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以及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49258发布日期:2022-08-17 01:1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以及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卸粮筒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以及谷物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2.谷物联合收割机简称联合收割机,就是收割农作物的联合机,是能够一次完成谷物作物的收割、脱粒、分离茎秆、清除杂余物等工序,从田间直接获取谷粒的收获机械。
3.联合收割机分为一杆操纵和多杆操纵两种操纵方式。多杆操纵是指割台升降、拨禾轮升降、主离合操纵、卸粮离合操纵、无极变速等操纵手柄是独立的,分别用一个操纵手柄控制机械多路阀对应的换向联完成相应的动作。
4.联合收割机在收割完小麦、玉米等谷物后会通过卸粮筒进行卸粮,而现有的机械多路阀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不具备卸粮筒升降控制功能,不能满足不同卸粮高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以及谷物联合收割机。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双联齿轮泵、机械多路阀、离合油缸、单路电磁阀、用于升降卸粮筒的卸粮油缸,所述双联齿轮泵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接,所述机械多路阀通过管路与所述双联齿轮泵连接,所述离合油缸通过管路与所述机械多路阀连接,所述单路电磁阀通过管路与所述机械多路阀和所述离合油缸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卸粮油缸以及所述液压油箱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单路电磁阀连接。
7.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机械多路阀联合收割机上新增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通过主离合回路的液压油提供压力,实现卸粮筒的上升下降动作,使卸粮筒具备高度可调的能力,满足用户不同卸粮高度的需求。
8.进一步地,所述单路电磁阀通过管路与所述离合油缸的有杆腔连接。
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离合油缸只有处于分离状态,即活塞杆完全缩回时,此时将主离合手柄推到分离档位,机械多路阀的溢流阀起压使单路电磁阀建立油压,操纵卸粮筒升降功能时才有升降动作。
10.进一步地,所述单路电磁阀的第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离合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单路电磁阀的第二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接,所述单路电磁阀的第三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卸粮油缸连接。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单路电磁阀为三位四通电磁阀,作用为控制卸粮筒的升降,同时内部集成双向液压锁,具备保压功能锁紧卸粮油缸的位置,便于安装以及改造。
12.进一步地,所述机械多路阀的第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双联齿轮泵连接,所述机械
多路阀的第二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接,所述机械多路阀的第三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离合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机械多路阀的第四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离合油缸的无杆腔连接。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离合油缸只有处于分离状态,即活塞杆完全缩回时,此时将主离合手柄推到分离档位,机械多路阀的溢流阀起压使单路电磁阀建立油压,操纵卸粮筒升降功能时才有升降动作,便于安装以及改造。
14.进一步地,所述卸粮油缸通过单向节流接头与所述单路电磁阀连接。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单向节流接头在高位卸粮油缸上升时起节流作用,防止卸粮筒上升速度过快、冲击过大,下降时靠卸粮筒自重下降,节流不起作用。
16.进一步地,所述机械多路阀为机械五路阀,单路电磁阀为具有双向液压锁的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卸粮油缸为柱塞液压缸。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机械多路阀为联合收割机原有机械五路阀,控制割台升降、拨禾轮升降、主离合接合分离等动作,需要操纵手柄手动操纵。高位卸粮油缸为柱塞液压缸,油缸底座端固定在粮箱支座,活塞杆端与卸粮筒摆臂相连,活塞杆的伸出缩回带动卸粮筒摆臂绕卸粮弯头做旋转运动,卸粮筒摆臂与卸粮筒相连,带动卸粮筒的上升、下降动作,使卸粮筒具备升降功能。
18.进一步地,所述机械多路阀连接有收割机操纵机构。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新增的卸粮筒升降与割台升降、拨禾轮升降等其他回路动作之间无影响。卸粮筒升降与转向之间也无影响,转向的同时不影响卸粮筒的升降动作,卸粮筒的升降也不会影响转向回路的回油背压。但是卸粮筒升降与主离合的接合分离不能同时动作,而且只有将主离合手柄推到分离档位时,卸粮筒升降功能才起作用。
20.进一步地,所述双联齿轮泵与所述液压油箱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吸油过滤器。
21.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油过滤器的设置,用于对液压油进行过滤,防止杂质进入液压系统,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
22.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
23.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机械多路阀联合收割机上新增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通过主离合回路的液压油提供压力,实现卸粮筒的上升下降动作,使卸粮筒具备高度可调的能力,满足用户不同卸粮高度的需求。
24.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号说明:1、液压油箱;2、双联齿轮泵;3、机械多路阀;4、离合油缸;5、单路电磁阀;6、卸粮油缸;7、有杆腔;8、无杆腔;9、单向节流接头;10、收割机操纵机构;11、吸油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双联齿轮泵2、机械多路阀3、离合油缸4、单路电磁阀5、用于升降卸粮筒的卸粮油缸6,所述双联齿轮泵2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油箱1连接,所述机械多路阀3通过管路与所述双联齿轮泵2连接,所述离合油缸4通过管路与所述机械多路阀3连接,所述单路电磁阀5通过管路与所述机械多路阀3和所述离合油缸4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卸粮油缸6以及所述液压油箱1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单路电磁阀5连接。
29.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机械多路阀联合收割机上新增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通过主离合回路的液压油提供压力,实现卸粮筒的上升下降动作,使卸粮筒具备高度可调的能力,满足用户不同卸粮高度的需求。
30.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卸粮油缸如何安装、卸粮油缸与卸粮筒如何连接、机械多路阀的连接、单路电磁阀的连接、机械多路阀的控制方式以及单路电磁阀的控制方式等均为现有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在此不再赘述。
31.其中,卸粮油缸可以为高位卸粮油缸,单路电磁阀的型号可以为cf4r1702030001;卸粮油缸的型号可以为dv01603050051。
32.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单路电磁阀5通过管路与所述离合油缸4的有杆腔7连接。
33.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离合油缸只有处于分离状态,即活塞杆完全缩回时,此时将主离合手柄推到分离档位,机械多路阀的溢流阀起压使单路电磁阀建立油压,操纵卸粮筒升降功能时才有升降动作。
34.其中,离合油缸可以为主离合油缸,单路电磁阀5通过管路连接在离合油缸4的有杆腔7的回路上即可。
35.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单路电磁阀5的第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离合油缸4的有杆腔7连接,所述单路电磁阀5的第二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油箱1连接,所述单路电磁阀5的第三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卸粮油缸6连接。
36.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单路电磁阀为三位四通电磁阀,作用为控制卸粮筒的升降,同时内部集成双向液压锁,具备保压功能锁紧卸粮油缸的位置,便于安装以及改造。
37.单路电磁阀的p口为单路电磁阀的p口,单路电磁阀5的第二端为单路电磁阀的t口,单路电磁阀5的第三端为单路电磁阀的a口。
38.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机械多路阀3的第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双联齿轮泵2连接,所述机械多路阀3的第二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油箱1连接,所述机械多路阀3的第三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离合油缸4的有杆腔7连接,所述机械多路阀3的第四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离合油缸4的无杆腔8连接。
3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离合油缸只有处于分离状态,即活塞杆完全缩回时,此时将主离合手柄推到分离档位,机械多路阀的溢流阀起压使单路电磁阀建立油压,操纵卸粮筒升降功能时才有升降动作,便于安装以及改造。
40.其中,机械多路阀3的第一端为机械多路阀3的p口,机械多路阀3的第二端为机械多路阀3的t口,机械多路阀3的第三端为机械多路阀3的a5口,机械多路阀3的第四端为机械多路阀3的b5口。
41.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卸粮油缸6通过单向节流接头9与所述单路电磁阀5连接。
42.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单向节流接头在高位卸粮油缸上升时起节流作用,防止卸粮筒上升速度过快、冲击过大,下降时靠卸粮筒自重下降,节流不起作用。
43.其中,单向节流接头的型号可以为:bzf0046-001。单向节流是指上升时起节流作用,防止上升速度过快。下降时不起节流作用,因为下降重量较小,不会下降太快。提高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44.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机械多路阀3为机械五路阀,单路电磁阀5为具有双向液压锁的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卸粮油缸6为柱塞液压缸。
45.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机械多路阀为联合收割机原有机械五路阀,控制割台升降、拨禾轮升降、主离合接合分离等动作,需要操纵手柄手动操纵。高位卸粮油缸为柱塞液压缸,油缸底座端固定在粮箱支座,活塞杆端与卸粮筒摆臂相连,活塞杆的伸出缩回带动卸粮筒摆臂绕卸粮弯头做旋转运动,卸粮筒摆臂与卸粮筒相连,带动卸粮筒的上升、下降动作,使卸粮筒具备升降功能。
46.其中,单路电磁阀集成液压锁为现有技术。
47.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机械多路阀3连接有收割机操纵机构10。
48.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新增的卸粮筒升降与割台升降、拨禾轮升降等其他回路动作之间无影响。卸粮筒升降与转向之间也无影响,转向的同时不影响卸粮筒的升降动作,卸粮筒的升降也不会影响转向回路的回油背压。但是卸粮筒升降与主离合的接合分离不能同时动作,而且只有将主离合手柄推到分离档位时,卸粮筒升降功能才起作用。
49.其中,收割机操纵机构可以为割台升降、拨禾轮升降、卸粮离合操纵和无极变速等操纵机构。
50.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双联齿轮泵2与所述液压油箱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吸油过滤器11。
51.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油过滤器的设置,用于对液压油进行过滤,防止杂质进入液压系统,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
52.在机械多路阀联合收割机上新增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使卸粮筒具备高度可调的能力,满足用户不同卸粮高度的需求。
53.为了满足机械多路阀联合收割机具备卸粮筒升降功能,从而使卸粮筒具备高度可调的能力,解决不同卸粮高度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可靠的液压解决方案,即在机械多路阀的主离合油缸管路中增加三通接头和单路电磁阀相连,增加高位卸粮油缸和单向节流接头,通过主离合回路的液压油提供压力,实现卸粮筒的上升下降动作。具体为:
54.双联齿轮泵既为工作液压装置提供动力,又为转向提供动力。机械多路阀为联合收割机原有机械五路阀,控制割台升降、拨禾轮升降、主离合接合分离等动作,需要操纵手柄手动操纵。主离合油缸只有处于分离状态,即活塞杆完全缩回时,此时将主离合手柄推到
分离档位,机械多路阀的溢流阀起压使单路电磁阀建立油压,操纵卸粮筒升降功能时才有升降动作。单路电磁阀为三位四通电磁阀,作用为控制卸粮筒的升降,同时内部集成双向液压锁,具备保压功能锁紧卸粮油缸的位置。单路电磁阀的p口连接主离合油缸的有杆腔回路,单路电磁阀的t口与液压系统回油相连。
55.高位卸粮油缸为柱塞液压缸,卸粮油缸的底座端固定在粮箱支座,卸粮油缸的活塞杆端与卸粮筒摆臂相连,卸粮油缸活塞杆的伸出缩回带动卸粮筒摆臂绕卸粮弯头做旋转运动,卸粮筒摆臂与卸粮筒相连,带动卸粮筒的上升、下降动作,使卸粮筒具备升降功能。
56.单向节流接头在高位卸粮油缸上升时起节流作用,防止卸粮筒上升速度过快、冲击过大,下降时靠卸粮筒自重下降,节流不起作用。
57.机械多路阀联合收割机还可以增加卸粮筒高低可调电控系统,增加卸粮筒高低可调三档(上升、停止、下降)控制按钮,控制单路电磁阀的动作。
58.本实用新型的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液压油箱、2个吸油过滤器、双联齿轮泵、机械五路阀、4种其他回路油缸、主离合油缸、单路电磁阀、高位卸粮油缸和单向节流接头。
59.卸粮油缸上升动作:1)首先将卸粮筒升降按钮按到上升位置,使单路电磁阀得电,此时单路电磁阀的a油口为压力油油口;2)将主离合手柄推到分离档位位置,即机械五路阀的第五联换向使机械多路阀3的a5路为压力油,机械多路阀3的b5路为回油,此时卸粮油缸开始上升;3)卸粮筒上升到最高位置或者预想位置后松开主离合手柄,此时机械五路阀回到中间档位,单路电磁阀的p口的油压消失,由液压锁保持卸粮油缸的位置;4)最后将卸粮筒升降按钮按到停止位置,上升动作完成,进行卸粮。
60.卸粮油缸下降动作:1)首先将卸粮筒升降按钮按到下降位置,使单路电磁阀得电,单路电磁阀的a油口为回油油口;2)将主离合手柄推到分离档位位置,即机械五路阀的第五联换向使机械多路阀3的a5路为压力油,机械多路阀3的b5路回油,此时卸粮油缸开始下降;3)卸粮筒下降到最低位置或者预想位置后松开主离合手柄,此时机械五路阀回到中间档位;4)最后将卸粮筒升降按钮按到停止位置,下降动作完成。
61.新增的卸粮筒升降与割台升降、拨禾轮升降等其他回路动作之间无影响。卸粮筒升降与转向之间也无影响,转向的同时不影响卸粮筒的升降动作,卸粮筒的升降也不会影响转向回路的回油背压。但是卸粮筒升降与主离合的接合分离不能同时动作,而且只有将主离合手柄推到分离档位时,卸粮筒升降功能才起作用。能够实现机械多路阀联合收割机具备卸粮筒升降功能;改造简单可靠、成本低。
62.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
63.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机械多路阀联合收割机上新增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通过主离合回路的液压油提供压力,实现卸粮筒的上升下降动作,使卸粮筒具备高度可调的能力,满足用户不同卸粮高度的需求。
6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