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1968发布日期:2022-08-03 00:5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液阀领域,尤其是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


背景技术:

2.当前工程机械的液压动力制动系统的蓄能器充液阀与风扇驱动散热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系统分别使用不同的液压泵。但是液压动力制动系统的蓄能器充液阀在整机工作过程中间歇工作,其系统中的液压泵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浪费了能量。而且两套系统独立,无疑增加了元件数量,增加了成本,系统布置及管路连接也都复杂化了。因此,亟待研发出一种能共用元件资源的液压制动系统的蓄能器充液阀与风扇驱动散热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解决了蓄能器充液阀与风扇驱动散热系统两套系统互相独立造成的浪费能量、增加数量和管路连接复杂的问题。
4.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包括:阀体、液控流量优先阀和低压优先梭阀,所述阀体上形成有压力油口、风扇驱动油口、第一蓄能器油口和第二蓄能器油口,所述液控流量优先阀和低压优先梭阀固定安装在阀体内部,所述压力油口与低压优先梭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低压优先梭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一蓄能器油口和第二蓄能器油口相连通,所述压力油口与液控流量优先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液控流量优先阀的出油口与风扇驱动油口相连通。
5.进一步地,还包括高低压设定阀,所述高低压设定阀固定安装在阀体内部,所述高低压设定阀的进油口和控制油口分别与压力油口相连通,所述阀体上形成有油箱油口,所述高低压设定阀的出油口与油箱油口相连通,所述高低压设定阀的第一油口与充液负载敏感油路相连通,所述充液负载敏感油路与液控流量优先阀的控制油口相连通。
6.进一步地,还包括液控流量阀、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和梭阀,所述液控流量阀的进油口与液控流量优先阀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液控流量阀的出油口分别与风扇驱动油口、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和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的控制油口相连通,所述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箱油口相连通,
7.所述阀体形成有负载敏感油口,所述梭阀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和充液负载敏感油路相连通,所述梭阀的出油口与负载敏感油口相连通,所述梭阀通过比较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与充液负载敏感油路的压力,选择压力大的油路将其液压油输出至负载敏感油口;
8.所述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与液控流量阀的的控制油口相连通,所述充液负载敏感油路分别与液控流量优先阀的控制油口和高低压设定阀的第一油口相连通;
9.所述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用于调整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的压力值;
10.所述液控流量阀、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和梭阀固定安装在阀体内部。
11.进一步地,还包括节流片、过滤芯和单向阀,所述节流片、过滤芯和单向阀固定安装在阀体内部,所述阀体上形成有压力监控油口,所述过滤芯的进油口与压力油口相连通,所述节流片两端分别与过滤芯的出油口和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高低压设定阀、低压优先梭阀和压力监控油口相连通。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测压接头,所述阀体上形成有第一测压油口、第二测压油口、第三测压油口、第四测压油口和第五测压油口,所述第一测压油口、第二测压油口、第三测压油口、第四测压油口和第五测压油口分别与测压接头相连通,所述测压接头与阀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测压油口与压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测压油口与低压优先梭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测压油口与充液负载敏感油路相连通,所述第四测压油口与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五测压油口与风扇驱动油口相连通。
13.进一步地,还包括阻尼孔,所述阻尼孔两端分别与控流量阀的出油口和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相连通。
1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使蓄能器和风扇驱动液压马达共用一个负载变量泵,利用梭阀对负载变量泵进行控制,配合液控流量优先阀和液控流量阀,自动分配流量至液压动力制动系统和风扇驱动系统,与现有的液压动力制动与风扇驱动液压系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液压泵的空载循环损失,具有很高的节能效益、减少了系统元件数量、简化了系统、降低了成本,解决了蓄能器充液阀与风扇驱动散热系统两套系统互相独立造成的浪费能量、增加数量和管路连接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6.图1:本实用新型的油路原理示意图;
17.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一;
18.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二。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包括:阀体1、液控流量优先阀3和低压优先梭阀10,所述阀体1上形成有压力油口p、风扇驱动油口f、第一蓄能器油口b1和第二蓄能器油口b2,所述液控流量优先阀3和低压优先梭阀10固定安装在阀体1内部,所述压力油口p与低压优先梭阀10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低压优先梭阀10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一蓄能器油口b1和第二蓄能器油口b2相连通,所述压力油口p与液控流量优先阀3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液控流量优先阀3的出油口与风扇驱动油口f相连通。
25.进一步地,还包括高低压设定阀9,所述高低压设定阀9固定安装在阀体1内部,所述高低压设定阀9的进油口和控制油口分别与压力油口p相连通,所述阀体1上形成有油箱油口t,所述高低压设定阀9的出油口与油箱油口t相连通,所述高低压设定阀9的第一油口与充液负载敏感油路lsc相连通,所述充液负载敏感油路lsc与液控流量优先阀3的控制油口相连通。其中,高低压设定阀9用于设定蓄能器充液的高压及低压值。
26.进一步地,还包括液控流量阀4、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7和梭阀8,所述液控流量阀4的进油口与液控流量优先阀3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液控流量阀4的出油口分别与风扇驱动油口f、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7的进油口和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7的控制油口相连通,所述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7的出油口与油箱油口t相连通,
27.所述阀体1形成有负载敏感油口ls,所述梭阀8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lsf和充液负载敏感油路lsc相连通,所述梭阀8的出油口与负载敏感油口ls相连通,所述梭阀8通过比较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lsf与充液负载敏感油路lsc的压力,选择压力大的油路将其液压油输出至负载敏感油口ls;
28.所述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lsf与液控流量阀4的的控制油口相连通,所述充液负载敏感油路lsc分别与液控流量优先阀3的控制油口和高低压设定阀9的第一油口相连通;
29.所述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7根据散热系统温度传感器(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采集的温度数据,调整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lsf的压力值;
30.所述液控流量阀4、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7和梭阀8固定安装在阀体1内部。
31.进一步地,还包括节流片11、过滤芯12和单向阀13,所述节流片11、过滤芯12和单向阀13固定安装在阀体1内部,所述阀体1上形成有压力监控油口sw,所述过滤芯12的进油口与压力油口p相连通,所述节流片11两端分别与过滤芯12的出油口和单向阀13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单向阀13的出油口与高低压设定阀9、低压优先梭阀10和压力监控油口sw相连通。
32.进一步地,还包括测压接头14,所述阀体1上形成有第一测压油口mp、第二测压油口mb、第三测压油口ml、第四测压油口mr和第五测压油口mf,所述第一测压油口mp、第二测压油口mb、第三测压油口ml、第四测压油口mr和第五测压油口mf分别与测压接头14相连通,所述测压接头14与阀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测压油口mp与压力油口p相连通,所述第二测
压油口mb与低压优先梭阀10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测压油口ml与充液负载敏感油路lsc相连通,所述第四测压油口mr与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lsf相连通,所述第五测压油口mf与风扇驱动油口f相连通。
33.进一步地,还包括阻尼孔6,所述阻尼孔6两端分别与控流量阀4的出油口和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7的进油口相连通。
34.工作原理:
35.压力油口p与负载变量泵2的出油口相连通,负载变量泵2的进油口与油箱16相连通,负载变量泵2的控制油口与梭阀8的出油口相连通。油箱油口t与油箱16相连通。风扇驱动油口f与风扇驱动液压马达5的进油口相连通,风扇驱动液压马达5的出油口与油箱16相连通,风扇驱动液压马达5驱动散热风扇转动。测压接头14和压力监控油口sw分别与测压设备相连通。第一蓄能器油口b1和第二蓄能器油口b2分别与不同的蓄能器相连通。
36.当蓄能器中的压力低于高低压设定阀9中低压值时,充液负载敏感油口lsc与蓄能器低压油路lb接通。所述充液负载敏感油路lsc的压力作用于梭阀8,梭阀8对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lsf与充液负载敏感油路lsc的压力进行比较,并自动地将较大的一个负载压力信号通过反馈油路传递至负载敏感泵(即负载变量泵2)的负载敏感腔,进而控制负载变量泵2的摆角,使负载变量泵2输出的压力及流量相应变化。
37.直至蓄能器中的压力达到高低压设定阀9中高压值时,充液负载敏感油路lsc与阀体上的油箱油口t接通,充液负载敏感油路lsc的压力变为零。此时,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lsf的压力通过反馈油路作用于负载敏感泵(即负载变量泵2)的负载敏感腔,使负载变量泵2根据驱动风扇系统需求提供流量。
38.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