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水泵用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3265发布日期:2023-06-17 08:2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水泵用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水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水泵用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1、在汽车发动机的缸体里,有多条供冷却水循环的水道,与置于汽车前部的散热器(俗称水箱)通过水管相连接,构成一个大的水循环系统,在发动机的上出水口,装有一个水泵,通过风扇皮带来带动,把发动机缸体水道内的热水泵出,把冷水泵入。

2、汽车水泵转动轴部分由于需要较强的密封效果,需要设置较长的实体部分,但此部分会聚集较大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去,如今大多在其外周侧调节较多的散热片,来增加其散热效果,但这样扇热效果还是较差,长时间运转会导致转动轴与汽车水泵之间的磨损较大,而导致其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水泵用冷却机构。

2、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水泵用冷却机构,包括水泵壳,所述水泵壳的一侧端面固连有水泵轴体,所述水泵轴体内转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远离所述水泵壳的一侧安装有皮带轮,所述主轴远离所述皮带轮的一侧安装有离心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轴体内设有散热组件;

3、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主轴上的滑轮,所述滑轮靠近所述水泵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套设在所述水泵轴体内,所述滑环与所述水泵轴体内壁间固连有记忆金属,所述水泵轴体内还开设有管道,所述管道向靠近所述水泵壳的方向与外界连通。

4、可选的,所述水泵轴体内开设有散热腔,所述水泵轴体的外周侧和靠近所述皮带轮的侧端面都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所述散热腔连通,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散热腔内。

5、可选的,所述管道呈双螺旋设置,且其靠近所述皮带轮的一侧相互连通,其位于所述主轴与所述散热腔之间。

6、可选的,所述滑轮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内都设有限位球,所述滑轮的外周侧还固连有至少两个扇叶。

7、可选的,所述主轴的外周侧开设有至少两个限位腔,所述限位腔与所述限位球相对应,所述限位腔位于所述滑轮处。

8、可选的,所述滑环在所述散热腔的内壁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由于管道的设置,可通过管道的双螺旋设置使液体能够完全围绕主轴周围,增大其与主轴的传导面积,而且通过水流的流动,大大的增加汽车水泵的散热效果。

11、2.由于散热组件的设置,可通过水泵轴体上散热孔对热量进行初步散热,当热量过大时,记忆金属产生形变使滑轮转动,通过其扇叶加速散热腔内的空气流动,进一步增加散热腔内的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水泵用冷却机构,包括水泵壳(10),所述水泵壳(10)的一侧端面固连有水泵轴体(11),所述水泵轴体(11)内转动连接有主轴(15),所述主轴(15)远离所述水泵壳(10)的一侧安装有皮带轮(13),所述主轴(15)远离所述皮带轮(13)的一侧安装有离心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轴体(11)内设有散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水泵用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轴体(11)内开设有散热腔(16),所述水泵轴体(11)的外周侧和靠近所述皮带轮(13)的侧端面都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所述散热腔(16)连通,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散热腔(1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水泵用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9)呈双螺旋设置,且其靠近所述皮带轮(13)的一侧相互连通,其位于所述主轴(15)与所述散热腔(1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水泵用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4)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内都设有限位球(20),所述滑轮(14)的外周侧还固连有至少两个扇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水泵用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5)的外周侧开设有至少两个限位腔(21),所述限位腔(21)与所述限位球(20)相对应,所述限位腔(21)位于所述滑轮(14)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水泵用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17)在所述散热腔(16)的内壁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水泵用冷却机构,属于汽车水泵技术领域。一种汽车水泵用冷却机构,包括水泵壳,所述水泵壳的一侧端面固连有水泵轴体,所述水泵轴体内转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远离所述水泵壳的一侧安装有皮带轮,所述主轴远离所述皮带轮的一侧安装有离心轮,所述水泵轴体内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主轴上的滑轮,所述滑轮靠近所述水泵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套设在所述水泵轴体内,所述滑环与所述水泵轴体内壁间固连有记忆金属,本技术通过水泵轴体上散热孔对热量进行初步散热,当热量过大时,记忆金属产生形变使滑轮转动,通过其扇叶加速散热腔内的空气流动,进一步增加散热腔内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高正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玉环博翔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