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1590发布日期:2022-01-15 10:1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水利工程规划是流域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的组成部分,而一项水利工程的兴建,对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引流也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11948271u中公开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包括凹形槽体、连接结构和固定支脚,所述凹形槽体包括槽架和挡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引流设备和安装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方便使用者可以分段进行运输,然后在需要安装的位置进行组装使用,同时还可以通过稳定的连接来保证引流使用的稳定使用,并且在引流的过程中还可以将水中沉淀的泥沙加以阻挡,避免将泥沙一起引流出去,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水利工程在引流的过程中采用的结构较为复杂,安装方式复杂,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进行配合安装,同时传统的引流设备结构较大不便于使用者的搬运和移动的问题。
4.但是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现有的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在控制水流流量大小通常会使用阀门进行控制,但是一般的阀门是连接在引流装置的内部,在需要更换和维修时不易拆卸,且引流所用的水泵大多数是暴露在外,缺乏防护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主体,所述引流主体的内壁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插接有用于封闭的封闭盖,所述封闭盖的内壁插接有用于控制流量的阀门,所述放置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配合所述阀门使用的衔接座,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管道,所述引流主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引流主体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用于防护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用于紧固的紧固螺栓,所述引流主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
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壁插接有用于导流的外管道。
9.可选的,所述引流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架,且所述引流主体的正面插接有用于导流的导流管。
10.可选的,所述封闭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提拉的提手,且所述提手的数量为两个。
11.可选的,所述内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表面固定连接。
12.可选的,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引流主体的内壁穿设在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且所述水泵的输出端穿设在所述放置槽的内壁。
13.可选的,所述连接块的表面抵紧在所述放置槽的表面,且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块的内壁与所述放置槽的内壁螺纹连接。
14.(三)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该水利工程引流装置,通过阀门与衔接座之间的配合设置,当水泵将水导入衔接座中,拧动阀门能够调节水流通往外管道的流量大小,且通过提起封闭盖便于对阀门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同时也便于阀门的维修和更换,通过连接块与紧固螺栓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将防护盖紧固在引流主体的表面,对引流主体内部的水泵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衔接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引流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引流主体;2、放置槽;3、封闭盖;4、阀门;5、衔接座;6、内管道;7、水泵;8、防护盖;9、连接块;10、紧固螺栓;11、第一连接座;12、第二连接座;13、外管道;14、支撑架;15、导流管;16、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主体1,引流主体1的内壁开设有放置槽2,放置槽2的内壁插接有用于封闭的封闭盖3,封闭盖3的内壁插接有用于控制流量的阀门4,放置槽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配合所述阀门4使用的衔接座5,放置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管道6,引流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水泵7,引流主体1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用于防护的防护盖8,防护盖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用于紧固的紧固螺栓10,连接块9的表面抵紧在放置槽2的表面,且紧固螺栓10的一端贯穿连接块9的内壁与放置槽2的内壁螺纹连接,通过阀门4与衔接座5之间的配合设置,当水泵7将水导入衔接座5中,拧动阀门4能够调节水流通往外管
道13的流量大小,且通过提起封闭盖3便于对阀门4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同时也便于阀门4的维修和更换,通过连接块9与紧固螺栓10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将防护盖8紧固在引流主体1的表面,对引流主体1内部的水泵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24.引流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1,内管道6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座11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座11的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座12,第二连接座12的内壁插接有用于导流的外管道13,引流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架14,且引流主体1的正面插接有用于导流的导流管15,导流管15的一端贯穿引流主体1的内壁穿设在水泵7的输入端,且水泵7的输出端穿设在放置槽2的内壁,封闭盖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提拉的提手16,且提手16的数量为两个。
25.综上所述,该水利工程引流装置,使用步骤如下:
26.1、通过水泵7将水从导流管15导入衔接座5,通过内管道6将水导入外管道13,拧动阀门4控制水流量的大小;
27.2、拧动紧固螺栓10将防护盖8紧固在引流主体1的表面,从而能够对引流主体1内部水泵7进行防护;
28.3、通过支撑架14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地面,放置在引流过程中因为水泵7产生的震动将整个装置偏移。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主体(1)的内壁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的内壁插接有用于封闭的封闭盖(3),所述封闭盖(3)的内壁插接有用于控制流量的阀门(4),所述放置槽(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配合所述阀门(4)使用的衔接座(5),所述放置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管道(6),所述引流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水泵(7),所述引流主体(1)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用于防护的防护盖(8),所述防护盖(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用于紧固的紧固螺栓(10),所述引流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1),所述第一连接座(11)的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座(12),所述第二连接座(12)的内壁插接有用于导流的外管道(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架(14),且所述引流主体(1)的正面插接有用于导流的导流管(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盖(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提拉的提手(16),且所述提手(16)的数量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道(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1)的表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15)的一端贯穿所述引流主体(1)的内壁穿设在所述水泵(7)的输入端,且所述水泵(7)的输出端穿设在所述放置槽(2)的内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9)的表面抵紧在所述放置槽(2)的表面,且所述紧固螺栓(10)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块(9)的内壁与所述放置槽(2)的内壁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主体,引流主体的内壁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壁插接有用于封闭的封闭盖,封闭盖的内壁插接有用于控制流量的阀门,放置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配合所述阀门使用的衔接座,引流主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水泵,引流主体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用于防护的防护盖。当水泵将水导入衔接座中,拧动阀门能够调节水流通往外管道的流量大小,且通过提起封闭盖便于对阀门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通过连接块与紧固螺栓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将防护盖紧固在引流主体的表面,对引流主体内部的水泵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引流主体内部的水泵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引流主体内部的水泵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毕思军 刘庆传 孙勇 吴勇 王强 马振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毕思军
技术研发日:2021.08.02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