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的固定机构及采用其的温度控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1529发布日期:2022-08-24 12:2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的固定机构及采用其的温度控制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泵体固定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泵的固定机构及采用其的温度控制机。


背景技术:

2.目前,温度控制机内部的循环泵通常采用螺栓与螺母相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机壳的底板或者背板上。然而,这种循环泵的固定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3.一、在固定过程中,螺栓杆部的前端需要先依次贯穿机壳板和循环泵的底座板再与螺母螺纹配合,直至循环泵的底座板与机壳板达到紧固状态。然而,在螺栓与螺母螺纹配合的过程中,操作者需要采用一个扳手来固定螺母,并采用另一个扳手来旋转螺栓的头部,这一操作非常不便,甚至需要两人配合完成,从而造成人力的浪费。
4.二、当温度控制机内需要安装两台以上的循环泵时,由于需要给用扳手来固定螺母这一操作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相邻两台循环泵的底座板的间隙较大,从而导致温度控制机的相应方向上的尺寸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温度控制机的应用场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温度控制机的循环泵的固定方式操作不便以及导致温度控制机的尺寸较大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的固定机构及采用其的温度控制机。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泵的固定机构,用于将所述泵固定在预定的承重板上,所述泵包括底座板;
8.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
9.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l形板和第一螺栓,所述l形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所述第一板体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
10.所述l形板用于扣设在所述泵的底座板的与所述承重板平行且不相接的第一类棱边上,所述第一类棱边为不与其他泵的底座板相对的棱边,所述第一螺栓的第一螺纹段在依次贯穿所述承重板和所述底座板后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相配合;
11.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t形板、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所述t形板包括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在所述第三板体上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和所述第三螺纹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四板体的两侧;
12.所述t形板用于扣设在所述泵的底座板的与所述承重板平行且不相接的第二类棱边和另一个泵的底座板的第二类棱边上,所述第二类棱边为与其他泵的底座板相对的棱边,所述第二螺栓的第一螺纹段在依次贯穿所述承重板和所述泵的底座板后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相配合,所述第三螺栓的第一螺纹段在依次贯穿所述承重板和所述另一个泵的底座板后与所述第三螺纹通孔相配合。
13.作为可选的是,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承重板相接触,或者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承
重板之间留有间隙。
14.作为可选的是,所述第一螺栓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第一螺栓的杆部包括第一螺纹段和光滑段,该光滑段位于所述承重板的相应的光滑通孔和所述底座板的相应的光滑通孔内。
15.作为可选的是,所述第一螺栓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第一螺栓的杆部包括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该第二螺纹段位于所述承重板的相应的螺纹通孔和所述底座板的相应的螺纹通孔内。
16.作为可选的是,所述第四板体与所述承重板相接触,或者所述第四板体与所述承重板之间留有间隙。
17.作为可选的是,所述第二螺栓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第二螺栓的杆部包括第一螺纹段和光滑段,该光滑段位于所述承重板的相应的光滑通孔和所述底座板的相应的光滑通过内;
18.或者,所述第二螺栓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第二螺栓的杆部包括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该第二螺纹段位于所述承重板的相应的螺纹通孔和所述底座板的相应的螺纹通孔内。
19.作为可选的是,所述第三螺栓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第三螺栓的杆部包括第一螺纹段和光滑段,该光滑段位于所述承重板的相应的光滑通孔和所述底座板的相应的光滑通孔内;
20.或者,所述第三螺栓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第三螺栓的杆部包括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该第二螺纹段位于所述承重板的相应的螺纹通孔和所述底座板的相应的螺纹通孔内。
21.作为可选的是,所述第一螺栓的第一螺纹段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板体平齐或者超出所述第一板体;
22.和/或,所述第二螺栓的第一螺纹段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三板体平齐或者超出所述第三板体;
23.和/或,所述第三螺栓的第一螺纹段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三板体平齐或者超出所述第三板体。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机,该温度控制机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泵,所述机壳包括底板和背板,所述泵包括底座板;
25.所述泵的底座板通过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承重板上,所述承重板为所述底板或者所述背板。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另一种温度控制机,该温度控制机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至少两个泵,所述机壳包括底板和背板,所述泵包括底座板;
27.所述至少两个泵的底座板通过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承重板上,所述承重板为所述底板或者所述背板。
2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9.本实用新型的泵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一方面,当采用第一固定组件对泵的底座板与承重板进行固定时,l形板扣设在泵的底座板的与承重板平行且不相接的第一类棱边上,第一螺栓的第一螺纹段在依次贯穿承重板和底座板后与第一
螺纹通孔相配合。在上述过程中,由于l形板扣设在泵的底座板上,操作者无需再采用扳手对l形板进行固定,只需采用一个扳手来旋转螺栓的头部即可使底座板与承重板达到紧固状态,这一操作易于实施,一人可以轻松完成,无需两人配合。
30.另一方面,当采用第二固定组件对两个泵的底座板与承重板进行固定时,t形板扣设在一个泵的底座板的与承重板平行且不相接的第二类棱边和另一个泵的底座板的第二类棱边上,第二螺栓的第一螺纹段在依次贯穿承重板和一个泵的底座板后与第二螺纹通孔相配合,第三螺栓的第一螺纹段在依次贯穿承重板和另一个泵的底座板后与第三螺纹通孔相配合。在上述过程中,由于t形板同时扣设在一个泵的底座板和另一个泵的底座板上,操作者无需再采用扳手对t形板进行固定,也就不用如相关技术一样给用扳手来固定螺母这一操作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进一步地,在采用第二固定组件对两个泵进行固定时,两个泵的底座板的间隙等于第四板体的相应方向上的长度,只需合理设置第四板体的相应方向上的长度,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两个泵的底座板的间隙,进而缩小温度控制机的相应方向上的尺寸,从而降低温度控制机对安装空间的要求。
31.根据以上内容,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泵的固定机构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温度控制机的循环泵的固定方式操作不便以及导致温度控制机的尺寸较大的问题。
32.本实用新型的两种温度控制机与上述泵的固定机构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故与上述泵的固定机构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34.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做出的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
35.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l形板的侧视图;
36.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l形板的俯视图;
37.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t形板的侧视图;
38.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t形板的俯视图;
39.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采用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将两个泵固定在承重板上的示意图;
40.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41.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42.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三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进行更为全面且详细的描述。显然地,以下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仅仅是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具体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并非穷举。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属于一个总的实用新型构思的其他方式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应当被示例性描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
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4.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形板的侧视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形板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t形板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t形板的俯视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采用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将两个泵固定在承重板上的示意图。
45.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的固定机构用于将泵固定在温度控制机的承重板400上,该承重板为温度控制机的机壳的底板或者背板;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组件100和第二固定组件200;
47.其中,第一固定组件100包括l形板110和第一螺栓120,l形板110包括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2,在第一板体11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113;
48.l形板110用于扣设在第一泵300的底座板310的与温度控制机的承重板400平行且不相接的第一类棱边上,第一类棱边为不与第二泵500的底座板510相对的棱边,第一螺栓120的第一螺纹段121在依次贯穿承重板400和第一泵300的底座板310后与第一螺纹通孔113相配合;
49.第二固定组件200包括t形板210、第二螺栓220和第三螺栓230,t形板210包括第三板体211和第四板体212,在第三板体211上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213和第三螺纹通孔214,第二螺纹通孔213和第三螺纹通孔214分别位于第四板体212的两侧;
50.t形板210用于扣设在第一泵300的底座板310的与承重板400平行且不相接的第二类棱边上,第二类棱边为与第二泵500的底座板510相对的棱边,第二螺栓220的第一螺纹段221在贯穿承重板400和第一泵300的底座板310后与第二螺纹通孔213相配合,第三螺栓230的第一螺纹段231在依次贯穿承重板400和第二泵500的底座板510后与第三螺纹通孔214相配合。
51.进一步地,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螺栓120包括头部和杆部,第一螺栓120的杆部包括第一螺纹段121和光滑段122,该光滑段122位于承重板400的相应的光滑通孔和第一泵300的底座板310的相应的光滑通孔内。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将光滑段122也设置为螺纹段,相应地,承重板400的光滑通孔和第一泵300的底座板310的光滑通孔均螺纹设置。
52.再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板体212与承重板400相接触。
53.再进一步地,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螺栓220包括头部和杆部,第二螺栓220的杆部包括第一螺纹段221和光滑段222,该光滑段222位于承重板400的相应的光滑通孔和第一泵300的底座板310的相应的光滑通孔内。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将光滑段222也设置为螺纹段,相应地,承重板400的光滑通孔和第一泵300的底座板310的光滑通孔均螺纹设置。
54.再进一步地,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螺栓230包括头部和杆部,第三螺栓230的杆部包括第一螺纹段231和光滑段232,该光滑段232位于承重板400的相应的光滑通孔和第二泵500的底座板510的相应的光滑通孔内。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将光滑段232也设置为螺纹段,相应地,承重板400的光滑通孔和第二泵500的底座板510的光滑通孔均螺纹设置。
55.再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螺栓120的第一螺纹段121的自由端超出
第一板体111;
56.第二螺栓220的第一螺纹段221的自由端超出第三板体211;
57.第三螺栓230的第一螺纹段231的自由端超出第三板体211。
58.再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形板110和t形板210的厚度均大于3mm。
59.与相关技术中采用螺栓与螺母的固定方式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固定组件对两个泵的底座板与承重板进行固定,两个泵的底座板的间隙能够减小100mm以上,由此温度控制机的宽度也相应地降低。
60.相应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泵的固定机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温度控制机,该温度控制机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泵,机壳包括底板和背板,泵包括底座板,泵的底座板通过预定数量的第一固定组件固定在承重板上,承重板为底板或者背板。
61.相应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泵的固定机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另一种温度控制机,该温度控制机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至少两个泵,机壳包括底板和背板,泵包括底座板,至少两个泵的底座板通过预定数量的第一固定组件和预定数量的第二固定组件固定在承重板上,承重板为底板或者背板。
62.虽然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的基础上通过任意的其他的形式得以实施。因此,以上描述的实施方式属于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替换均具有显而易见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