜂鸣器、电机、水压传感器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离心泵无底阀射流器装置,包括离心泵,所述离心泵进水口处连接有进水管,离心泵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离心泵的抽气口上连接有吸水管,吸水管上安装有电动蝶阀,电动蝶阀的上方设置有水位仓,水位仓内设置有浮球,浮球上固定安装有反射板,所述吸水管顶端设置有射流器管体,射流器管体顶部设置有控制盒,射流器管体内部设置有水压传感器,射流器管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射流器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扩散管。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压传感器来控制电动蝶阀的启动,控制吸水管的开闭,在水压传感器感应的水压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控制电动蝶阀的转动,关闭吸水管,停止射流器的工作,能够实现自动控制。自动控制。自动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宁建红 陈蒙 赵新丰 吴小方 岳振永 梁大卫 杨柳 杨亮 杨建 侯超 张帅旗 朱其鹏 孙瑞海 李虎 刘新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4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