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5583发布日期:2022-04-09 10:0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冷却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风机。


背景技术:

2.冷却风机主要用于为发热电器件提供冷却风,通常配置安装在发热电器件的内部。随着发热产品功率的提高,部件的增加,发热产品结构紧凑型的要求提高。因此,对冷却风机的安装空间及冷却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
3.以车载牵引变流器产品为例。现有机车牵引变流器装置(以下简称变流器) 的冷却,是需要在变流器内部,安装冷却风机,将冷却风吹入变流器,对其进行降温。因变流器内部空间限制,对风机的尺寸要求比较苛刻,且又需要足够的冷却风量来避免变流器过热造成损伤。对于一般的离心叶轮配合内转子电机,在现有的空间尺寸和现有对风量的需求上,很难满足要求。如何尽可能的利用有限空间来保证风机提供足够的冷却风,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冷却风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冷却风机,包括:
7.机壳:包括第一侧机壳板,与第一侧机壳板间隔设置的第二侧机壳板,第一侧机壳板与第二侧机构板之间经侧板连接,第一侧机壳板、第二侧机壳板及侧板环绕形成机壳腔体;所述侧板与第一侧机壳板、第二侧机壳板构造为非封闭结构,形成出风口;所述第一侧机壳板上具有第一通孔,第二侧机壳板上具有第二通孔;
8.外转子电机,其外转子设置在机壳腔体内,位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
9.叶轮组件:包括若干叶片板、第一基座环,若干叶片板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一基座环上,所述外转子经第一基座环穿过,第一基座环连接至外转子。
10.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环上设置有若干叶片通孔,叶片板沿长度方向穿过叶片通孔。
11.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叶片板为弧形板,其内凹一侧的板面朝向第一基座环轴线所在方向。
12.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基座环,叶片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连接至第二基座环。
13.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三基座环,叶片板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部连接至第三基座环。
14.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沿外转子周壁设置有凸缘部,所述第一基座环与凸缘部连接。
15.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将外转子电机固
定至壳体,被设置在第一通孔侧,和/或,第二通孔侧。
16.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主体部,及沿主体部径向延伸设置的支脚部,所述主体部与外转子电机连接,所述支脚部连接至相应通孔侧的机壳板外壁。
17.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脚部具有若干个,沿主体部周向摆列设置。
18.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把手。
19.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
20.(1)采用了叶片板、外转子电机以及与机壳之间固定方式的整合,三者之间形成一种一套一的整合方式,可极大压缩冷却风机的体积,减少冷却风机的占用空间。
21.(2)叶片板多级固定结构,可与外转子电机稳固配合,保证稳定的冷却送风效果。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冷却风机爆炸图;
24.图2为冷却风机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冷却风机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26.以上各图中:
27.1-壳体,101-第一侧机壳板,1011-第一通孔,102-第二侧机壳板,103-侧板;
28.2-外转子电机,201-外转子,202-凸缘,203-电机轴;
29.301-叶片板,302-第一基座环,303-第二基座环,304-第三基座环;
30.401-主体部,4011-轴孔,402-支脚部;
31.5-把手;
32.6-接线盒;
33.7-辅助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6.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风机,可用于发热器件的冷却,尤其适用于列车牵引变
流器。
38.一种冷却风机,包括:机壳1、外转子电机2、叶轮组件等。
39.机壳1:包括第一侧机壳板101,与第一侧机壳板101间隔设置的第二侧机壳板102,第一侧机壳板101与第二侧机壳板102之间经侧板103连接,第一侧机壳板101、第二侧机壳板102及侧板103环绕形成机壳腔体第一侧机壳板101 与第二侧机壳板102采用对称结构。
40.侧板103与第一侧机壳板101及第二侧机壳板102之间构造为非封闭结构,形成出风口;所述第一侧机壳板101上具有第一通孔1011,第二侧机壳板102 上具有第二通孔1021。冷却风机工作时,第一通孔1011和第二通孔1021作为进风口,风经过两个通孔进入机壳腔体内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机壳板101、第二侧机壳板102采用近似圆形板,二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视具体的使用环境决定。侧板103环绕第一侧机壳板101、第二侧机壳板102的边缘设置,侧板103的宽度决定两机壳板的间隙,决定了壳体腔的宽度。侧板103构成为一种非封闭的结构,形成一个出风口。
41.外转子电机2,其外转子201设置在机壳腔体内,位于第一通孔1011与第二通孔之间。更优的,外转子电机2的轴线所在位置与第一通孔1011和第二通孔的轴线重合。电机启动后,位于机壳腔体内的外转子可转动。
42.叶轮组件:包括若干叶片板301、第一基座环302,其中,第一基座环302 为一块具有中心通孔的环形板。若干叶片板301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一基座302 环上,外转子201经第一基座环302的环中心穿过,第一基座环302连接至外转子201。作为优选,第一基座环302和叶片板301配合安装后,第一基座环 302位于叶片板301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相邻叶片板301之间的将形成出风孔。当电机2转动时,风景两侧的通孔进入,经叶片板301之间的出风孔吹出,再经出风口吹出至机壳腔体外部。
43.为解决叶片板301与基座环302之间安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座环302上设置有若干叶片通孔,叶片板301沿长度方向穿过叶片通孔。
44.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叶片板301为弧形板,其内凹一侧的板面朝向第一基座环302轴线所在方向。叶片通孔的设置方向成倾斜排列,使相邻叶片板301之间形成交错,提高出风效果。
45.由于风机工作时,叶片板301高速转动,其稳定性尤其重要。为进一步提高叶片板301的固定效果,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叶轮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基座环303,叶片板301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连接至第二基座环303。
4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叶轮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三基座环304 叶片板301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部连接至第三基座环304。
47.基于上述结构,第一基座环302固定叶片板301的中部,第二基座环303 和第三基座环304分别固定叶片板301的两侧端部,形成一种叶片板301的稳定固定结构。
48.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沿外转子201周壁设置有凸缘部202,第一基座环302与凸缘部202连接。第一基座环302上设置有若干螺栓孔,凸缘部202 与第一基座换302之间经过固定螺栓连接。
49.为解决电机固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冷却风机还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用于将外转子电机固定至壳体,被设置在第一通孔1011侧,和 /或,第二通孔侧。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稳定的固定效果,在第一通孔1011 侧和第二通孔侧军设置有固定支
架。
50.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支架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其结构如下:包括主体部401,及沿主体部401径向延伸设置的支脚部402,主体部401与外转子电机2连接,例如,可在主体部401上设置轴孔4011,电机轴203穿过轴孔,连支脚部402连接至相应通孔侧的机壳板外壁。
51.为了方便固定支架与壳体之间的配合安装,可进一步设置辅助安装板7。辅助安装板7为具有通孔的板状结构,其外径宽度使其可配合安装至第一通孔1011 和第二通孔处,固定支架与辅助安装板7固定连接。这种安装结构更方便拆卸。
52.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脚部具有若干个,沿主体部周向摆列设置。本实施例中,支脚部402有三个,呈120度间隔角排列在主体部侧周壁。
53.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103上设置有把手5及接线盒6。把手 5用于辅助移动风机,接线盒6用于辅助电机2接线。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