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缸套内密封的钢制油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5604发布日期:2022-09-10 11:1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缸套内密封的钢制油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缸套内密封的钢制油环。


背景技术:

2.在内燃机的活塞以及缸套之间需要采用钢制的油环进行油封,在实际使用中,油环的外圈会与设备的缸壁进行往复的摩擦,而润滑油与油环的接触面积有限,导致油环在摩擦时产生的热量散发的速度较慢,因此油环过热膨胀而与缸壁之间的间隙变小,增大了油环和缸壁之间的摩擦,很容造成拉缸的情况,为此,提出一种用于缸套内密封的钢制油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缸套内密封的钢制油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缸套内密封的钢制油环,包括:钢制油环主体,由固定连接的上油环和下油环组成;降温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形槽、连通槽以及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连通槽以及第二环形槽开设在上油环以及下油环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钢制油环主体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环形槽相连通的进油孔,所述钢制油环主体的内侧开设有与第二环形槽相连通的出油孔。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时,将钢制油环主体套设在活塞上,并使套设有钢制油环主体的活塞安装进缸筒的缸套内,并使下油环处在上油环的下方,钢制油环主体随着活塞在缸套内上下往复移动时,下方的润滑油将通过多个进油孔进入到第一环形槽内,之后润滑油依次流经连通槽和第二环形槽最终通过多个出油孔排出,在此过程中,流经降温流道的润滑油能够有效的对钢制油环主体的内部进行降温,避免了钢制油环主体因过热而出现膨胀的情况,保证钢制油环主体与活塞以及缸套之间的间隙始终处在安全范围内,避免拉缸的情况出现,而上油环与下油环之间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同时需要保证上油环与下油环接触面的密封性,保证降温流道内的润滑油不会从上油环和下油环的连接处流出。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多个进油孔开设在下油环的底部并与第一环形槽相连通。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设多个进油孔能够增大下方润滑油通过进入到第一环形槽内的流量,提高了流经降温流道的润滑油的量,提高了润滑油对钢制油环主体内部的降温效果。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油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多个出油孔开设在上油环以及下油环的内侧并与第一环形槽相连通,且上油环与下油环上相应的出油孔相互连通。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设多个出油孔能够增大第二环形槽内润
滑油的流出量,提高了润滑油对钢制油环主体和活塞接触面之间的降温以及润滑效果。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槽呈螺旋状,所述连通槽远离圆心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槽相连通,所述连通槽靠近圆心的一端与第二环形槽相连通。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油孔进入到第一环形槽内的润滑油能够在压力的作用下流经连通槽并进入到第二环形槽内,最终润滑油再通过多个出油孔排出,流经第一环形槽、连通槽和第二环形槽的润滑油能够对钢制油环主体的内部进行有效的降温,使钢制油环主体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出现膨胀的情况,保证了钢制油环主体与缸套内壁之间的间隙始终处在正常的范围内,不会出现钢制油环主体受热膨胀而卡在缸套内壁的情况出现,避免了拉缸的情况出现。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油环和下油环的内侧均开设有与相应出油孔相连通的环状槽。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从第二环形槽内流出的润滑油能够通过环状槽均匀的分布在上油环以及下油环的内侧,因此当钢制油环主体活动套设在活塞上时,能够对钢制油环主体以及活塞的接触面进行润滑,不仅降低了钢制油环主体与活塞之间的摩擦,同时能够对钢制油环主体和活塞的接触面进行降温。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油环的外侧从上至下呈向内倾斜的锥形设置。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从上至下呈向内倾斜的锥形设置的下油环处在缸套内时与缸套的内部并不接触,因此在上油环和下油环在缸套内由下至上移动时,下方的润滑油将跟随上升的上油环和下油环布满缸套的内壁,而在上油环和下油环下移的过程中,由于钢制油环主体只有上油环是与缸套内壁滑动连接的,因此不仅能够降低钢制油环主体与缸套内壁的摩擦,同时润滑油能够跟随上油环的下移堆积在下油环的外侧与缸套内壁之间,而处在下油环的外侧与缸套内壁之间的润滑油能够在压力的作用下对上油环与缸套的内壁进行润滑,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能够降低钢制油环主体与缸套内壁之间的摩擦。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缸套内密封的钢制油环的俯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缸套内密封的钢制油环的仰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缸套内密封的钢制油环中上油环以及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缸套内密封的钢制油环中下油环以及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钢制油环主体;11、上油环;12、下油环;2、进油孔;3、降温流道;31、第一环形槽;32、第二环形槽;33、连通槽;4、出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用于缸套内密封的钢制油环,包括:钢制油环主体1,由固定连接的上油环11和下油环12组成;降温流道3,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形槽31、连通槽33以及第二环形槽32,第一环形槽31、连通槽33以及第二环形槽32开设在上油环11以及下油环12相互靠近的一侧,钢制油环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环形槽31相连通的进油孔2,钢制油环主体1的内侧开设有与第二环形槽32相连通的出油孔4。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时,将钢制油环主体1套设在活塞上,并使套设有钢制油环主体1的活塞安装进缸筒的缸套内,并使下油环12处在上油环11的下方,钢制油环主体1随着活塞在缸套内上下往复移动时,下方的润滑油将通过多个进油孔2进入到第一环形槽31内,之后润滑油依次流经连通槽33和第二环形槽32最终通过多个出油孔4排出,在此过程中,流经降温流道3的润滑油能够有效的对钢制油环主体1的内部进行降温,避免了钢制油环主体1因过热而出现膨胀的情况,保证钢制油环主体1与活塞以及缸套之间的间隙始终处在安全范围内,避免拉缸的情况出现。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进油孔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多个进油孔2开设在下油环12的底部并与第一环形槽31相连通。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设多个进油孔2能够增大下方润滑油通过进入到第一环形槽31内的流量,提高了流经降温流道3的润滑油的量,提高了润滑油对钢制油环主体1内部的降温效果。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出油孔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多个出油孔4开设在上油环11以及下油环12的内侧并与第一环形槽31相连通,且上油环11与下油环12上相应的出油孔4相互连通。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设多个出油孔4能够增大第二环形槽32内润滑油的流出量,提高了润滑油对钢制油环主体1和活塞接触面之间的降温以及润滑效果。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连通槽33呈螺旋状,连通槽33远离圆心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槽31相连通,连通槽33靠近圆心的一端与第二环形槽32相连通。
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油孔2进入到第一环形槽31内的润滑油能够在压力的作用下流经连通槽33并进入到第二环形槽32内,最终润滑油再通过多个出油孔4排出,流经第一环形槽31、连通槽33和第二环形槽32的润滑油能够对钢制油环主体1的内部进行有效的降温,使钢制油环主体1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出现膨胀的情况,保证了钢制油环主体1与缸套内壁之间的间隙始终处在正常的范围内,不会出现钢制油环主体1受热膨胀而卡在缸套内壁的情况出现,避免了拉缸的情况出现。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油环11和下油环12的内侧均开设有与相应出油孔4相连通的环状槽。
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从第二环形槽32内流出的润滑油能够通过环状
槽均匀的分布在上油环11以及下油环12的内侧,因此当钢制油环主体1活动套设在活塞上时,能够对钢制油环主体1以及活塞的接触面进行润滑,不仅降低了钢制油环主体1与活塞之间的摩擦,同时能够对钢制油环主体1和活塞的接触面进行降温。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油环12的外侧从上至下呈向内倾斜的锥形设置。
3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从上至下呈向内倾斜的锥形设置的下油环12处在缸套内时与缸套的内部并不接触,因此在上油环11和下油环12在缸套内由下至上移动时,下方的润滑油将跟随上升的上油环11和下油环12布满缸套的内壁,而在上油环11和下油环12下移的过程中,由于钢制油环主体1只有上油环11是与缸套内壁滑动连接的,因此不仅能够降低钢制油环主体1与缸套内壁的摩擦,同时润滑油能够跟随上油环11的下移堆积在下油环12的外侧与缸套内壁之间,而处在下油环12的外侧与缸套内壁之间的润滑油能够在压力的作用下对上油环11与缸套的内壁进行润滑,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能够降低钢制油环主体1与缸套内壁之间的摩擦。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