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1121发布日期:2023-06-08 16:1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曲轴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设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曲轴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曲轴结构通常在曲柄的内部设置油槽,并且曲柄内部的油槽通过贯穿曲柄内外的出油通道与曲柄外壁面连通。但是,上述方案由于曲柄结构内部设置有油槽,导致曲轴结构加工繁琐,工艺性也较差。并且,上述方案会破坏曲柄外壁面的完整性,产生因外壁面加工造成的摩擦功耗,同时曲柄在运行过程中的曲柄外壁面产生的热量也无法得到有效转移,进而造成压缩机功耗升高。

2、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曲轴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压缩机功耗过高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曲轴结构,曲轴结构包括平台和分别设置于平台两侧的曲柄和主轴,平台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曲柄位于环形凸起内侧,部分的曲柄的外壁面、环形凸起的内壁面以及平台共同形成油槽,主轴内部具有主轴油路,主轴油路与油槽连通。

3、进一步地,曲轴结构还包括连杆,连杆具有与曲柄连接的轴孔端,油槽、轴孔端的底部和曲柄的底部共同形成储油腔,轴孔端的内侧壁和曲柄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储油腔与间隙连通。

4、进一步地,主轴油路螺旋设置于主轴的表面,主轴远离平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油孔,主轴靠近平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油孔,第二油孔与油槽连通,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均与主轴油路连通。

5、进一步地,油槽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与第二油孔连通,以使油槽与主轴油路连通。

6、进一步地,连通孔的中心轴线与主轴的中心轴线组成第一平面,曲柄的中心轴线和主轴的中心轴线组成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夹角为a1,63°≤a1≤68°,和/或,连通孔的中心轴线与主轴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a2,34°≤a2≤38°。

7、进一步地,油槽的宽度为l1,连通孔的直径为l2,其中,0.53*l1≤l2≤0.55*l1。

8、进一步地,轴孔端的内径与曲柄的外径相同,轴孔端的外径与油槽的内径相同,轴孔端的内侧具有凹槽,间隙包括凹槽。

9、进一步地,油槽的底部平面与平台的主体平面之间具有第一高度差h1,0.5mm≤h1≤1mm,环形凸起的顶部与油槽的底部平面之间具有第一高度差h2,1mm≤h2≤1.5mm。

10、进一步地,轴孔端与曲柄连接时,主轴油路内的油液可通过连通孔进入储油腔,储油腔内的油液可沿第一方向进入间隙,以对曲柄、轴孔端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润滑作业。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曲轴结构,曲轴结构为上述的曲轴结构。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部分的曲柄的外壁面、环形凸起的内壁面以及平台共同形成油槽,取消了传统的曲柄内部油路结构及贯通式的润滑油槽,保持了曲柄外壁面的完整性,减少因外壁面加工造成的摩擦功耗,同时利用主轴油路与油槽连通,通过和连杆的配合,减少了冷冻油的上升路径,可在运行过程可以使冷冻油从油槽直接上升至在曲柄外壁面,以提高曲柄的散热性能,在保证曲柄润滑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压缩机功耗。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降低了曲柄连杆组成的运动副的摩擦,实现了对曲柄外壁面的有效散热,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曲轴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压缩机功耗过高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结构包括平台(10)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平台(10)两侧的曲柄(20)和主轴(30),所述平台(10)上设置有环形凸起(11),所述曲柄(20)位于所述环形凸起(11)内侧,部分的所述曲柄(20)的外壁面、所述环形凸起(11)的内壁面以及所述平台(10)共同形成油槽(40),所述主轴(30)内部具有主轴油路(31),所述主轴油路(31)与所述油槽(4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结构还包括连杆(50),所述连杆(50)具有与所述曲柄(20)连接的轴孔端(51),所述油槽(40)、所述轴孔端(51)的底部和所述曲柄(20)的底部共同形成储油腔(41),所述轴孔端(51)的内侧壁和所述曲柄(20)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42),所述储油腔(41)与所述间隙(4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油路(31)螺旋设置于所述主轴(30)的表面,所述主轴(30)远离所述平台(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油孔(32),所述主轴(30)靠近所述平台(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油孔(33),所述第二油孔(33)与所述油槽(40)连通,所述第一油孔(32)和所述第二油孔(33)均与所述主轴油路(3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40)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孔(43),所述连通孔(43)与所述第二油孔(33)连通,以使所述油槽(40)与所述主轴油路(3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43)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轴(30)的中心轴线组成第一平面,所述曲柄(20)的中心轴线和所述主轴(30)的中心轴线组成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夹角为a1,63°≤a1≤68°,和/或,所述连通孔(43)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轴(3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a2,34°≤a2≤38°。

6.根据权利要求4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40)的宽度为l1,所述连通孔(43)的直径为l2,其中,0.53*l1≤l2≤0.55*l1。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端(51)的内径与所述曲柄(20)的外径相同,所述轴孔端(51)的外径与所述油槽(40)的内径相同,所述轴孔端(51)的内侧具有凹槽(511),所述间隙(42)包括所述凹槽(51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40)的底部平面与所述平台(10)的主体平面(12)之间具有第一高度差h1,0.5mm≤h1≤1mm,所述环形凸起(11)的顶部与所述油槽(40)的底部平面之间具有第一高度差h2,1mm≤h2≤1.5mm。

9.根据权利要求4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端(51)与所述曲柄(20)连接时,所述主轴油路(31)内的油液可通过所述连通孔(43)进入所述储油腔(41),所述储油腔(41)内的油液可沿第一方向进入所述间隙(42),以对所述曲柄(20)、所述轴孔端(51)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润滑作业。

10.一种压缩机,包括曲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曲轴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曲轴结构包括平台和分别设置于平台两侧的曲柄和主轴,平台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曲柄位于环形凸起内侧,部分的曲柄的外壁面、环形凸起的内壁面以及平台共同形成油槽,主轴内部具有主轴油路,主轴油路与油槽连通。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曲轴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压缩机功耗过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姜秋来,黄栋辉,魏会军,徐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