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液增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6612发布日期:2021-12-15 12:4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气液增压缸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气液增压缸。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气液增压缸都是直接将气缸筒和液压缸筒通过中盖连接在一起,中盖与两者连接时都是采用螺栓的方式,螺栓的方式结构导致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气液增压缸,通过采用多个中间联体进行连接,提高了密封效果。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新型气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与后盖,所述前盖与后盖之间依次设置有预压行程缸筒、油桶缸筒以及增压缸筒,所述预压行程缸筒与所述油桶缸筒之间设置有第一中联体、第二中联体,所述增压缸筒与所述油桶缸筒之间设置有增压中联体,所述预压行程缸筒、第一中联体、第二中联体、油桶缸筒、增压中联体以及增压缸筒之间均为焊接。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预压行程缸筒内设置有前活塞以及前活塞杆,所述前活塞杆的一端伸出前盖设置,一端延伸至第二中联体内,所述前活塞在预压行程缸筒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前活塞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朝向前盖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缓冲垫冲向第一中联体设置。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中联体连接有油表。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增压缸筒内设置有增压活塞,所述增压活塞内贯穿设置有增压杆,所述增压杆的一端延伸至后盖内,另外一端穿过增压中联体延伸至油桶缸筒内。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后盖内形成有缓冲腔,所述增压杆的一端延伸至缓冲腔内,所述缓冲腔的壁面中心设置有缓冲圆垫,所述缓冲圆垫对所述增压杆起缓冲作用。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增压中联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缓冲垫,所述第三缓冲垫朝向所述增压活塞一侧设置。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中联体、第二中联体以及增压中联体,将预压行程缸筒、油桶缸筒以及增压缸筒整体连接在一起,而不采用现有螺栓的方式,提高了密封性能,避免漏油的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12.10、前盖;20、后盖;30、预压行程缸筒;40、油桶缸筒;50、增压缸筒;60、第一中联体;70、第二中联体;80、增压中联体;90、抵靠部;100、前活塞;110、前活塞杆;120、第一缓冲垫;130、第二缓冲垫;140、第三缓冲垫;150、油表;160、增压活塞;170、增压杆;180、缓冲腔;
190、缓冲圆垫;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气液增压缸,包括前盖10与后盖20,所述前盖10与后盖20之间依次设置有预压行程缸筒30、油桶缸筒40以及增压缸筒50,所述预压行程缸筒30与所述油桶缸筒40之间设置有第一中联体60、第二中联体70,所述增压缸筒50与所述油桶缸筒40之间设置有增压中联体80,所述预压行程缸筒30、第一中联体60、第二中联体70、油桶缸筒40、增压中联体80以及增压缸筒50之间均为焊接,
15.第一中联体60与预压行程缸筒30连接时,第一中联体60向预压行程缸筒30一侧形成一抵靠部90,该抵靠部90与预压行程缸筒30的内壁互相限位,从而保证第一中联体60和预压行程缸筒30之间的连接紧密,然后在第一中联体60与预压行程缸筒30的连接出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进一步的增加了密封性能;对于第二中联体70和增压中联体80同理都具有一抵靠部90,具体可参考图1;
16.所述预压行程缸筒30内设置有前活塞100以及前活塞杆110,所述前活塞杆110的一端伸出前盖10设置,一端延伸至第二中联体70内,所述前活塞100在预压行程缸筒30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前活塞100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120和第二缓冲垫130,所述第一缓冲垫120朝向前盖10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缓冲垫130冲向第一中联体60设置,设置第一缓冲垫120和第二缓冲垫130在于当前活塞100移动时,接触到前盖10和第一中联体60时,降低缓冲力,提高缓冲效果。
17.此外,所述第二中联体70连接有油表150,通过油表150检测其油压情况。
18.所述增压缸筒50内设置有增压活塞160,所述增压活塞160内贯穿设置有增压杆170,所述增压杆170的一端延伸至后盖20内,另外一端穿过增压中联体80延伸至油桶缸筒40内,所述后盖20内形成有缓冲腔180,所述增压杆170的一端延伸至缓冲腔180内,所述缓冲腔180的壁面中心设置有缓冲圆垫190,所述缓冲圆垫190对所述增压杆170起缓冲作用,所述增压中联体8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缓冲垫140,所述第三缓冲垫140朝向所述增压活塞160一侧设置。同理设置缓冲腔180和缓冲圆垫190以及第三缓冲垫140,保证了各个附件之间的缓冲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中联体60、第二中联体70以及增压中联体80,将预压行程缸筒30、油桶缸筒40以及增压缸筒50整体连接在一起,而不采用现有螺栓的方式,提高了密封性能,避免漏油的情况的发生。此外采用第一中联体60和第二中联体70也保证了前活塞杆110的移动的可靠性,具有良好的导向效果。
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
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气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与后盖,所述前盖与后盖之间依次设置有预压行程缸筒、油桶缸筒以及增压缸筒,所述预压行程缸筒与所述油桶缸筒之间设置有第一中联体、第二中联体,所述增压缸筒与所述油桶缸筒之间设置有增压中联体,所述预压行程缸筒、第一中联体、第二中联体、油桶缸筒、增压中联体以及增压缸筒之间均为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行程缸筒内设置有前活塞以及前活塞杆,所述前活塞杆的一端伸出前盖设置,一端延伸至第二中联体内,所述前活塞在预压行程缸筒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前活塞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朝向前盖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缓冲垫冲向第一中联体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气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联体连接有油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气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缸筒内设置有增压活塞,所述增压活塞内贯穿设置有增压杆,所述增压杆的一端延伸至后盖内,另外一端穿过增压中联体延伸至油桶缸筒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气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内形成有缓冲腔,所述增压杆的一端延伸至缓冲腔内,所述缓冲腔的壁面中心设置有缓冲圆垫,所述缓冲圆垫对所述增压杆起缓冲作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气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中联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缓冲垫,所述第三缓冲垫朝向所述增压活塞一侧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气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与后盖,所述前盖与后盖之间依次设置有预压行程缸筒、油桶缸筒以及增压缸筒,所述预压行程缸筒与所述油桶缸筒之间设置有第一中联体、第二中联体,所述增压缸筒与所述油桶缸筒之间设置有增压中联体,所述预压行程缸筒、第一中联体、第二中联体、油桶缸筒、增压中联体以及增压缸筒之间均为焊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中联体、第二中联体以及增压中联体,将预压行程缸筒、油桶缸筒以及增压缸筒整体连接在一起,而不采用现有螺栓的方式,提高了密封性能,避免漏油的情况的发生。避免漏油的情况的发生。避免漏油的情况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鼎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8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