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推杆用内循环式液压集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6780发布日期:2022-08-16 18:4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电液推杆用内循环式液压集成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液推杆的控制阀组的结构。


背景技术:

2.电液推杆是一种集机、电、液为一体的液压驱动机械手,适用于需要往复推拉直线运动或需要上升或下降工作的场合。电液推杆一般包括油缸、阀组和动力源三部分,阀组是电液推杆的核心部件。
3.液压集成锁为电液推杆的液压油路控制阀组,液压集成锁的主阀体的第一出油口与油缸的无杆腔相连,第二出油口与油缸的有杆腔相连,对电液推杆两个工作油腔内的液压油(一进一出)进行同步控制,使油缸升降。现有的液压集成锁由于结构不合理,下降时,自由落体速度快,阀组不产生背压,直接回油,供油提供不了回油的速度(供油速度小于物体下降速度),导致运行不平稳、产生抖动,自锁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行平稳的电液推杆用内循环式液压集成锁。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液推杆用内循环式液压集成锁,包括主阀体,在主阀体内设置主阀芯,主阀芯将主阀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在所述主阀体上设置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与第一油腔相连通,第二进油口与第二油腔相连通;在所述主阀体的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内均连接单向阀座,两个单向阀座对称设置在主阀芯的两侧,每个单向阀座内均设置单向阀,主阀芯的端部伸入单向阀座与单向阀接触设置;其中一个单向阀开关第一出油口与第一油腔,另外一个单向阀开关第二出油口与第二油腔。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阀体的第一出油口与油缸的无杆腔相连,第二出油口与油缸的有杆腔相连,使油缸升降。在拉自重物体时,产生背压,下降符合设计的速度,运行平稳,自锁效果好。
7.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主阀芯的外表面设置油槽,当主阀芯向第一油腔移动实现油槽与第一油腔相连通,当主阀芯向第二油腔移动实现油槽与第二油腔相连通;在所述主阀体上还设置第三出油口,第三出油口与油槽相连通。根据客户需要,设计油槽可以卸去一定的压力。
8.本实用新型的主阀体连接调压座,在调压座上设置第一调压油口和第二调压油口,调压座的第一调压油口与主阀体的第一进油口相连通,调压座的第二调压油口与主阀体的第二进油口相连通,在所述调压座的第一调压油口和第二调压油口上均连接溢流阀。溢流阀控制了液压油的压力,保证了电液推杆工作的可靠性。
9.本实用新型在两个单向阀座上均设置阀座第一油口和阀座第二油口,其中一个阀座第一油口与主阀体的第一油腔相连通,另一个阀座第一油口与主阀体的第二油腔相连
通;其中一个阀座第二油口与主阀体的第一出油口相连通,另一个阀座第二油口与主阀体的第二出油口相连通。
10.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包括锥头、弹簧和弹簧座,所述锥头设置在阀座第一油口处,弹簧座与单向阀座连接,弹簧设置在锥头与弹簧座之间。
11.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包括钢球、弹簧和弹簧座,所述钢球设置在阀座第一油口处,弹簧座与单向阀座连接,弹簧设置在钢球与弹簧座之间。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右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第一出油口,2第二出油口,3第三出油口,4阀座第二油口,5单向阀座,6单向阀,7阀座第一油口,8第一进油口,9第一调压油口,10第二进油口,11第二调压油口,12调压座,13主阀芯,14锥头,15弹簧,16弹簧座,17主阀体,18溢流阀,19第一油腔,20第二油腔,21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1
17.如图1和图2所示,为第一种电液推杆用内循环式液压集成锁,包括主阀体17,在主阀体17内设置主阀芯13,主阀芯13将主阀体17的内腔分隔为第一油腔19和第二油腔20。在主阀体17上设置第一进油口8、第二进油口10、第一出油口1、第二出油口2,第一进油口8与第一油腔19相连通,第二进油口10与第二油腔20相连通。
18.在主阀体17的第一油腔19和第二油腔20内均连接单向阀座5,两个单向阀座5对称设置在主阀芯13的两侧,在两个单向阀座5上均设置阀座第一油口7和阀座第二油口4,其中一个阀座第一油口7与主阀体17的第一油腔19相连通,另一个阀座第一油口7与主阀体17的第二油腔20相连通。其中一个阀座第二油口4与主阀体17的第一出油口1相连通,另一个阀座第二油口4与主阀体17的第二出油口2相连通。
19.每个单向阀座5内均设置单向阀6,单向阀6包括锥头14、弹簧15和弹簧座16,锥头14设置在阀座第一油口7处,弹簧座16与单向阀座5连接,弹簧15设置在锥头14与弹簧座16之间。单向阀6的锥头14也可换成钢球。主阀芯13的端部从单向阀座5的阀座第一油口7伸入后与锥头14接触设置。其中一个单向阀6开关第一出油口1与第一油腔19,另外一个单向阀6开关第二出油口2与第二油腔20。
20.调压座12与主阀体17连接,在调压座12上设置第一调压油口9和第二调压油口11,调压座12的第一调压油口9与主阀体17的第一进油口8相连通,调压座12的第二调压油口11与主阀体17的第二进油口10相连通,在调压座12的第一调压油口9和第二调压油口11上均连接溢流阀18。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2.如图1所示,第一调压油口9、第一进油口8、第一油腔19、左侧的单向阀、第一出油口1形成第一油路;第二调压油口11、第二进油口10、第二油腔20、右侧的单向阀、第二出油
口2形成第二油路。
23.1、当主阀芯13位于中间位置时,两个单向阀6关闭,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关闭。
24.2、第一调压油口9进油,推动主阀芯13向右移动,打开第二油路,第一油路进油、第二油路回油。
25.3、第二调压油口11进油,推动主阀芯13向左移动,打开第一油路,第一油路回油、第二油路进油。
26.在拉自重物体,液压油进行内循环,产生背压,下降速度符合设计的速度,运行平稳,自锁效果好。
27.实施例2
28.如图3所示,在主阀芯13的外表面设置油槽21,当主阀芯13向第一油腔19移动实现油槽21与第一油腔19相连通,当主阀芯13向第二油腔20移动实现油槽21与第二油腔20相连通。在主阀体17上还设置第三出油口3,第三出油口3与油槽21相连通。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29.工作原理:
30.1、第一调压油口9进油,推动主阀芯13向右移动,油槽21与第二油腔20相连通,一部分液压油从第二调压油口11回油,多余的油从第二油腔20、油槽21、第三出油口3回油。
31.2、第二调压油口11进油,推动主阀芯13向左移动,油槽21与第一油腔19相连通,一部分液压油从第二进油口10回油,多余的油从第一油腔19、油槽21、第三出油口3回油。
32.根据用户需要定,通过油槽21进行卸去一定的压力,可频繁工作,油不易升温,用于没有自重的环境下。


技术特征:
1.电液推杆用内循环式液压集成锁,其特征是:包括主阀体,在主阀体内设置主阀芯,主阀芯将主阀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在所述主阀体上设置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与第一油腔相连通,第二进油口与第二油腔相连通;在所述主阀体的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内均连接单向阀座,两个单向阀座对称设置在主阀芯的两侧,每个单向阀座内均设置单向阀,主阀芯的端部伸入单向阀座与单向阀接触设置;其中一个单向阀开关第一出油口与第一油腔,另外一个单向阀开关第二出油口与第二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推杆用内循环式液压集成锁,其特征是:在所述主阀芯的外表面设置油槽,当主阀芯向第一油腔移动实现油槽与第一油腔相连通,当主阀芯向第二油腔移动实现油槽与第二油腔相连通;在所述主阀体上还设置第三出油口,第三出油口与油槽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液推杆用内循环式液压集成锁,其特征是:所述主阀体连接调压座,在调压座上设置第一调压油口和第二调压油口,调压座的第一调压油口与主阀体的第一进油口相连通,调压座的第二调压油口与主阀体的第二进油口相连通,在所述调压座的第一调压油口和第二调压油口上均连接溢流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推杆用内循环式液压集成锁,其特征是:在两个单向阀座上均设置阀座第一油口和阀座第二油口,其中一个阀座第一油口与主阀体的第一油腔相连通,另一个阀座第一油口与主阀体的第二油腔相连通;其中一个阀座第二油口与主阀体的第一出油口相连通,另一个阀座第二油口与主阀体的第二出油口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液推杆用内循环式液压集成锁,其特征是:所述单向阀包括锥头、弹簧和弹簧座,所述锥头设置在阀座第一油口处,弹簧座与单向阀座连接,弹簧设置在锥头与弹簧座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液推杆用内循环式液压集成锁,其特征是:所述单向阀包括钢球、弹簧和弹簧座,所述钢球设置在阀座第一油口处,弹簧座与单向阀座连接,弹簧设置在钢球与弹簧座之间。

技术总结
电液推杆用内循环式液压集成锁,涉及电液推杆的控制阀组的结构,包括主阀体,在主阀体内设置主阀芯,主阀芯将主阀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在所述主阀体上设置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与第一油腔相连通,第二进油口与第二油腔相连通;在所述主阀体的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内均连接单向阀座,两个单向阀座对称设置在主阀芯的两侧,每个单向阀座内均设置单向阀,主阀芯的端部伸入单向阀座与单向阀接触设置;其中一个单向阀开关第一出油口与第一油腔,另外一个单向阀开关第二出油口与第二油腔。本实用新型运行平稳。本实用新型运行平稳。本实用新型运行平稳。


技术研发人员:李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凡
技术研发日:2022.05.13
技术公布日:2022/8/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