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7507发布日期:2023-01-04 09:1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


背景技术:

2.航空燃油泵是各类民用飞机、军用飞机和巡航导弹的常用成品附件,用于将飞机(或导弹)油箱内的燃油抽出并增压到一定的压力后、按一定流量输送给下一级油泵或系统,如果燃油泵的增压不足或流量不足则均会影响下一级油泵或系统。
3.航空燃油泵通常是由泵体、叶轮等组成的离心式泵。航空燃油泵需要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和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燃油泵的工作流量范围一般都较大,通常需要在小于设计流量很多的工况下工作。
4.航空燃油泵的工作介质是燃油,在燃油中总是溶解有一定比例的气体,这些溶解在燃油中的气体在低气压、高温等环境条件下会析出,环境气压越低、温度越高,则气体析出越多。
5.离心泵工作时,由于叶轮的抽吸作用,在叶轮进口内会产生低于叶轮进口压力的低压区,因此燃油在叶轮的作用下溶解在燃油中的气体通常会析出,尤其是在高空(低气压)、高温环境条件下析出气体会更多。
6.离心泵在流量小于设计流量的偏工况时,会在叶轮的进口产生回流,即进入叶轮内的燃油会从叶轮进口再流出、与进液液流对冲,然后再随进液液流进入叶轮。由于回流的燃油中含有从燃油中析出的气体,这些气体会在叶轮的进口处积累、也会随进液液流再进入叶轮内,气体随燃油进入叶轮后会导致叶轮的输出性能降低、甚至会导致燃油泵产生气塞,从而影响燃油泵的高空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大幅度的提高航空燃油泵的工作效率的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
8.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9.提供一种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其包括设置在泵体上的进油通道,进油通道为喇叭形结构,进油通道内设置有叶轮,进油通道的端部通过盖板封装,盖板的上端设置有锥形凸起,盖板、进油通道与锥形凸起之间形成从进油通道侧面进油的弧形通道;进油通道内设置有分流盘,分流盘为锥形管结构,分流盘设置在进油通道中部将弧形通道分割。
10.进一步地,分流盘包括内锥形管和外锥形管,内锥形管套在锥形凸起上,内锥形管和外锥形管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板连接,若干连接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11.进一步地,叶轮设置在进油通道与泵体内部的连接处,叶轮伸入进油通道内,外锥形管的尺寸大于叶轮的尺寸,且小于进油通道的尺寸。
12.进一步地,外锥形管的大径端均匀设置有若干缺口。
13.进一步地,盖板外套设有法兰盘,法兰盘与泵体固定连接,法兰盘与盖板之间设置
有第一密封圈。
14.进一步地,法兰盘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5.进一步地,弧形通道的进口处设置有过滤油液的过滤网。
16.进一步地,进油通道外套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与泵体固定连接。
17.进一步地,叶轮安装在无刷电机的转轴上,转轴与叶轮通过键连接。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不产生额外排液流量的前提下,通过在进油通道设置一个分流盘从而提高燃油泵在高空小流量工况下的高空性能。由于不需要额外的排液流量,因此相对于常规的增大流量法相比,本发明可以在满足高空性能的同时,能大幅度的提高航空燃油泵的工作效率。
19.分流盘将弧形通道分割成两层,包括上通道和下通道,当在额定流量时,分流盘分割出的上通道和下通道的燃油均向泵体内流动,此时分流盘不起作用;当泵体的流量小于额定流量的小流量工况下,叶轮进口的回流被分流盘分开,燃油通过下通道流入泵体,从而回流中的气体通过上通道引导并排向油箱内,避免了回流中的气体在叶轮处累积形成气塞,提高了燃油泵在小流量工况下的高空性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的剖视图。
21.图2为分流盘的结构图。
22.其中,1、输出管,2、过滤网,3、法兰盘,4、第一密封圈,5、盖板,6、外锥形管,7、锥形凸起,8、第二密封圈,9、进油通道,10、缺口,11、转轴,12、叶轮,13、密封环,14、上通道,15、下通道,16、内锥形管,1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方案的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其包括设置在泵体上的进油通道9,泵体的侧面设置有输出管1,进油通道9为喇叭形结构,进油通道9内设置有叶轮12,进油通道9的端部通过盖板5封装,盖板5的上端设置有锥形凸起7,盖板5、进油通道9与锥形凸起7之间形成从进油通道9的进油口侧面进油的弧形通道,锥形凸起7与叶轮12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间隙。进油通道9内设置有分流盘,分流盘为锥形管结构,分流盘设置在进油通道9中部将其分割。
25.分流盘将弧形通道分割成两层,包括上通道14和下通道15,当在额定流量时,分流盘分割出的上通道14和下通道15的燃油均向泵体内流动,此时分流盘不起作用;当泵体的流量小于额定流量的小流量工况下,叶轮12进口的回流被分流盘分开,燃油通过下通道15流入泵体,从而回流中的气体通过上通道14引导并排向油箱内,避免了回流中的气体在叶轮12处累积形成气塞,提高了燃油泵在小流量工况下的高空性能。
26.本实施例中,分流盘包括内锥形管16和外锥形管6,内锥形管16套在锥形凸起7上,
内锥形管16和外锥形管6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板17连接,确保内锥形管16和外锥形管6的连接强度,若干连接板17之间设置有间隙,若干间隙之间作为油液流通的通道。
27.叶轮12设置在进油通道9与泵体内部的连接处,叶轮12伸入进油通道9内,外锥形管6的尺寸大于叶轮12的尺寸,且小于进油通道9的尺寸,确保分割形成均匀的上通道14和下通道15,使得堆积的气体能迅速产生回流,排出泵体。外锥形管6的大径端均匀设置有若干缺口10,方便油液从进油口进入分流盘内。
28.本实施例中,盖板5外套设有法兰盘3,法兰盘3与泵体固定连接,法兰盘3与盖板5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法兰盘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确保进油通道9的密封性以及与邮箱连接的密封性;弧形通道的进口处设置有过滤油液的过滤网2。
29.本实施例中,进油通道9外套设有密封环13,密封环13与泵体固定连接。叶轮12安装在无刷电机的转轴11上,转轴11与叶轮12通过键连接,通过无刷电机驱动叶轮12转动,连接稳定。
30.本实用新型在不产生额外排液流量的前提下,通过在进油通道9设置一个分流盘从而提高燃油泵在高空小流量工况下的高空性能。由于不需要额外的排液流量,因此相对于常规的增大流量法相比,本发明可以在满足高空性能的同时,能大幅度的提高航空燃油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泵体上的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为喇叭形结构,所述进油通道内设置有叶轮,所述进油通道的端部通过盖板封装,所述盖板的上端设置有锥形凸起,所述盖板、进油通道与锥形凸起之间形成从进油通道的进油口侧面进油的弧形通道;所述进油通道内设置有分流盘,所述分流盘为锥形管结构,所述分流盘设置在进油通道中部将弧形通道分割成上通道和下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盘包括内锥形管和外锥形管,所述内锥形管套在锥形凸起上,所述内锥形管和外锥形管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板连接,若干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设置在进油通道与泵体内部的连接处,所述叶轮伸入进油通道内,所述外锥形管的尺寸大于叶轮的尺寸,且小于进油通道的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形管的大径端均匀设置有若干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外套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泵体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与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通道的进口处设置有过滤油液的过滤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外套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泵体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安装在无刷电机的转轴上,所述转轴与叶轮通过键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高空气塞的航空燃油泵,其包括设置在泵体上的进油通道,进油通道为喇叭形结构,进油通道内设置有叶轮,进油通道的端部通过盖板封装,盖板的上端设置有锥形凸起,盖板、进油通道与锥形凸起之间形成从进油通道侧面进油的弧形通道;进油通道内设置有分流盘,分流盘为锥形管结构,分流盘设置在进油通道中部将弧形通道分割。本实用新型在不产生额外排液流量的前提下,通过在进油通道设置一个分流盘从而提高燃油泵在高空小流量工况下的高空性能。由于不需要额外的排液流量,因此相对于常规的增大流量法相比,本发明可以在满足高空性能的同时,能大幅度的提高航空燃油泵的工作效率。空燃油泵的工作效率。空燃油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华 朱亚明 竺丽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5
技术公布日:202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