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吸两用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21370发布日期:2022-08-05 20:3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排吸两用风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吸两用风扇。


背景技术:

2.现今由于对生产安全越来越关注,厂房对空气的洁净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生产过程中,厂房需要定期换气,以使室内保持洁净的环境,风扇是人们常用的交换空气、促进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的常用电器。
3.一般的换气扇单向运转,内部扇朝逆时针方向运转,以便将室内空气抽出去,排放至室外空气,然而,有时也需要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吹向室内,以保证室内有良好的空气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吸两用风扇,实现风扇的排风和吸气,同时保证排风和吸气的风量。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排吸两用风扇,包括壳体、前网罩、后网罩和若干片叶片,所述前网罩和所述后网罩之间设有若干片所述叶片,若干片所述叶片安装于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转动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转动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后网罩;
6.所述叶片的两侧边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导流折边,两片所述导流折边分别为外侧导流折边和内侧导流折边,所述外侧导流折边和内侧导流折边分别位于所述叶片的前、后两面,且所述外侧导流折边和所述内侧导流折边的翻折方向相反,将垂直于转动驱动电机的转轴的平面定义为竖直平面,所述叶片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
°
,两片导流折边与叶片之间的夹角皆为150-170
°

7.进一步地说,所述后网罩包括环形的后罩网线和径向设置的后罩网骨,所述后罩网线固定于所述后罩网骨,所述转动驱动电机固定于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固定于若干根连接杆,若干根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后网罩,且若干根所述连接杆径向设置于所述后网罩,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壳体。
8.进一步地说,所述叶片远离转动件的端部和所述导流折边的端部共同形成导流弧边,所述叶片靠近转动件的端部和所述导流折边的端部共同形成导流斜边。
9.进一步地说,所述导流斜边由风扇的外侧向中心逐渐向叶片的中心倾斜。
10.进一步地说,所述前网罩包括环形的前罩网线、径向设置的前罩网骨和径向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定于所述前罩网线,所述前罩网线固定于所述前罩网骨,所述前罩网骨固定于所述壳体。
11.进一步地说,所述叶片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
°
,两片所述导流折边与所述叶片之间的夹角皆为160
°

12.进一步地说,所述转动驱动电机包括转子、电机壳、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转子安
装于所述电机壳的内部,所述电机壳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转子穿过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皆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转子之间设有轴承,所述后端盖螺纹连接有轴盖。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14.本实用新型的叶片的两侧边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导流折边,两片导流折边分别为外侧导流折边和内侧导流折边,外侧导流折边和内侧导流折边分别位于叶片的前、后两面,且外侧导流折边和内侧导流折边的翻折方向相反,当叶片顺时针转动时进行排风,当叶片逆时针转动时进行吸气,从而实现风扇的排风和吸气,值得一提的是,叶片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
°
,两片导流折边与叶片之间的夹角皆为150-170
°
,从而保证排风和吸气的风量;
15.本实用新型的叶片远离转动件的端部和导流折边的端部共同形成导流弧边,叶片靠近转动件的端部和导流折边的端部共同形成导流斜边,使叶片在旋转时进气边逐渐切入气流中,减小了进气边对气流的撞击;
16.本实用新型的后网罩包括环形的后罩网线和径向设置的后罩网骨,若干根连接杆固定于所述后网罩,从而增加后网罩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片和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驱动电机的剖视图;
24.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25.壳体1、前网罩2、前罩网线21、前罩网骨22、加强筋23、后网罩3、后罩网线31、后罩网骨32、固定盘33、连接杆34、叶片4、外侧导流折边41、内侧导流折边42、导流弧边43、导流斜边44、转动件5、转动驱动电机6、转子61、电机壳62、前端盖63、后端盖64、轴承65、轴盖66、导流折边与叶片之间的夹角α。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7.实施例:一种排吸两用风扇,如图1-7所示,包括壳体1、前网罩2、后网罩3和若干片叶片4,所述前网罩2和所述后网罩3之间设有若干片所述叶片4,若干片所述叶片4安装于转动件5,所述转动件5与转动驱动电机6连接,所述转动驱动电机6固定于所述后网罩3;
28.所述叶片4的两侧边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导流折边,两片所述导流折边分别为外侧导流折边41和内侧导流折边42,所述外侧导流折边41和内侧导流折边42分别位于所述叶片
4的前、后两面,且所述外侧导流折边41和所述内侧导流折边42的翻折方向相反,将垂直于转动驱动电机6的转轴的平面定义为竖直平面,所述叶片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
°
,两片导流折边与叶片之间的夹角α皆为150-170
°

29.所述后网罩3包括环形的后罩网线31和径向设置的后罩网骨32,所述后罩网线31固定于所述后罩网骨32,所述转动驱动电机6固定于固定盘33,所述固定盘33固定于若干根连接杆34,若干根所述连接杆34固定于所述后网罩3,且若干根所述连接杆34径向设置于所述后网罩3,所述连接杆34固定于所述壳体1。
30.所述叶片4远离转动件5的端部和所述导流折边的端部共同形成导流弧边43,所述叶片4靠近转动件5的端部和所述导流折边的端部共同形成导流斜边44。
31.所述导流斜边44由风扇的外侧向中心逐渐向叶片4的中心倾斜。
32.所述前网罩2包括环形的前罩网线21、径向设置的前罩网骨22和径向设置的加强筋23,所述加强筋23固定于所述前罩网线21,所述前罩网线21固定于所述前罩网骨22,所述前罩网骨22固定于所述壳体1。
33.所述叶片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
°
,两片所述导流折边与所述叶片之间的夹角皆为160
°

34.所述转动驱动电机6包括转子61、电机壳62、前端盖63和后端盖64,所述转子61安装于所述电机壳62的内部,所述电机壳62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前端盖63和后端盖64,所述转子61穿过所述前端盖63和后端盖64,所述前端盖63和所述后端盖64皆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转子61之间设有轴承65,所述后端盖64螺纹连接有轴盖66。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转动驱动电机驱动转动件转动,转动件驱动叶片转动,当叶片顺时针转动时进行排风,当叶片逆时针转动时进行吸气,叶片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
°
,两片导流折边与叶片之间的夹角皆为150-170
°
,从而保证排风和吸气的风量,导流弧边和导流斜边的设置,使叶片在旋转时进气边逐渐切入气流中,减小了进气边对气流的撞击。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