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渗漏效果的液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8017发布日期:2023-02-14 15:2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渗漏效果的液压缸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液压缸,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渗漏效果的液压缸。


背景技术:

2.液压缸是一种可以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液压执行单元。由于液压缸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等特点,因此液压缸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系统的液压系统中。
3.目前,常见的液压缸包括缸筒、缸盖、活塞杆、活塞等结构。缸盖连接于缸筒的开口处,活塞杆贯穿缸盖并与其滑动配合,活塞连接于活塞杆位于缸筒中的一端,活塞与缸筒滑动配合。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液压缸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液压缸的密封效果会有所下降,在活塞杆与活塞的往复运行过程中,活塞杆会将缸筒中的油带出,导致液压缸发生渗漏,从而导致设备的工作效率发生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液压缸发生渗漏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渗漏效果的液压缸。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渗漏效果的液压缸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具有防渗漏效果的液压缸,包括缸筒、缸盖、活塞以及活塞杆,所述缸盖连接于所述缸筒的开口端,所述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缸筒中,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缸盖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缸筒中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还包括防漏盖,所述防漏盖连接于所述缸筒设置有所述缸盖的一端,所述防漏盖中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防漏盖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缸盖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活塞杆贴合设置,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环,所述清洁环滑动套设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防漏盖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清洁环发生移动的驱动件,所述清洁环的内环壁上连接有清洁胶条。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塞杆发生移动时,活塞杆与清洁环发生相对位移,连接于清洁环内壁上的清洁胶条将活塞杆上粘附的液压油刮下,实现了对活塞杆的清理。当活塞杆不移动时,驱动件启动,带动清洁环发生移动,实现对活塞杆的清洁。通过缸筒、缸盖、活塞杆、第一密封圈、活塞、清洁组件以及驱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活塞杆的清理以及对缸筒的密封,具有降低液压缸发生渗漏可能性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连接于所述防漏盖的外壁上,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轴贯穿所述防漏盖并与所述清洁环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的设置实现了对清洁环的自动驱动,当活塞杆不运动时也可实现对活塞杆表面的清洁。
11.可选的,所述缸盖上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与所述活塞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圈连接于所述支撑管的内环壁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管的设置为活塞杆的滑移提供了限位与导向,提高了活塞杆移动时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防漏盖中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收集槽位于所述清洁环与所述缸盖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槽对清洁组件从活塞杆上刮下的液压油进行收集,方便了操作人员对防漏盖内部的清理。
15.可选的,所述清洁环上开设有若干气压平衡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压平衡孔的设置平衡了清洁环两侧的气压,使得清洁环在沿着活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时能更加顺畅。
17.可选的,所述防漏盖的侧壁上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视窗。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视窗的设置方便了操作人员通过其对防漏盖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
19.可选的,所述收集槽的内环壁上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支撑管的外环壁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密封圈的设置降低了液压油从收集槽与支撑管之间的间隙流至缸盖上可能性。
21.可选的,所述缸筒的外壁上沿周向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防漏盖的安装环,所述防漏盖套设于所述缸筒的外壁上,所述缸筒的外壁与所述防漏盖的内壁贴合,所述防漏筒与所述缸筒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件的设置实现了缸筒与防漏盖的可拆卸连接,安装环的设置为防漏盖进行支撑,方便了操作人员对防漏盖进行安装。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缸筒、缸盖、活塞杆、第一密封圈、活塞、清洁组件以及驱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活塞杆的清理以及对缸筒的密封,具有降低液压缸发生渗漏可能性的效果;
25.2.收集槽对清洁组件从活塞杆上刮下的液压油进行收集,方便了操作人员对防漏盖内部的清理;
26.3.视窗的设置方便了操作人员通过其对防漏盖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一种具有防渗漏效果的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缸筒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29.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缸筒;2、缸盖;21、活塞孔;3、活塞杆;4、活塞;5、防漏盖;6、安装环;7、紧固螺栓;8、清洁组件;81、清洁环;82、清洁胶条;83、驱动气缸;84、气压平衡孔;9、收集槽;10、第二密封圈;11、支撑管;12、第一密封圈;13、视窗;14、第三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防渗漏效果的液压缸,其具有降低液压缸发生渗漏可能性的效果。
32.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具有防渗漏效果的液压缸包括缸筒1、缸盖2、活塞杆3以及活塞4。缸筒1的一端呈开口设置,缸盖2连接于缸筒1的开口端,缸盖2上开设用于容纳活塞杆3的活塞孔21。活塞4滑动设置于缸筒1中,活塞杆3沿着缸筒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缸筒1的内腔中。活塞杆3通过活塞孔21与缸盖2滑动配合,活塞杆3位于缸筒1中的一端与活塞4固定连接。
33.参照图1和图2,缸筒1的一端套设有防漏盖5,防漏盖5设置于缸筒1设置有缸盖2的一端。缸筒1的外环壁上沿周向固定连接有安装环6,防漏盖5套设于缸筒1上并与安装环6抵接。防漏盖5的内环壁与缸筒1的外环壁抵接,防漏盖5与缸筒1之间通过若干紧固螺栓7进行连接。活塞杆3贯穿防漏盖5并与其滑动配合,防漏盖5中设置有用于对活塞杆3进行清理的清洁组件8。
34.参照图1和图2,清洁组件8包括清洁环81以及固定连接于清洁环81内环壁上的清洁胶条82,清洁环81设置于防漏盖5的内腔中,清洁环81套设于活塞杆3上并与其滑动配合,清洁胶条82与活塞杆3的侧壁抵接。防漏盖5的外顶壁上连接有驱动气缸83,驱动气缸83的输出轴贯穿防漏盖5并与清洁环81固定连接,驱动气缸83的输出轴与活塞杆3平行设置。清洁环81上开设有若干气压平衡孔84。
35.参照图1和图2,在活塞杆3移动过程中,活塞杆3在清洁环81中发生滑移,连接于清洁环81内环壁上的清洁胶条82对活塞杆3上粘附的液压油进行清理。当活塞杆3没有发生移动时,驱动气缸83启动,清洁环81在驱动气缸83的驱动下沿着活塞杆3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实现了对清洁环81的驱动,使清洁组件8在活塞杆3静止时仍能对活塞杆3进行清洁。气压平衡孔84的设置使得清洁环81两侧的气压平衡,便于清洁环81在防漏盖5中进行滑移。
36.参照图2和图3,防漏盖5中设置有收集槽9,收集槽9位于缸盖2与清洁板之间并通过紧固件与缸盖2进行连接。活塞杆3贯穿收集槽9并与其滑动配合,收集槽9的内环壁上连接有第二密封圈10。缸盖2的内环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管11,支撑管11的内环壁上连接有第一密封圈12,第一密封圈12与活塞杆3贴合设置,第二密封圈10的内环壁与支撑环的外环壁抵紧。
37.参照图2和图3,收集槽9对清洁环81刮下的液压油进行收集,方便了操作人员对防漏盖5内部的清理。第二密封圈10的设置降低了收集槽9中的液压油从收集槽9与支撑管11之间的间隙漏至缸盖2上的可能性,第一密封圈12的设置降低了缸筒1内腔中的液压油从缸筒1中漏出的可能性。
38.参照图1和图3,防漏盖5上沿着其中心轴的方向设置有方便操作人员对防漏盖5内部进行观察的视窗13。防漏盖5的内环壁上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4,第三密封圈14夹紧在防漏盖5与缸筒1之间。第三密封圈14的设置提高了防漏盖5的密封性,降低了防漏盖5中的液压油从其中漏出的可能性。
39.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防渗漏效果的液压缸的实施原理为:在活塞杆3移动过程中,活塞杆3在清洁环81中发生滑移,连接于清洁环81内环壁上的清洁胶条82对活塞杆3上粘附的液压油进行清理。当活塞杆3没有发生移动时,驱动气缸83启动,清洁环81在驱动气缸83的驱动下发生移动,实现了对清洁环81的驱动。气压平衡孔84的设置使得清洁环81两侧的气压平衡,便于清洁环81在防漏盖5中进行滑移。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