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5611发布日期:2022-10-29 04:34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电气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


背景技术:

2.《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于2018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4.4.5和4.5.3条中对加压送风机和排烟风机等均提出了安装要求。该规范一方面想解决了长期以来放置在室外的排烟风机都没有配置防护措施的问题,但同时大大增加的建筑土建的造价。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浙江省于2019年4月发布了《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该指南中提出,加压风机、排烟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且机房必须满足风机防护(防雨、防晒等)及检修的要求。此后,组合式风机防护罩在新建建筑中被大量使用和推崇。尽管组合式风机防护罩被大量使用,但其相应的电气设计却并不统一和规范,有些甚至存在着消防安全隐患,有些甚至威胁到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5.一种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包括设置在排烟风机外侧的防护罩,设置在排烟风机和防护罩之间的通风管路,所述的防护罩相对两侧壁设有进风口和出风百叶,所述的通风管路包括连通排烟风机和进风口的进风管道和连通排烟风机和出风百叶的出风管道。
6.在上述的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中,所述的进风管道包括:
7.与排烟风机进风端相连通的进风软接管;
8.与进风软接管相连通的进风变径管;
9.与进风变径管相连通的进风管,且进风管穿过进风口;
10.该进风变径管通过阀门与进风管相连。
11.在上述的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中,所述的防护罩上设置供进风管穿过的贯通孔。
12.在上述的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中,所述的出风管道包括:
13.与排烟风机排风端相连通的出风软接管;
14.与出风软接管相连通的出风变径管;
15.所述的出风变径管与出风百叶相连通。
16.在上述的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中,所述的防护罩外侧设置防雷机构,所述的防雷机构包括防护罩上端面铺设的避雷带,所述的防护罩的侧面设置的引下线,所述的避雷带通过引下线与防雷预埋件连接。
17.在上述的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中,所述的防雷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防护罩下侧的槽钢及设置在排烟风机下侧的槽钢,槽钢均通过引下线与防雷预埋件连接。
18.在上述的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中,所述的防护罩外侧设置防雷机构,所述的防雷机构包括设置在排烟风机外侧的防护罩,设置在防护罩下侧的槽钢,所述的槽钢通过引下
线与防雷预埋件连接。
19.在上述的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中,所述的防雷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排烟风机下侧的槽钢,所述的槽钢通过引下线与防雷预埋件连接。
20.在上述的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中,所述的防护罩外侧设置配电控制箱,所述的配电控制箱上侧设置防水罩,所述的配电控制箱的按钮盒设置在防护罩的内侧。
21.在上述的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中,所述的防雷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配电控制箱下侧的槽钢,所述的槽钢通过引下线与防雷预埋件连接。
22.在上述的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中,防护罩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置通风孔。
2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4.本实用新型的排烟风机外侧设置防护罩,消除了安装在室外的风机长期受到日晒雨淋后存在的消防隐患。本实用新型在排烟风机和防护罩之间设置的通风管路,其中进风管道与楼内风管联通,出风口直通外部大气,以便排出排烟风机中的气体,降低罩内温度,提高散热效率。
25.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外侧设置防雷机构,该避雷带通过引下线与防雷预埋件可靠连接,以便将雷击电流传输到大地,避免雷电流对设备造成热伤害或电动力伤害。当防护罩采用金属材质且满足直接用于防雷设施的要求时,可取消顶部的避雷带,只要保证防护罩、设备基础中的槽钢和防雷预埋件连为一体,即可避免发生电弧击穿,起到了避免雷击的作用。
26.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相对两侧壁开设通风孔,使流动的空气在防护罩内形成气流,以便降低罩内温度,提高散热效率。
27.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图1中进风端及排风端的位置示意图。
30.图3是图1中防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图1中配电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图1中通风孔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排烟风机1、防护罩2、通风管路3、进风口4、出风百叶5、进风管道6、出风管道7、排烟风机进风端8、进风软接管9、进风变径管10、进风管11、阀门12、排烟风机排风端13、出风软接管14、出风变径管15、防雷机构16、避雷带17、引下线18、槽钢19、检修门20、配电控制箱21、防水罩22、按钮盒23、通风孔24。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35.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带防护罩的排烟风机,包括设置在排烟风机1外侧的防护罩2,设置在排烟风机1和防护罩2之间的通风管路3,防护罩2相对两侧壁设有进风口4和出风百叶5,通风管路3包括连通排烟风机1和进风口4的进风管道6和连通排烟风机1和出
风百叶5的出风管道7。
36.本实施例中,排烟风机1外侧设置防护罩2,消除了安装在室外的风机长期受到日晒雨淋可能存在的消防隐患。本实施例在排烟风机1和防护罩2之间设置的通风管路3,其中进风管道6与楼内风管联通,出风口直通外部大气,以便排出排烟风机1中的气体,降低罩内温度,提高散热效率。
37.其中,进风管道6包括与排烟风机进风端8相连通的进风软接管9;与进风软接管9相连通的进风变径管10;与进风变径管10相连通的进风管11,且进风管11穿过进风口4;该进风变径管10通过阀门12与进风管11相连。进风口4为防护罩2上供进风管11穿过的贯通孔。
38.出风管道7包括与排烟风机排风端13相连通的出风软接管14;与出风软接管14相连通的出风变径管15;出风变径管15与出风百叶5相连通。
3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护罩2外侧设置防雷机构16,防雷机构16包括防护罩2上端面铺设的避雷带17,防护罩2的侧面设置的引下线18,避雷带17通过引下线18与防雷预埋件连接。在防护罩顶部贴敷避雷带17,该避雷带17通过引下线与屋面的防雷预埋件可靠连接,以便将雷击电流传输到大地,避免雷电流对设备造成热伤害或电动力伤害。
40.避免受到雷击。避雷带17可采用市售的热镀锌扁钢。
41.另外,防雷机构16还包括设置在防护罩2下侧的槽钢19及设置在排烟风机1下侧的槽钢19,槽钢19均通过引下线18与防雷预埋件连接。防护罩2下侧的槽钢19及设置在排烟风机1下侧的槽钢19均通过引下线18与防雷预埋件可靠连接,以形成等电位,即便雷击时也不会因为存在电位差而产生电流。
42.除了将防雷机构16设计成防护罩2上端面铺设的避雷带17外,防雷机构16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排烟风机1外侧的防护罩2,设置在防护罩2下侧的槽钢19,槽钢19通过引下线18与防雷预埋件连接。当防护罩2采用金属材质且满足直接用于防雷设施的要求时,可取消顶部的避雷带17,只要保证防护罩2、设备基础中的槽钢19和防雷预埋件连为一体,即可避免发生电弧击穿,起到了避免雷击的作用。
43.其中,防雷机构16还包括设置在排烟风机1下侧的槽钢19,槽钢19通过引下线18与防雷预埋件连接。
44.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护罩2外侧靠近检修门20的位置设置配电控制箱21,配电控制箱21上侧设置防水罩22,配电控制箱21的按钮盒23设置在防护罩2的内侧。配电控制箱21设置在防护罩2的外侧,即使风机发生故障时,也可以及时断电。此外,风机工作时机体温度比较高,配电控制箱21设置在远离风机的位置,即防护罩2的外侧,避免配电控制箱21受到机体散发的高温的影响。配电控制箱21的按钮盒23设置在防护罩2的内侧,确保风机检修时,操作人员容易开合闸门。
45.其中,防雷机构16还包括设置在配电控制箱21下侧的槽钢19,槽钢19通过引下线18与防雷预埋件连接。配电控制箱21下侧的槽钢通过引下线18与防雷预埋件可靠连接,以形成等电位,即便雷击时也不会因为存在电位差而产生电流。
46.如图4~5所示,防护罩2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置通风孔24。防护罩2相对两侧壁均开设通风孔24,使流动的空气可在防护罩2内形成气流,以便降低罩内温度,提高散热效率。
47.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1)排烟风机1外侧设置防护罩2,消除了安装在室外的风
机长期受到日晒雨淋可能存在的消防隐患。防护罩2相对两侧壁均开设通风孔24,使流动的空气可在防护罩2内形成气流,以便降低罩内温度。(2)防护罩2外侧设置防雷机构16,该防雷机构16通过引下线与屋面的防雷预埋件可靠连接,以便将雷击电流传输到大地,避免雷电流对设备造成热伤害或电动力伤害。
4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