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螺杆空压机水润滑密封负压发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4458发布日期:2022-03-09 10:2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螺杆空压机水润滑密封负压发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螺杆空压机水润滑密封负压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各种类型的空气压缩机根据其各自的特性,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无油空气压缩机型式。单螺杆空气压缩机因其结构上的特殊优势,有条件在压缩腔内选择水润滑的方式。机械运动装置采用水来润滑摩擦副时,至少应满足水润滑的两个基本特性。单螺杆空气压缩机由于蜗杆轴线与星轮轴线在空间位置上相互垂直,因此,蜗杆螺槽与星轮齿侧这对啮合副在工作时,啮合面上并不受气体压力的直接作用,也就是说啮合面上不传递扭矩,因而啮合面上的接触应力非常小,水润滑膜完全能承载起这个摩擦力的作用。这就是在无油空气压缩机型式的选择上,为什么唯独单螺杆空气压缩机能选择水润滑方式的内在机理。除此之外,单螺杆空气压缩机在适应水润滑的另一特性时,也有其便利条件:星轮片本身就是高分子有机材料,本性就耐水腐蚀;蜗杆和主机机身改用铜基合金后,气腔内与水接触的零部件实现耐腐蚀。
3.对于空压机的密封问题,气体压缩腔采用机械密封,当下效果最好的一种端面动密封形式。为保证100%的无泄漏发生,最好办法就是疏导,即采用泵的方式抽出泄漏物。因此,就需要一种空压机的负压发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单螺杆空压机水润滑密封负压发生系统及单螺杆空压机的密封负压发生装置。
5.为实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单螺杆空压机水润滑密封负压发生系统,包括空压机本体、过滤装置、负压发生装置以及抽真空装置,所述空压机本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大气压接入口,所述空压机本体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负压接入口,所述过滤装置通过所述大气压接入口连通于所述空压机本体,所述负压发生装置通过所述负压接入口连通于所述空压机本体,所述抽真空装置连通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
7.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连通的入气通道以及出气通道,所述入气通道的两侧分别设有过滤框层,所述出气通道连通于所述大气压接入口。
8.优选地,所述入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通过长螺栓可拆分连接,单一侧的所述过滤框层包括过滤棉层以及支撑网层。
9.优选地,所述负压发生装置包括可拆分的负压发生体座、连接管以及导流杆,所述负压发生体座的内部具有负压空腔,所述负压发生体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管以及所述导流杆导通连接,所述负压发生体座的侧向外壁设有负压连接口,所述负压连接口与所述负压接入口连通,所述抽真空装置连通于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导流杆排出泄漏物。
10.优选地,所述导流杆具有中空的排出通道,所述排出通道的内径由所述导流杆的一端向所述导流杆的另一端逐步扩大。
11.优选地,所述负压空腔处设有喷嘴,所述喷嘴具有扩大端口以及收拢端口,所述扩大端口连通于所述连接管,所述收拢端口连通于所述导流杆。
12.优选地,所述空压机本体的进气侧还设有入口气密封装置。
13.优选地,所述负压接入口设有机械密封,所述抽真空装置为鼓风机。
14.一种单螺杆空压机的密封负压发生装置,包括可拆分的负压发生体座、连接管以及导流杆,所述负压发生体座的内部具有负压空腔,所述负压发生体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管以及所述导流杆导通连接,所述负压发生体座的侧向外壁设有负压连接口,所述负压连接口用于与空压机连通,所述连接管用于与抽真空装置连通,通过所述导流杆排出泄漏物。
15.优选地,所述导流杆具有中空的排出通道,所述排出通道的内径由所述导流杆的一端向所述导流杆的另一端逐步扩大;所述负压空腔处设有喷嘴,所述喷嘴具有扩大端口以及收拢端口,所述扩大端口连通于所述连接管,所述收拢端口连通于所述导流杆。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7.1)本技术方案通过过滤装置、负压发生装置以及抽真空装置与空压机连通形成负压发生系统,以此可在抽真空的对应点上引进大气压做动力环流,这样泄漏物都会在迷宫隔断区域汇合,采用泵的方式抽出泄漏物;
18.2)本技术的负压发生装置中的发生体座与喷嘴有助于形成气压集中,而导流杆有助于气压扩散。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负压发生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对应图1中空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对应图1中负压发生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对应图3的竖向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对应图4中负压发生体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负压发生系统其入口气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26.实施例一:
2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单螺杆空压机水润滑密封负压发生系统,包括空压机本体1、过滤装置2、负压发生装置3以及抽真空装置4,所述空压机本体1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大气压接入口5,所述空压机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负压接入口6,所述过滤装置2通过所述大气压接入口5连通于所述空压机本体1,所述负压发生装置3通过所述负压接入口6连通于所述空压机本体1,所述抽真空装置4连通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3,由负压发生装置3排出泄漏物。较为优选地,所述负压接入口6设有机械密封7,机械密封7的右侧为轴承8,所述抽真空装置4为鼓风机。
28.具体地,细看图1,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连通的入气通道20以及出气通道22,所述入气通道20的两侧分别设有过滤框层,所述出气通道22连通于所述大气压接入口5。其中,所述入气通道20与所述出气通道22通过长螺栓24可拆分地连接,单一侧的所述过滤框层包括过滤棉层26以及支撑网层28。
29.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负压发生装置3包括分段可拆分的负压发生体座30、波纹连接管32以及导流杆34,其中,图5中,所述负压发生体座30呈套筒状且内部具有负压空腔301,所述负压发生体座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管32以及所述导流杆34导通连接,所述负压发生体座30的侧向外壁设有负压连接口36,所述负压连接口36与所述负压接入口6连通,所述抽真空装置4连通于所述连接管32,通过所述导流杆34排出泄漏物(图中向下箭头示意)。
30.进一步优选地,如图4,所述导流杆34具有中空的排出通道340,所述排出通道340的内径由所述导流杆34的一端向所述导流杆34的另一端逐步扩大。所述负压空腔处设有喷嘴 9,所述喷嘴9具有扩大端口以及收拢端口,所述扩大端口连通于所述连接管32,所述收拢端口连通于所述导流杆34。
31.在具有上述结构特征后,本技术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32.本技术方案通过过滤装置2、负压发生装置3以及抽真空装置4与空压机连通形成负压发生系统,以此可在抽真空的对应点上引进大气压做动力环流,这样泄漏物都会在迷宫隔断区域汇合,采用泵的方式抽出泄漏物。
33.实施例二:
34.本实施例提出另外的一种设置方式,所述空压机本体1的进气侧还设有入口气密封装置。具体地,如图6所示,该入口气密封装置包括密封气管道101、入口管道102以及抽气管道 103,其中,密封气管道101设置在空压机1的进气侧,在机组运行前提供密封气源,该密封气管道101从进气端沿气流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针阀104、第一止回阀105以及第一压力表 106,第一针阀104用来调整其压力(减压),第一止回阀105用来防止密封气倒流,第一压力表106用来显示第一止回阀105后密封气压力;通过调节第一针阀104是密封气第一针阀 104后压力稍低于空压机1抽气压力。
35.入口管道102设置在第一压力表106后直至空压机1的轴承箱,该入口管道102从进气端沿气流方向依次安装有压力开关107和第二针阀108,其中,压力开关107用来作为润滑油泵手动启动的限制条件,第二针阀108用来调整密封腔内密封气压力。
36.抽气管道103设置在空压机1一级冷却器后直至第一压力表106后和压力开关107前,抽气管道103上装有第二止回阀109。机组运行正常后,一级中抽气从抽气管道103进入入口管道102,一级中抽气代替密封气作为机组密封气。第二止回阀109用来防止密封气由密封气管道101通过抽气管道103进入空压机1。
37.以此,该入口气密装置,安全易操作,避免了空压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密封不良导致轴承润滑油渗入空压机的进气室而对空压机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停机。
38.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