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阀及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9905发布日期:2022-05-26 12:59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阀及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增压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向阀及增压泵。


背景技术:

2.单向阀又称止回阀或逆止阀,通过自动复位的阀瓣防止流体的反向流动,根据阀瓣的复位原理,单向阀一般包括弹簧式、重力式等。一般阀瓣通过自重复位的单向阀设置在竖直的流体管道中,在倾斜或横向的管道中不适用,阀瓣利用弹簧复位的单向阀使用范围较广,但弹簧的弹力随着阀瓣的开合次数增多会逐渐衰减,影响阀体的控制精度。
3.喷水拖把作为清洁用具,其内部结构常常需要用到增压泵来增压喷水,而增压泵内通常设有单向阀用于进水,配合泵内其他部件进行增压再出水。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674889b的专利公开了具有膜片阀的液体分配装置及装置所述阀的方法。但是上述技术的泵体内部结构过于复杂,而且不够稳定,达不到理想的增压喷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压效果好的单向阀及增压泵。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向阀,包括阀体,所述的阀体外侧还设有外膜瓣,所述的外膜瓣可沿阀体径向方向向内收缩,所述的阀体端部还设有具有弹性的中间膜瓣,所述的中间膜瓣周向连接于阀体端部,所述的中间膜瓣中部在压力作用下可发生形变并沿阀体轴向方向移动。
6.外膜瓣起到单向进水的作用,当外膜瓣沿阀体径向方向向内收缩时,阀体可进水,当外膜瓣与外界其他部件紧贴,不再沿阀体径向方向向内收缩时,阀体不可再进水,中间膜瓣可配合压差实现出水的通断,当中间膜瓣受到进水方向的压力时,可轴向移动堵住出水口,当中间膜瓣受到出水方向的压力时,可被流体推开,不再堵住出水口。
7.在上述的一种单向阀中,所述的外膜瓣呈环形一端与阀体连接,另一端为活动端且向外倾斜。通过将外膜瓣设置成呈环形,便于承受流体的作用力,通过将活动端设置成向外倾斜便于其受到流体作用力可径向向内收缩或径向向外与其他部件相抵。
8.在上述的一种单向阀中,所述的中间膜瓣呈弧形。通过将中间膜瓣设置成呈弧形便于承受压力作用时可沿阀体轴向移动。
9.在上述的一种单向阀中,所述的阀体上位于中间膜瓣一侧还设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支撑部,所述的各支撑部之间设有过水通道。支撑部用于安装在其他部件上,过水通道用于流体绕过支撑部过水。
10.在上述的一种单向阀中,所述的阀体远离中间膜瓣一端还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作用在于安装时通过阀盖将单向阀压紧。
11.在上述的一种单向阀中,所述的中间膜瓣后端还设有限位结构。可通过设置限位结构来防止中间膜瓣翻转过渡导致弹性失效。
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增压泵,包括泵体,所述的泵体上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的泵体与出水通道之间设有出水口,所述的泵体内设有活塞腔和阀腔,所述的阀腔内设有单向阀,所述的泵体端部设有端盖,所述的端盖与泵体之间形成上述阀腔,所述的单向阀将阀腔分为与进水通道相通的进水腔和与出水通道相通的过渡腔,所述的单向阀上设有用于通断进水通道与过渡腔的外膜瓣,以及用于封堵和开启出水口的中间膜瓣,所述的泵体内设有还设有导流通道,所述的导流通道一端与活塞腔相通,另一端与过渡腔相通。
13.利用过渡腔作为进水和出水暂存区,由于过渡腔与活塞腔相通,因此当活塞腔呈负压时,进水腔压力大于过渡腔,从而使得外膜瓣向内收缩,流体流入过渡腔并进入活塞腔内,此时进水腔与过渡腔、活塞腔导通,并且由于进水腔的压力大于过渡腔,因此中间膜瓣在流体压力作用下也向过渡腔一侧翻转从而堵住出水口,从而完成吸水动作;当吸水完成后,需要出水时,推动活塞使得活塞腔呈正压,则过渡腔压力大于进水腔,因此外膜瓣向外伸展,过渡腔与进水通道关闭,随着活塞腔进一步加压至压力大于进水压力并克服中间膜瓣弹力后,中间膜瓣翻转,使得过渡腔与出水通道导通,此时出水通道压力为经过加压后的流体。
14.当所述的活塞腔内呈负压时单向阀外膜瓣开启且中间膜瓣堵住出水口,进水通道的流体经由进水腔和外膜瓣进入过渡腔;当所述的活塞腔呈正压时单向阀外膜瓣关闭,活塞腔内的流体进入过渡腔,当压力超过进水通道压力且克服中间膜瓣弹力时,中间膜瓣脱离出水口使得过渡腔与出水通道连通。
15.在上述的一种增压泵中,所述的阀腔内设有环形阀座,所述的单向阀的外膜瓣外侧抵靠在环形阀座上。
16.利用外膜瓣抵靠在环形阀座上形成过渡腔的封闭,在进水腔压力大于过渡腔时外膜瓣脱离阀座使得进水腔与过渡腔导通,同时,当过渡腔压力大于进水腔时,外膜瓣抵靠在环形阀座上将过渡腔再次封闭,以对过渡腔形成增压。
17.在上述的一种增压泵中,所述的导流通道为两个且分布于泵体两侧。通过设置两个导流通道可以增加流体流量,提高出水量。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膜瓣实现单向进水,同时设置具有弹性的中间膜瓣实现了其可在压力作用下沿阀体轴向移动;通过将外膜瓣设置成呈环形,便于承受流体的作用力,通过将活动端设置成向外倾斜便于其受到流体作用力可径向向内收缩或径向向外与其他部件相抵;通过设置限位结构来防止中间膜瓣翻转过渡导致弹性失效;通过设置过渡腔作为进水和出水暂存区,通过设置活塞腔活塞运动提供负压或正压,通过负压作用使得外膜瓣收缩将流体引入进水腔,中间膜瓣顶住出水口,流体只进不出,通过正压作用使得外膜瓣与阀腔相抵,中间膜瓣被流体轴向推离,流体只出不进,出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一;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二;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4.图中,1、阀体;2、外膜瓣;3、中间膜瓣;4、支撑部;5、过水通道;6、环形凸台;7、泵体;8、进水通道;9、出水通道;10、出水口;11、活塞腔;12、阀腔;121、进水腔;122、过渡腔;13、端盖;14、导流通道;15、环形阀座。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6.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1,所述的阀体1外侧还设有外膜瓣2,所述的外膜瓣2可沿阀体1径向方向向内收缩,所述的阀体1端部还设有具有弹性的中间膜瓣3,所述的中间膜瓣3周向连接于阀体1端部,所述的中间膜瓣 3中部在压力作用下可发生形变并沿阀体1轴向方向移动。
27.外膜瓣2起到单向进水的作用,当外膜瓣2沿阀体1径向方向向内收缩时,阀体1可进水,当外膜瓣2与外界其他部件紧贴,不再沿阀体1径向方向向内收缩时,阀体1不可再进水,中间膜瓣3可配合压差实现出水的通断,当中间膜瓣3受到进水方向的压力时,可轴向移动堵住出水口10,当中间膜瓣3受到出水方向的压力时,可被流体推开,不再堵住出水口10。
28.所述的外膜瓣2呈环形一端与阀体1连接,另一端为活动端且向外倾斜。通过将外膜瓣2设置成呈环形,便于承受流体的作用力,通过将活动端设置成向外倾斜便于其受到流体作用力可径向向内收缩或径向向外与其他部件相抵。
29.所述的中间膜瓣3呈弧形。通过将中间膜瓣3设置成呈弧形便于承受压力作用时可沿阀体1轴向移动。
30.所述的阀体1上位于中间膜瓣3一侧还设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支撑部4,所述的各支撑部4之间设有过水通道5。支撑部4用于安装在其他部件上,过水通道5用于流体绕过支撑部4过水。
31.所述的阀体1远离中间膜瓣3一端还设有环形凸台6。环形凸台6的作用在于安装时通过阀盖将单向阀压紧。
32.所述的中间膜瓣3后端还设有限位结构(图中未示出)。可通过设置限位结构来防止中间膜瓣3翻转过渡导致弹性失效。
3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泵体7,所述的泵体7上设有进水通道8 和出水通道9,所述的泵体7与出水通道9之间设有出水口10,所述的泵体7 内设有活塞腔11和阀腔12,所述的阀腔12内设有单向阀,所述的泵体7端部设有端盖13,所述的端盖13与泵体7之间形成上述阀腔12,所述的单向阀将阀腔12分为与进水通道8相通的进水腔121和与出水通道9相通的过渡腔122,所述的单向阀上设有用于通断进水通道8与过渡腔122的外膜瓣2,以及用于封堵和开启出水口10的中间膜瓣3,所述的泵体7内设有还设有导流通道14,所述的导流通道14一端与活塞腔11相通,另一端与过渡腔122相通。
34.利用过渡腔122作为进水和出水暂存区,由于过渡腔122与活塞腔11相通,因此当活塞腔11呈负压时,进水腔121压力大于过渡腔122,从而使得外膜瓣 2向内收缩,流体流入过渡腔122并进入活塞腔11内,此时进水腔121与过渡腔122、活塞腔11导通,并且由于进水腔121的压力大于过渡腔122,因此中间膜瓣3在流体压力作用下也向过渡腔122一侧翻转从
而堵住出水口10,从而完成吸水动作;当吸水完成后,需要出水时,推动活塞使得活塞腔11呈正压,则过渡腔122压力大于进水腔121,因此外膜瓣2向外伸展,过渡腔122与进水通道8关闭,随着活塞腔11进一步加压至压力大于进水压力并克服中间膜瓣3 弹力后,中间膜瓣3翻转,使得过渡腔122与出水通道9导通,此时出水通道9 压力为经过加压后的流体。
35.当所述的活塞腔11内呈负压时单向阀外膜瓣2开启且中间膜瓣3堵住出水口10,进水通道8的流体经由进水腔121和外膜瓣2进入过渡腔122;当所述的活塞腔11呈正压时单向阀外膜瓣2关闭,活塞腔11内的流体进入过渡腔122,当压力超过进水通道8压力且克服中间膜瓣3弹力时,中间膜瓣3脱离出水口 10使得过渡腔122与出水通道9连通。
36.所述的阀腔12内设有环形阀座15,所述的单向阀的外膜瓣2外侧抵靠在环形阀座15上。利用外膜瓣2抵靠在环形阀座15上形成过渡腔122的封闭,在进水腔121压力大于过渡腔122时外膜瓣2脱离阀座使得进水腔121与过渡腔 122导通,同时,当过渡腔122压力大于进水腔121时,外膜瓣2抵靠在环形阀座15上将过渡腔122再次封闭,以对过渡腔122形成增压。
37.所述的导流通道14为两个且分布于泵体7两侧。通过设置两个导流通道14 可以增加流体流量,提高出水量。
3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膜瓣2实现单向进水,同时设置具有弹性的中间膜瓣3实现了其可在压力作用下沿阀体1轴向移动;通过将外膜瓣2设置成呈环形,便于承受流体的作用力,通过将活动端设置成向外倾斜便于其受到流体作用力可径向向内收缩或径向向外与其他部件相抵;通过设置限位结构来防止中间膜瓣3翻转过渡导致弹性失效;通过设置过渡腔122作为进水和出水暂存区,通过设置活塞腔11活塞运动提供负压或正压,通过负压作用使得外膜瓣2收缩将流体引入进水腔121,中间膜瓣3顶住出水口10,流体只进不出,通过正压作用使得外膜瓣2与阀腔12相抵,中间膜瓣3被流体轴向推离,流体只出不进,出水效果好。
3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