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箱和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33451发布日期:2023-05-12 11:1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液压油箱和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压油箱,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压油箱和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1、液压油箱为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重要部件,起到储油、散热、消泡等作用。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循环流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细小气泡,这些气泡若不消除,则会对液压系统造成很大的损害。

2、液压油中的气泡主要在液压油箱中利用气泡的浮力自然上浮而消除,但由于气泡体积细小,造成浮力小,气泡上浮缓慢。另外液压油箱回油口的回油和吸油口的吸油在液压油箱中产生复杂的流场,不利于液压油箱中气泡上浮,从而导致液压油箱消泡效率低。如何使油液中的气泡长大、在油箱中实现利于气泡上浮的流程,从而提高消泡效率是工程机械行业一直探索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液压油箱中如何更好地消泡问题,而提供一种液压油箱和工程机械。

2、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液压油箱,包括箱体、回油滤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固定于箱体内的回油滤筒,所述回油滤筒与箱体上主回油口连通的进油口设置在底部;所述回油滤芯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回油滤筒中且下端的进油口与回油滤筒的进油口连接;在回油滤筒的圆筒体上自下而上设置有若干过油孔且处于同一高度的过油孔在周向方向绕圆筒体中心周向均布,圆筒体下部单位面积内过油孔的面积之和小于圆筒体上部单位面积内过油孔的面积之和;圆筒体上固定有覆盖所述过油孔布置区域的滤网。

3、在本实施例中,回油滤筒下部单位面积内过油孔的面积之和小于回油滤筒下部单位面积内过油孔的面积之和,油液通过回油滤筒上部过油孔的阻力小于油液通过回油滤筒下部过油孔的阻力,使得油液从回油滤芯出来后大部分向上流动,便于气泡上浮。滤网与回油滤芯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通过滤网的孔群阻力作用,减缓液泡群往下游的流动速度,使得气泡有更长的时间在滤筒与回油滤芯形成的空间来聚集、上浮。

4、液压油的回油自下向上进入到回油虑芯中,对油箱内油液冲击小,一方面给气泡有初始向上的流动方向,另一方面降低了进入油箱气泡群流的速度,有效降低了油箱内的扰动和漩涡,有利于气泡的上浮,从而有利于气泡消除。

5、本实用新型液压油箱中,所述圆筒体的内径与所述回油滤芯的外径比值在1.3-1.5之间。

6、本实用新型液压油箱中,所述滤网焊接在所述圆筒体的内侧。

7、本实用新型液压油箱中,所述圆筒体的上部过油孔和下部过油孔均呈阵列方式排布且上部过油孔的孔径大于下部过油孔的孔径。

8、本实用新型液压油箱中,所述滤网的目数在15-25之间。

9、本实用新型液压油箱中,在所述箱体底板上设置有回油室,所述箱体上的主回油口设置在箱体底板上并与回油室连通,所述回油滤筒的下端与所述回油室上端固定连接且回油滤筒的进油口与回油室连通。

10、本实用新型液压油箱中,所述箱体的吸油口设置在所述箱体底板上,在箱体底板上固定安装有与吸油口连接的吸油滤油器。

11、本实用新型液压油箱中,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回油滤筒和吸油滤油器分置于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隔板下端具有连通两侧的通道。隔板将油箱分为回油腔和吸油腔,从回油滤筒中出来的油液再经过隔板上方进入吸油腔,吸入吸油滤芯,延长油液流动的时间,利于气泡排出液面,进一步实现消泡;

12、本实用新型液压油箱中,所述隔板的上端向吸油滤油器一侧倾斜。采用具有一定角度的斜隔板,气泡在碰到斜板后,有一个斜向上的速度分量,有利于气泡的上升。

13、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前述的液压油箱。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滤网和回油滤筒上下流通面积不等的过油孔,便于油液中的气泡长大与上浮,提高液压油箱消泡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油箱,包括箱体、回油滤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固定于箱体内的回油滤筒,所述回油滤筒与箱体上主回油口连通的进油口设置在底部;所述回油滤芯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回油滤筒中且下端的进油口与回油滤筒的进油口连接;在回油滤筒的圆筒体上自下而上设置有若干过油孔且处于同一高度的过油孔在周向方向绕圆筒体中心周向均布,圆筒体下部单位面积内过油孔的面积之和小于圆筒体上部单位面积内过油孔的面积之和;圆筒体上固定有覆盖所述过油孔布置区域的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体的内径与所述回油滤芯的外径比值在1.3-1.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焊接在所述圆筒体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体的上部过油孔和下部过油孔均呈阵列方式排布且上部过油孔的孔径大于下部过油孔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的目数在15-2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底板上设置有回油室,所述箱体上的主回油口设置在箱体底板上并与回油室连通,所述回油滤筒的下端与所述回油室上端固定连接且回油滤筒的进油口与回油室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吸油口设置在所述箱体底板上,在箱体底板上固定安装有与吸油口连接的吸油滤油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回油滤筒和吸油滤油器分置于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隔板下端具有连通两侧的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上端向吸油滤油器一侧倾斜。

10.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油箱。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液压油箱,为解决液压油箱中如何更好地消泡问题,本技术构造一种液压油箱和工程机械,其中液压油箱包括箱体、回油滤芯、回油滤筒,回油滤筒与箱体上主回油口连通的进油口设置在底部;回油滤芯同轴固定安装在回油滤筒中且下端的进油口与回油滤筒的进油口连接;圆筒体下部单位面积内过油孔的面积之和小于圆筒体上部单位面积内过油孔的面积之和;圆筒体上固定有覆盖所述过油孔布置区域的滤网。本技术中,液压油流场得到优化,油液流速降低,液面更加平稳,产生气泡少,流动路径更长,更有利于气泡的上浮,减少气液交界液面的空气卷入,进一步提升消泡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素燕,杨胜清,李森林,李瑞生,赵基宏,罗成发,玉有恩,王鹏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