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驱动回路液压摆动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02046发布日期:2022-08-27 05:13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驱动回路液压摆动缸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摆动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驱动回路液压摆动缸。


背景技术:

2.挖掘机的用途一向非常广泛,常见应用场合有土方的挖掘、平整等作业,更换破碎锤、液压剪、木工夹等工作属具后,应用范围更是大大拓展。为方便挖掘机快速更换各种工作属具,使用快速连接器,将各种工作属具安装在挖掘机挖掘臂的底端,极大提高了挖掘机的工作效率,这种挖掘机使用摆动缸实现旋转运动,同时在摆动缸下面设有直线缸,在旋转工作时,摆动缸与直线缸的外接油管经常出现相互缠绕的问题,甚至是外接油管被挤压、破损,增加了挖掘机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摆动缸与外接直线缸的外接油管经常出现相互缠绕的技术问题,及外接油管被挤压、破损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内置驱动回路液压摆动缸,该装置将摆动缸的外接油管通过右缸体固定件接入,将外接直线缸的外接油管内置在摆动缸的内部,且不受摆动缸的摆动运动的影响,避免了外接油管相互缠绕,避免了外接油管在使用过程中被挤压或者损坏。
4.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驱动回路液压摆动缸,包括外缸体,外缸体的左右两端设有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与外缸体旋转连接,左端盖的外部设有左缸体固定件,左缸体固定件与外缸体固定连接;右端盖的外部设有右缸体固定件,右缸体固定件与外缸体固定连接;外缸体的中心轴线上设有中心轴,中心轴的左端设有左连接轴,左连接轴与中心轴固定连接,左连接轴的外部设有左旋转固定件,左旋转固定件与左连接轴固定连接,中心轴的右端设有右旋转固定件,右旋转固定件与右端盖、中心轴固定连接,中心轴的外部同轴心设有活塞套,活塞套的左端的外环表面与外缸体的内环表面滑动连接,活塞套的左端的内环表面与中心轴的滑动轴段滑动连接,活塞套的外部同轴心设有内套圈,内套圈与外缸体的内环表面固定连接,活塞套的右端的外环表面通过斜外齿与内套圈啮合连接,活塞套的右端的内环表面通过斜外齿与中心轴的斜齿轴段啮合连接,外缸体、左端盖、中心轴与活塞套之间形成左油室,外缸体、内套圈、中心轴与活塞套之间形成右油室,外缸体上设有左油孔和右油孔,左油孔与左油室相连通,右油孔与右油室相连通;
5.右缸体固定件的平面端设有第二入油孔和第二出油孔,右端盖的右端的外环侧分别设端盖环形入油道和端盖环形出油道,端盖环形入油道与第二入油孔相连通,端盖环形出油道与第二出油孔相连通,右端盖的右端的内部设有端盖径向入油道、端盖径向出油道、端盖横向入油道和端盖横向出油道,端盖径向入油道、端盖横向入油道与端盖环形入油道相连通,端盖径向出油道、端盖横向出油道与端盖环形出油道相连通;
6.右旋转固定件的内部设有右旋横向下入油道、右旋横向下出油道、右旋径向入油道、右旋径向出油道、右旋横向上入油道和右旋横向上出油道,右旋横向下入油道通过右旋
径向入油道与右旋横向上入油道相连通,右旋横向下入油道和右旋横向上入油道贯穿右旋转固定件的内侧面,右旋横向下入油道与端盖横向入油道相连通,右旋横向下出油道通过右旋径向出油道与右旋横向上出油道相连通,右旋横向下出油道与右旋横向上出油道贯穿右旋转固定件的内侧面,右旋横向下出油道与端盖横向出油道相连通。
7.优选地,外缸体的外部固定设有平衡阀,平衡阀的两侧分别设有入油连接管和出油连接管。
8.优选地,右缸体固定件的平面端还设有第一入油孔、第一出油孔,第一入油孔通过入油连接管与左油室相连通,第一出油孔通过出油连接管与右油室相连通。
9.优选地,右旋径向入油道的上端设有第一油封口,右旋径向出油道的上端设有第二油封口。
10.优选地,中心轴的内部设有中空腔室。
11.优地,中空腔室通过左通孔与右通孔与外缸体的内部腔室相连通。
12.优选地,端盖环形入油道和端盖环形出油道的两侧设有密封槽,密封槽的内部设有密封圈。
13.优选地,端盖环形入油道和端盖环形出油道的截面的形状圆形或者方形。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第一入油孔、入油连接管和左油孔相连通组成了摆动缸的入油油路,由第一出油孔、出油连接管和右油孔相连通组成了摆动缸的出油油路,因右缸体固定件、平衡阀均与外缸体固定连接,将摆动缸的油路通过右缸体固定件接入,相对于外接油管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外接油管相互缠绕,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被挤压或者损坏。
15.由第二入油孔、环形入油道、端盖径向入油道、端盖横向入油道、右旋横向下入油道、右旋径向入油道、右旋横向上入油道相连通组成了外接直线缸的入油油路,由第二出油孔、端盖环形出油道、端盖径向出油道、端盖横向出油道、右旋横向下出油道、右旋径向出油道、右旋横向上出油道相连通组成了外接直线缸的出油油路,因右缸体固定件与外缸体固定连接,右端盖与右缸体固定件、外缸体旋转连接,右旋转固定件与右端盖固定连接,上述外接直线缸的入油油路和出油油路内置在摆动缸的内部,且不受摆动缸的摆动运动的影响,相对于外接油管的优点是避免外接油管相互缠绕,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被挤压或者损坏。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18.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19.图4是图1中c-c处的剖视图;
20.图5是右缸体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右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图6的主视图;
23.图8是图7中d-d处的剖视图;
24.图9是图7中e-e处的剖视图;
25.图10是右旋转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27.图12是图11中f-f处的剖视图。
28.图中符号说明:
29.1.外缸体;101.左油孔;102.右油孔;103.左油室;104.右油室;2.左端盖;3.右端盖;301.端盖环形入油道;302.端盖环形出油道;303.端盖径向入油道;304.端盖径向出油道;305.端盖横向入油道;306.端盖横向出油道;307.密封槽;4.左缸体固定件;5.右缸体固定件;501.第一入油孔;502.第一出油孔;503.第二入油孔;504.第二出油孔;6.左旋转固定件;7.左连接轴;8.右旋转固定件;801.右旋横向下入油道;802.右旋横向下出油道;803.右旋径向入油道;804.右旋径向出油道;805.右旋横向上入油道;806.右旋横向上出油道;807.第一油封口;808.第二油封口;9.中心轴;10.活塞套;11.内套圈;12.平衡阀;1201.入油连接管;1202.出油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31.图1-图12是本发明一种内置驱动回路液压摆动缸的实施例,包括外缸体1,外缸体1的左右两端设有左端盖2和右端盖3,左端盖2和右端盖3分别与外缸体1旋转连接,左端盖2的外部设有左缸体固定件4,左缸体固定件4与外缸体1固定连接;右端盖3的外部设有右缸体固定件5,右缸体固定件5与外缸体1固定连接;外缸体1的中心轴线上设有中心轴9,中心轴9的左端设有左连接轴7,左连接轴7与中心轴9固定连接,左连接轴7的外部设有左旋转固定件6,左旋转固定件6与左连接轴7固定连接,中心轴9的右端设有右旋转固定件8,右旋转固定件8与右端盖3、中心轴9固定连接,中心轴9的外部同轴心设有活塞套10,活塞套10的左端的外环表面与外缸体1的内环表面滑动连接,活塞套10的左端的内环表面与中心轴9的滑动轴段滑动连接,活塞套10的外部同轴心设有内套圈11,内套圈11与外缸体1的内环表面固定连接,活塞套10的右端的外环表面通过斜外齿与内套圈11啮合连接,活塞套10的右端的内环表面通过斜外齿与中心轴9的斜齿轴段啮合连接,外缸体1、左端盖2、中心轴9与活塞套10之间形成左油室103,外缸体1、内套圈11、中心轴9与活塞套10之间形成右油室104,外缸体1上设有左油孔101和右油孔102,左油孔101与左油室103相连通,右油孔102与右油室104相连通,这种设计,具有高抗震能力,使得负载均匀的分布于所有斜齿上,针对震动负载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恢复力,能够持续的输出大扭矩。
32.中心轴9的内部设有中空腔室901,中空腔室901通过左通孔901与右通孔902与外缸体1的内部腔室相连通,这种设计增加了中心轴9的抗扭性能。
33.外缸体1的外部固定设有平衡阀12,平衡阀12的两侧分别设有入油连接管1201和出油连接管1202,右缸体固定件5的平面端设有第一入油孔501、第一出油孔502、第二入油孔503和第二出油孔504,第一入油孔501通过入油连接管1201与左油室103相连通,第一出油孔502通过出油连接管1202与右油室104相连通。
34.右端盖3的右端的外环侧分别设端盖环形入油道301和端盖环形出油道302,端盖环形入油道301与第二入油孔503相连通,端盖环形出油道302与第二出油孔504相连通,右端盖3的右端的内部设有端盖径向入油道303、端盖径向出油道304、端盖横向入油道305和端盖横向出油道306,端盖径向入油道303、端盖横向入油道305与端盖环形入油道301相连通,端盖径向出油道304、端盖横向出油道306与端盖环形出油道302相连通,端盖环形入油
道301和端盖环形出油道302的两侧设有密封槽307,密封槽307的内部设有密封圈,端盖环形入油道301和端盖环形出油道302的截面的形状圆形或者方形。
35.右旋转固定件8的内部设有右旋横向下入油道801、右旋横向下出油道802、右旋径向入油道803、右旋径向出油道804、右旋横向上入油道805和右旋横向上出油道806,右旋横向下入油道801通过右旋径向入油道803与右旋横向上入油道805相连通,右旋横向下入油道801和右旋横向上入油道805贯穿右旋转固定件8的内侧面,右旋横向下入油道801与端盖横向入油道305相连通,右旋横向下出油道802通过右旋径向出油道804与右旋横向上出油道806相连通,右旋横向下出油道802与右旋横向上出油道806贯穿右旋转固定件8的内侧面,右旋横向下出油道802与端盖横向出油道306相连通,右旋径向入油道803的上端设有第一油封口807,右旋径向出油道804的上端设有第二油封口808。
36.本发明中,由第一入油孔501、入油连接管1201和左油孔101相连通组成了摆动缸的入油油路,由第一出油孔502、出油连接管1202和右油孔102相连通组成了摆动缸的出油油路,因右缸体固定件5、平衡阀12均与外缸体1固定连接,将摆动缸的油路通过右缸体固定件5接入,相对于外接油管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外接油管相互缠绕,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被挤压或者损坏。
37.本发明中,由第二入油孔503、环形入油道301、端盖径向入油道303、端盖横向入油道305、右旋横向下入油道801、右旋径向入油道803、右旋横向上入油道805相连通组成了外接直线缸的入油油路,由第二出油孔504、端盖环形出油道302、端盖径向出油道304、端盖横向出油道306、右旋横向下出油道802、右旋径向出油道804、右旋横向上出油道806相连通组成了外接直线缸的出油油路,因右缸体固定件5与外缸体1固定连接,右端盖3与右缸体固定件5、外缸体1旋转连接,右旋转固定件8与右端盖3固定连接,上述外接直线缸的入油油路和出油油路内置在摆动缸的内部,且不受摆动缸的摆动运动的影响,相对于外接油管的优点是避免外接油管相互缠绕,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被挤压或者损坏。
38.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