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5978发布日期:2023-12-29 20:2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1、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制冷风扇可使用制冷系统来降低制冷风扇的出风温度,但为了降低制冷风扇的出风温度,需要增大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等部件的体积,不利于风扇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风扇。

3、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壳体、湿帘、第一风机、供液组件和换热组件;壳体设置有风道;第一风机能够驱动风道内的气体流动;湿帘设置于风道内的气体的流动路径上;供液组件包括供液管,供液管能够向湿帘输送液体;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能够与供液管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

4、在该技术方案中,风扇包括湿帘、第一风机、供液组件和换热组件;壳体设置有风道,第一风机能够驱动风道内的气体流动,湿帘设置于风道内的气体的流动路径上,使得第一风机产生的风力可以更多地经过湿帘。供液组件包括供液管,供液管能够向湿帘输送液体;使得液体通过供液管传递到湿帘上。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能够与供液管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使得第一换热器可以将供液管内的液体冷却,冷却后的液体通过供液管输送至湿帘。在第一风机工作时,第一风机产生的气流会经过含有低温液体的湿帘,在低温液体的作用下,会产生的大量的低温的气流,并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可以将低温的气流进行输出,进而实现制冷。在制冷过程中,气流能够加快湿帘上液体的蒸发速度,进而在液体蒸发的过程中利用液体蒸发吸热来进一步降低气流的温度,在不改变风扇的体积的情况下,能够提升制冷效果;在相同制冷需求的情况下,可以缩小风扇的体积,便于对风扇进行小型化设计。

5、风扇包括壳体,进而通过壳体可以对风扇的部件进行保护,避免对风扇内的部件产生影响而降低风扇的制冷效率。壳体设置有风道,第一风机能够驱动风道内的气体流动,湿帘设置于风道内的气体的流动路径上,可以使得第一风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冷风可以通过风道向壳体外输出,进而实现风扇的制冷。并且,湿帘设置于风道内还可以对湿帘产生的冷风只能通过风道进行输出,进而实现对冷风输出进行导向。

6、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风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7、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供液组件还包括供液盘,供液盘的底壁设置有供液口,供液口朝向湿帘设置;供液管的第一端与供液盘连接。

8、在该技术方案中,供液组件还包括供液盘,供液盘的底壁设置有供液口,供液口朝向湿帘设置,使得供液盘内液体通过供液口可以输送至湿帘,以便于为湿帘提供液体。供液管的第一端与供液盘连接,以使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产生的低温液体可以通过供液管输送至供液盘。通过设置供液盘和供液口将低温的液体输送至湿帘,进而实现对湿帘的低温的液体的提供,使得在第一风机工作时,可以持续地进行制冷。

9、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供液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供液口在供液盘的底壁上均匀分布。

10、在该技术方案中,供液口的数量为多个,使得供液盘内的低温的液体可以通过多个供液口流入到湿帘上,使得供液盘内的液体可以更方便地流入到湿帘上。多个供液口在供液盘的底壁上均匀分布,使得多个供液口向湿帘提供低温液体更加地均匀,避免供液不均匀而影响风扇制冷的效率。

11、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供液组件还包括集液盘,集液盘设置于湿帘的下方,与供液管的第二端连接。

12、在该技术方案中,供液组件还包括集液盘,集液盘设置于湿帘的下方,通过将集液盘设置在湿帘的下方,使得集液盘可以对湿帘流出的液体进行集中收集,集液盘与供液管的第二端连接,使得集液盘可以将收集后的液体通过供液管输送回第一换热器内,以使集液盘可以对湿帘流出的液体进行回收,进而可以实现对液体的循环利用。

13、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还包括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节流部件;第二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压缩机和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节流部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和压缩机连接。

14、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还包括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节流部件;第二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压缩机和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进而将第二换热器设置在第一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以实现对第二换热器的安装。通过设置第二换热器可以对压缩机排出的高温的冷媒转化为低温的冷媒,并将低温的冷媒送到第一换热器内。节流部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和压缩机连接,使得节流部件可以对第一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流通冷媒的流量进行调节。具体地,第二换热器为冷凝器。

15、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还包括四通阀,四通阀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四通阀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四通阀的第三端与压缩机的回气端连接,四通阀的第四端与节流部件的第二端连接。

16、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还包括四通阀,四通阀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以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可以流入四通阀的第一端;四通阀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以使经过压缩机排气端排出的冷媒在流入四通阀的第一端后可以通过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流入到第二换热器内,以实现将在压缩机和第二换热器之间运送冷媒。四通阀的第三端与压缩机的回气端连接,四通阀的第四端与节流部件的第二端连接,使得冷媒通过四通阀在节流部件和压缩机之间传递,进而通过设置四通阀使得换热组件可以实现在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之间切换,以实现制冷和制热的功能,满足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17、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换热器和节流部件连接;第二管与第一管并列设置,与供液管连接。

18、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换热器和节流部件连接;以使得制冷剂可以从第二换热器中流入到第一换热器中,并从第一换热器流入到节流部件,进而实现制冷剂的流通。第二管与第一管并列设置,进而使得第一管内的制冷剂和第一管内的液体之间进行换热,以改变第一管内液体的温度,第二管与供液管连接,进而可以为供液管不断地提供温度改变后的液体。

19、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供液管包括第三管和第四管;第三管的两端分别与集液盘和第二管连接;第四管的两端分别与供液盘和第二管连接。

20、在该技术方案中,供液管包括第三管和第四管,第三管的两端分别与集液盘和第二管连接,以实现对第三管的安装,使得第三管可以将集液盘收集的液体通过第三管回流到第二管内,以使回收后的液体可以继续和第二管内的制冷剂进行冷热交换,继而可以持续地产生的低温的液体,来使风扇一直产生冷风。第四管的两端分别与供液盘和第二管连接,使得第四管可以在供液盘与第二管之间传递液体,以实现将与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的液体通过第四管传递至供液盘内,进而实现对液体的输送。

21、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供液组件还包括驱动泵,驱动泵设置于第四管上。

22、在该技术方案中,供液组件还包括驱动泵,驱动泵设置于第四管上,使得驱动泵可以将第一换热器内低温的液体进行抽取,并将抽取后的液体通过第四管运送至供液盘内,以使驱动泵可以为液体的运送提供动力,进而使得低温的液体更加快速地、方便地运送至供液盘内。

23、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风扇还包括第二风机,第二风机的上风端或下风端朝向第二换热器。

24、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风机的上风端或下风端朝向第二换热器,能够加快第二换热器与周围空气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换热组件的制冷效果。

25、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器为半导体制冷部件,与供液管并列设置。

26、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器为半导体制冷部件,与供液管并列设置,通过将半导体制冷部件与供液管并列设置,使得半导体制冷部件可以对供液管内的持续地进行降温,使得降温后的液体可以输送至湿帘,采用半导体制冷部件的方式可以无需使用制冷剂就可以对供液管的液体进行降温。并且还可以连续工作,在工作时不会产生噪音、延长使用寿命。

27、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供液组件还包括喷淋部件,喷淋部件与供液管连接,朝向湿帘设置。

28、在该技术方案中,供液组件还包括喷淋部件,喷淋部件与供液管连接,朝向湿帘设置,通过设置喷淋部件与供液管相连接,使得供液管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喷淋部件进行输出,以实现对液体的输送。喷淋部件朝向湿帘设置,可以使得喷淋部件输出的液体可以喷射到湿帘上,进而实现对湿帘所需液体的供应。

29、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设置有风道,第一风机、湿帘和供液组件设置于上壳体内;下壳体与上壳体连接,换热组件设置于下壳体内。

30、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设置于下壳体内,第一风机、湿帘和供液组件设置于上壳体内,进而将换热组件与其余部件分离,避免换热组件影响第一风机向室内输送冷风,进而提升风扇的制冷效果。

31、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供液管沿壳体的侧壁设置。

32、在该技术方案中,供液管沿壳体的侧壁设置,通过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供液管,使得供液管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进行安装,可以节省壳体内部的看空间,进而可以极大地减小风扇的体积。

33、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设置于供液组件的下方。

34、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设置于供液组件的下方,使得换热组件和供液组件位于同一个方向,进而可以降低风扇的重心,使得风扇在运行时更加地稳定,进而可以保证风扇可以稳定地进行制冷。

3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