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9283发布日期:2022-01-27 10:0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泵。


背景技术:

2.工业用泵适用于无腐蚀性或轻腐蚀性液体,广泛应用于:供水、工业增压、工业液体输送、水处理、空调冷却、供暖循环、灌溉等行业。
3.目前的工业泵长时间输送液体后,泵管内部容易残留大量污垢,为了保证工业泵的正常使用,需要定期对泵管内部进行清理而防止堵塞,但工业泵安装时需要管道对接后再进行固定,清理时需要将工业泵整个拆卸下进行清理,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泵,以解决现有的工业泵不便于清理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泵,包括泵身和基座,所述基座位于泵身下方;
6.所述泵身底部固定有卡座,且所述卡座底部固定有齿板;
7.所述基座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螺栓座,所述基座内壁底部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齿辊,所述齿辊内部贯穿固定有辊轴,且所述辊轴左右两端分别活动嵌入至开口内壁左右两侧,所述开口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接口,且两个所述插接口之间插接有齿条,右侧的所述插接口右侧开设有贯通至基座右侧的推口,且所述推口内贯穿有推条,所述推条外部套接固定有与所述推口固定的弹簧一,所述基座左侧固定有框套,且所述框套内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底部与框套内壁底部之间固定有弹簧二。
8.进一步的,所述泵身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泵管,且所述泵管外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连接管。
9.进一步的,所述卡座与基座内部匹配。
10.进一步的,所述齿辊顶部伸出于开口,且所述齿板与齿辊位置对应且相匹配。
11.进一步的,左侧的所述插接口贯通出基座左侧,所述齿条齿合于齿辊底部的其中一个齿口内。
12.进一步的,所述推条左端伸入至右侧的所述插接口中并紧靠齿条右端。
13.进一步的,所述挡块顶端伸出于框套顶部并靠近左侧所述插接口左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15.将挡块向下按压并挤压弹簧二,当挡块下移并且不再挡住左侧的插接口左侧时,再将推条向左侧推动,弹簧一受力后可扩张开,并且利用推条将齿条向左推出左侧的插接口,并持住齿条且向左拉动,使得齿条从齿辊底部的齿口中移出,齿辊便不再被限位,再松开推条使其通过弹簧一的回弹而复位,同时可将螺纹连接管向内顺时针拧动至与对接的管道脱离后,再将泵身向前或向后推动,因齿板与齿辊齿合,所以齿板随卡座一起移动时可带
动齿辊进行转动,而泵管随泵身一并移动时可与所对接的管道位置错开,使用者便可快速对泵管内部进行清理,以解决现有的工业泵不便于清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装配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齿辊、齿板以及齿条齿合时的示意图。
19.图中:1-泵身、101-泵管、102-螺纹连接管、103-卡座、104-齿板、2-基座、201-开口、202-插接口、203-推口、204-推条、205-弹簧一、206-齿条、207-齿辊、208-辊轴、209-螺栓座、210-框套、211-挡块、212-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泵,包括泵身1和基座2,所述基座2位于泵身1下方,其特征在于:
21.所述泵身1底部固定有卡座103,且所述卡座103底部固定有齿板104;
22.所述基座2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螺栓座209,所述基座2内壁底部开设有开口201,且所述开口201内设置有齿辊207,所述齿辊207内部贯穿固定有辊轴208,且所述辊轴208左右两端分别活动嵌入至开口201内壁左右两侧,所述开口201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接口202,且两个所述插接口202之间插接有齿条206,右侧的所述插接口202右侧开设有贯通至基座2右侧的推口203,且所述推口203内贯穿有推条204,所述推条204外部套接固定有与所述推口203固定的弹簧一205,所述基座2左侧固定有框套210,且所述框套210内设置有挡块211,所述挡块211底部与框套210内壁底部之间固定有弹簧二212;
23.所述泵身1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泵管101,且所述泵管101外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连接管102;
24.所述卡座103与基座2内部匹配;
25.所述齿辊207顶部伸出于开口201,且所述齿板104与齿辊207位置对应且相匹配;
26.安装该种工业泵时,可先通过螺栓将泵身基座2安装至安装点,而后将卡座103对应插入至基座2内,使得齿板104与齿辊207齿合,卡座103便可被左右限位,并且在螺栓座209内拧入螺栓,且使得螺栓挡在卡座103上方,卡座103便可被上下限位,泵身1即可通过卡座103与基座2安装至一起,同时将螺纹连接管102向外逆时针拧动至螺纹连接于所需对接的管道外部,从而完成安装;
27.左侧的所述插接口202贯通出基座2左侧,所述齿条206齿合于齿辊207底部的其中一个齿口内;
28.所述推条204左端伸入至右侧的所述插接口202中并紧靠齿条206右端;
29.所述挡块211顶端伸出于框套210顶部并靠近左侧所述插接口202左侧;
30.当需要对泵管101进行清理时,只需将挡块211向下按压并挤压弹簧二212,当挡块211下移并且不再挡住左侧的插接口202左侧时,再将推条204向左侧推动,弹簧一205受力后可扩张开,并且利用推条204将齿条206向左推出左侧的插接口202,并持住齿条206且向左拉动,使得齿条206从齿辊207底部的齿口中移出,齿辊207便不再被限位,再松开推条204
使其通过弹簧一205的回弹而复位,同时可将螺纹连接管102向内顺时针拧动至与对接的管道脱离后,再将泵身1向前或向后推动,因齿板104与齿辊207齿合,所以齿板104随卡座103一起移动时可带动齿辊207进行转动,而泵管2随泵身1一并移动时可与所对接的管道位置错开,使用者便可对泵管2内部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只需将泵身1推回原位,并将齿条206向右推动至原处,且使得齿条206再次卡入于齿辊207底部的齿口内,挡块211可通过弹簧二212的回弹而复位并再次挡住左侧的插接口202,使得齿条206难以从插接口202内移出并保持卡入于齿辊207底部的齿口内,泵身1便可通过卡座103与基座2稳定安装,在需要清理泵管101时无需对泵身1进行拆装,便于快速对泵管101进行清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泵,包括泵身(1)和基座(2),所述基座(2)位于泵身(1)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身(1)底部固定有卡座(103),且所述卡座(103)底部固定有齿板(104);所述基座(2)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螺栓座(209),所述基座(2)内壁底部开设有开口(201),且所述开口(201)内设置有齿辊(207),所述齿辊(207)内部贯穿固定有辊轴(208),且所述辊轴(208)左右两端分别活动嵌入至开口(201)内壁左右两侧,所述开口(201)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接口(202),且两个所述插接口(202)之间插接有齿条(206),右侧的所述插接口(202)右侧开设有贯通至基座(2)右侧的推口(203),且所述推口(203)内贯穿有推条(204),所述推条(204)外部套接固定有与所述推口(203)固定的弹簧一(205),所述基座(2)左侧固定有框套(210),且所述框套(210)内设置有挡块(211),所述挡块(211)底部与框套(210)内壁底部之间固定有弹簧二(2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身(1)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泵管(101),且所述泵管(101)外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连接管(1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103)与基座(2)内部匹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辊(207)顶部伸出于开口(201),且所述齿板(104)与齿辊(207)位置对应且相匹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泵,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插接口(202)贯通出基座(2)左侧,所述齿条(206)齿合于齿辊(207)底部的其中一个齿口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条(204)左端伸入至右侧的所述插接口(202)中并紧靠齿条(206)右端。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211)顶端伸出于框套(210)顶部并靠近左侧所述插接口(202)左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泵,特别是涉及工业泵技术领域,泵身和基座,基座位于泵身下方;将挡块向下按压并挤压弹簧二,当挡块下移并且不再挡住左侧的插接口左侧时,再将推条向左侧推动,弹簧一受力后可扩张开,并且利用推条将齿条向左推出左侧的插接口,并持住齿条且向左拉动,使得齿条从齿辊底部的齿口中移出,齿辊便不再被限位,再松开推条使其通过弹簧一的回弹而复位,可将螺纹连接管向内顺时针拧动至与对接的管道脱离,再将泵身向前或向后推动,齿板随卡座一起移动时可带动齿辊进行转动,而泵管随泵身一并移动时可与所对接的管道位置错开,使用者便可快速对泵管内部进行清理,以解决现有的工业泵不便于清理的问题。以解决现有的工业泵不便于清理的问题。以解决现有的工业泵不便于清理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庆市中科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8
技术公布日:2022/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