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4056发布日期:2023-10-21 17:4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1、压缩机为汽车用制冷设备的核心部件,压缩机工作会产生振动噪音,影响汽车噪音并产生主观听感问题。相关技术中,压缩机的压缩部排出的高压冷媒进入高压腔后通过排出孔直接离开压缩机,压缩机运转时产生的排气气流噪音及压力脉动容易激发汽车上热管理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共振,带来汽车噪音与振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

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吸入口和排出口;支架,设于壳体,支架的第一侧和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合围出电机腔;压缩部,位于壳体内,压缩部包括轴承,轴承连接于支架的第二侧,轴承和支架之间合围出消音腔;隔板,设于支架,且位于消音腔内,隔板将消音腔分隔出多个子腔,多个子腔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子腔连通;电机腔连通吸入口和压缩部,消音腔连通压缩部和排出口。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支架、压缩部和隔板。

6、支架的第一侧与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合围出电机腔,电机腔用于存放压缩机的电机,电机腔与吸入口连通,且电机腔与压缩部连通。

7、压缩部包括轴承,轴承与支架的第二侧连接,轴承与支架之间合围出消音腔,消音腔与压缩部连通,且消音腔与壳体的排出口连通。

8、具体地,压缩机运行时,气态冷媒从壳体的吸入口进入电机腔,而后进入压缩部工作,气态冷媒经过压缩部后,形成高压气态冷媒,高压气态冷媒中的大部分流向消音腔,而后通过壳体上的排出口排出压缩机。

9、进一步地,隔板设于支架,隔板用于将消音腔分隔处多个子腔,其中,多个子腔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子腔连通,也就是说,合理利用了支架和轴承的现有结构,使得高压气态冷媒进入消音腔后,经由多个子腔,而后排向排出口。该设置降低了产品的改造成本。

10、可以理解的是,隔板将消音腔的内部空间做分隔,以分隔出多个子腔,多个子腔中的任一子腔的容积小于消音腔的容积,故而,高压气态冷媒流经子腔,相比于高压气态冷媒流经未设有隔板的消音腔,实现节流降噪。也即,高压气态冷媒流经多个子腔,隔板地设置延长了高压气态冷媒的流动路径,使得高压气态冷媒经过多个子腔的腔壁折转时,气流的一部分静压能消耗于克服气流在多个子腔的腔壁上的阻力、气流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气流流经多个子腔的腔壁后形成的漩涡,从而降低排放出的气态冷媒的压力和流速,以达到消除噪声之目的。这样,改善了压缩机的气流噪音和脉动,有利于降低压缩机运行时的噪音,进而能够避免激发汽车上热管理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共振,有利于降低汽车的运行噪音及振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压缩机,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隔板与轴承之间具有缝隙,任意相邻两个子腔通过缝隙连通。

1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隔板和轴承的配合结构,使得隔板与轴承之间具有缝隙,也即,隔板自支架向轴承延伸,且隔板与轴承分离设置,隔板背离支架的一侧与轴承之间形成缝隙。

14、多个子腔中的任意相邻两个子腔通过缝隙连通,如,高压气态冷媒在隔板的导向下流向隔板和轴承之间的缝隙,而后经缝隙流向另一个子腔。

15、该设置合理利用了轴承和支架的现有结构,通过限定隔板和轴承的位置关系,在保证形成多个子腔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满足了多个子腔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子腔连通的使用需求,避免了连通任意两个相邻的子腔的器件地投入,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改造成本。

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隔板设有连通部,任意相邻两个子腔通过所述连通部连通。

1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隔板的结构,使得隔板设有连通部,连通部用于连通任意相邻两个子腔。

18、隔板作为连通部的载体,也即,隔板既具有形成子腔的腔壁的作用,又具有连通任意相邻两个子腔的作用。隔板具有多重功能。

19、该设置合理利用了轴承和支架的现有结构,通过限定隔板的结构,在保证形成多个子腔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满足了多个子腔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子腔连通的使用需求,避免了连通任意两个相邻的子腔的器件地投入,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改造成本。

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连通部包括连通口和/或连通槽。

21、在该技术方案中,连通部包括连通口,或者连通部包括连通槽,或者连通部包括连通口和连通槽。

22、具体地,沿垂直于隔板的厚度方向对连通部进行截面,在截面中,连通部的轮廓线围成的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矩形和异形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其中,异形指的是形状不规则的图形。

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缝隙的过流截面面积为s1,消音腔的过流截面面积为s2,其中,缝隙的宽度大于等于2mm。

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连通部的过流截面面积为s1,消音腔的过流截面面积为s2,其中,连通部的内径大于等于2mm。

25、在该技术方案中,当任意相邻两个子腔通过缝隙连通时,限定缝隙和消音腔的配合结构,使得缝隙的过流截面面积记作s1,消音腔的过流截面面积记作s2,其中,s1和s2满足:且缝隙的宽度大于等于2mm。也即,限定了缝隙的过流截面面积和消音腔的过流截面面积的配合关系,及限定了缝隙的宽度的尺寸。

26、该设置可保证单位时间内由一个子腔流向另一个子腔的高压气态冷媒的量,不会出现因单位时间内的冷媒流速较低而导致增大压缩机的运行噪音的情况。

27、当任意相邻两个子腔通过连通部连通时,限定连通部和消音腔的配合结构,使得连通部的过流截面面积记作s1,消音腔的过流截面面积记作s2,其中,s1和s2满足:且连通部的内径大于等于2mm。也即,限定了连通部的过流截面面积和消音腔的过流截面面积的配合关系,及限定了连通部的内径尺寸。

28、该设置可保证单位时间内由一个子腔流向另一个子腔的高压气态冷媒的量,不会出现因单位时间内的冷媒流速较低而导致增大压缩机的运行噪音的情况。

29、具体地,沿垂直于隔板的厚度方向对连通部进行截面,在截面中,连通部的轮廓线围成的形状不是圆形时,连通部的内径指的是轮廓线上的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

3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隔板绕压缩部的轴线间隔布置。

31、在该技术方案中,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并限定多个隔板和压缩部的配合结构,使得多个隔板绕压缩部的轴线间隔布置,这样,形成的多个子腔绕压缩部的轴线间隔布置。该设置延长了高压气态冷媒的流动路径,使得高压气态冷媒经过多个子腔的腔壁折转时,气流的一部分静压能消耗于克服气流在多个子腔的腔壁上的阻力、气流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气流流经多个子腔的腔壁后形成的漩涡,从而降低排放出的气态冷媒的压力和流速,以达到消除噪声之目的。

3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子腔中容积最大的子腔记作第一子腔,容积最小的子腔记作第二子腔,第一子腔的容积与第二子腔的容积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2。

3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多个子腔的配合关系,使得多个子腔中容积最大的子腔记作第一子腔,多个子腔中容积最小的子腔记作第二子腔。第一子腔的容积记作v1,第二子腔的容积记作v2,第一子腔的容积与第二子腔的容积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2,也即,该设置限定了第一子腔的容积和第二子腔的容积的关系,第一子腔的容积不会比第二子腔的容积大很多,可以保证高压气态冷媒的流动路径,为消音腔节流降噪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34、若第一子腔的容积与第二子腔的容积的比值大于等于2,则,第一子腔的容积和第二子腔的容积的差距较大,这样,高压气态冷媒流经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时的流速变化加大,气流折转的角度过大,这样,不利于降噪,压缩机的气流噪音和脉动的改善效果较差。

3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密封部,位于支架和轴承的连接处。

36、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压缩机的结构,使得压缩机还包括密封部,密封部位于支架和轴承的连接处,也即,密封部连接于支架和轴承之间。密封部具有密封支架和轴承的连接处的作用,避免气态冷媒由支架和轴承的连接处外泄的情况发生。可保证消音腔的气密性,使得消音腔内的气态冷媒会按照预设路径流向壳体的排出口。

3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密封部包括:金属基板;弹性层,包覆金属基板的外表面,弹性层抵接于支架和轴承之间。

38、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部包括金属基板和弹性层,弹性层包覆金属基板的外表面,金属基板具有支撑和固定弹性层的作用,弹性层位于支架和轴承的连接处,且弹性层抵接于支架和轴承之间,弹性层能够有效填补支架和轴承的缝隙,保证支架和轴承连接处的气密性。

39、具体地,弹性层包括橡胶层和塑料层。

4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支架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连通压缩部和消音腔,第二开口连通消音腔和排出口。

41、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连通压缩部和消音腔,第二开口用于连通消音腔和排出口。该设置能够保证气态冷媒的流动路径。

42、具体地,支架设于壳体内。或者,支架夹设于第一壳和第二壳之间。或者,支架与第一壳一体形成,如,注塑形成或冲压形成。或者,支架与第二壳一体形成,如,注塑形成或冲压形成。

4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压缩机。

4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因包括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压缩机,因此,具有上述压缩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45、值得说明的是,车辆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4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