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5058发布日期:2023-01-13 02:3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油缸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液压油缸一般指液压缸,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3.现有技术申请号cn202123297738.3,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液压油缸,属于液压油缸领域,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耳环,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耳环,所述主体框架顶端的外部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主体框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限位套。
4.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油缸工作时,活塞杆会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表面会沾有灰尘和油脂,进入缸体会降低油缸的使用寿命需要进行清理,且油缸进行频繁工作时,会过热需要进行降温,且对油缸进行液体降温时需对液体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液压控制系统。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液压控制系统,该装置包括缸体、活塞杆、进油口、出油口和电线,所述缸体内侧面与活塞杆滑动连接,所述缸体外侧面后端设有进油口,所述缸体外侧面底端设有出油口,所述缸体外侧面后端固定有电线,所述降温除尘组件设于缸体外侧面,所述液体冷却装置缸体外侧面左端,所述降温除尘组件包括防护壳、降温层、t型杆、把手、梯形块、顶紧弹簧和除尘装置,所述缸体外侧面左端设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侧面粘黏有降温层,所述降温层内侧面与缸体滑动连接,所述防护壳右侧通槽与t型杆滑动连接,所述t型杆与把手背部焊接,所述t型杆背部焊接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与顶紧弹簧背部弹性连接,所述顶紧弹簧前端面固定于防护壳,所述除尘装置设于缸体顶部;
7.所述除尘装置包括接收盘、抽尘管、刮刀圈、滤尘箱、隔板、轻型鼓风机、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集尘盒,所述缸体顶部焊接有接收盘,所述接收盘内侧面与活塞杆滑动连接,所述接收盘外侧面右端套环固定有抽尘管;
8.所述接收盘顶部焊接有刮刀圈,所述防护壳外侧面后端设有滤尘箱,所述滤尘箱外侧面左端固定安装有抽尘管,所述滤尘箱与隔板右侧螺栓连接;
9.所述隔板顶部安装固定有轻型鼓风机,所述轻型鼓风机底部抽风口与第一过滤网右侧螺栓连接,所述轻型鼓风机底部抽风口内右侧螺栓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滤尘箱内底部与集尘盒底部滑动连接;
10.所述液体冷却装置包括回水管、进水管、储液灌、注水管、声电报警器、轻型风机、轻型水泵、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降温层外侧面左端固定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左
侧设有储液灌,所述降温层外侧面左端底端管道安装有进水管;
11.所述储液灌顶部焊接有注水管,所述储液灌顶部螺栓安装有声电报警器,所述储液灌内顶部与轻型风机顶部螺栓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储液灌与轻型水泵背部螺栓连接,所述轻型水泵左端出水管与进水管管道连接,所述储液灌内背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储液灌内底部螺栓安装有液位传感器。
13.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目设置有三组,所述三组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于储液灌内背部和储液灌右侧及降温层内侧面后端。
14.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呈互相平行,且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过滤孔数目分别是100目和130目。
15.优选的,所述回水管的材质是塑料。
16.优选的,所述t型杆的材质是不锈钢。
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液压控制系统,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18.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液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了降温除尘组件设于缸体外侧面后端,通过顶紧弹簧对降温除尘组件紧安装固定,设有降温层对缸体进行降温,这样有利于对油缸进行降温,避免油缸过热导致损坏降低工作效率,且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修,使用方式较为简单。
19.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液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了液体冷却装置缸体外侧面左端,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控制启动轻型风机,通过液位传感器监测液面高度控制启动声电报警器,这样有利于对冷却液进行冷却降温,避免冷却液温度升高导致对油缸的降温效果降低,保障装置的降温效率能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设有传感器提高了装置的智能化程度。
20.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液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了除尘装置设于缸体顶部,通过刮刀圈和轻型鼓风机将活塞杆外侧面的灰尘和油脂刮落收集,这样有利于对活塞杆外侧面的灰尘和油脂进行清洁,避免灰尘和油脂进入缸体造成油缸堵塞或损坏,提高了油缸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和维修成本,有利于保障油缸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降温除尘组件立体结构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降温除尘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刮刀圈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滤尘箱后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冷却装置后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其中:缸体-1、活塞杆-2、进油口-3、出油口-4、降温除尘组件-5、液体冷却装置-6、电线-7、防护壳-51、降温层-52、t型杆-53、把手-54、梯形块-55、顶紧弹簧-56、除尘装置-57、接收盘-571、抽尘管-572、刮刀圈-573、滤尘箱-574、隔板-575、轻型鼓风机-576、第一过滤网-577、第二过滤网-578、集尘盒-579、回水管-61、进水管-62、储液灌-63、注水管-64、声
电报警器-65、轻型风机-66、轻型水泵-67、温度传感器-68、液位传感器-69。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一:
30.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缸体1、活塞杆2、进油口3、出油口4和电线7,缸体1内侧面与活塞杆2滑动连接,缸体1外侧面后端设有进油口3,缸体1外侧面底端设有出油口4,缸体1外侧面后端固定有电线7。
31.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降温除尘组件5设于缸体1外侧面,液体冷却装置6缸体1外侧面左端,降温除尘组件5包括防护壳51、降温层52、t型杆53、把手54、梯形块55、顶紧弹簧56和除尘装置57,缸体1外侧面左端设有防护壳51,防护壳51避免油缸本体受到撞击,防护壳51内侧面粘黏有降温层52,降温层52内侧面与缸体1滑动连接,便于降温层52将缸体1包裹起来,防护壳51右侧通槽与t型杆53滑动连接,t型杆53与把手54背部焊接,t型杆53背部焊接有梯形块55,梯形块55与顶紧弹簧56背部弹性连接,梯形块提供限位作用,顶紧弹簧56前端面固定于防护壳51,除尘装置57设于缸体1顶部。
32.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除尘装置57包括接收盘571、抽尘管572、刮刀圈573、滤尘箱574、隔板575、轻型鼓风机576、第一过滤网577、第二过滤网578和集尘盒579,缸体1顶部焊接有接收盘571,接收盘571内侧面与活塞杆2滑动连接,接收盘571外侧面右端套环固定有抽尘管572,接收盘571顶部焊接有刮刀圈573,有助于刮刀圈573将活塞杆2外侧面的灰尘和油脂刮落,防护壳51外侧面后端设有滤尘箱574,滤尘箱574外侧面左端固定安装有抽尘管572,滤尘箱574与隔板575右侧螺栓连接,隔板575顶部安装固定有轻型鼓风机576,轻型鼓风机576有利于进行吸尘操作,轻型鼓风机576底部抽风口与第一过滤网577右侧螺栓连接,轻型鼓风机576底部抽风口内右侧螺栓安装有第二过滤网578,滤尘箱574内底部与集尘盒579底部滑动连接,第一过滤网577和第二过滤网578呈互相平行,且第一过滤网577和第二过滤网578的过滤孔数目分别是100目和130目,这样有益于对气流进行充分的过滤。
33.请参阅图1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液体冷却装置6包括回水管61、进水管62、储液灌63、注水管64、声电报警器65、轻型风机66、轻型水泵67、温度传感器68和液位传感器69,降温层52外侧面左端固定有回水管61,回水管61左侧设有储液灌63,储液灌63对冷却液进行存储,降温层52外侧面左端底端管道安装有进水管62,储液灌63顶部焊接有注水管64,储液灌63顶部螺栓安装有声电报警器65,声电报警器65启动告知使用者储液灌63内的冷却液不足需要进行补充,储液灌63内顶部与轻型风机66顶部螺栓连接,储液灌63与轻型水泵67背部螺栓连接,轻型水泵67左端出水管与进水管62管道连接,储液灌63内背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8,储液灌63内底部螺栓安装有液位传感器69,液位传感器69对储液灌63内的冷却液的液面高度进行监测,当液位传感器69检测到的数值到达液位传感器69的预设数值时,液位传感器69控制启动声电报警器65,温度传感器68的数目设置有
三组,三组温度传感器68分别安装于储液灌63内背部和储液灌63右侧及降温层52内侧面后端,这样便于对油缸的温度进行监测避免油缸过热损坏。
34.实施例二:
3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电线7分别与声电报警器65、轻型风机66、轻型水泵67、温度传感器68和液位传感器69电连接,这样有助于为声电报警器65、轻型风机66、轻型水泵67、温度传感器68和液位传感器69的运行提供充足的电源,缸体1外侧面后端粘黏有抽尘管572,便于对抽尘管572建固定避免混乱,缸体1顶部设有刮刀圈573,抽尘管572粘黏于防护壳51外侧面后,有利于对纷乱的抽尘管572进行整理,提高环境的整洁性。
36.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工作原理如下;
37.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设备放置在工作区域中,然后将装置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即可为本设备提供工作所需的电源;
38.第二,在使用油缸时油缸的活塞杆2会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表面会沾有灰尘和油脂进入缸体1会降低油缸的使用寿命,这时使用者控制启动轻型鼓风机576,油缸的活塞杆2进行升降时会经过刮刀圈573,刮刀圈573将活塞杆2外侧面的沾有的灰尘和油脂刮落,刮落的灰尘和油脂落入接收盘571内,接着轻型鼓风机576的吸风口进行吸风,通过抽尘管572将接收盘571内的灰尘和油脂吸入滤尘箱574内,接着气流到达滤尘箱574内会经过第一过滤网577和第二过滤网578将气流内的灰尘和油脂过滤出来,过滤出来的灰尘和油脂会直接落入集尘盒579内,而后经过过滤的气流通过轻型鼓风机576出风口排出,当集尘盒579内存储满时,使用者将集尘盒579内移出进行清理,清理结束后放回原位,这样有利于对活塞杆2外侧面的灰尘和油脂进行清洁,避免灰尘和油脂进入缸体1造成油缸堵塞或损坏,提高了油缸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和维修成本,有利于保障油缸的工作效率;
39.第三,在油缸进行长时间的工作时,油缸会产生过热现象容易导致油缸损坏,需要安装降温装置,这时使用者用手捏住把手54将防护壳51和降温层52拉开,防护壳51对顶紧弹簧56进行压缩操作,然后将防护壳51和降温层52套在缸体1上将缸体1包裹起来,接着使用者放开把手54,在顶紧弹簧56的弹力作用下将防护壳51顶开进而使防护壳51进行顶紧固定,通过设置在降温层52内侧的温度传感器68对油缸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到达温度传感器68的预设数值时温度传感器68控制启动轻型水泵67,轻型水泵67将储液灌63的冷却液吸入体内,再通过进水管62将冷却液泵出,冷却液通过进水管62到达降温层52并对缸体1进行降温,这样有利于对油缸进行降温,避免油缸过热导致损坏降低工作效率,且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修,使用方式较为简单;
40.第四,在靠液体对油缸进行降温时,液体会进行热传导降温导致液体温度升高,这时在降温层52对缸体1进行降温作业的同时,回水管61会将降温层52内经过热传导降温的冷却液重新导入储液灌63,在储液灌63内的温度传感器68对冷却液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的温度到达温度传感器68的预设数值时,温度传感器68控制启动轻型风机66,轻型风机66吹出气流对储液灌63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经过冷却的冷却液会被轻型水泵67重新抽取注入降温层52内对油缸进行降温作业,设有液位传感器69对储液灌63内的冷却液的液面高度进行监测,当液位传感器69检测到的数值到达液位传感器69的预设数值时,液位传感器69控制启动声电报警器65,声电报警器65启动告知使用者储液灌63内的冷却液不足需要进行补充,这样有利于对冷却液进行冷却降温,避免冷却液温度升高导致对油缸的降温效果
降低,保障装置的降温效率能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设有传感器提高了装置的智能化程度。
4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液压控制系统,设置了降温除尘组件5设于缸体1外侧面后端,通过顶紧弹簧56对降温除尘组件5紧安装固定,设有降温层52对缸体1进行降温,这样有利于对油缸进行降温,避免油缸过热导致损坏降低工作效率,且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修,使用方式较为简单;设置了液体冷却装置6缸体1外侧面左端,通过温度传感器68监测温度控制启动轻型风机66,通过液位传感器69监测液面高度控制启动声电报警器65,这样有利于对冷却液进行冷却降温,避免冷却液温度升高导致对油缸的降温效果降低,保障装置的降温效率能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设有传感器提高了装置的智能化程度;设置了除尘装置57设于缸体1顶部,通过刮刀圈573和轻型鼓风机576将活塞杆2外侧面的灰尘和油脂刮落收集,这样有利于对活塞杆2外侧面的灰尘和油脂进行清洁,避免灰尘和油脂进入缸体1造成油缸堵塞或损坏,提高了油缸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和维修成本,有利于保障油缸的工作效率。
4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4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