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1189发布日期:2022-05-11 13:4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冷暖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冷暖两用的空气调节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取暖器是一种调节空气温度的生活类环境电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对环境的空气温度也要求越来越高,取暖器因能够对寒冷的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升温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寒冷的地区或国家,取暖器已成为其家庭必备电器。
3.现有热风式取暖器的原理是:在机身上设置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出风口内侧安装发热体组件,发热体组件与进风口之间安装一风机。当发热体上电工作加热时,风机也同时工作,机身外的冷空气被风机从进风口吸入并吹向发热体组件,在发热体处进行冷热交换,使冷空气变成热空气再从出风口送出,实现对室内进行加热取暖。
4.上述热风式取暖器功能单一,只具备取暖功能,只适合寒冷的季节使用,一年当中使用的时间较短,造成了产品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既适用于寒冷季节又适用于炎热季节的冷暖空气调节装置,使用率高,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提供一种冷暖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机身组件以及设置在机身组件内部的风动系统和发热体组件,所述机身组件设有冷风出风口和暖风出风口;所述风动系统包括风机组件和传动机构,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能与所述暖风出风口相通的第一出风口和能与所述冷风出风口相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挡板和用于封闭第二出风口的第二挡板;所述发热体组件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和暖风出风口之间;在所述第一挡板封闭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状态,所述第二挡板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在所述第一挡板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状态,所述第二挡板封闭所述第二出风口。
8.进一步地:
9.所述机身组件包括一方开口的外壳、侧盖和顶盖,所述暖风出风口设置在外壳一立壁上,所述冷风出风口设置在侧盖上。
10.所述外壳的另外两方立壁中任一立壁设有进风口,或者两方立壁均设有进风口,设有暖风出风口的立壁位于设有进风口的两方立壁之间。
11.所述风机组件包括主电机、电机支架、风轮和风道,所述主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支架上,所述风道设置在电机支架上并与电机支架固定联接,所述风轮固定在主电机转轴上并置于风道内,该风道上方和下方设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风道的立壁上。
12.所述风道包括固定联接的下风道和上风道,所述下风道设置有下进风口、第一下
出风口和第二下出风口,所述上风道设置有上进风口、第一上出风口和第二上出风口,所述下风道的第一下出风口与上风道的第一上出风口组成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下风道的第二下出风口与上风道的第二上出风口组成所述第二出风口。
13.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传动支架、传动电机、齿盖、主齿轮、副齿轮和道轨,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道轨可滑动地设置在传动支架上,所述主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副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主齿轮和副齿轮啮合并设置在传动支架上,所述齿盖罩盖主齿轮和副齿轮并与传动支架固定联接,所述传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齿盖上,所述主齿轮与传动电机转轴固定联接。
14.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支架与风道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第一挡板227处于第一出风口的方向,第二挡板处于第二出风口的方向。
15.还包括摆头组件,该摆头组件设置于风机组件的下端。
16.所述摆头组件包括摆头电机、连接盖、摆头支架、摇头座、曲柄、连杆和底盖;所述摆头支架上设置有旋转孔,摇头座通过摆头支架的旋转孔与连接盖固定联接,摆头支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摇头座与连接盖之间,摆头电机的转轴穿过摆头支架与曲柄联接,连杆一端与曲柄转动联接,连杆另一端与摇头座转动联接,底盖与摇头座固定安装,摆头支架与机身组件或风机组件的电机支架固定联接。
17.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发热体支架和固定在发热体支架内的发热体。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巧妙地在风机组件上设置一个暖风出风口和一个冷风出风口,通过传动机构实现一个出风口打开,另一个出风口关闭,暖风出风口用于寒冷的冬季,冷风出风品用于炎热的夏季,能提高产品使用率,节省产品资源,且原理简单,应用较广。一机两用,降底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冷暖空气调节装置实施例分解轴测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冷暖空气调节装置实施例的风动系统分解轴测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冷暖空气调节装置实施例的齿轮与齿条啮合的状态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冷暖空气调节装置实施例的冷风出风口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冷暖空气调节装置实施例的暖风出风口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26.如图1所示,一种冷暖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机身组件1、风动系统2、摆头组件3和发热体组件4等。所述机身组件1又包括外壳11、侧盖12和顶盖13。所述外壳11上设置第一进风口111或/和第二进风口112、暖风出风口113等结构特征。所述侧盖12上设置有冷风出风口121。所述风动系统2包括风机组件21和传动机构22等部分。
27.如图2所示,所述风机组件21包括主电机211、电机支架212、下风道213、风轮214和上风道215。所述下风道213设置有下进风口2131、第一下出风口2132和第二下出风口2133。所述上风道215设置有上进风口2151、第一上出风口2152和第二上出风口2153。风机组件具
体连接方式如下:主电机211固定安装在电机支架212上,下风道213设置在电机支架212上并与电机支架212固定联接,风轮214固定在主电机转轴上,上风道215与下风道213固定联接,风轮214置于上下风道之间。下风道213的第一下出风口2132与上风道215的第一上出风口2152组成风道第一出风口a,下风道的第二下出风口2133与上风道的第二上出风口2153组成风道第二出风口b。
28.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机构22包括传动支架221、传动电机222、齿盖223、主齿轮224、副齿轮25、道轨226、第一挡板227和第二挡板228。所述第一挡板227上设置有第一齿条2271,所述第二挡板228上设置有第二齿条2281。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挡板227和第二挡板228通过道轨226可滑动的设置在传动支架221上。主齿轮224与第二齿条2281啮合,副齿轮25与第一齿条2271啮合,主副两个齿轮啮合并设置在传动支架221上,齿盖223将主副两个齿轮限位并与传动支架221固定联接,传动电机222固定安装在齿盖223上,主齿轮224与传动电机222转轴固定联接。
29.如图2所示,传动机构22的传动支架221与上风道215的上端固定联接,使第一挡板227处于第一出风口a方向,第二挡板228处于第二出风口b方向,从而组成风动系统。
30.如图1所示,所述摆头组件3包括摆头电机31、连接盖32、摆头支架33、摇头座34、曲柄35、连杆36和底盖37。所述摆头支架33上设置有旋转孔331。摇头座34通过摆头支架33的旋转孔与连接盖32固定联接,摆头支架33可转动的设置于摇头座34与连接盖32之间,摆头电机31固定安装在摆头支架33上,摆头电机31的转轴穿过摆头支架33与曲柄35联接,连杆36一端与曲柄35转动联接,另一端与摇头座34转动联接,底盖37与摇头座34固定安装。
31.如图1所示,所述发热体组件4包括发热体支架41和发热体42。发热体42固定安装在发热体支架41内组成发热体组件。
32.如图1所示,发热体组件4固定设置在外壳11暖风出风口113内侧。风动系统2固定安装在外壳11内部,风道第二出风口b与侧盖的冷风出风口对应设置,风道第一出风口a与外壳暖风出风口113内侧的发热体组件4对应设置,发热体组件4置于暖风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a之间,盖上顶盖。摆头组件3设置于外壳11的下端,摆头支架33与外壳11或电机支架212固定联接。
33.如图4所示,当需要作风扇使用时,主电机211工作带动风轮214高速旋转,使机身内部产生负压,驱驶机身外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11或第二进风口112吸入,传动电机222带动第一挡板227平移关闭第一出风口a,并带动第二挡板228平移打开第二出风口b,空气经上下风道的进风口被风轮214驱驶从风道第二出风口b和冷风出风口121吹出。
34.如图5所示,当需要作取暖器使用时,主电机211工作带动风轮214高速旋转,使机身内部产生负压,驱驶机身外的冷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11或第二进风口112吸入,传动电机222带动第一挡板227平移打开第一出风口a,并带动第二挡板228平移关闭第二出风口b,空气经上下风道的进风口被风轮214驱驶从风道第一出风口a吹向发热体组件4,此时发热体工作加热,冷空气在发热体处进行冷热交换,使冷空气变成热空气再从暖风出风口113吹出。
3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