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0741发布日期:2022-05-11 16:5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子扇的工作原理是汽车电子风扇由温控器控制,当水温升高至上限值温控器接通电源,风扇开始工作,待水温降低至下限值温控器关闭电源,风扇停止工作,作用是给发动机水箱降温。
3.现有的风扇框架结构在使用时,一旦需对其进行调整检修,需对其整体进行拆卸,影响对其检修调整的便捷性;且该风扇框架结构内部无法对线路或其他连接的电器组件进行固定安装,降低该风扇框架结构使用的便于安装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风扇框架结构在使用时,一旦需对其进行调整检修,需对其整体进行拆卸,影响对其检修调整的便捷性;且该风扇框架结构内部无法对线路或其他连接的电器组件进行固定安装,降低该风扇框架结构使用的便于安装效果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包括正面壳体和背面壳体,所述正面壳体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壳体,所述背面壳体固定安装在正面壳体背面,所述背面壳体与正面壳体之间通过安装机构固定安装,所述背面壳体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口,且通口位置处外部一圈开设有三组对接孔,所述背面壳体背面安装有限位壳体。
6.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体正面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安装有网面层,所述网面层的形状为扇形。
7.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a安装块和b安装块,所述a安装块和b安装块分别呈两组固定安装在正面壳体和背面壳体顶部与底部,所述a安装块和b安装块上均开设有b安装孔,且a安装块和b安装块之间通过b安装孔固定安装。
8.优选的,所述正面壳体背面顶部两侧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两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对应位置处正面壳体上开设有对应的a安装孔,所述安装架底部正面壳体上安装有多组限位圈。
9.优选的,所述限位壳体外部一圈安装有三组c安装块,所述限位壳体与背面壳体之间通过c安装块和对接孔固定安装。
10.优选的,所述限位壳体背面开设有三组镂空口,所述限位壳体内壁上开设有六组排线孔,且排线孔呈环形阵列安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背面壳体与正面壳体之间固定安装,且背面壳体中心位置处对接安装有限位壳体,在对该汽车电子风扇进行检修调整时,可根据调整部位对其正面或背面进行拆卸,
同时保证电子风扇的稳定性,提升对该电子风扇检修的便捷性。
13.2、通过正面壳体背面顶部两侧安装有安装架,且安装架底部正面壳体上安装有多组限位圈,通过安装架与对应位置正面壳体之间分别开设的固定孔和a安装孔对电气组件进行对接安装,同时通过限位圈对电线进行位置限定,实现该框架结构内部便于安装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的后视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1中正面壳体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00、正面壳体;101、固定壳;102、固定框;103、网面层;104、a安装孔;105、a安装块;106、安装架;107、固定孔;108、限位圈;109、b安装孔;110、背面壳体;111、b安装块;112、限位壳体;113、c安装块;114、排线孔;115、镂空口;116、对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参照图1-4,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包括正面壳体100和背面壳体110,正面壳体100背面顶部两侧安装有安装架106,安装架106上两侧开设有固定孔107,固定孔107对应位置处正面壳体100上开设有对应的a安装孔104,安装架106底部正面壳体100上安装有多组限位圈108,正面壳体100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壳体101,固定壳体101正面安装有固定框102,固定框102上安装有网面层103,网面层103的形状为扇形,背面壳体110固定安装在正面壳体100背面,背面壳体110与正面壳体100之间通过安装机构固定安装,安装机构包括a安装块105和b安装块111,a安装块105和b安装块111分别呈两组固定安装在正面壳体100和背面壳体110顶部与底部,通过正面壳体100背面顶部两侧安装有安装架106,且安装架106底部正面壳体100上安装有多组限位圈108,通过安装架106与对应位置正面壳体100之间分别开设的固定孔107和a安装孔104对电气组件进行对接安装,同时通过限位圈108对电线进行位置限定,实现该框架结构内部便于安装的效果;
22.a安装块105和b安装块111上均开设有b安装孔109,且a安装块105和b安装块111之间通过b安装孔109固定安装,背面壳体110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口,且通口位置处外部一圈开设有三组对接孔116,背面壳体110背面安装有限位壳体112,限位壳体112外部一圈安装有三组c安装块113,限位壳体112与背面壳体110之间通过c安装块113和对接孔116固定安装,限位壳体112背面开设有三组镂空口115,限位壳体112内壁上开设有六组排线孔114,且
排线孔114呈环形阵列安装,通过背面壳体110与正面壳体100之间固定安装,且背面壳体110中心位置处对接安装有限位壳体112,在对该汽车电子风扇进行检修调整时,可根据调整部位对其正面或背面进行拆卸,同时保证电子风扇的稳定性,提升对该电子风扇检修的便捷性。
2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将电子风扇安装在该框架结构内部,通过将背面壳体110与正面壳体100通过顶部两侧与底部两侧分别安装a安装块105与b安装块111固定安装,通过将限位壳体112与背面壳体110对接安装,通过限位壳体112外部一圈安装的三组c安装块113与背面壳体110上开设的的三组对接孔11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通过将电子风扇的线路排放至限位圈108内部,或通过镂空口115排出,从而保证对电子风扇的正常安装。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包括正面壳体(100)和背面壳体(11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壳体(100)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壳体(101),所述背面壳体(110)固定安装在正面壳体(100)背面,所述背面壳体(110)与正面壳体(100)之间通过安装机构固定安装,所述背面壳体(110)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口,且通口位置处外部一圈开设有三组对接孔(116),所述背面壳体(110)背面安装有限位壳体(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101)正面安装有固定框(102),所述固定框(102)上安装有网面层(103),所述网面层(103)的形状为扇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a安装块(105)和b安装块(111),所述a安装块(105)和b安装块(111)分别呈两组固定安装在正面壳体(100)和背面壳体(110)顶部与底部,所述a安装块(105)和b安装块(111)上均开设有b安装孔(109),且a安装块(105)和b安装块(111)之间通过b安装孔(109)固定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壳体(100)背面顶部两侧安装有安装架(106),所述安装架(106)上两侧开设有固定孔(107),所述固定孔(107)对应位置处正面壳体(100)上开设有对应的a安装孔(104),所述安装架(106)底部正面壳体(100)上安装有多组限位圈(10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壳体(112)外部一圈安装有三组c安装块(113),所述限位壳体(112)与背面壳体(110)之间通过c安装块(113)和对接孔(116)固定安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壳体(112)背面开设有三组镂空口(115),所述限位壳体(112)内壁上开设有六组排线孔(114),且排线孔(114)呈环形阵列安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子风扇框架结构,包括正面壳体和背面壳体,所述正面壳体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壳体,所述背面壳体固定安装在正面壳体背面,所述背面壳体与正面壳体之间通过安装机构固定安装,所述背面壳体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口,且通口位置处外部一圈开设有三组对接孔,所述背面壳体背面安装有限位壳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背面壳体与正面壳体之间固定安装,且背面壳体中心位置处对接安装有限位壳体,在对该汽车电子风扇进行检修调整时,可根据调整部位对其正面或背面进行拆卸,同时保证电子风扇的稳定性,提升对该电子风扇检修的便捷性。便捷性。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青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百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6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