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回收液压油的液压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48206发布日期:2022-01-26 18:3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回收液压油的液压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回收液压油的液压站。


背景技术:

2.液压站一般是为大中型工业生产的机械运行,提供润滑、动力的机电装置。液压站一般由液压泵、驱动用电动机、过滤器、风冷却器、油箱、阀组、接线盒和压力表等构成,电动机带动液压泵旋转,液压泵从油箱中吸油后打油,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液压油通过阀组合实现方向、压力、流量调节后,经外接管路传输到液压机械的油缸或油马达中,从而控制了液动机方向的变换、力量的大小及速度的快慢,推动各种液压机械做功。
3.目前,在液压站清理或停用时需要将油箱中的液压油排出并回收,而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将油管从摘掉空气滤清器的嘴部插入,再启动外泵进行抽取。这样的回收方式,存在效率低的缺点,特别是大部分油箱还都是平底结构,所以回收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液压站在回收液压油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且回收效率较高的一种便于回收液压油的液压站。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回收液压油的液压站,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电机泵组、过滤器、阀组和风冷却器,所述油箱上还设置有压力表、接线盒和空气滤清器,所述油箱的内部设置有主油腔和副油腔,所述主油腔与副油腔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主油腔与电机泵组连通,所述副油腔与风冷却器连通,所述主油腔的底部和副油腔的底部设置有锥形方斗,所述锥形方斗的底部设置有四棱柱形的油盒,所述油盒的长度方向与油箱的宽度方向一致且其一端靠近油箱的后壁,所述油盒的底部设置有靠近其前壁分布的长条形的出油口,所述油盒上活动设置有滑动底盖,所述滑动底盖与油盒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滑动底盖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滑动底盖的底部设置有靠近其后壁且与出油口活动衔接的出油嘴,所述出油嘴上设置有螺牙,所述螺牙用来与快速接头连接,所述滑动底盖的侧面设置有与油盒活动配合的限位件。
6.作为优选,所述油盒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底盖的内侧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轨。
7.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包括外螺纹管,所述外螺纹管中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端设置有与外螺纹管配合的螺纹帽,所述限位杆的内端与设置在油盒侧面的限位槽配合。
8.作为优选,所述油盒的前端设置有挡槽,所述滑动底盖的前端设置有与挡槽配合的挡块。
9.作为优选,所述把手包括与滑动底盖两侧连接的u型杆,所述u型杆的后侧设置有与滑动底盖后端连接的斜杆。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回收液压油的液压站,通过采用主油腔和副油腔的设计能够对回油进行二次进油处理,有利于过滤器的工作负荷;通过采用锥形方斗以及油盒、滑动底盖则便于与抽油管道快速连接,以完成回收液压油,回收效率较高,清理效果较好。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且回收效率较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回收液压油的液压站的主视图;
14.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回收液压油的液压站的侧视图;
15.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油盒与滑动底盖的轴测图;
16.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回收液压油的液压站在e-e向的剖视图;
17.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回收液压油的液压站f-f向的剖视图;
18.以上各图中,1、油箱;1a、主油腔;1b、副油腔;2、电机泵组;3、过滤器;4、阀组;5、风冷却器;6、压力表;7、接线盒;8、空气滤清器;9、锥形方斗;10、油盒;101、出油口;102、滑槽;103、限位槽;104、挡槽;11、滑动底盖;111、出油嘴;112、滑轨;113、挡块;12、密封垫;13、把手;131、u型杆;132、斜杆;14、限位件;141、外螺纹管;142、限位杆;143、螺纹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回收液压油的液压站,包括油箱1,所述油箱1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电机泵组2、过滤器3、阀组4和风冷却器5,油箱1上还设置有压力表6、接线盒7和空气滤清器8。其中,电机泵组2、过滤器3、阀组4、风冷却器5、压力表6、接线盒7和空气滤清器8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是在油箱1的底部增加了便于快速回收液压油的结构,而且对油箱1的内部结构进行二次布局,以提高本装置的利用率。
2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油箱1的内部设置有主油腔1a和副油腔1b,主油腔1a与副油腔1b通过管道连通,主油腔1a与电机泵组2连通,副油腔1b与风冷却器5连通,主油腔1a的底部和副油腔1b的底部设置有锥形方斗9,锥形方斗9的底部设置有四棱柱形的油盒10,油盒10的长度方向与油箱1的宽度方向一致且其一端靠近油箱1的后壁,油盒10的底部设置有靠近其前壁分布的长条形的出油口101,油盒10上活动设置有滑动底盖11,滑动底盖11与油盒
10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2,滑动底盖11上设置有把手13,滑动底盖11的底部设置有靠近其后壁且与出油口101活动衔接的出油嘴111,出油嘴111上设置有螺牙,螺牙用来与快速接头连接,滑动底盖11的侧面设置有与油盒10活动配合的限位件14。
23.在本装置中,通过采用主油腔1a和副油腔1b的设计能够对进油与回油进行区分,并且对回油进行二次进油处理,如副油腔1b中的回油定期通过管道从副油腔1b中进入主油腔1a中,有效减少了液压油在系统中杂质,尤其降低了外部过滤器3的工作负荷。进一步地,通过采用锥形方斗9的设计,便于液压油朝油盒10方向聚集,特别是需要对液压油进行回收的时候。滑动底盖11采用滑动配合的形式连接在油盒10的底部,而出油嘴111通过快速接头连接了外接抽油管之后可在滑动底盖11的移动下与出油口101衔接,从而完成回收液压油的工作。进一步地,通过调节滑动底盖11在油盒10上的前后位置可令液压油充分被抽取,而限位件14则防止滑动底盖11与油盒10意外分离,并且能够在液压站工作的情况下将滑动底盖11锁紧在油盒10上。密封垫12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液压油在工作过程中或者回收过程中泄漏。把手13为人工操作滑动底盖11提供便利,而且油盒10与滑动底盖11的靠后式设计也便于工人进行接管操作,设计合理,结构巧妙,实用性较强。
24.为了提高滑动底盖11与油盒10的配合性能,本实用新型在油盒10的两侧设置有滑槽102,滑动底盖11的内侧设置有与滑槽102配合的滑轨112。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油盒10与滑动底盖11的移动平稳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滑动底盖11与油盒10的密封性能。
25.为了提高限位件14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件14包括外螺纹管141,外螺纹管141中设置有限位杆142,限位杆142的外端设置有与外螺纹管141配合的螺纹帽143,限位杆142的内端与设置在油盒10侧面的限位槽103配合。限位槽103的前后端面即为限位杆142的前后两位置极点,而改变螺纹帽143与外螺纹管141的旋合深度能够达到锁紧油盒10与滑动底盖11的目的,同时也能对滑动底盖11在油盒10上的左右偏摆状态进行合理的调节,以获得最佳的配合性能。
26.为了提高滑动底盖11对油盒10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在油盒10的前端设置有挡槽104,滑动底盖11的前端设置有与挡槽104配合的挡块113。挡块113在滑动底盖11的端部能够为滑动底盖11与油盒10的配合提供稳定性指标,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进而保证出油口101与滑动底盖11顶面之间的密封性。
27.为了提高把手13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把手13包括与滑动底盖11两侧连接的u型杆131,u型杆131的后侧设置有与滑动底盖11后端连接的斜杆132,这样的把杆13便于把持,来回抽动比较方便且省力,特别是滑动底盖11本身位置设计比较低的情况下。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