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2017发布日期:2022-03-12 13:4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真空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真空鼓风机。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真空鼓风机。真空鼓风机具有:电动马达;第1风扇,该第1风扇在电动马达的驱动下旋转;第1空气通路,该第1空气通路具有吸气口,通过第1风扇的旋转从吸气口流入的空气在该第1空气通路中流动;灰尘袋,该灰尘袋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第1空气通路的下游端连通,将在第1空气通路中流动的灰尘收纳;收纳体,该收纳体收纳灰尘袋;连接通路,该连接通路与收纳体的内部连通;以及送气通路,该送气通路与连接通路连通,流经了收纳体的空气在该送气通路中流动。在该真空鼓风机中,流经第1空气通路的空气向灰尘袋流入,从内侧朝向外侧地穿过灰尘袋。然后,空气的一部分按照灰尘袋与收纳体之间的空间、连接通路、送气通路的顺序流动,从送气通路的吹出口吹出。当吹出的空气吹到地面上的落叶时,落叶被吹起,落叶容易从吸入口被吸入第1空气通路。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愿2002-15992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7.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够将穿过灰尘袋的比较清洁的空气用作从吹出口吹出的空气,另一方面,为了收集穿过灰尘袋的空气,使用收纳体和连接通路。由此,真空鼓风机的构造较为复杂。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一种能够将真空鼓风机的构造设为简便的构造并且能够从吹出口吹出清洁的空气的技术。
8.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9.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真空鼓风机。真空鼓风机具有:电动马达;第1风扇,该第1风扇在电动马达的驱动下旋转;第1空气通路,该第1空气通路具有吸气口,通过第1风扇的旋转从吸气口流入的空气在该第1空气通路中流动;第2风扇,该第2风扇产生冷却电动马达的空气的流动;以及第2空气通路,该第2空气通路具有吹出口,且供空气在第2风扇的旋转的作用下流动。第2空气通路的吹出口与第1空气通路的吸气口相邻地配置。
10.也可以是,所述第2风扇在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下旋转。
11.也可以是,该真空鼓风机还具有中间构件,该中间构件在一个面固定有所述第1风扇,在另一个面固定有所述第2风扇,所述中间构件在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下旋转,从而所述第1风扇和所述第2风扇旋转。
12.也可以是,该真空鼓风机还具有分隔构件,该分隔构件在径向外侧包围所述中间构件,所述第1空气通路和所述第2空气通路由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分隔构件划分出。
13.也可以是,所述电动马达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在所述第2空气通路配置于比所述
第2风扇靠上游侧的位置。
14.通常情况下,具有电动马达的真空鼓风机为了抑制电动马达的过热,具有通过第2风扇的旋转产生空气的流动来冷却电动马达的结构。在上述的结构中,为了冷却电动马达,能够利用通过第2风扇的旋转产生的空气的流动将空气从吹出口吹出。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将真空鼓风机的构造设为简便的构造。另外,由于冷却电动马达的空气从吹出口吹出,因此,能够从吹出口吹出清洁的空气。
附图说明
15.图1是从左侧观察实施例的处于真空状态的真空鼓风机2得到的左视图。
16.图2是从上侧观察实施例的处于真空状态的真空鼓风机2得到的俯视图。
17.图3是从左侧观察实施例的处于真空状态的真空鼓风机2的喷嘴24附近得到的剖视图。
18.图4是从左侧观察实施例的处于真空状态的真空鼓风机2的风扇94附近得到的剖视图。
19.图5是从左侧观察实施例的处于送气状态的真空鼓风机2的风扇94附近得到的剖视图。
20.图6是实施例的真空鼓风机2的风扇94的立体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2、真空鼓风机;10、主外壳;12、马达外壳;14、握持外壳;24、喷嘴;30、灰尘袋;32、开口;48、第1喷嘴;50、第2喷嘴;52、吸气通路;54、吸气口;56、送气通路;58、吹出口;70、空气通路;72、第1旁路开口;74、第2旁路开口;76、第1开口;78、第2开口;80、第3开口;84、切换杆;88、旁路管;92、电动马达;94、风扇;104、轴构件;106、中间构件;108、第1风扇;110、第2风扇;126、第1面;128、第2面;130、外周面;134、分隔构件;136、第1分隔部;138、第2分隔部;142、第1空气通路;144、第2空气通路;146、第3空气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23.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的且非限定性的具体例。该详细的说明仅旨在向本领域技术人员示出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的细节,而不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另外,公开的附加特征以及技术方案能够与其他特征、技术方案分开或共同使用,以提供进一步改善的真空鼓风机。
24.另外,在以下的详细的说明中公开的特征、工序的组合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并不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时所必须的,仅为了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的具体例而记载。并且,当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添加的且有用的实施方式时,以下的代表性的具体例的各种特征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各种特征并不是必须像在此记载的具体例或列举的顺序那样进行组合。
25.与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特征的结构不同,在本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全部特征旨在单独且彼此独立地公开,作为对原始公开内容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特定事项的限定。并且,全部的数值范围以及涉及组或群的记载旨在公开它们的中间的结构,作为对原始公开内容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特定事项的限定。
26.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2风扇在电动马达的驱动下旋转。
27.在上述的结构中,在一个电动马达的驱动下,第1风扇和第2风扇旋转。因此,与使用使第1风扇旋转的电动马达和使第2风扇旋转的其他的电动马达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真空鼓风机的构造设为简便的构造。
28.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该真空鼓风机还具有中间构件,该中间构件在一个面固定有第1风扇,在另一个面固定有第2风扇。也可以是,中间构件在电动马达的驱动下旋转,从而第1风扇和第2风扇旋转。
29.在上述的结构中,第1风扇和第2风扇一体地形成。由此,与第1风扇和第2风扇彼此独立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真空鼓风机的构造设为简便的构造。
30.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该真空鼓风机还具有分隔构件,该分隔构件在径向外侧包围中间构件。也可以是,第1空气通路和第2空气通路由中间构件和分隔构件划分出。
31.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够抑制在第1空气通路中流动的空气在第2空气通路中流动。由此,能够抑制在第1空气通路中流动的落叶等灰尘向第2空气通路侵入。
32.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电动马达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在第2空气通路配置于比第2风扇靠上游侧的位置。
33.当电动马达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在第2空气通路配置于比第2风扇靠下游侧的位置时,从第2风扇送出的空气碰撞构成电动马达的定子、转子,从而空气的流动容易产生紊乱。在上述的结构中,由于从第2风扇送出的空气不会碰撞构成电动马达的定子、转子,因此,能够抑制空气的流动产生紊乱。
34.(实施例)
35.参照图1~图6,说明实施例的真空鼓风机2。真空鼓风机2用于将落叶等灰尘吹集在一起。如图1和图2所示,真空鼓风机2具有主外壳10、马达外壳12、握持外壳14、主电源开关16、触发器18、巡航控制杆20、电源线22、喷嘴24、一对车轮26、连结构件28以及灰尘袋30。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喷嘴24的长度方向称作前后方向,将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作上下方向,将与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作左右方向。
36.马达外壳12从主外壳10的后表面的上部朝向后方下侧延伸。马达外壳12与主外壳10一体地形成。在马达外壳12的侧面形成有多个开口32。
37.握持外壳14具有基部34、第1把持部36以及第2把持部38。基部34从主外壳10的上表面的后部和马达外壳12的上表面的前部朝向上侧延伸。第1把持部36从基部34的后表面的上部朝向后方下侧延伸,然后弯曲,朝向前侧延伸,与马达外壳12的后表面连接。第2把持部38从基部34的前表面朝向上方前侧延伸,然后分支,朝向右侧和左侧延伸。第1把持部36由操作者的一只手把持,第2把持部38由操作者的另一只手把持。
38.主电源开关16配置于基部34的上表面。主电源开关16接受来自操作者的操作,该来自操作者的操作用于切换真空鼓风机2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
39.触发器18配置于第1把持部36的下表面的前部。操作者能够使用把持第1把持部36的手来操作触发器18。当在真空鼓风机2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按入触发器18时,来自开关42(参照图4)的信号向控制部44(参照图4)发送。巡航控制杆20配置于基部34与第1把持部
36的连接位置的附近。操作者使巡航控制杆20朝向前侧移动并固定于所希望的位置,从而能够将触发器18维持在被按入所希望的量的状态。由此,操作者不必用手按入触发器18就能够进行作业。
40.电源线22配置于第1把持部36的下端部。电力经由电源线22向真空鼓风机2供给。电源线22与例如由操作者背负的背负式的电池或者外部电源相连接。
41.喷嘴24配置于主外壳10的前端部。喷嘴24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能够调整。喷嘴24具有第1喷嘴48和第2喷嘴50。第1喷嘴48和第2喷嘴50一体地形成。第1喷嘴48配置于第2喷嘴50的上侧。如图3所示,第1喷嘴48具有吸气通路52。吸气通路52的吸气口54位于第1喷嘴48的顶端部。第2喷嘴50具有送气通路56。送气通路56的吹出口58位于第2喷嘴50的顶端部。吹出口58与吸气口54的下侧相邻地配置。
42.如图1和图2所示,一对车轮2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第2喷嘴50的顶端部。操作者在用一只手把持第1把持部36并且用另一只手把持第2把持部38的状态下,使一对车轮26在地面上行进,从而能够容易地使喷嘴24的顶端部沿着地面移动。
43.如图1所示,连结构件28具有连结部62、杆部64以及把手部66。连结部6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于主外壳10的下端部。杆部64配置于连结部62的后端部。把手部66从连结部62的后端部朝向后侧延伸。操作者在用一只手把持把手部66的状态下,将杆部64朝向下侧压,从而能够将连结构件28从主外壳10拆下。
44.灰尘袋30安装于连结部62。另外,灰尘袋3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第2喷嘴50的中央下部。灰尘袋30由网格材料构成。由此,灰尘袋30内的空气,能够穿过灰尘袋30。
45.如图4所示,主外壳10具有空气通路70、第1旁路开口72以及第2旁路开口74。空气通路70具有第1开口76、第2开口78以及第3开口80。第1开口76配置于主外壳10的前表面的上部。第2开口78配置于主外壳10的前表面的下部。第2开口78配置于第1开口76的下侧。第3开口80配置于主外壳10的下表面。空气通路70经由第1开口76与吸气通路52连通。空气通路70经由第2开口78与送气通路56连通。空气通路70经由第3开口80与灰尘袋30的内部连通。另外,空气通路70与马达外壳12的内部连通。空气通路70从第1开口76朝向后侧延伸,然后弯曲,朝向前方下侧延伸,然后分支。分支的空气通路70的一者朝向第2开口78延伸,分支的空气通路70的另一者朝向第3开口80延伸。第1旁路开口72和第2旁路开口74贯通主外壳10的右表面。第1旁路开口72配置于空气通路70的分支部位的附近。第2旁路开口74配置于空气通路70的分支部位与第2开口78之间。
46.如图1所示,真空鼓风机2还具有切换杆84。切换杆84配置于主外壳10的左表面。切换杆84由操作者切换成第1位置和第2位置。如图4所示,在切换杆84位于第1位置时,切换杆84堵塞从空气通路70的分支部位朝向第2开口78的通路。在该情况下,第1开口76仅与第3开口80连通,不与第2口78连通。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切换杆84位于第2位置时,切换杆84堵塞从空气通路70的分支部位朝向第3开口80的通路。在该情况下,第1开口76仅与第2开口78连通,不与第3开口80连通。
47.如图2所示,真空鼓风机2还具有旁路管88。旁路管88与主外壳10一体地形成。旁路管88从主外壳10的右表面朝向前方右侧延伸,然后弯曲,朝向前方左侧延伸,与主外壳10的右表面相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旁路管88的后端部经由第1旁路开口72与空气通路70连通。另外,旁路管88的前端部经由第2旁路开口74与空气通路70连通。此外,在图4和图5中,
旁路管88由虚线图示。
48.如图4所示,真空鼓风机2还具有电动马达92和风扇94。电动马达92收纳于马达外壳12的内部。电动马达92的轴96借助轴承98、10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马达外壳12。轴96的前端部配置于主外壳10的空气通路70。电动马达92例如为无刷马达。电动马达92的动作由控制部44基于自开关42发送的信号控制。
49.风扇94安装于轴96。如图6所示,风扇94具有轴构件104、中间构件106、第1风扇108以及第2风扇110。如图4所示,轴构件104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轴构件104的贯通孔114。贯通孔114具有从轴构件104的后表面延伸至中间位置的第1部分116和从中间位置延伸至轴构件104的前表面的第2部分118。第1部分116的直径比第2部分118的直径小。因此,在第1部分116和第2部分118的连接位置形成有台阶120。在第1部分116中插入有轴96,在第2部分118配置有轴96的前端部。在轴96的前端部安装有帽部122。帽部122从前侧抵接于台阶120。
50.如图5所示,中间构件106在轴构件104的外周面沿着周向延伸。中间构件106从轴构件104的外周面的顶端部朝向轴构件104的半径方向外侧延伸。中间构件106随着从轴构件104的外周面朝向轴构件104的半径方向的外侧而弯曲,并靠近轴构件104的后表面侧。中间构件106具有第1面126、第2面128以及外周面130。第2面128位于与第1面126相反的一侧。如图4所示,第2面128朝向电动马达92侧。外周面130的剖面具有圆形形状。外周面130将第1面126和第2面128连接起来。
51.如图6所示,第1风扇108固定于第1面126。第1风扇108具有在轴构件104的外周面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叶片。第2风扇110固定于第2面128和轴构件104的外周面。第2风扇110具有在轴构件104的外周面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叶片。
52.如图4所示,真空鼓风机2还具有分隔构件134。分隔构件134形成于主外壳10的内表面。分隔构件134具有第1分隔部136和第2分隔部138。第1分隔部136具有圆环形状。第1分隔部136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与主外壳10的内表面相连接,第1分隔部136的外周面的剩余部分不与主外壳10的内周面相连接。第1分隔部136的内周面在轴构件104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包围中间构件106的外周面130。第1分隔部136的内周面与中间构件106的外周面130相对。第1分隔部136的内周面和中间构件106的外周面130稍微分开。由此,即使在中间构件106在电动马达92的驱动下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中间构件106与第1分隔部136相接触,能够抑制空气在第1分隔部136的内周面与中间构件106的外周面130之间流动。第2分隔部138的一端部与第1分隔部136的外周面的剩余部分相连接,第2分隔部138的另一端部与主外壳10的内表面相连接。空气通路70由中间构件106和分隔构件134划分出配置有第1风扇108的区域和配置有第2风扇110的区域。配置有第1风扇108的区域与第1开口76、第2开口78以及第3开口80连通,但不与握持外壳14的内部连通。配置有第2风扇110的区域与握持外壳14的内部连通,但不与第1开口76、第2开口78以及第3开口80连通。
53.接下来,参照图3~图5,对真空鼓风机2的动作进行说明。真空鼓风机2的动作具有真空动作和送气动作。如图4所示,真空动作在切换杆84位于第1位置的情况下执行。当操作者按入触发器18,来自开关42的信号发送至控制部44时,控制部44驱动电动马达92。然后,中间构件106与电动马达92的轴96一同旋转,从而第1风扇108和第2风扇110一体地旋转。
54.当第1风扇108旋转时,在第1风扇108的前侧产生负压。由此,如图3和图4所示,空气从吸气口54向吸气通路52流入,经过第1开口76,在空气通路70中朝向第1风扇108流动。
然后,空气由第1风扇108朝向下侧送出,经过第3开口80,向灰尘袋30的内部流入。由中间构件106和分隔构件134划分出配置有第1风扇108的区域和配置有第2风扇110的区域,因此,由第1风扇108送出的空气不向配置有第2风扇110的区域流动。另外,由于切换杆84堵塞从空气通路70的分支部位朝向第2开口78的通路,因此,空气不向第2开口78流动。以下,将在切换杆84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下供空气在第1风扇108的旋转的作用下流动的通路称作第1空气通路142。
55.另外,当第2风扇110旋转时,在第2风扇110的后侧产生负压。由此,空气从形成于马达外壳12的多个开口32(参照图1)向马达外壳12的内部流入,经过电动马达92朝向第2风扇110流动。空气经过电动马达92,从而电动马达92冷却。然后,空气由第2风扇110朝向下侧送出。由第2风扇110送出的空气经过第1旁路开口72,向旁路管88的内部流入,然后,经过第2旁路开口74,在送气通路56中流动,从吹出口58吹出。由中间构件106和分隔构件134划分出第1空气通路142和配置有第2风扇110的区域,因此,由第2风扇110送出的空气不向第1空气通路142流动。另外,切换杆84堵塞从空气通路70的分支部位朝向第2开口78的通路,因此,经过第2旁路开口74的空气不向第1空气通路142流动。以下,将供空气在第2风扇110的旋转的作用下流动的通路称作第2空气通路144。
56.当在真空鼓风机2以真空动作进行动作的状态下由操作者将喷嘴24的顶端部朝向地面时,从吹出口58吹出的空气吹到位于地面上的落叶,落叶浮起。浮起的落叶从吸气口54向第1空气通路142侵入,在第1空气通路142中流动,被收集于灰尘袋30的内部。此外,在从吹出口58吹出的空气的流速处于4m/秒~40m/秒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使落叶充分地浮起,并且能够从吸气口54充分地吸入浮起的落叶。在从吹出口58吹出的空气的流速小于4m/秒的情况下,即使空气吹到落叶,落叶也不会充分地浮起。另一方面,在从吹出口58吹出的空气的流速大于40m/秒的情况下,当空气吹到落叶时,落叶虽然会浮起,但无法从吸气口54充分地吸入浮起的落叶。在本实施例中,在触发器18被完全按入的状态下,从吹出口58吹出的空气的流速为17m/秒。
57.接下来,对送气动作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送气动作在切换杆84位于第2位置的情况下执行。当操作者按入触发器18,来自开关42的信号发送至控制部44时,与真空动作的情况同样地,电动马达92驱动,第1风扇108和第2风扇110一体地旋转。
58.当第1风扇108旋转时,在第1风扇108的前侧产生负压。由此,空气从吸气口54向吸气通路52流入,经过第1开口76,在空气通路70中朝向第1风扇108流动。然后,空气由第1风扇108朝向下侧送出,由切换杆84引导,朝向第2开口78流动。然后,空气在送气通路56中流动,从吹出口58吹出。由中间构件106和分隔构件134划分出配置有第1风扇108的区域和第2空气通路144,因此,由第1风扇108送出的空气不向第2空气通路144流动。另外,切换杆84堵塞从空气通路70的分支部位朝向第3开口80的通路,因此,空气不向第3开口80流动。以下,将在切换杆84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下供空气在第1风扇108的旋转的作用下流动的通路称作第3空气通路146。
59.另外,当第2风扇110旋转时,与真空动作同样地,从多个开口32(参照图1)流入的空气在经过电动马达92之后,在第2空气通路144中流动,从吹出口58吹出。因而,在第2空气通路144中流动的空气和在第3空气通路146中流动的空气从吹出口58吹出。因此,与真空鼓风机2以真空动作进行动作的情况相比,从吹出口58吹出的空气的流速较大。由此,例如,在
被水沾湿的落叶贴在地面的情况下,与真空鼓风机2以真空动作进行动作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落叶从地面剥离。
60.(效果)
61.本实施例的真空鼓风机2具有:电动马达92;第1风扇108,该第1风扇108在电动马达92的驱动下旋转;第1空气通路142,该第1空气通路142具有吸气口54,通过第1风扇108的旋转从吸气口54流入的空气在该第1空气通路142中流动;第2风扇110,该第2风扇110产生冷却电动马达92的空气的流动;以及第2空气通路144,该第2空气通路具有吹出口58,通过第2风扇110的旋转,空气在该第2空气通路144中流动。如图3所示,第2空气通路144的吹出口58与第1空气通路142的吸气口54相邻地配置。通常情况下,具有电动马达的真空鼓风机为了抑制电动马达的过热,具有通过第2风扇的旋转产生空气的流动来冷却电动马达的结构。在上述的结构中,为了冷却电动马达92,能够利用通过第2风扇110的旋转产生的空气的流动将空气从吹出口58吹出。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将真空鼓风机2的构造设为简便的构造。另外,由于冷却电动马达92的空气从吹出口58吹出,因此,能够从吹出口58吹出清洁的空气。
62.另外,第2风扇110在电动马达92的驱动下旋转。在上述的结构中,在一个电动马达92的驱动下,第1风扇108和第2风扇110旋转。因此,与使用使第1风扇108旋转的电动马达和使第2风扇110旋转的其他的电动马达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真空鼓风机2的构造设为简便的构造。
63.另外,如图6所示,真空鼓风机2还具有中间构件106,该中间构件106在第1面126固定有第1风扇108,在第2面128固定有第2风扇110。中间构件106在电动马达92的驱动下旋转,从而第1风扇108和第2风扇110旋转。在上述的结构中,第1风扇108和第2风扇110一体地形成。由此,与第1风扇108和第2风扇110彼此独立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真空鼓风机2的构造设为简便的构造。
64.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真空鼓风机2还具有分隔构件134,该分隔构件134在径向外侧包围中间构件106。第1空气通路142和第2空气通路144由中间构件106和分隔构件134划分出。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够抑制在第1空气通路142中流动的空气在第2空气通路144中流动。由此,能够抑制在第1空气通路142中流动的落叶等灰尘向第2空气通路144侵入。
65.另外,电动马达92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在第2空气通路144配置于比第2风扇110靠上游侧的位置。当电动马达92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在第2空气通路144配置于比第2风扇110靠下游侧的位置时,从第2风扇110送出的空气碰撞构成电动马达92的定子、转子,从而空气的流动容易产生紊乱。在上述的结构中,由于从第2风扇110送出的空气不会碰撞构成电动马达92的定子、转子,因此,能够抑制空气的流动产生紊乱。
66.(对应关系)
67.第1面126为“一个面”的一个例子,第2面128为“另一个面”的一个例子。
68.可以是,在一实施方式中,第2喷嘴50配置于第1喷嘴48的上侧、左侧或者右侧。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送气通路56的吹出口58与吸气通路52的吸气口54的上侧、左侧或者右侧相邻地配置。
69.可以是,在一实施方式中,第1风扇108和第2风扇110未固定于中间构件106,而是彼此独立。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第1风扇108在电动马达92的驱动下旋转,第2风扇110在
与电动马达92不同的电动马达的驱动下旋转。
70.也可以是,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马达92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在第2空气通路144配置于比第2风扇110靠下游侧的位置。
71.也可以是,一实施方式的真空鼓风机2具有电池组来替代电源线22。也可以是,电池组配置于主外壳10、马达外壳12或者握持外壳14。另外,也可以是,真空鼓风机2具有内置型的电池来替代电源线22。也可以是,电池配置于主外壳10、马达外壳12或者握持外壳14的内部。
72.也可以是,一实施方式的分隔构件134仅具有第1分隔部136,不具有第2分隔部138。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由第2风扇110送出的空气的一部分经过第1旁路开口72,剩余的空气向第3开口80流动。
73.可以是,一实施方式的真空鼓风机2还具有切换阀和切换开关。也可以是,切换阀配置于旁路管88的内部。也可以是,切换阀切换为打开旁路管88的通路的打开状态和关闭旁路管88的通路的关闭状态。也可以是,切换开关将对切换阀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进行切换的信号向控制部44发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