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工位压力机气动系统增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18723发布日期:2022-03-19 22:2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工位压力机气动系统增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多工位压力机气动系统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2.薄板多工位冲压机在气垫使用过程中,开机后增压机补压需要4小时增压时间才能够达到压力正常生产,补压时间较长,不利于生产,如提高厂房空压站压力不使用增压机,则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工位压力机气动系统增压装置,改变使用传统增压泵对储气罐进行增压作业,解决传统增压泵增压效率低,能源浪费问题。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5.一种新型多工位压力机气动系统增压装置,包括增压阀1、单向阀2、空气过滤器3、压力表4、储气罐5;气源与所述空气过滤器3的进气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所述空气过滤器3的出气端分为两路;其中空气过滤器3的一路出气端通过管路与单向阀2的入口;所述单向阀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储气罐5的入口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3的另一路出气端通过管路与增压阀1的入口连接;所述增压阀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单向阀2的入口连接;所述单向阀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截止阀6的入口;所述截止阀6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储气罐5连接。
6.所述储气罐5上设置有压力表4。
7.所述增压阀1和单向阀2均有八个。
8.八个所述的增压阀1并联;八个所述的单向阀2并联。
9.所述管路为金属管。
10.所述金属管为镀锌管。
11.所述单向阀2固定在支架上。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增压阀对储气罐进行增压作业,解决传统增压泵增压效率低,能源浪费问题。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增压阀的工作原理图。
17.图中:
18.1、增压阀;2、单向阀;3、储气罐;4、压力表;5、储气罐;6、截止阀;7、增压腔a;8、增压腔b;9、压力调整器;10、切换阀;11、驱动腔b;12、活塞;13、in(进口);14、out(出口);15、驱动腔a。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参阅图1,一种新型多工位压力机气动系统增压装置,包括增压阀1、单向阀2、空气过滤器3、压力表4、储气罐5;气源与所述空气过滤器3的进气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所述空气过滤器3的出气端分为两路;其中空气过滤器3的一路出气端通过管路与单向阀2的入口;所述单向阀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储气罐5的入口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3的另一路出气端通过管路与增压阀1的入口连接;所述增压阀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单向阀2的入口连接;所述单向阀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截止阀6的入口;所述截止阀6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储气罐5连接。
21.所述储气罐5上设置有压力表4。
22.所述增压阀1和单向阀2均有八个。
23.八个所述的增压阀1并联;八个所述的单向阀2并联。
24.所述管路为金属管。
25.所述金属管为镀锌管。
26.所述单向阀2固定在支架上。
27.实施例
28.一种新型多工位压力机气动系统增压装置的设置方法如下:
29.步骤一、根据压力机工作要求,计算得出储气罐5增压所需时间:气源压力为0.5mpa,将储气罐5压力从0.5mpa提升到1.6mpa所需要的时间的计算方法:
30.对于5000l容积的储气罐5,根据充气特性图所需时间为:
[0031][0032][0033]
式中,t〔s〕为充气时间;v为气罐容积;t1为正常管路进气压力;t2为通过增压阀1增压后的压力;z为增压阀数量。
[0034]
步骤二、进气安装滤清器3,由集成块将增压阀1进口连接,8个增压阀1固定在支架上,每个增压阀8出口位置安装单向阀2,并使用金属管路连接在集成块,输送至气罐,输送管路安装阀门便于维修。
[0035]
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原理为:
[0036]
在储气罐5充气的过程中,采用增压系统和单向阀2并联的回路,当储气罐5压力低于入口的气源压力时,通过单向阀2向储气罐5充气,从而缩短充气时间,增压系统由集成块
将增压阀1进口连接,8个增压阀1固定在支架上,每个增压器1出口位置安装单向阀2,并使用金属管路连接在集成块,输送至储气罐5。
[0037]
参阅图2,增压阀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8]
in进口13的空气通过单向阀2通向增压腔a7,增压腔b8。空气经过压力调整器9和切换阀10到达驱动腔b11后,驱动腔b11和增压腔a7的空气压力推动活塞12运动。在活塞12运动的行程中,高压空气经过单向阀2流向out(出口)14。当活塞12运动到行程终点的时候,活塞12触动切换阀10,转换为驱动腔b11排气,驱动腔a15进气的状态。这样,增压腔b8和驱动腔a15的压力推动活塞12反向运动,将增压腔a7的空气压缩增压,由out(出口)14排出。上述步骤循环往复,就可以在out(出口)14连接提供压力大于in进口13压力的高压空气。压力调整器9通过手柄和出口压力反馈来调节驱动腔的压力,从而设定出口压力。
[0039]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相应的局部气路中安装增压系统,虽然整体气路仍然保持低压,但是在局部可以使用高压设备。气动执行器的输出力不足,同时受空间限制无法采用更大口径的气缸,此时,可以采用本增压系统,在不更换气动执行器的情况下达到增加输出力的效果。驱动部件需要小型化,气缸要求体积小,预定的输出力却要求较大,此时可以采用增压阀系统。改造前增压机功率为15kw,按每天12小时工作,每年300天生产计算,可节省电费40500元,在电机不损坏的情况下,每年更换机头费用为11000元,年节省费用共计51500元。
[0040]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2]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