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1164发布日期:2022-02-12 11:1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空气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2.压缩空气蓄能指的是在高压情况下通过压缩空气来存储大量的可再生能源,然后将其储存在大型地下洞室、枯竭井或蓄水层里。在非用电高峰期,如晚上或周末,用电机带动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一个特定的地下空间储存。然后,在用电高峰期(如白天),通过一种特殊构造的燃气涡轮机,释放地下的压缩空气进行发电。虽然燃气涡轮机的运行仍然需要天然气或其他化石燃料来作为动力,但这种技术是一种更为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压缩空气蓄能是利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的剩余电量,由电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入作为储气室的密闭大容量地下空间,即将不可储存的电能转化成可储存的压缩空气的气压势能并储存于贮气室中。当系统发电量不足时,将压缩空气经换热器与油或天然气混合燃烧,导入燃气轮机做功发电,满足电力系统调峰需要。压气机、电动机、贮气室等组成的蓄能子系统将电站低谷的低价电能通过压缩空气储存在岩穴、废弃矿井等贮气室中,蓄能时通过联轴器将电动发电机和压气机耦合,与燃气轮机解耦合。电力系统高峰负荷时,利用压缩空气燃烧驱动燃气轮机发电,燃气轮机、燃烧室以及加热器等发电子系统,发电时电动发电机与燃气轮机耦合,与压气机解耦合。目前对于空气储能的设备仍然在不断改进的阶段,常见的储能设备如储气罐设计成本高,耐受力差,不具备过滤功能,或者不具备过滤及排灰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外壳、换热器、制冷热泵及节能装置,所述系统包括储能罐、压缩机组、过滤结构,所述储能罐、压缩机组以及过滤结构装设在外壳内部,所述储能罐,所述储能罐为双层罐体结构,内罐层和外罐层之间设有中压储气层,储能罐的内层形成高压储气层,储能罐的内层通过一支撑导轨支撑在外层罐体中,所述高压储气层与中压储气层相对设置,高压储气层和中压储气层上均安装有进气口,两个进气口相对装设,所述中压储气层与高压储气层中间通过支撑轴连接,所述中压储气层和高压储气层均设置有缓冲衬体,缓冲衬体紧贴装设在中压储气层和高压储气层的内壁,所述缓冲衬体包括第一树脂部和第二树脂部,所述第一树脂部比第二树脂部的膨胀系数大,所述压缩机组,所述压缩机组包括一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叶片串列式扩压器,所述叶片串列式扩压器包括一环形叶片串列式扩压器,串列式扩压器叶片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压缩机叶轮的出口周围,每一串列式扩压器叶片由前调节片和后调节片组成,前调节片与后调节片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一起,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实现相互独立调节,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本体和一排灰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本体和一排灰结构,所述过滤本体与排灰结构相连接,所述过滤本体包括一级过滤腔和二级过滤腔,过滤腔中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上设有过滤网,过滤层呈折弯状,所述过滤结构还包括一
转动致动器,转动致动器装设在过滤层上,所述排灰结构包括一级集灰口和二级集灰口,导灰管。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缓冲衬体由形成在中压储气层或高压储气层内壁上的内层和形成在内层下表面的外层组成,所述内层的外周边缘部的径向长度大于外层的外周边缘部的径向长度,形成存在于内层的外周边缘部和外层的外周边缘部的凸部结构,形成的凸部结构可以方便后期将储气层内壁上的缓冲衬体脱离。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在缓冲衬体外部周围装设有的纤维增强型树脂层。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滤层上设置有折波夹角,所述折波夹角内弯处为弧形,折波间距和折波深度满足形成适于清洗的空间。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排灰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集灰口,集灰口对应一级过滤腔和二级过滤腔,一级过滤腔和二级过滤腔连通导灰管,导灰管连通外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排灰结构一侧装设有限位板。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1)双层罐体结构的设计能够缓解罐体内部压力,同时高压和中压的分层设计,有效提升的罐体的承受力,降低的罐体总厚度,节省了材料成本。
11.2)中压储气层与高压储气层中间通过支撑轴连接,所述中压储气层和高压储气层均设置的缓冲衬体能够帮助缓冲来自罐体内部的压力,保证了储气罐的安全性和耐受力。
12.3)设置具有排灰结构的过滤结构,能够解决过滤后的空气废物排出。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层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衬体第一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衬体第二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列表:储能罐1、储能罐2、缓冲衬体3、支撑轴4、进气口6、过滤层7、二级集灰口8、二级过滤腔9、过滤结构10、一级集灰口11、导灰管12、一级过滤腔13、压缩机组14、入气口15、折波夹角17、转动致动器18、第一树脂部19、第二树脂部20、内层21、外层22、高压储气层23、中压储气层24。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
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实施例:所述系统包括储能罐1、压缩机组14、过滤结构13、入气口15,所述储能罐2、压缩机组14以及过滤结构13装设在外壳1内部,所述储能罐2,所述储能罐2为双层罐体结构,内罐层和外罐层之间设有中压储气层24,储能罐2的内层形成高压储气层23,储能罐2的内层通过一支撑导轨支撑在外层罐体中,所述高压储气层23与中压储气层24相对设置,高压储气层23和中压储气层24上均安装有进气口6、16,两个进气口相对装设,所述中压储气层24与高压储气层23中间通过支撑轴4连接,所述中压储气层24和高压储气层23均设置有缓冲衬体3,缓冲衬体3紧贴装设在中压储气层24和高压储气层23的内壁,所述缓冲衬体3包括第一树脂部19和第二树脂部20,所述第一树脂部19比第二树脂部20的膨胀系数大,所述压缩机组14,所述压缩机组14包括一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叶片串列式扩压器,所述叶片串列式扩压器包括一环形叶片串列式扩压器,串列式扩压器叶片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压缩机叶轮的出口周围,每一串列式扩压器叶片由前调节片和后调节片组成,前调节片与后调节片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一起,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实现相互独立调节,所述过滤结构10包括过滤本体和一排灰结构,所述过滤本体与排灰结构相连接,所述过滤本体包括一级过滤腔13和二级过滤腔9,过滤腔中设置有过滤层7,所述过滤层7呈折弯状,所述过滤结构10还包括一转动致动器18,转动致动器18装设在过滤层7上,所述排灰结构包括一级集灰口11和二级集灰口8,导灰管12。
21.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衬体3由形成在中压储气层24或高压储气层23内壁上的内层21和形成在内层下表面的外层22组成,所述内层21的外周边缘部的径向长度大于外层22的外周边缘部的径向长度,形成存在于内层21的外周边缘部和外层22的外周边缘部的凸部结构,形成的凸部结构可以方便后期将储气层内壁上的缓冲衬体脱离,所述在缓冲衬体3外部周围装设有的纤维增强型树脂层,所述过滤层7上设置有折波夹角17,所述折波夹角17内弯处为弧形,折波间距和折波深度满足形成适于清洗的空间,所述排灰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集灰口,集灰口对应一级过滤腔13和二级过滤腔9,一级过滤腔13和二级过滤腔9连通导灰管12,导灰管12连通外部,所述排灰结构一侧装设有限位板。
22.工作原理:双层罐体结构的设计能够缓解罐体2内部压力,同时高压和中压的分层设计,有效提升的罐体的承受力,降低的罐体总厚度,节省了材料成本。中压储气层24与高压储气层23中间通过支撑轴4连接,所述中压储气层24和高压储气层23均设置的缓冲衬体3能够帮助缓冲来自罐体内部的压力,保证了储气罐的安全性和耐受力。设置具有排灰结构和过滤结构,能够解决过滤后的空气废物排出。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