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84333发布日期:2022-10-12 12:17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真空泵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辅助工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真空泵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领域里,许多建筑材料均需要通过干化脱水方可制成,而其中干化脱水通常需要水环式真空泵辅助实现。例如,脱硫石膏作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对脱硫石膏进行脱水干化处理时,一般采用真空皮带机进行脱水,石膏浆液被送入真空皮带机的滤布上,滤布下方设有真空盒,滤液和空气同时被抽送到真空管后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水分离,气液分离器顶部出口与真空泵相连,气体被真空泵抽走排入大气中,此处采用的真空泵一般为水环式真空泵。
3.而现有的真空泵排气管大都通过真空泵将气体从指定容器内部抽取至排气管内部,大多排气管设计为直排形式,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大量冷凝水外排。例如石膏浆液经过气液分离后得到的气体,仍会含有少量的液体,其主要成分为氯离子,如果不对气体中的氯离子进行过滤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环境造成腐蚀,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直排形式的真空管会携带有冷凝水,造成冷凝水外排问题,提供一种真空泵排气管,该真空泵排气管能够解决真空泵运行中排出冷凝水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泵排气装置,包括主管和过滤管,所述主管为三通结构,包括能够与真空泵相连的入口管路、气体管路和液体管路,气体能够沿着所述气体管路的延伸方向流动,液体能够沿着所述液体管路的延伸方向流动,所述过滤管设置在所述气体管路内并向所述液体管路内延伸;所述过滤管上设置有过滤孔,所述气体管路上设有气体出口,所述过滤管的出口端与所述气体出口相连通。
6.可选地,所述过滤管背向所述入口管路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所述过滤孔。
7.可选地,所述液体管路上设有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气体出口的流通面积。
8.可选地,所述主管为t型三通管,所述入口管路垂直于所述气体管路和液体管路,所述过滤管与所述气体管路同轴设置。
9.可选地,所述真空泵排气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体出口上的第一法兰,所述过滤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上,以连通所述气体管路和大气。
10.可选地,所述过滤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相连,所述过滤管的第二端上设有所述过滤孔。
11.可选地,所述真空泵排气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上的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过滤管同轴设置并连通。
12.可选地,所述排气管路的尾部连通有排气尾管,所述排气尾管相对于所述排气管
路倾斜设置。
13.可选地,所述液体管路的尾部连通有排液尾管,所述排液尾管相对于所述液体管路倾斜设置。
14.可选地,所述排液尾管的通流面积小于所述排气尾管的通流面积。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真空泵排出的气体通过入口管路进入到主管内,气体与过滤管碰撞将气体中的水分子截留在过滤管管壁上形成水珠,碰撞后的气体从气体出口排出,实现了对真空泵排出的气体的气液分离,有效避免将气液混合气中的有害水分子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中的真空泵排气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主管,2-入口管路,3-气体管路,4-液体管路,5-过滤管,6-截留孔,7-第一法兰,8-排气管路,9-排气尾管,10-排液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20.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泵排气装置,包括主管1和过滤管5,主管1为三通结构,包括能够与真空泵相连的入口管路2、气体管路3和液体管路4,气体能够沿着气体管路3的延伸方向流动,液体能够沿着液体管路4的延伸方向流动,过滤管5设置在气体管路3内并向液体管路4内延伸;过滤管5上设置有过滤孔6,气体管路3上设有气体出口,过滤管5的出口端与气体出口相连通。
21.如图1所示,真空泵排出的气体通过入口管路2进入到气体管路3和液体管路4内,气体与过滤管5碰撞将气体中的水分子截留在过滤管5管壁上形成水珠,碰撞后的气体从过滤孔6进入到气体管路3中并从气体出口排放到大气中,过滤管5管壁上的水珠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汇聚,进而从液体管路4排出,实现了对真空泵排出的气体的气液分离,有效避免将气液混合气中的有害水分子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2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过滤管5背向入口管路2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过滤孔6。
23.如图1所示,当气体从入口管路2进入后,会垂直撞到过滤管5的外表面上,那么气体会有三种流动方向:a竖直向上流动;b竖直向下流动;c贴着过滤管5的外周面向远离入口管路2的方向流动。对于a流动方向,过滤管5与第一法兰7是密封连接,那么气体竖直向上流动后会与主管1的内壁和过滤管5的外壁发生碰撞并向下流动;对于b流动方向,由于压力的作用会使气体朝向气体出口的方向流动,那么气体会撞击在过滤管5的底部,再通过过滤孔6进入到过滤管5内;对于c流动方向,气体会绕至过滤管5背向入口管路2的一侧,那么根据上述三种气体流动方向,在过滤管5背向入口管路2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过滤孔6,可以使气体在撞击过滤管5后再经过背部的过滤孔6进行过滤,进而进入到过滤管5中,通过对过滤孔6进行此种方式的设置,能够使气体与过滤管5进行充分接触碰撞,能够最大程度地对气体进行过滤。
24.其中,液体管路4上设有液体出口,液体出口的流通面积小于气体出口的流通面积。
25.如图1所示,液体出口设置在液体管路4的尾部,当气体进入主管1时,气体会同时向气体管路3和液体管路4流动,将液体出口的尺寸设置为远小于气体出口的尺寸,那么液体出口的流通面积远小于气体出口的流通面积,也就会导致液体出口的压力增高,那么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向气体出口的方向进行流动,确保气体可以在与过滤管5碰撞后会沿着气体管路3排放到大气中,气体出口的直径大于7倍的液体出口的直径。
26.进一步地,主管1为t型三通管,入口管路2垂直于气体管路3和液体管路4,过滤管5与气体管路3同轴设置。
27.如图1所示,气体进入入口管路2后,会垂直地进入气体管路3和液体管路4,气体与过滤管5发生垂直碰撞,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加碰撞效果,充分对气体进行过滤;同时,入口管路2接通真空排气泵时,入口管路2沿水平方向延伸,那么气体管路3和液体管路4沿竖直方向延伸,过滤管5管壁上的水珠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竖直向下滴落,在液体管路4的底部汇集,进而从液体出口排送到雨水井中。
2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真空泵排气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气体出口上的第一法兰7,过滤管5设置在第一法兰7上,以连通气体管路3和大气。
29.如图1所示,第一法兰7设置在气体管路3顶部的气体出口上,过滤管5通过第一法兰7实现固定,第一法兰7上设有开口,其开口的尺寸不大于过滤管5的尺寸,并且开口的位置位于过滤管5的内部,以确保从开口排出的气体均经过过滤管5的过滤,防止未经过过滤的气体从第一法兰7上泄漏,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伤害。
30.进一步地,过滤管5的第一端与第一法兰7相连,过滤管5的第二端上设有过滤孔6。
31.如图1所示,过滤管5的第一端为开口,气体的流通面积最大,能够使气体流通地更顺畅,而过滤管5的第二端为封口,在其封口上设有过滤孔6,气体通过过滤管5底部的过滤孔6进入到过滤管5内,能够保证气体与过滤管5管壁的碰撞接触时间,对其进行充分过滤,过滤后的气体从过滤管5的内部排放到大气中。
32.进一步地,真空泵排气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法兰7上的排气管路8,排气管路8与过滤管5同轴设置并连通。
33.如图1所示,排气管路8与第一法兰7上的开口相匹配,也就是说排气管路8通过第一法兰7与过滤管5相连通,使经过过滤后的气体从排气管路8排出。
34.其中,排气管路8的尾部连通有排气尾管9,排气尾管9相对于排气管路8倾斜设置。
35.如图1所示,可以根据现场的空间等实际需求,对排气尾管9的倾斜方向、倾斜角度进行选择,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排气尾管9背向入口管路2的方向倾斜,使排气尾管9的管口对准空中,使排气更顺畅。
36.进一步地,液体管路4的尾部连通有排液尾管10,排液尾管10相对于液体管路4倾斜设置。
37.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排液尾管10,那么挂在过滤管5上的液体水珠,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滴落,并在排液尾管10上进行汇集,其排液尾管10倾斜设置既可以对液体水珠进行暂存汇集成液体,还可以为液体提供导向作用,使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排液尾管10的内壁倾斜向下流动。
38.其中,排液尾管10的通流面积小于排气尾管9的通流面积。
39.如图1所示,将排液尾管10的尺寸设置为远小于排气尾管9的尺寸,那么排液尾管10的流通面积远小于排气尾管9的流通面积,也就会导致排液尾管10出口位置的压力增高,排液尾管10出口的压力会远大于排气尾管9出口的压力,那么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向排气尾管9的出口方向进行流动,确保气体可以在与过滤管5碰撞后会沿着排气管路8排放到大气中。
4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入口管路2通过法兰与真空泵相连,排液尾管10也同样可以通过法兰与排液管相连通,将液体排放到雨水井中。该真空泵排气装置,充分利用水的性质,通过多个过滤孔截留冷凝水,使排出的气体含水量几乎为零,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同时保证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过滤管5的材质可以选用为钛钢或1.4529不锈钢材质,这两种材质可最大程度的保证长周期使用,并且不容易结垢。
41.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3.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