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式压缩机

文档序号:33426666发布日期:2023-03-11 03:4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工业气体压缩、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压缩机的扩压器包括无叶扩压器、导叶式扩压器,导叶式扩压器具有增压的作用,但噪音相对于无叶扩压器也相应的增大。因此需要考虑增压和噪音之间的关系,并力求优化或解决增压与噪音之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压式压缩机,相较于现有的扩压器(无叶扩压器或导叶式扩压器),其通过将扩压器设置为无叶扩压器,并将后侧壁和/或前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导叶,凹槽内的导叶起到增压、导流的作用,能够在增压的同时降低压缩机的噪音。其通过在轴向的同一视角中,第一导叶的弯曲方向与第二导叶的弯曲方向相反,能够使扩压器轴向两侧的涡流相互抵消或相互抑制,从而能够进一步在增压的同时降低压缩机的噪音。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增压式压缩机,其包括壳体(1)、叶轮(2)、扩压器(3)、后侧壁(4)、前侧壁(5),壳体的叶轮腔内安装有叶轮,叶轮的径向外周设置有扩压器,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后侧壁、前侧壁,后侧壁与前侧壁之间形成扩压器,其特征在于:扩压器(3)为无叶扩压器,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导叶(7),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8),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导叶(9)。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叶(7)的轴向宽度小于第一凹槽(6)的轴向深度,第二导叶(9)的轴向宽度小于第二凹槽(8)的轴向深度。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6)的径向内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部(10),第一凹槽的径向外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部(11),第一倾斜部、第二倾斜部为线性倾斜部或弧形倾斜部。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8)的径向内端设置有第三倾斜部,第二凹槽的径向外端设置有第四倾斜部,第三倾斜部、第四倾斜部为线性倾斜部或弧形倾斜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叶(7)为弧形导叶,第一导叶的进口端具有第一进口安装角a,a=110-150
°
;第二导叶(9)为弧形导叶,第二导叶的进口端具有第二进口安装角b,b=80-120
°

9.进一步地,在轴向的同一视角中,第一导叶(7)的弯曲方向与第二导叶(9)的弯曲方向相反。
10.进一步地,安装角a=(1.2-1.4)b,且a=125-135
°
,b=105-115
°

11.本发明的一种增压式压缩机,相较于现有的扩压器(无叶扩压器或导叶式扩压器),其通过将扩压器设置为无叶扩压器,并将后侧壁和/或前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导叶,凹槽内的导叶起到增压、导流的作用,能够在增压的同时
降低压缩机的噪音。其通过在轴向的同一视角中,第一导叶的弯曲方向与第二导叶的弯曲方向相反,能够使扩压器轴向两侧的涡流相互抵消或相互抑制,从而能够进一步在增压的同时降低压缩机的噪音。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增压式压缩机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增压式压缩机侧视结构示意图。
13.图中:壳体1、叶轮2、扩压器3、后侧壁4、前侧壁5、第一凹槽6、第一导叶7、第二凹槽8、第二导叶9、第一倾斜部10、第二倾斜部11、
“→”
气流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6.如图1-2所示,一种增压式压缩机,其包括壳体1、叶轮2、扩压器3、后侧壁4、前侧壁5,壳体1的叶轮腔内安装有叶轮2,叶轮2的径向外周设置有扩压器3,壳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后侧壁4、前侧壁5,后侧壁4与前侧壁5之间形成扩压器3,其特征在于:扩压器3为无叶扩压器,即扩压器3内不设有导叶,后侧壁4上设置有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6内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导叶7,前侧壁5上设置有第二凹槽8,第二凹槽8内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导叶9。
17.本发明的一种增压式压缩机,相较于现有的扩压器(无叶扩压器或导叶式扩压器),其通过将扩压器3设置为无叶扩压器,并将后侧壁4和/或前侧壁5上设置有凹槽(6、8),凹槽(6、8)内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导叶(7、9),凹槽内的导叶起到增压、导流的作用,能够在增压的同时降低压缩机的噪音。
18.进一步地,第一导叶7的轴向宽度小于第一凹槽6的轴向深度,第二导叶9的轴向宽度小于第二凹槽8的轴向深度。
19.进一步地,第一凹槽6的径向内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部10,第一凹槽6的径向外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部11,第一倾斜部10、第二倾斜部11为线性倾斜部或弧形倾斜部。
20.第二凹槽8的径向内端设置有第三倾斜部,第二凹槽8的径向外端设置有第四倾斜部,第三倾斜部、第四倾斜部为线性倾斜部或弧形倾斜部。
21.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导叶7为弧形导叶,第一导叶7的进口端具有第一进口安装角a,a=110-150
°
,较佳地130
°

22.第二导叶9为弧形导叶,第二导叶9的进口端具有第二进口安装角b(图中未示出),b=80-120
°
,较佳地100
°

23.在轴向的同一视角中,第一导叶7的弯曲方向与第二导叶9的弯曲方向相反。本发明的一种增压式压缩机,其通过在轴向的同一视角中,第一导叶7的弯曲方向与第二导叶9的弯曲方向相反,能够使扩压器3轴向两侧的涡流相互抵消或相互抑制,从而能够进一步在
增压的同时降低压缩机的噪音。
24.本发明的一种增压式压缩机,相较于现有的扩压器(无叶扩压器或导叶式扩压器),其通过将扩压器3设置为无叶扩压器,并将后侧壁4和/或前侧壁5上设置有凹槽(6、8),凹槽(6、8)内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导叶(7、9),凹槽内的导叶起到增压、导流的作用,能够在增压的同时降低压缩机的噪音。其通过在轴向的同一视角中,第一导叶7的弯曲方向与第二导叶9的弯曲方向相反,能够使扩压器3轴向两侧的涡流相互抵消或相互抑制,从而能够进一步在增压的同时降低压缩机的噪音。
25.上述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压式压缩机,其包括壳体(1)、叶轮(2)、扩压器(3)、后侧壁(4)、前侧壁(5),壳体的叶轮腔内安装有叶轮,叶轮的径向外周设置有扩压器,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后侧壁、前侧壁,后侧壁与前侧壁之间形成扩压器,其特征在于:扩压器(3)为无叶扩压器,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导叶(7),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8),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导叶(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叶(7)的轴向宽度小于第一凹槽(6)的轴向深度,第二导叶(9)的轴向宽度小于第二凹槽(8)的轴向深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6)的径向内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部(10),第一凹槽的径向外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部(11),第一倾斜部、第二倾斜部为线性倾斜部或弧形倾斜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8)的径向内端设置有第三倾斜部,第二凹槽的径向外端设置有第四倾斜部,第三倾斜部、第四倾斜部为线性倾斜部或弧形倾斜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叶(7)为弧形导叶,第一导叶的进口端具有第一进口安装角a,a=110-150
°
;第二导叶(9)为弧形导叶,第二导叶的进口端具有第二进口安装角b,b=80-120
°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轴向的同一视角中,第一导叶(7)的弯曲方向与第二导叶(9)的弯曲方向相反。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a=(1.2-1.4)b,且a=125-135
°
,b=105-115
°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压式压缩机,其包括壳体(1)、叶轮(2)、扩压器(3)、后侧壁(4)、前侧壁(5),其特征在于:扩压器为无叶扩压器,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导叶(7),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8),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导叶(9)。本发明通过将扩压器设置为无叶扩压器,并将后侧壁和/或前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导叶,凹槽内的导叶起到增压、导流的作用,能够在增压的同时降低压缩机的噪音。够在增压的同时降低压缩机的噪音。够在增压的同时降低压缩机的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 张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景德镇陶瓷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3/3/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