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19087发布日期:2022-09-14 12:2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式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吸入引导件的涡旋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2.在涡旋式压缩机中,回旋涡旋盘和非回旋涡旋盘通过咬合而结合,并且通过回旋涡旋盘相对于非回旋涡旋盘进行回旋运动来形成两个成对的压缩室。
3.压缩室由形成于外廓并且使吸入制冷剂流入的吸入压室、体积从吸入压室朝中心部连续减小并且压缩制冷剂的中间压室以及连接于中间压室的中心侧并且吐出被压缩的制冷剂的吐出压室构成。通常,吸入压室与贯穿非回旋涡旋盘的侧面的吸入口连通,中间压室被密封,吐出压室形成于贯穿非回旋涡旋盘的端板部的吐出口。
4.涡旋式压缩机可以根据吸入制冷剂的路径而分为高压式涡旋式压缩机和低压式涡旋式压缩机。在高压式涡旋式压缩机中,制冷剂吸入管与吸入压室直接连接,制冷剂不经由壳体的内部空间,而直接被引向吸入压室。在低压式涡旋式压缩机中,壳体的内部空间被高低压分离板或与制冷剂吐出口连通的排气室(discharge plenum)分为低压部和高压部,制冷剂吸入管与低压部连通,低温的吸入制冷剂通过壳体的内部空间之后被引向吸入压室。
5.在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5-0126499号)公开的低压式涡旋式压缩机中,由于在吸入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低压部时冷却设置于该低压部的驱动电机,因此能够提高压缩机效率。然而。在低压式涡旋式压缩机中,由于吸入制冷剂与驱动电机接触之后以温度上升的状态被吸入到压缩室,导致吸入压室的比容上升,因此可能发生吸入损失。
6.另外,在低压式涡旋式压缩机中,不仅是与驱动电机接触的吸入制冷剂,而且不与驱动电机接触的吸入制冷剂在被吸入到吸入压室的过程中,也会因与暴露在高压部的高低压分离板(或排气室)接触而被加热或被通过高低压分离板(或排气室)传递的辐射热加热导致比容上升,因此会发吸入损失。
7.对此,现有技术中,如专利文献2(美国公开专利us2016/0298885a1)公开了一种在壳体的低压部设置有吸入导管(suction conduit)的低压式涡旋式压缩机。在专利文献2中,吸入导管设置在制冷剂吸入管和吸入口之间并将经由制冷剂吸入管的制冷剂引向压缩室。但是,由于吸入导管的入口与制冷剂吸入管隔开,因此允许通过制冷剂吸入管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在被吸入到压缩室之前流入到壳体的低压部。
8.但是,在如上所述的专利文献2中,由于形成为吸入导管的入口面向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因此经由制冷剂吸入管的大部分的制冷剂通过吸入导管被吸入到压缩室。因此,大幅度减少流入到壳体的低压部的制冷剂量,导致驱动电机的冷却效果下降。这可能引起驱动电机的过热导致运转范围变小。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低压式中降低吸入制冷剂的比容,而且
适当地冷却驱动电机的涡旋式压缩机。
10.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经由制冷剂吸入管的吸入制冷剂适当地分配给壳体的低压部和压缩部的涡旋式压缩机。
11.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向压缩部吸入的制冷剂被高低压分离板加热的涡旋式压缩机。
1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设置有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下侧空间和上侧空间的高低压分离板。可以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下侧空间连通的制冷剂吸入管。可以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上侧空间连通的制冷剂吐出管。可以设置有配置为吸入压室位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上侧的压缩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和所述压缩部的吸入压室之间的吸入引导件,所述吸入引导件可以结合于所述壳体或与其面对的压缩部。由此,通过制冷剂吸入管流入到壳体的低压部的制冷剂被吸入引导件分配,其一部分避开高低压分离板而直接被吸入到压缩室,而另一部分被引向驱动电机侧从而能够冷却驱动电机。由此,能够通过抑制吸入到压缩室的制冷剂过热来增加制冷剂吸入量,此外能够通过抑制驱动电机的过热来提高压缩机效率并且扩大压缩机的运转范围。
13.作为一例,所述吸入引导件可以向下开口,并且朝所述吸入压室开口。由此,通过制冷剂吸入管流入到壳体的低压部的制冷剂被吸入引导件分配,其一部分避开高低压分离板而直接被吸入到压缩室,而另一部分被引向驱动电机侧,从而能够冷却驱动电机。
14.作为一例,所述吸入引导件可以形成为除了朝向所述吸入压室的径向侧面之外,其他径向侧面和顶面呈封堵的形状。由此,能够阻断通过高低压分离板传递到的辐射热。
15.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可以包括壳体、高低压分离板、制冷剂吸入管、制冷剂吐出管、驱动电机、回旋涡旋盘、非回旋涡旋盘以及吸入引导件。所述壳体可以具有密闭的内部空间。所述高低压分离板可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低压部和高压部。所述制冷剂吸入管可以贯穿所述壳体并连通于所述低压部。所述制冷剂吐出管可以贯穿所述壳体并连通于所述高压部。所述驱动电机可以设置于所述低压部的内部。所述回旋涡旋盘利用旋转轴而与所述驱动电机结合,由此能够进行回旋运动。所述非回旋涡旋盘可以通过与所述回旋涡旋盘咬合来形成压缩室,并且可以形成有贯穿外周面而形成的吸入口以与所述压缩室连通。所述吸入引导件可以设置有吸入通路,以向所述压缩室引导吸入到所述低压部的制冷剂。所述吸入引导件可以包括:通路入口部,形成所述吸入通路的一端,朝所述低压部开口;以及通路出口部,形成所述吸入通路的另一端,朝所述吸入口开口。所述通路入口部可以朝相对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交叉的方向开口。由此,通过制冷剂吸入管流入到壳体的低压部的制冷剂被吸入引导件分配,其一部分避开高低压分离板直接被吸入到压缩室,而另一部分可以被引导至驱动电机侧并对驱动电机进行冷却。
16.作为一例,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可以沿径向开口,所述吸入引导件的通路入口部可以沿轴向开口。由此,能够通过吸入引导件适当地向压缩室和驱动电机分配流入到壳体的低压部的制冷剂。
17.作为一例,以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为基准,所述通路入口部可以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相反侧。由此,被吸入到壳体的低压部的制冷剂不仅可以向压缩室移动,也可以向驱动电机侧移动,由此提高流向压缩室的制冷剂吸入量的同时能够抑制驱动电机的过热。
18.作为一例,在所述吸入引导件中,所述通路入口部和所述通路出口部可以在交叉的方向上形成。由此,吸入通路可以位于与制冷剂吸入管交叉的方向上。
19.作为另一例子,所述通路入口部可以向朝着所述驱动电机的方向开口,所述通路出口部可以向朝着所述非回旋涡旋盘的外周面的方向开口。
20.作为一例,所述吸入引导件可以包括第一侧壁部、第二侧壁部、外壁部、内壁部、上壁部以及下壁部。所述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可以分别设置在所述吸入口的圆周方向的两侧。所述外壁部可以连接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外侧端和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外侧端。所述内壁部可以连接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内侧端和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内侧端。所述上壁部可以连接所述第一侧壁部、所述第二侧壁部以及所述外壁部的上侧端。所述下壁部可以连接所述第一侧壁部、所述第二侧壁部以及所述外壁部的下侧端。所述通路入口部可以通过所述下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开口而形成,所述通路出口部可以通过所述内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开口而形成。由此,不仅能够在与制冷剂吸入管交叉的方向上形成通路入口部,而且还能够确保通路入口部的面积。
21.作为另一例子,在所述非回旋涡旋盘的外周面可以形成有台阶部。在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中的至少一方可以设置有通过沿圆周方向延伸以被支撑在所述非回旋涡旋盘的台阶部上的固定凸起。由此,能够容易且稳定地将吸入引导件固定于非回旋涡旋盘。
22.作为另一例子,还可以设置有从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朝所述驱动电机延伸的吸入延伸部。所述吸入延伸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在轴向和径向上重叠。由此,能够提高流向压缩室的制冷剂吸入量。
23.作为又一例子,所述吸入延伸部可以形成为,从与所述通路入口部相接的上端到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的第二间隔大于从面向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到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的第一间隔。由此,吸入制冷剂能够顺畅地流入到压缩室。
24.作为又一例子,所述吸入延伸部可以倾斜形成为,随着从面向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接近与所述通路入口部相接的上端,逐渐远离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由此,吸入制冷剂能够更顺畅地向压缩室流入。
25.作为另一例子,所述上壁部的厚度可以大于除了所述吸入引导件中所述上壁部之外的其他部分的厚度。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阻断来自高低压分离板的辐射热。
26.作为另一例子,在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中的任意一方可以通过至少一部分开口而形成有吸入孔,所述吸入孔构成所述通路入口部的一部分。由此,在侧面也形成有通路入口部,从而能够相应地使制冷剂顺畅地被吸入到压缩室。
27.作为另一例子,所述外壁部可以形成为曲面,以使其外周面紧贴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由此,能够通过最小化壳体和吸入引导件之间的夹缝来抑制避开吸入引导件朝高低压分离板侧流动的制冷剂。
28.作为另一例子,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非回旋涡旋盘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支撑所述回旋涡旋盘的主框架。在所述非回旋涡旋盘可以形成有被支撑在所述主框架的复数个引导件凸部,复数个所述引导件凸部沿圆周方向隔开预先设定的间隔。在复数个所述引导件凸部中的任意一个引导件凸部可以形成有从其外周面朝内周面凹陷预先设定的深度的吸入引导槽。所述吸入引导件可以容纳于构成所述吸入引导槽的两侧圆周方向的内侧面之间。
由此,能够稳定地支撑吸入引导件的同时阻断非回旋涡旋盘和吸入引导件之间的夹缝,从而能够抑制制冷剂避开吸入引导件向高低压分离板侧流动。
29.作为又一例子,所述外壁部还可以设置有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外侧面朝圆周方向延伸的密封延伸部。由此,能够通过阻断壳体和非回旋涡旋盘之间的夹缝来抑制避开吸入引导件向高低压分离板侧流动的制冷剂。
30.作为又一例子,所述吸入引导件可以由导热系数低于所述非回旋涡旋盘的材料形成。由此,能够通过提高吸入引导件的隔热效果来抑制制冷剂被通过高低压分离板传递到的辐射热加热。
31.另外,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壳体、高低压分离板、制冷剂吸入管、制冷剂吐出管、驱动电机、回旋涡旋盘、非回旋涡旋盘以及吸入引导件。所述高低压分离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低压部和高压部。所述制冷剂吸入管贯穿所述壳体并与所述低压部连通。所述制冷剂吐出管贯穿所述壳体并与所述高压部连通。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低压部的内部。所述回旋涡旋盘利用旋转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结合,由此进行回旋运动。所述非回旋涡旋盘通过与所述回旋涡旋盘咬合来形成压缩室,并且形成有吸入口以与所述压缩室连通。在所述非回旋涡旋盘可以设置有吸入引导凸部,所述吸入引导凸部容纳所述吸入口并且朝所述壳体的内周面沿径向延伸,用于将吸入到所述低压部的制冷剂引向所述压缩室的吸入引导件可以被插入到所述吸入引导凸部。由此,通过制冷剂吸入管流入到壳体的低压部的吸入制冷剂的一部分在流动到高低压分离板侧之前预先通过吸入引导凸部和吸入引导件被吸入到压缩室,因此通过抑制制冷剂的过热来增加制冷剂吸入量,另一方面,吸入制冷剂的另一部分不会立即流入吸入引导凸部和吸入引导件而冷却驱动电机,由此能够提高压缩机效率并且扩大压缩机的运转范围。
32.作为一例,所述吸入引导凸部可以形成有从所述驱动电机向所述高低压分离板侧凹陷的引导件容纳部。所述吸入引导件可以设置有连通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和所述吸入口之间的吸入通路,并且所述吸入引导件插入到所述引导件容纳部。由此,不仅容易形成将吸入制冷剂引向压缩室的制冷剂引导部,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吸入制冷剂的过热。
33.具体而言,所述吸入引导件可以包括:通路入口部,形成所述吸入通路的一端,朝所述低压部开口;以及通路出口部,形成所述吸入通路的另一端,朝所述吸入口开口。所述通路入口部可以朝相对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交叉的方向开口。由此,吸入制冷剂不仅被分配到压缩室,也能够适当地向驱动电机侧分配并移动。
34.更具体而言,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沿径向开口,所述吸入引导件的通路入口部可以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轴向一侧沿轴向开口。由此,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和吸入引导件配置为不彼此面对,因此能够适当地分配吸入制冷剂向压缩室和驱动电机移动。
35.作为另一例子,所述吸入引导件可以包括:侧壁部,在所述吸入口的圆周方向的两侧容纳所述吸入口,沿径向延伸;上壁部,形成所述侧壁部的朝向所述高低压分离板的轴向一侧面;以及下壁部,形成所述侧壁部的朝向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另一侧面。所述上壁部覆盖所述侧壁部的轴向一侧面并与所述侧壁部一起形成吸入通路,所述下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开口而形成所述吸入通路的通路入口部,所述下壁部的一部分可以朝所述吸入口开口而形成所述吸入通路的通路出口部。由此,吸入引导件的通路入口部和通路出口部彼此接近,从而吸入到低压部的制冷剂能够迅速地被吸入到压缩室。
36.具体而言,所述吸入引导件可以形成为单一体。由此,能够容易制作吸入引导件。
37.具体而言,在所述侧壁部中面向所述吸入通路的通路出口部的一侧的内周面和所述上壁部的内周面之间,还可以形成有凸出预先设定的高度的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可以设置有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朝所述吸入通路的通路出口部形成为曲面或倾斜。由此,使制冷剂迅速地被吸入到压缩室而不会停滞在吸入通路的内部,从而能够提高压缩室的容积效率。
38.更具体而言,在所述侧壁部的轴向另一侧面还可以形成有朝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延伸的第二引导部。在轴向投影时,所述第二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第一引导部在径向上重叠。由此,低压部的吸入制冷剂能够迅速地沿第二引导部流入到吸入引导件的内部的同时,由于第二引导部与第一引导部连续配置,因而吸入制冷剂能够迅速地被吸入到压缩室。
39.更具体而言,所述第二引导部可以比所述侧壁部的外周面沿径向凸出更多,并且位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和所述吸入引导凸部的面向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的轴向一侧面之间。所述第二引导部可以形成有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朝所述非回旋涡旋盘倾斜或形成为曲面。由此,低压部的吸入制冷剂能够沿第二引导面更迅速地被吸入到吸入引导件的内部。此外,由于吸入引导件通过横挡吸入引导凸部来阻断低压部的吸入制冷剂与吸入引导凸部的底面接触,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吸入制冷剂的过热。
40.另外,在所述侧壁部的轴向另一侧面还可以形成有朝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延伸的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二引导部可以比所述侧壁部的外周面沿径向凸出更多,并且位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和所述吸入引导凸部的面向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的轴向一侧面之间。由此,能够使低压部的吸入制冷剂沿第二引导部迅速地向吸入引导件的内部移动的同时,能够通过阻断低压部的吸入制冷剂与非回旋涡旋盘的吸入引导凸部接触来抑制制冷剂的过热。
41.具体而言,在所述第二引导部的朝所述驱动电机的面可以形成有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朝所述吸入通路的通路入口部倾斜或形成为曲面。由此,低压部的吸入制冷剂能够更迅速地向吸入引导件的内部流入。
42.具体而言,所述非回旋涡旋盘可以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隔开。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到所述第二引导部的外周面的第一间隔可以小于等于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到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出口端的第二间隔。由此,随着第二引导部阻断壳体的内周面和非回旋涡旋盘的外周面之间,能够有效地抑制低压部的吸入制冷剂通过壳体和非回旋涡旋盘之间的夹缝向高低压分离板侧泄漏。
43.作为另一例子,在轴向投影时,所述吸入引导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所述回旋涡旋盘重叠。由此,吸入引导件在轴向上被支撑在回旋涡旋盘,从而能够抑制组装可靠性下降。
44.具体而言,所述吸入引导件的外周面可以接触并结合于所述吸入引导凸部的内周面。由此,不仅能够简化吸入引导件和吸入引导凸部之间的组装结构,而且由于吸入引导件紧密地结合于吸入引导凸部,因此提高了吸入引导件的组装可靠性,并且能够抑制在吸入引导件和吸入引导凸部之间产生异常噪音。
45.具体而言,在所述吸入引导件和所述吸入引导凸部中的任意一方可以形成有凸起,而在另一方可以形成有槽以供所述凸起插入并结合。由此,不仅使吸入引导件容易结合于吸入引导凸部,而且能够通过提高吸入引导件和吸入引导凸部之间的结合力来抑制因吸入引导件的脱离引起的摩擦损失和与回旋涡旋盘发生干扰。
46.具体而言,所述吸入引导件可以利用紧固构件结合于所述吸入引导凸部。由此,不仅使吸入引导件容易结合于吸入引导凸部,而且能够通过提高吸入引导件和吸入引导凸部之间的结合力来抑制因吸入引导件的脱离引起的摩擦损失和与回旋涡旋盘发生干扰。
47.作为另一例子,所述吸入引导件可以由导热系数低于所述非回旋涡旋盘的材料形成。由此,能够通过提高吸入引导件的隔热效果来有效地抑制吸入制冷剂被通过高低压分离板从高压部向低压部传递的热加热。
附图说明
48.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内部的纵向剖视图。
49.图2是将图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一部分剖切示出的立体图。
50.图3是示出图2的压缩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51.图4是将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分离并示出的立体图。
52.图5是示出从内侧观察图4的吸入引导件的立体图。
53.图6是示出从外侧观察图5的吸入引导件的立体图。
54.图7是示出组装有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55.图8是图7的
“ⅳ‑ⅳ”
线剖视图。
56.图9是将图1的吸入引导件的另一实施例剖切示出的立体图。
57.图10是示出结合有图9的吸入引导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58.图11是示出图1的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59.图12是示出组装有图11的吸入引导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60.图13是示出图1的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61.图14是示出组装有图13的吸入引导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62.图15是示出图1的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63.图16是示出图1的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64.图17是示出图16的吸入引导件的立体图。
65.图18是图17的
“ⅴ‑ⅴ”
线剖视图。
66.图19是示出组装有图17的吸入引导件的状态的横向剖视图。
67.图20是图19的
“ⅵ‑ⅵ”
线剖视图。
68.图21a和图21b是示出图17的吸入引导件的结合结构的其他实施例。
69.图22是示出图16的吸入引导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70.图23是图22的
“ⅶ‑ⅶ”
线剖视图。
71.图24是示出组装有图22的吸入引导件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72.图25是示出图16的吸入引导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73.图26是图25的
“ⅷ‑ⅷ”
线剖视图。
74.图27是示出组装有图25的吸入引导件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75.以下,参照附图中示出的一实施例,对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前述,涡旋式压缩机可以根据吸入制冷剂的路径而分为高压式涡旋式压缩机和低压式涡旋式压缩机,在低压式涡旋式压缩机中,壳体的内部空间被高低压分离板或排气室分为低压部和高压部,制冷剂吸入管可以与低压部连通。以下,以设置有高低压分离板的低压式涡旋式压缩机为例子进行说明。
76.此外,涡旋式压缩机可以分为旋转轴配置为垂直于地面的纵向式涡旋式压缩机和旋转轴配置为平行于地面的横向式涡旋式压缩机。以下,以纵向式涡旋式压缩机为例子进行说明。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可以将上侧定义为相对于地面相反的一侧,下侧可以定义为朝向地面的侧。
77.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内部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将图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一部分剖切示出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2的压缩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78.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在壳体110的下半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20,在驱动电机120的上侧依次设置有主框架130、回旋涡旋盘140,非回旋涡旋盘150、背压室组装体160。通常,驱动电机120构成电动部,主框架130、回旋涡旋盘140、非回旋涡旋盘150、背压室组装体160构成压缩部。电动部与旋转轴125的一端结合,而压缩部与旋转轴125的另一端结合。由此,压缩部通过旋转轴125来与电动部连接,并通过电动部的旋转力来运转。
79.壳体110可以包括圆筒外壳111、上部帽112以及下部帽113。
80.圆筒外壳111呈上下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状,前述的驱动电机120和主框架130插入并固定在所述圆筒外壳111的内周面。在圆筒外壳111的上半部结合有接线端子支架(未图示),用于向驱动电机120传递外部电源的接线端子(未图示)贯穿结合于接线端子支架。另外,在圆筒外壳111的上半部,例如在驱动电机120的上侧可以贯穿结合有后述的制冷剂吸入管117。
81.上部帽112结合为覆盖圆筒外壳111的开口的上端,下部帽113结合为覆盖圆筒外壳111的开口的下端。后述的高低压分离板115的边缘可以插入到圆筒外壳111和上部帽112之间,并与圆筒外壳111及上部帽112一起熔接结合,支撑托架116的边缘可以插入到圆筒外壳111和下部帽113之间并与圆筒外壳111及下部帽113一起熔接结合。由此,壳体110的内部空间被密封。
82.如前述,高低压分离板115的边缘熔接结合于壳体110,高低压分离板115的中央部弯折为朝上部帽112凸出,并配置在后述的背压室组装体160的上侧。在高低压分离板115的下侧连通有制冷剂吸入管117,而在高低压分离板115的上侧连通有制冷剂吐出管118。因此,在高低压分离板115的下侧形成有构成吸入空间的低压部110a,在高低压分离板115的上侧形成有构成吐出空间的高压部110b。
83.另外,在高低压分离板115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115a,在贯通孔115a插入结合有密封板1151,后述的浮动板165贴合或分离于所述密封板1151。因此,低压部110a和高压部110b通过浮动板165和密封板1151的贴合或分离而被阻断或连通。
84.密封板1151形成为环形状。例如,在密封板1151的中央形成有使低压部110a和高压部110b连通的高低压连通孔1151a。浮动板165沿高低压连通孔1151a的周缘贴合或分离。
由此,浮动板165通过根据背压力而在轴向上升降,而贴合或分离于密封板1151的高低压连通孔1151a的周缘,在此过程中,低压部110a和高压部110b之间被密封或连通。
85.另外,下部帽113与圆筒外壳111中构成低压部110a的下半部一起形成储油空间110c。换句话说,储油空间110c形成于低压部110a的下半部,储油空间110c构成低压部110a的一部分。
86.接着,对驱动电机进行说明。
87.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驱动电机120设置于低压部110a的下半部,并且包括定子121和转子122。定子121以热套的方式固定在圆筒外壳111的内壁面,转子122可旋转地设置于定子121的内部。
88.定子121包括定子铁芯1211和定子线圈1212。
89.定子铁芯1211呈圆筒形状,并以热套的方式固定在圆筒外壳111的内周面。定子线圈121a缠绕在定子铁芯1211上,并且利用贯穿结合于壳体110的接线端子(未图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90.转子122包括转子铁芯1221和永磁体1222。
91.转子铁芯1221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隔开预先设定的空隙可旋转地插入到定子铁芯1211的内部。永磁体1222沿圆周方向隔开预先设定的间隔嵌入到转子铁芯1222的内部。
92.另外,在转子122的中央结合有旋转轴125。旋转轴125的上端部可旋转地插入到后述的主框架130而在径向上被支撑,旋转轴125的下端部可旋转地插入到支撑托架116而在径向和轴向上被支撑。在主框架130设置有支撑旋转轴125的上端部的主轴承171,在支撑托架116设置有支撑旋转轴125的下端部的子轴承172。主轴承171和子轴承172分别由衬套轴承形成。
93.在旋转轴125的上端形成有与后述的回旋涡旋盘140偏心结合的偏心部1251,在旋转轴125的下端可以设置有用于抽吸存储于壳体110的下部的油的供油器1252。在旋转轴125的内部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供油孔1253。
94.接着,对主框架进行说明。
95.本实施例的主框架130设置在驱动电机120的上侧,并且以热套或熔接的方式固定在圆筒外壳111的内壁面。
96.参照图1至图3,主框架130包括主凸缘部131、主被支撑部132、回旋空间部133、涡旋盘支撑部134、十字环容纳部135以及框架固定部136。
97.主凸缘部131形成为环形状而容纳于壳体110的低压部110a。主凸缘部131的外径小于圆筒外壳111的内径,主凸缘部131的外周面与圆筒外壳111的内周面隔开。然而,后述的框架固定部136从主凸缘部131的外周面沿径向凸出,该框架固定部136的外周面紧贴并固定于壳体110的内周面。因此,框架130能够固定并结合于壳体110。
98.主被支撑部132从主凸缘部131的中心部底面朝驱动电机120向下凸出而形成。主被支撑部132通过以圆筒形状形成的支承孔132a沿轴向贯穿而形成,由衬套轴承形成的主轴承171插入并固定结合于支承孔132a的内周面。主轴承171中通过插入旋转轴125从而径向上被支撑。
99.回旋空间部133从主凸缘部131的中心部朝主被支撑部132以预先设定的深度和外径凹陷而形成。回旋空间部133的外径大于设置于后述的回旋涡旋盘140的旋转轴结合部
143的外径。由此,旋转轴结合部143可以可回旋地容纳于回旋空间部133的内部。
100.涡旋盘支撑部134可以在主凸缘部131的顶面沿回旋空间部133的周缘形成为环形状。由此,涡旋盘支撑部134可以在轴向上支撑后述的回旋端板部141的底面。
101.十字环容纳部135在主凸缘部131的顶面沿涡旋盘支撑部134的外周面形成为环形状。由此,十字环180可以插入并可回旋地容纳于十字环容纳部135中。
102.框架固定部136从十字环容纳部135的外廓沿径向延伸而形成。框架固定部136可以以环形状延伸或作为沿圆周方向隔开预先设定的间隔的复数个凸部来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框架固定部136沿圆周方向形成为复数个凸部的例子。
103.例如,框架固定部136沿圆周方向隔开预先设定的间隔而形成有复数个,在复数个框架固定部136分别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螺栓紧固孔136a。
104.框架固定部136形成为与后述的非回旋涡旋盘150的引导件凸部155分别在轴向上对应,螺栓紧固孔136a形成为与后述的引导件插入孔154a分别在轴向上对应。
105.螺栓紧固孔136a的内径小于引导件插入孔154a的内径。由此,在螺栓紧固孔136a的顶面周边形成有从引导件插入孔154a的内周面延伸的台阶面,通过了引导件插入孔154a的引导衬套137置于该台阶面上并且在轴向上被支撑在框架固定部136上。
106.引导衬套137形成为供螺栓插入孔137a沿轴向贯穿的中空的圆筒形状。各个引导螺栓138贯穿引导衬套137的螺栓插入孔137a并分别固定在框架固定部136的螺栓紧固孔136a。由此,非回旋涡旋盘150相对于主框架130,在轴向上被可滑动地支撑并且在径向上被固定。
107.如前述,由于框架固定部136沿圆周方向隔开预先设定的间隔而形成,因此在框架固定部136之间形成有一种吸入引导空间s。因此,吸入到低压部110a的制冷剂可以通过框架固定部136之间的吸入引导空间s被引向后述的吸入引导件190。由此,从轴向上来看,由于制冷剂吸入管117和吸入引导件190设置在吸入引导空间s的范围内时能够减小流路阻力,从而优选上述设置位置。对其的说明将在后面与吸入引导件190一起再次进行。
108.接着,对回旋涡旋盘进行说明。
109.本实施例的回旋涡旋盘140配置在主框架130的顶面。回旋涡旋盘140通过在与主框架130之间或后述的非回旋涡旋盘150之间设置作为自转防止机构的十字环180来进行回旋运动。
110.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回旋涡旋盘140包括回旋端板部141、回旋涡卷部142以及旋转轴结合部143。
111.回旋端板部141形成为大致圆盘形状。
112.回旋涡卷部142从回旋端板部141的面向非回旋涡旋盘150的顶面以预先设定的高度凸出而形成为螺旋形状。回旋涡卷部142形成为与后述的非回旋涡卷部153对应,以通过与该非回旋涡旋盘150的非回旋涡卷部153咬合并进行回旋运动。回旋涡卷部142与非回旋涡卷部153一起形成压缩室v。
113.在此,以后述的非回旋涡卷部153为基准,压缩室v由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构成。第一压缩室v1形成在非回旋涡卷部的外侧面侧,第二压缩室v2形成在非回旋涡卷部的内侧面侧。在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中,分别连续形成有吸入压室v11、中间压室v12以及吐出压室v13。
114.旋转轴结合部143从回旋端板部141的底朝向主框架130凸出而形成。旋转轴结合部143形成为圆筒形状,偏心部轴承173插入并固定于旋转轴结合部143的内周面。偏心部轴承173可以由衬套轴承构成。
115.另一方面,在主框架130和回旋涡旋盘140之间设置有限制该回旋涡旋盘140的自转运动的十字环180。如前述,十字环180可以相对于主框架130和回旋涡旋盘140分别可滑动地结合,也可以分别可滑动地结合于回旋涡旋盘140和非回旋涡旋盘150。
116.接着,对非回旋涡旋盘进行说明。
117.本实施例的非回旋涡旋盘150配置在回旋涡旋盘140的上部。非回旋涡旋盘150可以固定结合在主框架130,也可以结合为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非回旋涡旋盘150结合为能够相对于主框架130沿轴向移动的例子。
118.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非回旋涡旋盘150包括非回旋端板部151、非回旋侧壁部152以及非回旋涡卷部153。
119.非回旋端板部151形成为圆盘形状,并且在壳体110的低压部110a沿横向配置。在非回旋端板部151的中央部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吐出口151a、旁通孔151b、涡旋盘侧背压孔151c。
120.吐出口151a形成在第一压缩室v1的吐出压室(未标记)和第二压缩室v2的吐出压室(未标记)彼此连通的位置,旁通孔151b形成为与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分别连通,涡旋盘侧背压孔(以下,称作第一背压孔)151c形成为从吐出口151a和旁通孔151b隔开。
121.非回旋侧壁部152从非回旋端板部151的底面边缘沿轴向延伸而形成为环形状。
122.在非回旋侧壁部152的外周面一侧形成有沿径向贯穿的吸入口152a,在吸入口152a的圆周方向一侧形成有从非回旋端板部151的外周面沿轴向阶梯状延伸的轴向台阶面(以下,第一台阶面)152b。吸入口152a沿非回旋侧壁部152的外周面以预先设定长度形成为圆弧形状,第一台阶面152b在与吸入口152a大致相同的高度或比吸入口稍微高的位置上形成为圆弧形状。因此,后述的吸入引导件190的第一固定凸起191a可以在轴向上被支撑在第一台阶面152b上,而吸入引导件190的通路入口部190b可以与吸入口152a连通。
123.在非回旋侧壁部152的下侧外周面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引导件凸部155。在引导件凸部155分别形成有前述的引导件插入孔154a。
124.引导件凸部155可以沿圆周方向隔开预先设定的间隔设置有复数个或者也可以设置有一个。在引导件凸部155为复数个的情况下,在各个引导件凸部155分别形成有引导件插入孔154a,在引导件凸部155为一个的情况下,复数个引导件插入孔154a沿圆周方向隔开预先设定的间隔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以引导件凸部155为复数个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125.参照图2和图3,在复数个引导件凸部155中,在面向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或与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相邻的引导件凸部(以下,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上侧形成有吸入口152a,在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外周面可以形成有吸入引导槽1551a。
126.例如,吸入口152a贯穿非回旋侧壁部152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之间而形成,吸入引导槽1551a可以通过从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外周面中央朝内周侧凹陷预先设定的深度而形成。
127.吸入引导槽1551a可以沿径向凹陷至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中间。由此,在吸入
引导槽1551a的内周侧形成有连接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两侧内侧面之间的圆周方向延伸部1551b,后述的吸入引导件190的侧壁部191、192或下壁部196可以置于圆周方向延伸部1551b上而在轴向被支撑。圆周方向延伸部1551b可以通过与吸入引导件190的通路入口部190b发生干扰来减小吸入面积,因此优选尽可能地较窄地形成。
128.虽然未图示,但是吸入引导槽1551a也可以凹陷至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内周侧根部,即非回旋侧壁部152的外周面。在此情况下,不会在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形成前述的圆周方向延伸部1551b或最小限度地形成,从而能够减小封堵吸入引导件190的通路入口部190b的面积。在此情况下,朝吸入引导件190的吸入制冷剂的流路阻力下降,由此能够增加不经由驱动电机120而吸入到压缩室的制冷剂吸入量。
129.另外,虽然未图示,吸入口152a也可以形成在复数个引导件凸部155中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两侧引导件凸部155之间,而不是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中间。在此情况下,在两侧引导件凸部155之间不会形成前述的圆周方向延伸部1551b,两侧引导件凸部155之间形成一种吸入引导空间,因此能够扩大吸入面积。
130.另一方面,吸入口152a和吸入引导槽1551a可以形成为在轴向投影时在径向上重叠在大致同一线上,制冷剂吸入管117可以配置为其至少一部分位于吸入口152a和吸入引导槽1551a的圆周方向范围内。由此,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吸入到壳体110的低压部110a的制冷剂中,未朝向驱动电机120的制冷剂可以通过吸入引导槽1551a迅速地向后述的吸入引导件190流入。对此的说明将在后面与吸入引导件190一起再次进行。
131.非回旋涡卷部153可以形成为螺旋形状,并且形成为与回旋涡卷部142对应,以与该回旋涡卷部142咬合。对于非回旋涡卷部153的说明用对于回旋涡卷部142的说明来替代。
132.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背压室组装体160设置在非回旋涡旋盘150的上侧。由此,非回旋涡旋盘150因背压室160a的背压力(准确地说,背压力作用于背压室的力)而朝回旋涡旋盘140的方向被按压,由此密封压缩室v。
133.参照图1和图2,背压室组装体160包括背压板161和浮动板165。背压板161与非回旋端板部151的顶面结合,浮动板165可滑动地结合于背压板161,并与该背压板161一起形成背压室160a。
134.背压板161包括固定板部1611、第一环形壁部1612以及第二环形壁部1613。
135.固定板部1611形成为中央为空的环形板形状,并且沿轴向贯穿形成有板侧背压孔(以下,称作第二背压孔)1611a。第二背压孔1611a与第一背压孔151c连通并且与背压室160a连通。由此,第二背压孔1611a与第一背压孔151c一起使压缩室v和背压室160a之间连通。
136.第一环形壁部1612和第二环形壁部1613在固定板部1611的顶面形成为包围该固定板部1611的内周面和外周面。第一环形壁部1612的外周面和第二环形壁部1613的内周面、固定板部1611的顶面以及浮动板165的底面形成环形状的背压室160a。
137.第一环形壁部1612形成有与非回旋涡旋盘150的吐出口151a连通的中间吐出口1612a,在中间吐出口1612a的内侧形成有供止回阀(以下,称作吐出阀)157可滑动地插入的阀引导槽1612b,在阀引导槽1612b的中心部形成有逆流防止孔1612c。由此,吐出阀157通过选择性地开闭吐出口151a和中间吐出口1612a之间来阻断所吐出的制冷剂向压缩室逆流。
138.浮动板165可以形成为环形状,并且可以由比背压板161轻的材质形成。由此,浮动
板165可以根据背压室160a的压力相对于背压板161进行轴向移动并贴合或分离于高低压分离板115的下侧面。
139.例如,在浮动板165与高低压分离板115贴合的情况下,起到密闭的作用,以使所吐出的制冷剂不会向低压部110a泄漏,而向高压部110b吐出。
140.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按如下的方式运转。
141.即,在电源施加到定子121的定子线圈121a的情况下,转子122与旋转轴125一起旋转。由此,与旋转轴125结合的回旋涡旋盘140相对于非回旋涡旋盘150进行回旋运动,而在回旋涡卷部142和非回旋涡卷部153之间形成两个成对的压缩室v。该压缩室v随着回旋涡旋盘140的回旋运动而分别从外侧向内侧移动并且体积逐渐变小。
142.此时,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被吸入到壳体110的低压部110a,该制冷剂的一部分直接被吸入到构成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的各吸入压室v11,而剩余的部分先向驱动电机120侧移动,之后被吸入到吸入压室v11。对此的说明将在后面再次进行。
143.这样一来,该制冷剂随着沿压缩室v的移动路径移动时被压缩,所压缩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在到达吐出口151a之前通过第一背压孔151c向背压室160a移动。由此,由背压板161和浮动板165形成的背压室160a具有中间压。
144.于是,浮动板165朝高低压分离板115上升并紧贴于在该高低压分离板115设置的密封板1151。这样一来,壳体110的高压部110b可以从低压部110a分离,从而能够抑制从各个压缩室v1、v2向高压部110b吐出的制冷剂向低压部110a逆流。
145.相反,背压板161通过背压室160a的压力而承受朝非回旋涡旋盘150的方向的压力,从而下降,并对非回旋涡旋盘150施加向回旋涡旋盘140的压力。这样一来,非回旋涡旋盘150紧贴于回旋涡旋盘140,从而能够阻断被压缩的制冷剂从形成中间压室的高压侧压缩室向低压侧压缩室泄漏。
146.此时,制冷剂随着从中间压室向吐出压室移动而被压缩至规定的压力,但是因在压缩机的运转中发生的各种条件,制冷剂的压力可能上升至预先设定的压力以上。于是,从中间压室向吐出压室移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在达到吐出压室之前,预先通过旁通孔151b从构成各个压缩室v1、v2的中间压室朝高压部110b旁通。这样一来,能够通过抑制制冷剂在压缩室过度地被压缩至规定压力以上,来提高压缩机效率并且确保稳定性。
147.之后,反复如下的一系列过程,移动到吐出压室的制冷剂推动吐出阀157并通过吐出口151a和中间吐出口1612a向高压部110b吐出,该制冷剂先填充高压部110b,之后通过制冷剂吐出管118并经由制冷循环的冷凝器排出。
148.另一方面,向高压部110b吐出的制冷剂成为高温高压状态。该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与构成高压部110b的上部帽112和高低压分离板115接触,从而加热该上部帽112和高低压分离板115。尤其,由于高低压分离板115起到将壳体110的内部空间分离为低压部110a和高压部110b的作用,因此在压缩机的运转中,高低压分离板115的温度因向高压部110b吐出的制冷剂而大幅度地上升。
149.如果高低压分离板115的温度上升,则吸入到低压部110a的吸入制冷剂的一部分在被吸入到压缩室v之前与高低压分离板115接触而得到传导热或被在高低压分离板115产生的辐射热等加热。由此,可能使吸入制冷剂的比容上升,导致吸入到压缩室的制冷剂吸入量减少,进而使压缩机效率下降。
150.对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压缩室的入口,即制冷剂吸入管117和高低压分离板115之间设置有吸入引导件190,由此能够抑制吸入制冷剂直接或间接地被高低压分离板115加热。因此,通过抑制吸入到压缩室v的制冷剂的比容上升来增大了吸入到压缩室v的制冷剂量,由此能够提高压缩机效率。此外,在实施例中,设置有吸入引导件190,而且可以引导吸入制冷剂的一部分朝驱动电机120移动。由此,通过吸入制冷剂的一部分被引向驱动电机120侧,来抑制驱动电机120的过热,因此不仅进一步提高压缩机效率,而且能够防止驱动电机120的过热使可运转区域(运转带域)缩小。
151.图4是将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分离并示出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从内侧观察图4的吸入引导件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从外侧观察图5的吸入引导件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组装有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图7的
“ⅳ‑ⅳ”
线剖视图。
152.参照这些附图,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190可以设置在制冷剂吸入管117和高低压分离板115之间。换句话说,吸入引导件190虽然设置在比高低压分离板115更下侧的位置,但是设置在比制冷剂吸入管117更上侧的位置。因此,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吸入到壳体110的低压部110a的吸入制冷剂被吸入引导件190封堵,由此能够抑制吸入制冷剂朝高低压分离板115流动。由此,能够抑制吸入制冷剂被高低压分离板115直接或间接地加热。
153.另外,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190可以另行制作并与非回旋涡旋盘150结合。由此,吸入引导件190可以由与非回旋涡旋盘150不同的材料,例如,如铁氟龙的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形成。因此,能够抑制通过吸入引导件190的吸入制冷剂被通过高低压分离板115传递到的辐射热加热。
154.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190与非回旋涡旋盘150分开制作,因此该吸入引导件190可以与周边条件对应地以各种形状形成。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吸入制冷剂不向吸入引导件190的内部流入而是向高低压分离板115侧移动。
155.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190可以是单一体并且形成为大致六面体形状的中空的盒子形状。例如,吸入引导件190可以包括第一侧壁部191、第二侧壁部192、外壁部193、内壁部194、上壁部195以及下壁部196。在这些壁部中,第一侧壁部191、第二侧壁部192、外壁部193以及上壁部195形成吸入通路190a,下壁部196形成构成吸入通路190a的入口的通路入口部190b,内壁部194形成构成吸入通路190a的出口的通路出口部190c。
156.第一侧壁部191和第二侧壁部192分别设置在吸入口152a的圆周方向两侧,并且可以朝构成壳体110的圆筒外壳111的内周面沿大致径向延伸。例如,第一侧壁部191和第二侧壁部192可以形成为与前述的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中的吸入引导槽1551a的两侧侧面大致对应的形状。
157.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槽1551a可以短于吸入口152a。换句话说,即便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圆周方向长度大于吸入口152a的圆周方向长度,吸入引导槽1551a的圆周方向长度也可以根据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周边条件而小于吸入口152a的圆周方向长度。
158.例如,外壁部193的截面积可以小于等于内壁部194的截面积,并且吸入口152a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吸入引导槽1551a向第一侧壁部191侧和第二侧壁部192侧中的至少一方偏心。
159.在此情况下,第一侧壁部191或第二侧壁部192中的至少一侧的侧壁部191、192可以随着吸入引导槽1551a的侧面形状而形成为曲面。本实施例的吸入口152a形成为相对于
吸入引导槽1551a向第二侧壁部192侧偏心,第二侧壁部192可以从外壁部193向内壁部194以曲面形状延伸为第一侧壁部191和第二侧壁部192之间的间隔增加。由此,即便非回旋涡旋盘150的形状,即设置于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吸入引导槽1551a的圆周方向长度小于吸入口152a的圆周方向长度,吸入引导件190也可以容纳整个吸入口152a。
160.第一侧壁部191的下端和第二侧壁部192的下端也可以置于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顶面而被支撑。但是,第一侧壁部191的下端外侧面和第二侧壁部192的下端外侧面可以分别紧贴于吸入引导槽1551a的内侧面而被支撑。
161.例如,参照图4,在位于吸入引导槽1551a的两侧的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顶面和连接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之间的圆周方向延伸部1551b的顶面之间,分别形成有圆周方向台阶面1551c(以下,称作第二台阶面),而构成吸入引导件190的第一侧壁部191的下端外侧面和第二侧壁部192的下端外侧面可以分别几乎紧贴于前述的第二台阶面。因此,可以抑制在第一侧壁部191和与其面对的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内侧面、第二侧壁部192和与其面对的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内侧面之间产生夹缝,由此能够抑制吸入制冷剂避开吸入引导件190向高低压分离板115移动。不仅如此,随着第一侧壁部191紧贴于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内侧面而被支撑,吸入引导件190能够稳定地固定于非回旋涡旋盘150。
162.另一方面,在第一侧壁部191和第二侧壁部192中的至少一个侧壁部191、192还可以形成有吸入孔192b。吸入孔192b可以与后述的下壁部196一起形成吸入引导件190的通路入口部190b。在此情况下,可以扩大通路入口部190b的截面积。对此,将在后面参照图15再次进行说明。
163.参照图4、图7以及图8,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190的外壁部193可以形成为连接第一侧壁部191的外侧端和第二侧壁部192的外侧端。外壁部193可以形成为封堵的平面,以密封吸入通路190a的外周侧,并且形成为封堵的曲面以与圆筒外壳111的内周面或上部外壳112的内周面对应。
164.例如,外壁部193可以紧贴于构成壳体110的圆筒外壳111的内周面。换句话说,外壁部193的外周面可以形成为具有与壳体110的内周面(准确地说,高低压分离板的内周面,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定义为壳体的内周面并进行说明)相同的曲率的曲面形状。由此,随着外壁部193的外周面紧贴于壳体110的内周面,使吸入引导件190的轴向两侧更紧密地密封,从而能够抑制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吸入到吸入引导件190的下侧的吸入制冷剂避开该吸入引导件190而向高低压分离板115侧流动。
165.但是,在此情况下,如前述,当包括外壁部193的吸入引导件190由导热系数至少低于非回旋涡旋盘150的材料,例如铁氟龙那样的塑料材料形成时,能够抑制基于壳体110的热传导,从而优选。
166.虽然未图示,但是外壁部193也可以形成为平面。在此情况下,在外壁部193的外周面两端还可以形成有具有与壳体110的内周面相同的曲率的密封凸部(未图示)。
167.虽然未图示,在包括外壁部193的吸入引导件190由与高低压分离板115相同的金属或由具有与其相当的导热系数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优选该外壁部193从壳体110的内周面隔开。
168.外壁部193可以形成为,其高度可以与第一侧壁部191的轴向高度、第二侧壁部192的轴向高度大致相同,并且其圆周方向长度与上壁部195的圆周方向长度、下壁部196的圆
周方向长度大致相同。换句话说,外壁部193可以形成为,具有与构成吸入通路190a的外侧面的一部分壁部191、192、195、196的外侧面相同的面高度。由此,可以容易制作并组装吸入引导件190。
169.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190的内壁部194可以形成为连接第一侧壁部191的内侧端和第二侧壁部192的内侧端。如前述,内壁部194是形成吸入引导件190的通路出口部的面,其可以形成为整体开口或也可以形成为仅一部分开口。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整个内壁部194开口的例子。
170.内壁部194的截面积(或出口部的截面积)可以大于等于吸入口152a的截面积。由此,内壁部194可以容纳整个吸入口152a,从而能够最小化在吸入通路190a上的流路阻力。
171.参照图4至图6,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190的上壁部195可以形成为连接第一侧壁部191的上侧端、第二侧壁部192的上侧端以及外壁部193的上侧端。上壁部195可以形成为封闭平面以密封吸入通路190a的上侧面。
172.上壁部195可以形成为其厚度与其他壁部191、192、193、194、196的厚度相同。但是,上壁部195是在轴向上面向高低压分离板115的面,位于与高低压分离板115最相邻的位置。由此,上壁部195可以形成为比其他壁部厚。对此,将在后面参照图9和图10再次进行说明。
173.参照图5和图6,如前述,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190的下壁部196可以形成为整个开口或仅一部分开口,以形成吸入引导件190的通路入口部190b。通路入口部190b尽可能地形成为较宽有利于确保吸入体积。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几乎整个下壁部196开口的例子。
174.下壁部196可以配置在比制冷剂吸入管117更靠上侧的位置,并且可以配置为贯穿下壁部196的中心线相对于贯穿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的中心线交叉的方向,具体地说是正交的方向。
175.例如,贯穿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的中心线可以沿径向形成,而贯穿下壁部196的中心线可以沿轴向形成。由此,下壁部196可以在比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更靠上侧的位置沿相对于该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正交的方向配置。
176.另一方面,在前述的第一侧壁部191和第二侧壁部192的外侧面还可以形成有用于将吸入引导件190固定于非回旋涡旋盘150的固定凸起191a、192a。例如,第一固定凸起191a可以从第一侧壁部191的外侧面延伸,而第二固定凸起192a可以从第二侧壁部192的外侧面延伸。
177.具体而言,第一固定凸起191a可以从第一侧壁部191的上端沿圆周方向延伸,第二固定凸起192a可以从第二侧壁部192的下端沿第一固定凸起191a的相反侧圆周方向延伸。由此,第一固定凸起191a可以置于非回旋侧壁部152的第一台阶面152b而在轴向上被支撑,第二固定凸起192a可以置于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顶面而在轴向上被支撑。
178.虽然未图示,但第一固定凸起191a和第二固定凸起192a可以根据第一台阶面152b和第二台阶面的位置而不同地形成。例如,第一固定凸起191a和第二固定凸起192a可以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形成,也可以在彼此相同的高度上形成。或者,也可以仅设置有第一固定凸起191a和第二固定凸起192a中的一个固定凸起。
179.另一方面,在构成通路入口部190b的第一侧壁部191的下端内侧面、第二侧壁部192的下端内侧面以及外壁部193的下端内侧面,可以分别连续形成有台阶部(未标记)。由
此,可以通过增大通路入口部190b的面积,使制冷剂更顺畅地向吸入引导件流入。
180.在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190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吸入制冷剂的过程如下。
181.参照图2和图8,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被吸入到壳体110的低压部110a的制冷剂可以大致分为上游侧制冷剂和下游侧制冷剂。可以理解为,以制冷剂吸入管117为基准,上游侧制冷剂是向上侧流动的制冷剂,下游侧制冷剂是向下侧流动的制冷剂。
182.上游侧制冷剂通过吸入引导件190的通路入口部190b向制冷剂通路190a流入,之后沿吸入引导件190的吸入通路190a移动并通过吸入引导件190的通路出口部190c和吸入口152a直接被吸入到压缩室(吸入压室)v。因此,上游侧制冷剂不会与驱动电机120接触,从而能够通过减小向压缩室v吸入的制冷剂的比容上升来提高压缩机效率。
183.此时,可以通过吸入引导件190来抑制上游侧制冷剂向高低压分离板115侧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在吸入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室v之前因与高低压分离板115接触而被传导热加热或在高低压分离板115的周边被辐射热加热。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压缩机效率。
184.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190的通路入口部190b配置于比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更靠轴向上侧的位置。由此,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被吸入到低压部110a的吸入制冷剂的一部分不会直接被吸入到吸入引导件190的通路入口部190b,而是如前述,形成下游侧制冷剂并朝驱动电机120移动。
185.下游侧制冷剂在壳体110的低压部110a循环时与驱动电机120接触从而对该驱动电机120进行冷却,之后重新上升并通过吸入引导件190被吸入到压缩室v。由此,驱动电机被下游侧制冷剂冷却,驱动电机的过热被抑制,从而能够扩大压缩机的运转范围。
186.另一方面,对吸入引导件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187.即,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构成吸入通路的壁部均以相同的厚度形成的情形,但是根据情况,一部分壁部可以比其他的壁部更厚。
188.图9是将图1的吸入引导件的另一实施例剖切示出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结合有图9的吸入引导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189.参照图9和图10,由于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的基本形状和根据其的作用效果与前述的实施例相似,因此对其的说明,用对于前述的实施例的说明来替代。
190.但是,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190可以形成为,构成吸入通路190a的壁部中的一部分壁部,具体地说上壁部195的厚度t1可以比其他壁部191、192、193、194、196的厚度t2厚。
191.例如,上壁部195的厚度t1可以是第一侧壁部191或第二侧壁部192的厚度t2的大致两倍或其以上。
192.如上所述,在上壁部195的厚度t1比其他壁部191、192、193、194、196的厚度t2厚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阻断通过高低压分离板115向吸入引导件190传递的辐射热。
193.换句话说,上壁部195是在轴向上面向高低压分离板115的面,因此与其他壁部191、192、193、194、196相比,距高低压分离板115最近。因此,在上壁部195的厚度大于其他壁部的厚度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阻断通过高低压分离板115传递到的辐射热。
194.虽然未图示,但在上壁部195的外侧面(顶面)或内侧面可以涂有隔热材料或追加隔热层。另外,除了上壁部195之外,第一侧壁部191和第二侧壁部192的厚度也可以像上壁部195一样比外壁部193或内壁部194等更厚。
195.另一方面,对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196.即,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外壁部和构成吸入通路的壁部的外侧面具有相同的面高度的情形,但是根据情况,可以形成为外壁部从构成吸入通路的壁部的外侧面凸出。
197.图11是示出图1的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组装有图11的吸入引导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198.参照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190可以形成为整体上与前述的图4的吸入引导件190相似。因此,对于吸入引导件190的基本构成和根据其的作用效果,用对于前述的实施例的说明来替代。
199.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壁部193的圆周方向两侧可以分别设置有密封延伸部193a、193a。例如,密封延伸部193a、193a可以形成为比第一侧壁部191的外侧面和第二侧壁部192的外侧面进一步沿圆周方向凸出。
200.密封延伸部193a、193a的外周面可以形成为与面向其的壳体110的内周面几乎面接触。例如,密封延伸部193a、193a的外周面可以延伸为与外壁部193的外周面曲率相同。
201.密封延伸部193a、193a的内周面可以形成为与面向其的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棱角形状对应。例如,如图12所示,在吸入侧引导件凸部1551的棱角形成为曲面的情况下,密封延伸部193a、193a的内周面也可以与其对应地形成为曲面。
202.如上所述,当在外壁部193的圆周方向两端分别形成有密封延伸部193a、193a的情况下,即便吸入引导件190被容纳为在吸入引导槽1551a的内侧面之间存在夹缝,也能够最小化该吸入引导槽1551a的内侧面和吸入引导件190之间产生的夹缝。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被吸入到吸入引导件190的下侧的吸入制冷剂避开该吸入引导件190而向高低压分离板115侧流动。
203.虽然未图示,但外壁部193可以从第一侧壁部191和第二侧壁部192向朝着驱动电机120的方向,即向下侧延伸。在此情况下,从吸入制冷剂的流动阻力方面来看,优选,外壁部193延伸长度为与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在轴向上不重叠。
204.另一方面,下面,对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205.即,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吸入引导件的下端在制冷剂吸入管的上侧形成为平坦的情形,但是根据情况,吸入引导件的下端可以比制冷剂吸入管更向下侧延伸。
206.图13是示出图1的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组装有图13的吸入引导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207.参照图13和图14,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190可以形成为整体上与前述的实施例相似。例如,吸入引导件190可以包括第一侧壁部191、第二侧壁部192、外壁部193、内壁部194、上壁部195以及下壁部196。在这些壁部中,第一侧壁部191、第二侧壁部192、外壁部193以及上壁部195形成吸入通路190a,下壁部196形成构成吸入通路190a的入口的通路入口部190b,内壁部194形成构成吸入通路190a的出口的通路出口部190c。
208.在如上所述的吸入引导件190中,构成通路入口部190b的下壁部196位于比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更靠上侧的位置,并且沿与制冷剂吸入管117交叉的方向配置。由此,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吸入到壳体110的低压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吸入引导件190直接吸入到压缩室v,而其他制冷剂向驱动电机120流动并对该驱动电机120进行冷却,之后被吸入到吸入引导件190。这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因此对其的具体说明用对前述的实施例
的说明来替代。
209.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有从下壁部196向驱动电机120延伸或从第一侧壁部191和第二侧壁部192向驱动电机120延伸的吸入延伸部197。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下壁部196整个开口,因此示出了吸入延伸部从第一侧壁部191的下端和第二侧壁部192的下端延伸的例子。
210.本实施例的吸入延伸部197可以形成为其至少一部分与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在径向上重叠。换句话说,吸入延伸部可以朝驱动电机120延伸,使得其下端可以位于比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更靠下侧的位置。由此,即便吸入引导件190的通路入口部190b配置于比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更高的位置,下游侧制冷剂的一部分也能够被吸入延伸部197引导致压缩室。由此,能够通过适当地减少下游侧制冷剂与驱动电机120接触而被加热,来提高压缩机效率。
211.本实施例的吸入延伸部197可以与轴向平行地形成。但是,优选,吸入延伸部197形成为其上端比下端更远离壳体110的内周面。
212.例如,当将从面向驱动电机120的下端到壳体110的内周面的距离称作第一间隔g1,将从与通路入口部190b相接的上端到壳体110的内周面的距离称作第二间隔g2时,可以形成为第二间隔g2大于第一间隔g1。由此,吸入延伸部197形成为随着从下端接近上端,越远离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从而吸入到低压部110a的制冷剂能够更顺畅地向吸入引导件190侧流入。
213.另外,本实施例的吸入延伸部197虽然可以以平面形状形成,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圆弧截面形状或楔子截面形状等以包围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在吸入延伸部197以圆弧截面形状或楔子截面形状等形成的情况下,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吸入到低压部110a的制冷剂能够因吸入延伸部197的面向该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内周面而汇集并较顺畅地向吸入引导件190流入。
214.另一方面,下面对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215.即,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构成吸入引导件的侧面的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形成为被封堵的形状的情形,但是也可以根据情况,在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中的至少一个侧壁部形成有吸入孔。
216.图15是示出图1的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217.参照图15,由于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190整体上与前述的实施例几乎相似,因此,对其的具体说明用对于前述的实施例的说明来替代。
218.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侧壁部192还可以形成有吸入孔192b。吸入孔192b可以与后述的下壁部196一起形成吸入引导件190的通路入口部190b。吸入孔192b可以贯穿第二侧壁部192的中间而形成,也可以从下壁部196延伸而形成。
219.从确保吸入引导件190的支撑强度并且增大吸入面积的方面来看,当吸入孔192b在不与圆周方向延伸部1551b发生干扰的范围内尽可能较大地形成时可能有利。
220.如上所述,当在第一侧壁部191或/和第二侧壁部192形成有构成通路入口部190b的吸入孔192b的情况下,能够扩大整个通路入口部190b的截面积。由此,吸入制冷剂能够更顺畅地向吸入引导件190流入,从而能够提高容积效率。
221.另一方面,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吸入引导件190的外壁部193从壳体110隔开
的情形,但是也可以根据情况,吸入引导件190的外壁部193固定在壳体110的内周面。例如,在壳体110的内周面可以固定有引导件托架(未图示),在引导件托架可以结合有吸入引导件190。引导件托架位于制冷剂吸入管117和高低压分离板115之间,吸入引导件190可以与前述的实施例相似地形成。但是,在吸入引导件190为金属材质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吸入引导件190以熔接的方式直接固定于壳体110。
222.如上所述,在吸入引导件190的外壁部193固定于壳体110的结构中,该吸入引导件190的内壁部194可以从非回旋涡旋盘150隔开,也可以结合于非回旋涡旋盘150。由此,在吸入引导件190的外壁部193固定于壳体110的结构,更适合非回旋涡旋盘150固定于壳体110的结构。即便在此情况下,吸入引导件190的基本构成或作用效果与前述的实施例相似,因此对其的说明用对于前述的实施例的说明来替代。
223.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中,也可以通过在压缩室的入口即制冷剂吸入管117和高低压分离板115之间设置吸入引导凸部156和吸入引导件290,来防止吸入制冷剂直接和/或间接被高低压分离板115加热。由此,能够通过抑制被吸入到压缩室v的制冷剂的比容上升,来增加吸入到压缩室v的制冷剂量,进而能够提高压缩机效率。
224.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中,设置有吸入引导凸部156和吸入引导件290,并且能够引导吸入制冷剂的一部分朝驱动电机120移动。由此,吸入制冷剂的一部分被引向驱动电机120侧,从而抑制驱动电机120的过热,因此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压缩机效率,而且能够防止因驱动电机120的过热引起的可运转范围(运转带域)缩小。
225.图16是示出图1的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示出图16的吸入引导件的立体图,图18是图17的
“ⅴ‑ⅴ”
线剖视图,图19是示出组装有图17的吸入引导件的状态的横向剖视图,图20是图19的
“ⅵ‑ⅵ”
线剖视图。
226.参照图16至图20,在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凸部156的内部凹陷形成有引导件容纳部1561,由隔热材料形成的吸入引导件290插入并结合于引导件容纳部1561。由此,不仅能够抑制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吸入到低压部110a的制冷剂与高低压分离板115接触,而且能够抑制经由吸入引导件290被吸入到压缩室v的制冷剂因非回旋涡旋盘150而过热。
227.具体而言,如前述,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凸部156包围吸入口152a的外周的同时朝壳体110的内周面沿径向凸出。由此,吸入引导凸部156位于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和高低压分离板115之间,能够阻断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吸入的制冷剂向高低压分离板115侧移动。
228.在吸入引导凸部156的内部形成有引导件容纳部1561。换句话说,在吸入引导凸部156中,引导件容纳部1561通过从朝向驱动电机120的底面(未标记)向朝着高低压分离板115的顶面(未标记)侧凹陷预先设定的深度而形成。由此,吸入引导凸部156的内周面形成引导件容纳部1561。
229.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下侧面1561a朝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开口,而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上侧面1561b形成为朝高低压分离板115封堵的形状。
230.另外,在连接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下侧面1561a和上侧面1561b之间的侧壁面1561c中,一部分沿圆周方向与上侧面1561b一起被封堵,而剩余的一部分与下侧面1561a一起开口。换句话说,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侧壁面1561c的外周侧沿周缘被封堵而内周侧朝吸入口152a开口。由此,引导件容纳部1561形成为整体上呈大致六面体的中空的盒子形状,下
侧面1561a和侧壁面1561c的一部分开口,以形成后述的吸入引导件290的吸入通路290a。
231.参照图16至图18,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290形成为与吸入引导凸部156的内部形状,换句话说与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形状几乎相同。换句话说,与引导件容纳部1561同样地,吸入引导件290形成为呈大致六面体的中空形状。由此,吸入引导件290的外周面与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内周面紧贴或几乎紧贴而结合为一体。
232.包括吸入引导凸部156的非回旋涡旋盘150可以由铸铁形成,而吸入引导件290可以由如铁氟龙的隔热塑料形成或由隔热金属形成。但是,吸入引导件290并非必需限定于隔热材料,只要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即可,例如,导热系数低于非回旋涡旋盘的材料即可。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所吸入的制冷剂的比容,吸入引导件290由隔热材料形成有利。
233.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290可以包括侧壁部291、上壁部292以及下壁部293。
234.侧壁部291在吸入口152a的圆周方向两侧容纳吸入口152a并且沿径向延伸。上壁部292构成作为侧壁部291的朝向高低压分离板115的顶面的轴向一侧面,下壁部293构成作为侧壁部291的朝向驱动电机的底面的轴向另一侧面。换句话说,吸入引导件290通过侧壁部291、上壁部292以及下壁部293而形成为呈大致六面体的中空的盒子形状。
235.但是,上壁部292通过覆盖侧壁部291的轴向一侧面而与该侧壁部291一起形成构成吸入通路290a的空间,下壁部293的至少一部分或整个开口而形成吸入通路290a的通路入口部290b,侧壁部291通过其一部分朝吸入口152a以狭缝形状开口从而形成吸入通路290a的通路出口部290c。由此,在吸入引导件290的内部形成有将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吸入到低压部110a的制冷剂引向压缩室v的吸入通路290a,在吸入引导件290的底面形成有通路入口部290b,在吸入引导件290的侧面形成有通路出口部290c。
236.在此,下壁部293与侧壁部291的一部分连接,因此,下壁部293形成的通路入口部290b与侧壁部291的一部分形成的通路出口部290c连接。因此,构成通路出口部290c的两侧侧壁部291具有伸缩性,从而吸入引导件290可以弹性插入到引导件容纳部1561中,从而能够紧密地结合。
237.参照图18,侧壁部291的内周面和上壁部292的内周面被连接为几乎正交。由此,以相同的侧壁部高度h1为基准,能够确保侧壁部291的内周面和上壁部292的内周面所形成的吸入通路290a的体积最大。
238.整个吸入引导件290可以以几乎相同的厚度形成。例如,侧壁部291和上壁部292可以以相同厚度形成形成为单一体。由此,能够使吸入引导件290的制作容易。
239.虽然未图示,但吸入引导件290的一部分也可以后组装。例如,也可以仅下壁部293的一部分开口,而下壁部293的剩余的一部分可以覆盖侧壁部291的轴向另一侧面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可以是侧壁部291和上壁部292形成为单一体,而局部被覆盖的下壁部293与侧壁部291的轴向另一侧面粘合而成。
240.吸入引导件290可以形成为完全插入到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内部。例如,如图18所示,吸入引导件290的侧壁部高度h1可以小于等于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轴向高度h2。由此,在吸入引导件290插入成不从吸入引导凸部156露出的状态下,吸入引导件290的外周面与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内周面接触并结合。由此,能够通过抑制吸入引导件290与回旋涡旋盘140的回旋运动发生干扰,来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241.参照图19和图20,吸入引导件290可以形成为在轴向上投影时与回旋涡旋盘140重叠。例如,吸入引导件290可以形成为侧壁部291的一部分,准确地说位于吸入口152a周边的通路出口部290c周边的侧壁部291位于回旋端板部141的回旋范围内。由此,在吸入引导件290的侧壁部高度h1与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轴向高度h2相同的情况下,构成吸入引导件290的通路入口部290b的侧壁部291的底面可以可滑动地与回旋端板部141的顶面接触,从而吸入引导件290可以在轴向上被回旋端板部141支撑。
242.如上所述,当在非回旋涡旋盘设置有吸入引导件的情况下,制冷剂的吸入过程如下。
243.即,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吸入到壳体110的低压部110a的制冷剂大致分离成上游侧制冷剂和下游侧制冷剂。可以理解为,以制冷剂吸入管117为基准,上游侧制冷剂是向上侧流动的制冷剂,下游侧制冷剂是向下侧流动的制冷剂。
244.上游侧制冷剂通过构成吸入引导件290的入口的吸入通路290a的通路入口部290b流入到吸入通路290a的内部,并沿吸入通路290a移动,之后通过构成吸入引导件290的出口的吸入通路290a的通路出口部290c向非回旋涡旋盘的吸入口152a侧移动,并直接被吸入到压缩室(吸入压室)v。由此,上游侧制冷剂不会与驱动电机120接触,因此能够通过减少吸入到压缩室v的制冷剂的比容上升来提高压缩机效率。
245.此时,虽然上游侧制冷剂可以向高低压分离板115侧移动,但是被位于高低压分离板115和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之间的吸入引导件290封堵。由此,抑制上游侧制冷剂与高低压分离板115接触。由此,能够抑制吸入制冷剂在被吸入到压缩室v之前因与高低压分离板115接触而被传导热加热或在高低压分离板115的周边被辐射热加热。由此,能够通过提高吸入制冷剂的容积效率,来进一步提高压缩机性能。
246.另一方面,如前述,随着吸入引导件290的通路入口部290b配置在比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更靠轴向上侧的位置,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吸入到低压部110a的吸入制冷剂的一部分不会向压缩室v移动,而形成下游侧制冷剂并朝驱动电机120移动。
247.下游侧制冷剂在壳体110的低压部110a循环时通过与驱动电机120的接触来对该驱动电机120进行冷却,之后再次上升并通过吸入引导件290被吸入到压缩室v。由此,随着驱动电机被下游侧制冷剂冷却来抑制驱动电机过热,从而能够扩大压缩机的运转范围。
248.另一方面,下面对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249.即,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通过热压配合或利用材料所具备的弹性将吸入引导件压入引导件容纳部的情形,但是根据情况,还可以形成有使吸入引导件和引导件容纳部之间强制结合的结合部。
250.图21a和图21b是示出图16的吸入引导件的结合结构的其他实施例。
251.参照图21a,本实施例的引导件容纳部1561和吸入引导件290的基本结构和根据其的作用效果与前述的实施例几乎相同。因此,对其的具体说明用前述的实施例的引导件容纳部1561和吸入引导件290的说明来替代。
252.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吸入引导件290的外周面和与其面对的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内周面分别形成有通过彼此咬合而结合的结合部,结合部可以由钩凸起2911和钩槽2912构成。下面,以在吸入引导件290的外周面形成有钩凸起2911,而在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内周面形成有钩槽2912的例子为中心进行说明。
253.在吸入引导件290的侧壁部291的外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钩凸起2911,在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面向吸入引导件290的侧壁部291的外周面的内周面形成有与钩凸起2911对应的钩槽2912。
254.钩凸起2911和钩槽2912可以形成为楔子截面形状,也可以形成为半球截面形状。这可以取决于吸入引导件290的材料。例如,优选在吸入引导件290为相对硬质的情况下其可以形成为半球截面形状,在软质的情况下其可以形成为楔子截面形状。
255.钩凸起2911和钩槽2912尽可能地形成在下壁部293附近,例如,以侧壁部291为基准,钩凸起2911和钩槽2912可以形成在低于中间高度的位置。由此,即便吸入引导件290由如隔热金属的刚性相对高的材料形成,也能够轻松地将钩凸起2911组装于钩槽2912中。此外,能够在将钩凸起2911插入到钩槽2912的过程中,最小化钩凸起2911被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侧壁面1561c磨损,并且牢固地保持钩凸起2911和钩槽2912的组装状态,换句话说,吸入引导件290的结合状态。
256.如上所述,在利用钩凸起2911和钩槽2912将吸入引导件290结合于吸入引导凸部156的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吸入引导件290的针对该吸入引导凸部156的结合力。由此,能够预先防止在组装压缩机时因吸入引导件290而引起的障碍。
257.另外,在如本实施例的纵向式涡旋式压缩机中,随着吸入引导凸部156的引导件容纳部1561向下开口,吸入引导件290也可能会根据运转状态从引导件容纳部1561脱离。由此,吸入引导件290可能因与回旋涡旋盘接触而产生摩擦或与回旋涡旋盘140的回旋运动干扰。
258.但是,如本实施例,在吸入引导件290钩结合于吸入引导凸部156的情况下,吸入引导件290能够稳定地固定于吸入引导凸部156,从而能够以物理方式防止吸入引导件290从吸入引导凸部156的引导件容纳部1561脱离。
259.另一方面,如图21b所示,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290也可以利用紧固构件结合于吸入引导凸部156。例如,也可以将吸入引导件290插入到吸入引导凸部156的引导件容纳部1561,并且利用紧固螺丝2921来紧固吸入引导件290的上臂部292和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顶面之间。
260.即便在此情况下,吸入引导件290的具体形状或根据其的作用效果也与前述的图21a的实施例几乎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具体的说明。虽然未图示,但紧固构件和紧固的位置可以不同地变更。
261.另一方面,下面对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262.即,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侧壁部和上壁部可以形成为几乎正交的情形,但是也可以根据情况,侧壁部和上壁部之间以预先设定的角度倾斜或形成为曲面。
263.图22是示出图16的吸入引导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3是图22的
“ⅶ‑ⅶ”
线剖视图,图24是示出组装有图22的吸入引导件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264.参照图22至图24,本实施例的包括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吸入引导件290的基本构成和根据其的作用效果与前述的实施例几乎相同。因此,对于包括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吸入引导件290的具体说明,用对于前述的实施例中的吸入引导件290的说明来替代。
265.另外,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290可以压入结合或钩结合或螺纹结合于引导件容纳部1561。对其的说明,也用对于前述的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290的说明来替代。
266.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侧壁部291的内周面和上壁部292的底面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一引导部295。例如,第一引导部295可以在侧壁部291的内周面和上壁部292的底面相交的内侧边缘凸出预先设定的高度。
267.换句话说,可以理解为,第一引导部295是一种设置于侧壁部291的内周面和上壁部292的底面相交的内侧边缘处的垫部(built-up portion)。第一引导部295可以形成于在上述内侧边缘中面向吸入通路290a的通路出口部290c的一侧的内侧边缘。就内侧边缘而言,随着远离通路入口部290b和通路出口部290c其作为吸入通路290a的作用相对变小。由此,既在吸入通路290a的内部形成垫部,又能够最小化吸入通路290a的体积减小。
268.第一引导部295形成有通过连接侧壁部291的内周面和上壁部292的底面之间来构成吸入通路290a的内周面的第一引导面295a,第一引导面295a可以从通路入口部290b朝通路出口部290c形成为曲面或倾斜。换句话说,第一引导面295a可以将侧壁部291的下端和上壁部292的底面之间连接为曲面或倾斜面。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第一引导面295a朝内侧边缘凹陷成具有预先设定的曲率的曲面的例子。
269.如上所述,在构成吸入通路290a的内侧边缘形成有第一引导部295的情况下,吸入通路290a在该内侧边缘处的内表面深度变浅。由此,吸入制冷剂因该第一引导部295而弯曲并能够抑制在内侧边缘附近出现制冷剂的涡流现象。由此,吸入制冷剂不会停滞在吸入通路的内部,而迅速地被吸入到压缩室,从而能够提高压缩室的容积效率。
270.另外,随着构成吸入通路290a的内表面的第一引导部295的第一引导面295a形成为曲面或倾斜面,由侧壁部291的内周面、第一引导面295a以及上壁部292的内周面连接而成的吸入通路290a的内表面角度分别呈钝角(obtuse angle)。由此,制冷剂的流动角度平缓,从而能够减小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因此,制冷剂更迅速地向压缩室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压缩室的容积效率。
271.虽然未图示,但第一引导面295a可以形成为立体面。例如,第一引导面295a也可以形成为朝吸入通路290a的通路出口部290c几乎以漏斗形状集中。在此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出现制冷剂的涡流现象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制冷剂的流动速度。
272.另一方面,下面对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273.即,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将吸入引导件插入成其下端不向引导件容纳部的外部露出,但是也可以根据情况,吸入引导件的一部分向引导件容纳部的外部露出。
274.图25是示出图16的吸入引导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6是图25的
“ⅷ‑ⅷ”
线剖视图,图27是示出组装有图25的吸入引导件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275.参照图25至图27,本实施例的包括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吸入引导件290的基本构成和根据其的作用效果与前述的实施例几乎相同。因此,对其的具体说明,用对于前述实施例的包括引导件容纳部1561的吸入引导件290的说明来替代。
276.另外,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290可以压入结合或钩结合或螺纹结合于引导件容纳部1561。对其的说明也用对于前述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290的说明来替代。
277.另外,如图3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290也可以形成为侧壁部291的内周面和上壁部292的底面正交,也可以如图23的实施例,在侧壁部291的内周面和上壁部292的底面之间形成有具有第一引导面295a的第一引导部295。对其的说明,也用对于前述实施例的吸入引导件290的说明来替代。
278.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形成有从构成侧壁部291的底面的轴向另一侧面朝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延伸的第二引导部296。第二引导部296可以延伸为比侧壁部291的外周面进一步沿径向凸出。
279.第二引导部296可以形成为沿轴向和径向延伸并且位于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和吸入引导凸部156的面向该出口端117a的轴向一侧面之间。
280.具体而言,第二引导部296可以从侧壁部291的下端朝制冷剂吸入管117沿轴向延伸。换句话说,第二引导部296向吸入通路290a的外部延伸,而位于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和与其在轴向上面对的非回旋涡旋盘150的下端,即吸入引导凸部156的底面之间。
281.另外,第二引导部296可以朝壳体110的内周面沿径向延伸。换句话说,在轴向投影时,第二引导部296可以与构成非回旋涡旋盘150的下端的吸入引导凸部156的底面重叠。由此,第二引导部296不仅不遮挡构成吸入引导件290的入口的吸入通路290a的通路入口部290b,而且遮挡构成非回旋涡旋盘150的一部分的吸入引导凸部156的底面。
282.如上所述,当第二引导部296在制冷剂吸入管117和非回旋涡旋盘150之间延伸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7吸入到低压部110a的吸入制冷剂沿着第二引导部296向吸入引导件290的吸入通路290a迅速地移动,因此能够提高压缩室的容积效率。
283.另外,在第二引导部296的朝向驱动电机120的面形成有第二引导面296a,第二引导面296a可以从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朝吸入通路290a的通路入口部290b形成为倾斜或曲面。由此,吸入制冷剂可以更顺畅地沿第二引导面296a朝吸入引导件290的吸入通路290a移动。
284.另外,第二引导部296的外周面可以与壳体110的内周面接触,也可以与壳体110的内周面隔开。在第二引导部296与壳体110的内周面接触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阻断吸入制冷剂朝高低压分离板115移动。相反,在第二引导部296与壳体110的内周面隔开的情况下,能够在壳体110的组装时抑制因熔接产生的热使吸入引导件290受损,因此相应地有利于选择吸入引导件290的材料。
285.但是,优选,在第二引导部296与壳体110的内周面隔开的情况下,壳体110和第二引导部296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插入到壳体110的深度。
286.例如,当将从壳体110的内周面到第二引导部296的外周面的距离定义为第一间隔g1、将从壳体110的内周面到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的深度定义为第二间隔g2时,第一间隔g1可以小于等于第二间隔g2。由此,第二引导部296可以位于比制冷剂吸入管117的出口端117a更靠外侧的位置,即在径向上更接近壳体110的内周面或至少位于相同的位置。
287.如上所述,在第二引导部296从吸入通路290a的外部向壳体110的内周面延伸的情况下,吸入制冷剂被第二引导部296封堵而无法向吸入引导凸部156的外周面侧移动。由此,能够减少通过壳体110的内周面和吸入引导凸部156的外周面之间的夹缝向高低压分离板115侧移动的制冷剂量。由此,能够通过第二引导部296来阻断吸入制冷剂与非回旋涡旋盘150接触,进而能够抑制吸入制冷剂的过热。
288.上述方案在应用于如本实施例那样上部压缩式且非回旋涡旋盘背压方式时有效。即在上部压缩式且非回旋涡旋盘背压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情况下,由于非回旋涡旋盘150应根据背压力而沿轴向移动,因此非回旋涡旋盘150从壳体110的内周面隔开。因此,通
过制冷剂吸入管117吸入到低压部110a的吸入制冷剂可能会经由壳体110的内周面和非回旋涡旋盘150的外周面之间的夹缝向高低压分离板115侧流出,但是,如前述,第二引导部296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阻断,从而能够抑制吸入制冷剂因通过高低压分离板115传递到的高压部110b的热量而变得过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