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32009发布日期:2022-06-15 17:3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风扇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有关一种风扇领域,特别是一种风扇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2.散热风扇为一种常见的散热结构,其主要可提供电子元件、电机元件或有热能产生的机械中,而可以启动散热风扇并抽取其中所产生的热温,协助挥散热量进而达到散热冷却的目的,以此,而能保护电子、电机或机械元件,使其得以延长寿命,以避免因高温而受损及影响运作,因此,现今所常见的计算机主机、录放像机或复印机中皆装有散热风扇。
3.当前风扇在使用时,除了基本的两条电源线外,还有控制信号线输入pwm信号及反馈转速线反馈转速信号,以此来控制风扇的转速及得知实际转速,但进一步要通过控制信号线及反馈转速线来达到更加智能的控制,传统的驱动ic无法满足这样的使用需求。
4.为了让现有风扇可以达到智能控制,当前的作法为将传统ic替换成效能更好的mcu,但是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下述问题:
5.1、更换mcu导致成本;
6.2、换下的传统ic造成浪费;
7.3、因为更换为mcu,所以风扇整体的特性及功能都要重新规划设计。
8.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9.为改善上述的问题,本发明主要目的提供一种搭载传统驱动ic的风扇上增设一处理界面元件,以达到智能控制的风扇驱动结构。
10.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驱动结构,与一风扇连接,该风扇驱动结构包含一基板、一端口、一驱动单元、一处理界面单元;该端口设置于该基板上,具有一电源正极端、一电源负极端、一转速控制端及一转速反馈端;该驱动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该驱动单元与该风扇电性连接并输出一驱动信号;该处理界面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该处理界面单元与该驱动单元及端口电性连接,该处理界面单元根据所述端口接收的信号类型不同以产生不同的驱动信号,以此达到通讯控制该风扇。
11.通过上述结构,在最小的改动幅度下,即可让原本仅具有传统驱动ic的风扇具有智能通讯控制的能力,达到低成本升级传统风扇的优点。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风扇驱动结构的结构方块图;
13.图2a为运用本发明风扇驱动结构的风扇分解示意图;
14.图2b为运用本发明风扇驱动结构的风扇组合示意图。
15.附图标记说明:1-风扇;11-框座;12-定子组;13-转子组;2-驱动结构;21-基板;
22-端口;221-电源正极端;222-电源负极端;223-转速控制端;224-转速反馈端;23-驱动单元;24-处理界面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16.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17.请参阅图1、图2a及图2b,为本发明风扇驱动结构的结构方块图、运用本发明风扇驱动结构的风扇分解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本发明驱动结构2应用于一风扇1,在本实施例中风扇1为轴流扇,但不以此有所限制,例如横流扇、离心扇或其他类型的风扇都可以替换,该风扇1具有一框座11、一定子组12及一转子组13,上述元件为结构为本技术领域者熟知,于此不再赘述其细节。
18.驱动结构2包含一基板21,一端口22,设置于该基板21上,一驱动单元23,设置于该基板21上及一处理界面单元24,设置于该基板21上,该处理界面单元24与该驱动单元23及端口22电性连接,上述端口22具有一电源正极端231、一电源负极端232、一转速控制端233及一转速反馈端234,该转速控制端233输入一脉宽调变信号(pwm),该转速反馈端234输出一风扇转速信号(fg),该基板21为一软性基板或印刷电路板,该处理界面单元24为一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 unit)。
19.上述驱动结构2较佳的设置于该风扇1内,也可以为外挂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2设置于框座11上,进一步该定子组12可以整合在基板21上以节省空间使风扇1小型化,当端口22与一外部排线连接时,电源正极端231及电源负极端232提供风扇1及驱动结构2作动的电力,在一般的使用状况下,转速控制端233接收来至外部的脉宽调变信号(pwm)控制转速,由转速反馈端234输出风扇转速信号(fg)来确定实际转速,此时处理界面单元24尚未接收到智能通讯信号而不进行作动,此时仅通过驱动单元23来进行风扇1的驱动;在进行智能通讯时,智能通讯信号由转速控制端233输入至处理界面单元24,由处理界面单元24将智能通讯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后将结果传送给驱动单元23,再由驱动单元23进行风扇1的驱动。
20.简言之,本发明不论外部输入的信号为何,先经由处理界面单元24进行判断,如判断为传统的控制信号时则不进行解析处理,直接由驱动单元23进行风扇1的驱动,如判断为智能的控制信号时则先由处理界面单元24进行解析处理,再由驱动单元23进行风扇1的驱动,以此在不需要更动原有的架构下,新增一处理界面单元24,使传统风扇升级为智能风扇。
21.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
22.1、降低升级成本;
23.2、减少升级时的浪费;
24.3、保持原有特性及功能,不需重新规划设计。
25.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扇驱动结构,与一风扇连接,其特征在于,该风扇驱动结构包含:一基板;一端口,设置于该基板上,具有一电源正极端、一电源负极端、一转速控制端及一转速反馈端;一驱动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该驱动单元与该风扇电性连接并输出一驱动信号;及一处理界面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该处理界面单元与该驱动单元及端口电性连接,该处理界面单元根据所述端口接收的信号类型不同以产生不同的驱动信号,以此达到通讯控制该风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包含一框座、一定子组及一转子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与该定子组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速控制端输入一脉宽调变信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速反馈端输出一风扇转速信号。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为一软性基板。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界面单元为一微控制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扇驱动结构,与一风扇连接,该风扇驱动结构包含:一基板、一端口、一驱动单元、一处理界面单元;该端口设置于该基板上,具有一电源正极端、一电源负极端,一转速控制端及一转速反馈端;该驱动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该驱动单元与该风扇电性连接并输出一驱动信号;及处理界面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该处理界面单元与该驱动单元及端口电性连接,该处理界面单元根据所述端口接收的信号类型不同以产生不同的驱动信号,以此达到通讯控制该风扇。扇。扇。


技术研发人员:孙颂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9
技术公布日:2022/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