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1638发布日期:2021-11-22 17:2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


背景技术:

2.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
3.以往,在劳动者执行潜水泵的移位操作时,就需要对潜水泵的外侧壁进行环抱,借助于手臂与潜水泵外侧壁之间的摩擦力来完成对潜水泵的提升、平移动作,如此一来,劳动者的执行困难度较大,操作费时费力,且操作安全性难以保证。就目前情形而言,部分潜水泵(尤其是自身重量大于30kg的型号)上增设了吊环。吊环均由直径不大于10mm的金属棒材弯形而成。当劳动者执行潜水泵的提起操作上,其手指直接钩挂于吊环内,然而,由于承力面积较小导致手指疼痛感较为明显。且在劳动者执行潜水泵的移位操作进程中,吊环因受到拉力作用必不可免地会发生旋动,随后相对于潜水泵的侧壁进行靠拢,进而极易导致劳动者手指因受到挤压而受伤现象的发生。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的出现。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包括底座、外壳体、泵盖、出水节以及泵水单元。底座和外壳体相互对接,以形成一容纳空腔。外壳体包括相互对接的上置壳体和中间壳体。泵盖内置于容纳空腔中。出水节安装、固定于泵盖上,且穿越上置壳体。围绕底座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泵水单元亦内置于容纳空腔中,其包括有电机和多级叶轮。当电机启动时,多级叶轮执行周向旋转运动动作,借助于压力差效应将水经由进水孔提升至出水节中。另外,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还包括有手提把手。上置壳体优选为铝合金铸造件,且壁厚不小于3mm。手提把手借由螺钉可拆卸地固定于上置壳体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螺钉的数量设置为2,分别为左置螺钉和右置螺钉。手提把手优选为一体注塑件,其由左置固定段、左置连接过渡段、手持段、右置连接过渡段以及右置固定段依序连接而成。在左置固定段、右置固定段上分别开设有供左置螺钉、右置螺钉穿越的左置联接通孔、右置联接通孔。而在上置壳体上开设有分别供左置螺钉、右置螺钉旋入的左置螺纹孔、右置螺纹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由上置壳体的顶壁向下分别延伸出有左置安装槽、右置安装槽,以分别用来适配左置固定段、右置固定段。
8.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针对于左置安装槽来说,其内还设有左置限位凸台。左置限位凸台由左置安装槽的底壁向上延伸而成,且与左置安装槽的右侧壁融合为一体。由左置固定段的底壁向上延伸出有与左置限位凸台相适配的左置限位凹槽。左置螺纹孔直接由左置限位凸台的顶壁向下延伸而成。针对于右置安装槽来说,其内还设有右置限位凸台。右置限位凸台由右置安装槽的底壁向上延伸而成,且与右置安装槽的左侧壁融合为一体。由右置固定段的底壁向上延伸出有与右置限位凸台相适配的右置限位凹槽。右置螺纹孔直接由右置限位凸台的顶壁向下延伸而成。
9.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还包括有护手塑胶套。护手塑胶套套设于手持段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由右置连接过渡段的右侧壁向右继续延伸出有挂线座。在挂线座上开设有用来固定电线的穿线凹槽。穿线凹槽沿着挂线座的厚度方向进行延伸,且完全贯穿挂线座。
11.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潜水泵,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上置壳体上联接有手提把手。如此一来,当需要执行对潜水泵的平移或倾斜操作时,操作人员直接手持手提把手即可,不但有利于力的施加,且还杜绝了施力过程中打滑、姿态旋动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对潜水泵进行位移调整或姿态调整操作的安全性。另外,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对直接承力的上置壳体采取整体铸造方式进行成型,且优选结构强度相对较高的铝合金材质,最终确保上置壳体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避免其后续实际使用过程中因受力过大而出现塑性变形或被扯裂问题。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的立体示意图。
14.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5.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的立体示意图(隐去上置壳体后)。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中上置壳体第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中上置壳体第二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19.图7是本实用新型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中手提把手第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20.图8是本实用新型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中手提把手第二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21.图9是本实用新型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中手提把手第三种视角的立体示意
图。
22.图10是本实用新型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中手提把手和护手塑胶套的预装配示意图。
[0023]1‑
底座;11

进水孔;2

外壳体;21

上置壳体;211

左置安装槽;2111

左置限位凸台;21111

左置螺纹孔;212

右置安装槽;2121

右置限位凸台;21211

右置螺纹孔;22

中间壳体;3

泵盖;4

出水节;5

泵水单元;51

电机;52

多级叶轮;6

手提把手;61

左置固定段;611

左置联接通孔;612

左置限位凹槽;62

左置连接过渡段;63

手持段;64

右置连接过渡段;641

挂线座;6411

穿线凹槽;65

右置固定段;651

右置联接通孔;652

右置限位凹槽;7

左置螺钉;8

右置螺钉;9

护手塑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图2、图3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的立体示意图、俯视图及其a

a剖视图,可知,其主要由底座1、外壳体2、泵盖3、出水节4、泵水单元5以及手提把手6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底座1和外壳体2相互对接,以形成一容纳空腔。外壳体2包括相互对接的上置壳体21和中间壳体22。如图4中所示,泵盖3内置于容纳空腔中。出水节4可拆卸地安装、固定于泵盖3上,且穿越上置壳体21。围绕底座1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水孔11。泵水单元5亦内置于容纳空腔中,其包括有电机51和多级叶轮52。当电机51启动时,多级叶轮52执行周向旋转运动动作,借助于压力差效应将水经由进水孔11提升至出水节4中。手提把手6同时借由左置螺钉7和右置螺钉8可拆卸地固定于上置壳体21上。如此一来,当需要执行对潜水泵的平移或倾斜操作时,操作人员直接手持手提把手6即可,不但有利于力的施加,且还杜绝了施力过程中打滑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对潜水泵进行位移调整或姿态调整操作的安全性。
[0026]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来直接承受手提把手6拉扯力的上置壳体21优选采取整体铸造方式进行成型,材质选取结构强度相对较高的铝合金,且壁厚不宜小于3mm,从而有效地确保了上置壳体21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避免其后续实际使用过程中因受力过大而出现塑性变形或被扯裂问题。
[0027]
作为上述便于进行移位操作的潜水泵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如图7中所示,手提把手6优选为一体注塑件,且由左置固定段61、左置连接过渡段62、手持段63、右置连接过渡段64以及右置固定段65依序连接而成。在左置固定段61、右置固定段65上分别开设有供上述左置螺钉7、右置螺钉8穿越的左置联接通孔611、右置联接通孔651。如此一来,一方面,不但有效地降低了手提把手6的成型困难度,且制造成本亦得到大幅度的下降;另一方面,当需要执行手提把手6的安装操作时,仅需将其相对于上置壳体21对位完成,随后依序穿入、拧紧左置螺钉7、右置螺钉8即可,有效地确保了在执行手提把手6拆、装的进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有利于降低操作时长。
[0028]
再者,由图5、6中所示还可以看出,由上置壳体21的顶壁向下分别延伸出有左置安装槽211、右置安装槽212,以分别用来适配上述的左置固定段61、右置固定段65。如图9中所示,针对于左置安装槽211来说,其内还设有左置限位凸台2111。左置限位凸台2111由左置安装槽211的底壁向上延伸而成,且与左置安装槽211的右侧壁融合为一体。由左置固定段61的底壁向上延伸出有与左置限位凸台2111相适配的左置限位凹槽612。由左置限位凸台2111的顶壁向下延伸出有供上述左置螺钉7旋入的左置螺纹孔21111。针对于右置安装槽212来说,其内还设有右置限位凸台2121。右置限位凸台2121由右置安装槽212的底壁向上延伸而成,且与右置安装槽212的左侧壁融合为一体。由右置固定段65的底壁向上延伸出有与右置限位凸台2121相适配的右置限位凹槽652。由右置限位凸台2121的顶壁向下延伸出有供上述右置螺钉8旋入的右置螺纹孔21211。如此一来,当执行手提把手6的安装操作时,首先将其左置固定段61、右置固定段65分别与左置限位凹槽612、右置限位凹槽652相对位完成,而后分别将左置螺钉7、右置螺钉8穿入到左置联接通孔611、右置联接通孔651内,进行施拧,直至左置螺钉7、右置螺钉8完全地旋入至与之相对应的左置螺纹孔21111、右置螺纹孔21211内(如图3中所示),整个操作过程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0029]
另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还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左置限位凹槽612、右置限位凹槽652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手提把手6受拉扯时其左置固定段61、右置固定段65的受力状态,且还可有效地降低左置螺钉7、右置螺钉8受直接受到的拉力极限值,避免手提把手6受拉扯过程中其自身被扯裂或左置螺钉7、右置螺钉8由上置壳体21内挣脱现象的发生。
[0030]
再者,由图8中所示还可以看出,由右置连接过渡段64的右侧壁向右继续延伸出有挂线座641。在挂线座641上开设有用来固定电线的穿线凹槽6411。穿线凹槽6411沿着挂线座641的厚度方向进行延伸,且完全贯穿挂线座641。在执行潜水泵的下潜操作前,首先将电缆嵌入到穿线凹槽6411内,以防止其在后续发生“纠缠”或被井壁异物拉扯现象的发生,确保潜水泵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
[0031]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潜水泵的前期小批量试制阶段发现,当劳动者执行对潜水泵的提拉操作时,手提把手6仍具有较为强烈的“割手感”,严重地降低了产品用户体验的舒适性。鉴于此,作为上述手提把手6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如图10中所示,其上还套设有护手塑胶套9。当手提把手6成型后,采用包塑的方式在其手持段63上直接成型出护手塑胶套9。
[0032]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