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结构和压缩机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89028发布日期:2023-02-04 07:4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压缩结构和压缩机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为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结构和压缩机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涡旋压缩机主要由六大件组成,静涡旋盘、动涡旋盘、上支架、下支架、十字滑环和曲轴组成。
3.但是,现有的双级压缩涡旋压缩机多由两个或多个泵体进行双级压缩,或采用上下型线涡旋盘进行压缩,要么零件多,装配复杂,要么零件精度要求高,加工工艺复杂。且在进行较高压比工况时,由于涡旋型线的悬臂梁结构极容易造成断齿,影响压缩机可靠性。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可靠的压缩结构和压缩机以及空调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压缩结构和压缩机以及空调器,结构简单、装配可靠。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缩结构,包括:
7.第一涡盘,第一涡盘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基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涡卷;在第一涡盘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至少两个的涡卷依次布置;
8.和第二涡盘,第二涡盘包括第二基板;第一基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在第一涡盘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至少两个的凹槽依次布置,且各个凹槽依次连通;凹槽与涡卷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涡卷能够进入对应的凹槽内,且每个涡卷能够与对应的凹槽相对运动,以形成对应的压缩腔;气体能够依次进入各个压缩腔中进行压缩。
9.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凹槽的槽宽不同,相邻两个凹槽之间形成台阶面;涡卷与对应凹槽的尺寸和位置相对应;涡卷设置于对应的凹槽内,涡卷配合对应的台阶面以形成在轴向上密封的各个压缩腔。
10.进一步地,在远离第一基板的方向上,涡卷的宽度依次减小;在远离第二基板的方向上,凹槽的宽度依次增大;每个凹槽的尺寸和位置均与对应的涡卷的尺寸和位置相对应;涡卷能够伸入凹槽内,以使得各个涡卷与对应的凹槽配合形成对应的压缩腔。
11.进一步地,第二基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吸气口,吸气口与压缩腔一一对应设置,吸气口用于引导气体进入对应的压缩腔内。
12.进一步地,第二基板上还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与压缩腔一一对应设置,排气口用于引导经过压缩后的气体排出对应的压缩腔。
13.进一步地,排气口包括总排气口和中间排气口;吸气口包括初吸气口和中间吸气口;在各个凹槽中,最靠近第二基板的凹槽与对应的涡卷形成终级压缩腔;总排气口与终级压缩腔连通,总排气口能够引导经过终级压缩腔压缩后的气体排出;在各个凹槽中,最远离所第二基板的凹槽与对应的涡卷形成一级压缩腔,一级压缩腔与初吸气口连通,气体能够
通过初吸气口进入一级压缩腔,以进行压缩;在第一涡盘的中心轴线方向上,位于终级压缩腔和一级压缩腔之间的压缩腔为中间压缩腔;中间排气口与一级压缩腔和中间压缩腔一一对应设置,中间排气口能够引导对应的一级压缩腔或对应的中间压缩腔内经过压缩后的气体排出;中间吸气口与终级压缩腔和中间压缩腔一一对应设置,中间吸气口能够引导气体进入中间压缩腔或对应终级压缩腔;第二基板上还设置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连通中间排气口与对应的中间吸气口;以引导中间排气口排出的气体能够进入中间吸气口,进而使得气体能够依次进入各个压缩腔中进行压缩。
14.进一步地,涡卷包括第一涡卷和第二涡卷;第一涡卷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二涡卷设置于第一涡卷上;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远离第二基板的方向上,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依次布置,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连通;第二涡卷能够进入第一凹槽内,且第二涡卷与第一凹槽能够相对运动,以形成第一压缩腔;第一涡卷能够进入第二凹槽内,且第一涡卷与第二凹槽能够相对运动,以形成第二压缩腔;经过第一压缩腔压缩后的气体能够进入第二压缩腔进行压缩。
15.进一步地,第一涡卷的宽度为t1,第二涡卷的宽度为t2;第二凹槽的槽宽为t1’;第一凹槽的槽宽为t2’;第一涡卷和第二涡卷的节距均为p1;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的节距均为p2;其中,p2-t2’≤2t1+t1
’‑
p1。
16.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结构,压缩结构为上述的压缩结构。
17.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压缩机为上述的压缩机。
18.本技术提供的压缩结构和压缩机以及空调器。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可靠。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压缩结构在第一状态时的剖面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压缩结构在第二状态时的剖面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涡盘的剖面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涡盘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涡盘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涡旋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涡盘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涡盘的横截面的剖视图;
2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涡盘的横截面的剖视图。
28.1、第一涡盘;11、第一基板;121、第一涡卷;122、第二涡卷;2、第二涡盘;21、第二基板;211、第一吸气口;212、第二吸气口;213、第一排气口;214、第二排气口;221、第一凹槽;222、第二凹槽;23、连通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9.结合参见图1-9所示,一种压缩结构,包括第一涡盘1和第二涡盘2,第一涡盘1包括第一基板11;第一基板1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涡卷;在第一涡盘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至少两
个的涡卷依次布置;第二涡盘2包括第二基板21;第一基板1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在第一涡盘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至少两个的凹槽依次布置,且各个凹槽依次连通;凹槽与涡卷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涡卷能够进入对应的凹槽内,且每个涡卷能够与对应的凹槽相对运动,以形成对应的压缩腔;气体能够依次进入各个压缩腔中进行压缩;本技术将涡旋结构设计成轴向的双层或多层结构,即形成在轴向上依次布置的两个或多个的压缩腔,本技术采用一套涡旋结构能够形成双极或多级压缩;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双极或多级压缩机,装配简单、动静涡旋盘型线简单,不用重复定位加工,加工精度高。现有技术中的双级涡旋泵体多为双泵体或双静涡盘结构,加工工艺复杂,装配难度较大,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由于高压比容易断齿的问题;解决了双级或多级压缩装配困难的问题。第一涡盘1为动涡盘,第二涡盘2为静涡盘。
30.本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相邻两个凹槽的槽宽不同,相邻两个凹槽之间形成台阶面;涡卷与对应凹槽的尺寸和位置相对应;涡卷设置于对应的凹槽内,涡卷配合对应的台阶面以形成在轴向上密封的各个压缩腔。相邻两个凹槽在同一中心线上,这样可以使得涡卷。
31.本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在远离第一基板11的方向上,涡卷的宽度依次减小;在远离第二基板21的方向上,凹槽的宽度依次增大;每个凹槽的尺寸和位置均与对应的涡卷的尺寸和位置相对应;涡卷能够伸入凹槽内,以使得各个涡卷与对应的凹槽配合形成对应的压缩腔。远离基板的齿更薄,压缩空间更大,完成一级压缩后,转入二级压缩,用更厚的型线齿完成大压比的压缩,能保证压缩泵体的可靠性。
32.本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第二基板21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吸气口,吸气口与压缩腔一一对应设置,吸气口用于引导气体进入对应的压缩腔内。
33.本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第二基板21上还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与压缩腔一一对应设置,排气口用于引导经过压缩后的气体排出对应的压缩腔。
34.本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排气口包括总排气口和中间排气口;吸气口包括初吸气口和中间吸气口;在各个凹槽中,最靠近第二基板21的凹槽与对应的涡卷形成终级压缩腔;总排气口与终级压缩腔连通,总排气口能够引导经过终级压缩腔压缩后的气体排出;在各个凹槽中,最远离所第二基板21的凹槽与对应的涡卷形成一级压缩腔,一级压缩腔与初吸气口连通,气体能够通过初吸气口进入一级压缩腔,以进行压缩;在第一涡盘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位于终级压缩腔和一级压缩腔之间的压缩腔为中间压缩腔;中间排气口与一级压缩腔和中间压缩腔一一对应设置,中间排气口能够引导对应的一级压缩腔或对应的中间压缩腔内经过压缩后的气体排出;中间吸气口与终级压缩腔和中间压缩腔一一对应设置,中间吸气口能够引导气体进入中间压缩腔或对应终级压缩腔;第二基板21上还设置有连通通道23,连通通道23连通中间排气口与对应的中间吸气口;以引导中间排气口排出的气体能够进入中间吸气口,进而使得气体能够依次进入各个压缩腔中进行压缩。
35.本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涡卷包括第一涡卷121和第二涡卷122;第一涡卷121设置于第一基板11上,第二涡卷122设置于第一涡卷121上;凹槽包括第一凹槽221和第二凹槽222;在远离第二基板21的方向上,第一凹槽221和第二凹槽222依次布置,且第一凹槽221与第二凹槽222连通;第二涡卷122能够进入第一凹槽221内,且第二涡卷122与第一凹槽221能够相对运动,以形成第一压缩腔;第一涡卷121能够进入第二凹槽222内,且第一涡卷121
与第二凹槽222能够相对运动,以形成第二压缩腔;经过第一压缩腔压缩后的气体能够进入第二压缩腔进行压缩。即本技术在动涡盘上设置有第一涡卷121和第二涡卷122,第一涡卷121的轴向高度小于第二涡卷122的轴向高度;第一涡卷121的宽度大于第二涡卷122的宽度。经过第一压缩腔压缩后的气体流入第二压缩腔内进行压缩,完成二级压缩。
36.第一压缩腔的构成如下:
37.压缩腔顶:由静涡盘的第一凹槽221的槽底形成压缩腔顶;压缩齿为第二涡卷122压缩腔底:由第一凹槽221与第二凹槽222之间形成的台阶面形成。
38.第二压缩腔的构成如下:
39.压缩腔顶:由静涡盘的第二凹槽222的槽底与第二涡卷122的顶部配合形成压缩腔底;压缩齿:由第一涡卷121形成;压缩腔顶:静涡盘的第二基板21形成;静涡盘包括静涡盘盖板和静涡盘,使得流道处于封闭状态。
40.冷媒由静涡盘第一吸气口211吸入,进入第一压缩腔内,随着动静涡旋盘的公转,完成了一级压缩,被压缩的冷媒经由静涡盘内的第一排气口213排入到了一级压缩流道,通过一级压缩流道进入到第二压缩腔的第二吸气孔,从第二吸气孔进入下层的二级压缩腔内,通过涡旋齿的不断啮合,最终将冷媒压缩完成,经由静涡盘二级排气孔排入到压缩机腔体内,完成二级压缩全过程。
41.在完成一级压缩后,冷媒具有的压强较高,需要刚度更好的泵体完成二级压缩,本技术的二级压缩泵体涡旋齿更为厚实,拥有更好的压缩可靠性。二级压缩腔连通第二吸气口212和第二排气口214。
42.本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第一涡卷121的宽度为t1,第二涡卷122的宽度为t2;第二凹槽222的槽宽为t1’;第一凹槽221的槽宽为t2’;第一涡卷121和第二涡卷122的节距均为p1;第二凹槽222与第一凹槽221的节距均为p2;其中,p2-t2’≤2t1+t1
’‑
p1。当本技术压缩结构满足上述参数公式,能够形成本技术的两级或多级压缩腔。
4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结构,压缩结构为上述的压缩结构。
44.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压缩机为上述的压缩机。
4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46.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