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04060发布日期:2022-09-21 09:55阅读:60来源:国知局
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空气压缩机(简称为压缩机)是一种用于压缩气体的设备,然而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大约80%~85%的电能转化为热量,上述热量被各种冷却器或排风扇带走排放到空气环境中,这样不仅造成空压机房空气环境温度过高,使空压机存在跳停的安全隐患,影响正常生产,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能量。
3.在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板式换热器对排油管路进行热交换利用,将空压机的余热回收利用,然而,上述回收系统的余热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余热回收系统的余热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压缩机;油气分离器,与压缩机的排油口连通;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管路组件、蓄水箱及开关结构,管路组件包括进液管、进液支管及出液管,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出液管与蓄水箱连通,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进液管与蓄水箱连通;进液支管与水源连通,开关结构设置在进液支管上,以用于控制进液支管与进液管的通断状态;第一冷凝器,换热器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油液管路与油气分离器的排油口,换热器的出油口通过第二油液管路与第一冷凝器连通;第二冷凝器,通过排气管与油气分离器的排气口连通,第二冷凝器与第一冷凝器相对设置;风机,风机的出风方向为第二冷凝器至第一冷凝器的方向;其中,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具有第一余热回收模式和第二余热回收模式,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一余热回收模式时,通过开关结构控制进液支管与进液管连通;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二余热回收模式时,通过开关结构控制进液支管与进液管断开连通。
6.进一步地,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三油液管路,第三油液管路的一端与压缩机的进油口连通;第四油液管路,第三油液管路的另一端与第四油液管路连通;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第一油液管路上,第一控制阀与第四油液管路连接,第一控制阀具有控制第一油液管路内的油液全部进入换热器内的第一状态和控制至少部分油液进入第四油液管路内的第二状态;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从第一冷凝器排出的油液温度;其中,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一余热回收模式且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以使第一控制阀处于第二状态。
7.进一步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泵体,设置在进液管和/或出液管上;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一余热回收模式时,控制泵体停止运行;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二余热回收模式是,控制泵体启动,以将位于蓄水箱内的水泵送至换热器内。
8.进一步地,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排气管的端部上,第
二控制阀包括阀体和密封结构,阀体具有过流孔和排气孔,排气管的内腔通过过流孔与排气孔连通;密封结构可活动地设置在阀体内,以封堵或避让过流孔。
9.进一步地,第二控制阀还包括:弹性结构,设置在阀体内,弹性结构用于向密封结构施加朝向过流孔运动的弹性力,以通过密封结构封堵过流孔。
10.进一步地,过流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过流孔和第二过流孔,阀体包括:第一筒体,与排气管连接且与排气管连通;第二筒体,与第一筒体连接,第二筒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第二筒体的内腔分隔为安装腔和过渡腔,安装腔的腔壁具有第一过流孔,隔板具有第二过流孔,密封结构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过渡腔与排气孔连通;其中,过渡腔围绕安装腔设置。
11.进一步地,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三控制阀,设置在第一油液管路上且位于油气分离器与换热器之间;第五油液管路,第五油液管路与第三控制阀和第二油液管路均连接;第三控制阀具有控制第一油液管路内的油液全部进入换热器内的第一状态和控制第一油液管路内的油液全部进入第五油液管路内的第二状态。
12.进一步地,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进液管上;和/或,第三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出液管上;和/或,第四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一油液管路上;和/或,第五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油液管路上。
13.进一步地,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四控制阀,设置在第二油液管路上且位于第一冷凝器与换热器之间;第六油液管路,第四控制阀通过第六油液管路与第三油液管路连接;第四控制阀具有控制第二油液管路内的油液全部进入第一冷凝器内的第一状态和控制第二油液管路内的油液全部进入第六油液管路内的第二状态。
14.进一步地,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六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从换热器排出的油液温度;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二余热回收模式、第六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且第四控制阀处于第一状态时,控制风机停止运行。
15.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启动风机后,风机将第二冷凝器上的热量吹向第一冷凝器,以对第一冷凝器内的油液进行加热,进而回收、利用排气管内的热量。这样,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具有两种余热回收状态,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一余热回收模式时,水源中的水能够通过进液支管进入换热器的进水口内并与位于第一油液管路内的油液进行热量交换,以对水进行加热,由于上述过程导致第一油液管路内的油液的热量消耗较大,则进入到第二油液管路内的油液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此时通过风机和第二冷凝器相结合对排气管内的气体热量进行回收,通过上述热量对进入压缩机的进油口的油液进行加热,进而实现第一油液管路内油液的热量、排气管内气体的热量的双重回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余热回收系统的余热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二余热回收模式时,水源中的水不能够进入换热器中,仅对管路组件中的现存水进行加热,此时第一油液管路内的油液的热量消耗较小,无需对进入压缩机的进油口的油液进行加热,则仅实现第一油液管路内油液的热量回收,工作人员可依照工况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余热回收模式。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的第二控制阀的密封结构封堵过流孔时的剖视图;
19.图3示出了图2中的第二控制阀的密封结构避让过流孔时的剖视图。
2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1.1、进液支管;2、第二自来水阀;3、第二温度检测装置;4、第五温度检测装置;5、第二油液管路;6、第四控制阀;7、第六油液管路;8、稳压罐;9、排气管;10、第三油液管路;11、油过滤器;12、空气过滤器;13、进气管;14、压缩机;15、油气混合管路;16、油气分离器;17、第一油液管路;18、第一连接点;19、第三控制阀;20、换热器;21、恒温器;22、出液管;23、用户;24、泵体;25、进液管;26、第三温度检测装置;27、第五油液管路;28、第一冷凝器;29、风机;30、第二冷凝器;31、第二连接点;32、第一控制阀;33、第四温度检测装置;34、第三连接点;35、第四油液管路;36、排污管;37、排污阀;38、蓄水箱;39、第二水管路;40、第一水管路;41、补水阀;42、补水管;43、软水器;44、第一自来水管路;45、第二自来水管路;46、第一自来水阀;47、软化水箱;48、循环泵;49、第一筒体;50、隔板;51、第二筒体;52、支撑板;53、排气孔;54、弹性结构;55、第二过流孔;56、密封结构;57、第一过流孔;58、第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23.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4.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2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余热回收系统的余热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26.如图1至图3所示,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压缩机14、油气分离器16、余热回收装置、第一冷凝器28、第二冷凝器30及风机29。油气分离器16与压缩机14的排油口连通。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20、管路组件、蓄水箱38及开关结构,管路组件包括进液管25、进液支管1及出液管22,换热器20的出水口通过出液管22与蓄水箱38连通,换热器20的进水口通过进液管25与蓄水箱38连通;进液支管1与水源连通,开关结构设置在进液支管1上,以用于控制进液支管1与进液管25的通断状态。换热器20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油液管路17与油气分离器16的排油口,换热器20的出油口通过第二油液管路5与第一冷凝器28连通。第二冷凝器30通过排气管9与油气分离器16的排气口连通,第二冷凝器30与第一冷凝器28相对设置。风机29的出风方向为第二冷凝器30至第一冷凝器28的方向。其中,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具有第一余热回收模式和第二余热回收模式,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一余热回收模式时,通过开关结构控制进液支管1与进液管25连通;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二余热回收
模式时,通过开关结构控制进液支管1与进液管25断开连通。
27.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冷凝器28和第二冷凝器30,启动风机29后,风机29将第二冷凝器30上的热量吹向第一冷凝器28,以对第一冷凝器28内的油液进行加热,进而回收、利用排气管9内的热量。这样,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具有两种余热回收状态,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一余热回收模式时,水源中的水能够通过进液支管1进入换热器20的进水口内并与位于第一油液管路17内的油液进行热量交换,以对水进行加热,由于上述过程导致第一油液管路17内的油液的热量消耗较大,则进入到第二油液管路5内的油液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此时通过风机29和第二冷凝器30相结合对排气管9内的气体热量进行回收,通过上述热量对进入压缩机14的进油口的油液进行加热,进而实现第一油液管路17内油液的热量、排气管9内气体的热量的双重回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余热回收系统的余热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二余热回收模式时,水源中的水不能够进入换热器20中,仅对管路组件中的现存水进行加热,此时第一油液管路17内的油液的热量消耗较小,无需对进入压缩机14的进油口的油液进行加热,则仅实现第一油液管路17内油液的热量回收,工作人员可依照工况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余热回收模式。
28.在本实施例中,空气从压缩机14的进气口进入到压缩机14内,经过压缩后从压缩机14的排气口排出,由于从压缩机14的排气口排出的压缩空气混合了压缩机14的润滑油,也就是说从压缩机14出口出来的是油气混合物,该油气混合物经油气混合管路15进入到油气分离器16中,经过分离,压缩空气进入到排气管9中,润滑油进入到第一油液管路17中,需要换热时,第一油液管路17中的润滑油流经换热器20的热侧,并与流经换热器20冷侧的第一水循环管路中的水进行换热,即润滑油放热、水吸热。第一水循环管路将从换热器20吸取的热量储存在蓄水箱38中,而第二水循环管路再将蓄水箱38中的热量转移至用户23。
29.如图1所示,自来水管路上连接有软水器43和软化水箱47,自来水管路包括第一自来水管路44、第二自来水管路45及进液支管1,自来水阀包括第一自来水阀46和第二自来水阀2,第一自来水管路44与软水器43的进水口连接,第二自来水管路45位于软水器43的出水口和软化水箱47的进水口之间,进液支管1位于软化水箱47的出口和进液管25之间,第一自来水阀46设置在第二自来水管路45上,第二自来水阀2设置在进液支管1上。这样,软水器43用于去除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原水硬度,从而避免碳酸盐在管道组件内产生结垢现象。
30.如图1所示,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三油液管路10、第四油液管路35、第一控制阀32及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三油液管路10的一端与压缩机14的进油口连通。第三油液管路10的另一端与第四油液管路35连通。第一控制阀32设置在第一油液管路17上,第一控制阀32与第四油液管路35连接,第一控制阀32具有控制第一油液管路17内的油液全部进入换热器20内的第一状态和控制至少部分油液进入第四油液管路35内的第二状态。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从第一冷凝器28排出的油液温度。其中,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一余热回收模式且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以使第一控制阀32处于第二状态。可选地,第一预设温度值为65℃。
31.具体地,当从第一冷凝器28出来的油液温度低于65℃时,第一控制阀32通过第四油液管路35分流高温油液到第三油液管路10中,以提高压缩机14的回油温度,使回油温度
恒定在65℃。这样,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一余热回收模式时,既能回收润滑油中的热量,又能回收压缩空气中的热量,以使压缩机14余热利用最大化。
32.可选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计。
33.可选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泵体24。其中,泵体24设置在进液管25和/或出液管22上;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一余热回收模式时,控制泵体24停止运行;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二余热回收模式是,控制泵体24启动,以将位于蓄水箱38内的水泵送至换热器20内。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泵体24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工况,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加工灵活性,同时,泵体24用于将位于蓄水箱38内的水泵送至换热器20内,以确保水在换热器20和蓄水箱38之间循环流动,避免水资源浪费。
34.在本实施例中,进液管25和出液管22形成第一水循环管路,进液管25的一端与换热器20冷侧的进水口连接,进液管25的另一端与蓄水箱38的出水口连接,出液管22的一端与换热器20冷侧的出水口连接,出液管22的另一端与蓄水箱38的回水口连接,进液管25上连接有进液支管1,出液管22上设置有恒温器21,以通过恒温器21控制换热器20的出水温度恒定。泵体24设置在进液管25上,在泵体24运行时,第一水循环管路中的水在换热器20和蓄水箱38之间来回流动(当水流经换热器20时吸热,当水流经蓄水箱38时放热,即蓄水箱38蓄热),以形成水循环。
35.如图1至图3所示,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阀58。其中,第二控制阀58设置在排气管9的端部上,第二控制阀58包括阀体和密封结构56,阀体具有过流孔和排气孔53,排气管9的内腔通过过流孔与排气孔53连通;密封结构56可活动地设置在阀体内,以封堵或避让过流孔。这样,在第二控制阀58处于初始状态时,排气孔53处于闭合状态,只有密封结构56被压缩气体推动并运动至避让过流孔时,压缩气体才能够从排气孔53排出,以防止杂质进入排气管9内造成排气管9堵塞。
36.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控制阀58还包括弹性结构54。其中,弹性结构54设置在阀体内,弹性结构54用于向密封结构56施加朝向过流孔运动的弹性力,以通过密封结构56封堵过流孔。这样,在压缩气体推动密封结构56运动并使得密封结构56运动至避让过流孔时,弹性结构54处于压缩状态,在排气管9不进行排气时,弹性结构54恢复弹性形变,以推动密封结构56朝向过流孔运动,直至将过流孔封堵。可选地,弹性结构54为弹簧。
37.如图2和图3所示,过流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过流孔57和第二过流孔55,阀体包括第一筒体49和第二筒体51。第一筒体49与排气管9连接且与排气管9连通。第二筒体51与第一筒体49连接,第二筒体51内设置有隔板50,隔板50将第二筒体51的内腔分隔为安装腔和过渡腔,安装腔的腔壁具有第一过流孔57,隔板50具有第二过流孔55,密封结构56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过渡腔与排气孔53连通。其中,过渡腔围绕安装腔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二控制阀58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二控制阀58的加工成本。
3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筒体49设置在排气管9的出口处,第一筒体49和第二筒体51的筒腔连接处具有第一过流孔57,第一过流孔57连通第一筒体49和第二筒体51的筒腔,第二筒体51的筒腔内固定设有支撑板52,支撑板52垂直于第二筒体51,位于支撑板52上方的第二筒体51的筒腔内设置有隔板50,隔板50的下端固定在支撑板52上,隔板50的上端固定设于第一筒体49和第二筒体51的筒腔连接处。隔板50呈筒状,隔板50与第一过流孔57同轴设置,隔板50的内筒径大于第一过流孔57的孔径,密封结构56的直径等于隔板50的内筒径,隔
板50的筒壁上设置有第二过流孔55,支撑板52上设置有排气孔53,排气孔53位于隔板50的外筒壁和第二筒体51的内筒壁之间。
39.可选地,第一筒体49与排气管9焊接或螺纹连接。
40.具体地,当压缩空气从排气管9的出口流出时,进入到第二控制阀58的第一筒体49的筒腔内,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密封结构56向下移动并压缩弹性结构54,此时打开第一过流孔57,第一筒体49筒腔内的压缩空气经第一过流孔57进入到第二筒体51的筒腔内,密封结构56继续向下移动,当密封结构56的高度低于第二过流孔55时,第二筒体51筒腔内的压缩空气经第二过流孔55进入到隔板50与第二筒体51之间的环形腔体内,之后环形腔体内的压缩空气再经排气孔53进入到第二筒体51的筒腔下方,并从第二筒体51的下筒口排出。其中,当排气管9的出口不再流出压缩空气时,被压缩的弹性结构54向上推动密封结构56运动,直至密封结构56堵住第一过流孔57,此时第二控制阀58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当排气管9不排放压缩空气时,即处于非使用状态时,能够通过第二控制阀58关闭排气管9的出口,进而防止杂质进入排气管9内造成排气管9堵塞。
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流孔57的孔壁与密封结构56的形状相匹配。可选地,密封结构56为球体。
42.如图1所示,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三控制阀19和第五油液管路27。其中,第三控制阀19设置在第一油液管路17上且位于油气分离器16与换热器20之间。第五油液管路27与第三控制阀19和第二油液管路5均连接。第三控制阀19具有控制第一油液管路17内的油液全部进入换热器20内的第一状态和控制第一油液管路17内的油液全部进入第五油液管路27内的第二状态。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具有多种运行模式,在第三控制阀19处于第一状态时,换热器20投入使用,以为用户提供热水。在第三控制阀19处于第二状态时,换热器20不投入使用,油液直接回流至压缩机14内。
43.具体地,第三控制阀19位于第一控制阀32和换热器20之间,第三控制阀19通过第五油液管路27与第二油液管路5连接。在第三控制阀19处于第一状态时,位于第一油液管路17中的润滑油仅进入换热器20中;在第三控制阀19处于第二状态时,位于第一油液管路17中的润滑油仅经第五油液管路27直接输入到第二油液管路5中。当用户需要使用换热器20时,调整第三控制阀19至第一状态,相反,不需要换热时,调整第三控制阀19至第二状态。
44.可选地,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装置3,第二温度检测装置3设置在进液管25上;和/或,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三温度检测装置26,第三温度检测装置26设置在出液管22上;和/或,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四温度检测装置33,第四温度检测装置33设置在第一油液管路17上;和/或,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五温度检测装置4,第五温度检测装置4设置在第二油液管路5上。
45.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0冷侧进口处的进液管25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3,换热器20冷侧出口处的出液管22上设置有第三温度检测装置26,换热器20热侧进口处的第一油液管路17上设置有第四温度检测装置33,换热器20热侧出口处的第二油液管路5上设置有第五温度检测装置4。这样,通过第二温度检测装置3、第三温度检测装置26、第四温度检测装置33及第五温度检测装置4检测换热器20冷、热侧进出口的温度,以便工作人员对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的温度进行监控。
46.可选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3为温度计。
47.可选地,第三温度检测装置26为温度计。
48.可选地,第四温度检测装置33为温度计。
49.可选地,第五温度检测装置4为温度计。
50.如图1所示,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四控制阀6和第六油液管路7。其中,第四控制阀6设置在第二油液管路5上且位于第一冷凝器28与换热器20之间。第四控制阀6通过第六油液管路7与第三油液管路10连接;第四控制阀6具有控制第二油液管路5内的油液全部进入第一冷凝器28内的第一状态和控制第二油液管路5内的油液全部进入第六油液管路7内的第二状态。这样,在第四控制阀6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冷凝器28投入使用;在第四控制阀6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冷凝器28未投入使用,油液直接回流至压缩机14内,工作人员可根据工况和使用需求进行选择。
51.具体地,第五油液管路27与第二油液管路5之间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18,第四控制阀6位于第一连接点18和第一冷凝器28之间,第六油液管路7与第三油液管路10之间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31,第四油液管路35与第三油液管路10之间的连接点为第三连接点34,第二连接点31位于第三连接点34和第一冷凝器28之间。
52.在本实施例中,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第六温度检测装置。其中,第六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从换热器20排出的油液温度;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二余热回收模式、第六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且第四控制阀6处于第一状态时,控制风机29停止运行。
53.如图1所示,蓄水箱38上设置有补水管42和排污管36,补水管42上设置有补水阀41,排污管36上设置有排污阀37。其中,补水管42用于补充蓄水箱38的水量,排污管36用于检修蓄水箱38时排出其内的污水。
5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水循环管路包括第一水管路40和第二水管路39,第一水管路40的一端与蓄水箱38的释热出水口连接,第一水管路40的另一端与用户23的进水端连接,第二水管路39的一端与蓄水箱38的释热回水口连接,第二水管路39的另一端与用户23的出水端连接,第一水管路40或第二水管路39上连接有循环泵48。当循环泵48运行时,第二水循环管路中的水在蓄水箱38和用户23之间来回流动(当水流经蓄水箱38时吸热,即蓄水箱38释热,当水流经用户23时放热),形成水循环。其中,第一水循环管路将从换热器20吸取的热量储存在蓄水箱38中,而第二水循环管路再将蓄水箱38中的热量转移至用户23。
55.如图1所示,第三油液管路10上设置有油过滤器11,油过滤器11用于过滤流向压缩机14的润滑油,油过滤器11位于第三连接点34和压缩机14之间。压缩机14的进气口与进气管13连接,进气管13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12。在空气在进入压缩机14之前,先经过空气过滤器12进行过滤。
56.如图1所示,排气管9上设置有稳压罐8,第二冷凝器30位于稳压罐8和油气分离器16之间。其中,稳压罐8用于稳定从排气管9排出的压缩空气的压力。
57.在本实施例中,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两个空冷器,将两个空冷器分别布置于第二油液管路5和排气管9上,布置于第二油液管路5上的空冷器为第一冷凝器28,布置于排气管9上的空冷器为第二冷凝器30。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运行时,具有两种运行模式:第一余热回收模式(全热回收模式)和第二余热回收模式(部分余热回收模式)。
58.第一余热回收模式(全热回收模式)适用于热量需求大的工况,在空压机余热回收
系统处于第一余热回收模式时,打开第一自来水阀46和第二自来水阀2,常温自来水进入换热器20冷侧,从流经换热器20热侧的润滑油中取热,并制备50℃热水供出。从油气分离器16出来的润滑油经第一油液管路17进入到换热器20热侧并与第一水循环管路中的自来水换热。在上述过程中,润滑油放热较大,即从换热器20进入到第二油液管路5中的润滑油的温度低于30℃,低于30℃的润滑油进入到第一冷凝器28中,此时调节风机29的风量,控制第二冷凝器30的出风温度大于50℃并吹向第一冷凝器28,对位于第一冷凝器28内部的润滑油进行加热,以实现排气管9中的压缩空气的热量回收。其中,当从第一冷凝器28出来的润滑油温度低于65℃时,第一控制阀32通过第四油液管路35分流高温润滑油到第三油液管路10,以升高压缩机14的回油温度,使回油温度恒定在65℃。由此可见,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一余热回收模式(全热回收模式)时,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既能回收润滑油中的热量,又能回收压缩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实现压缩机14余热利用最大化。
59.第二余热回收模式(部分余热回收模式)适用于热量需求小的工况,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二余热回收模式(部分余热回收模式)时,不需要全部回收压缩机14全热,关闭第一自来水阀46和第二自来水阀2,启动泵体24使循环水进入换热器20冷侧,从润滑油中取热,制取50℃热水供出。在润滑油流经换热器20换热时,放热较小,当从换热器20出来的润滑油的温度大于65℃时,润滑油进入到第一冷凝器28中,此时调节风机29的风量,控制第二冷凝器30的出风温度小于50℃并吹向第一冷凝器28,对位于第一冷凝器28内部的润滑油进行冷却,以满足压缩机14的回油温度要求。其中,当从换热器20出来的润滑油的温度低于65℃时,第四控制阀6通过第六油液管路7将润滑油直接输送至第三油液管路10,由于第三油液管路10中的润滑油温度低于65℃,不满足压缩机14的回油温度要求,于是第一控制阀32通过第四油液管路35分流高温润滑油到第三油液管路10,以提高压缩机14的回油温度,使回油温度恒定在65℃。
60.需要说明的是,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二余热回收模式(部分余热回收模式)时,若从换热器20出来的润滑油的温度低于65℃,第二油液管路5中的润滑油能够通过两种方式进入到第三油液管路10,两种方式分别为:(1)在第四控制阀6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油液管路5中的润滑油直接进入到第一冷凝器28,此时风机29不工作,即润滑油在流经第一冷凝器28时不发生换热(此时第一冷凝器28只充当油液管路的作用),从第一冷凝器28出来的润滑油进入到第三油液管路10。(2)在第四控制阀6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油液管路5中的润滑油在第四控制阀6的作用下经第六油液管路7进入到第三油液管路10。
61.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62.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启动风机后,风机将第二冷凝器上的热量吹向第一冷凝器,以对第一冷凝器内的油液进行加热,进而回收、利用排气管内的热量。这样,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具有两种余热回收状态,在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一余热回收模式时,水源中的水能够通过进液支管进入换热器的进水口内并与位于第一油液管路内的油液进行热量交换,以对水进行加热,由于上述过程导致第一油液管路内的油液的热量消耗较大,则进入到第二油液管路内的油液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此时通过风机和第二冷凝器相结合对排气管内的气体热量进行回收,通过上述热量对进入压缩机的进油口的油液进行加热,进而实现第一油液管路内油液的热量、排气管内气体的热量的双重回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余热回收系统的余热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在空
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处于第二余热回收模式时,水源中的水不能够进入换热器中,仅对管路组件中的现存水进行加热,此时第一油液管路内的油液的热量消耗较小,无需对进入压缩机的进油口的油液进行加热,则仅实现第一油液管路内油液的热量回收,工作人员可依照工况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余热回收模式。
63.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6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6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