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液压系统及车辆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0522发布日期:2023-05-14 14:1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车辆液压系统及车辆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液压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液压系统及车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发动机和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源,可实现低速时纯电驱动,高速时并联驱动,有效的提高了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车辆液压系统在离合器的接合过中,起到增大扭矩并提供缓冲阻尼和冷却润滑的作用,并且车辆液压系统还用于为车内的低压冷却回路,例如驱动电机、发电机等提供冷却润滑的功能。然而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常工作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因此离合器和低压润滑回路油量也因此具有不同的油量需求。

2、目前车辆液压系统中,无法有效的协调离合器以及向低压润滑回路的供油变化,造成液压系统的能耗较高。

3、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4、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液压系统,实现对高压回路和低压冷却回路供油协调控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液压系统,包括:

4、泵组件,包括机械泵以及电子泵;所述机械泵的出油口与高压回路连通;

5、高压控制油路,连接于所述机械泵的出油口与低压冷却回路之间,用于将连通的所述机械泵和/或所述电子泵输出的油液导向至所述低压冷却回路;所述低压冷却回路包括发电机冷却油路;

6、解耦控制油路,具有耦合状态和解耦状态;处于耦合状态时,所述解耦控制油路连通所述机械泵的出油口和所述电子泵的出油口;处于解耦状态时,所述解耦控制油路连通所述电子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低压冷却回路;

7、发电机冷却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发电机冷却油路上,以控制所述发电机冷却油路的通断;

8、控制器,根据车辆的目标运行模式,控制所述高压控制油路调节所述高压回路的油压、调整所述解耦控制油路的状态、以及控制所述发电机冷却控制阀的通断。

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高压控制油路包括主机械滑阀以及主阀先导阀,所述主机械滑阀连接于所述机械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低压冷却回路之间;所述主阀先导阀与所述高压回路连通;

10、所述主机械滑阀受控于所述主阀先导阀,用于将连通的所述机械泵和/或所述电子泵输出的油液导向至所述低压冷却回路。

1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解耦控制油路包括解耦阀以及解耦先导阀,所述解耦阀具有进油端,以及第一出油端和第二出油端;所述第一出油端与所述低压冷却回路连通,所述第二出油端与所述机械泵的出油口连通;

12、所述解耦阀受控于所述解耦先导阀的控制而处于耦合状态或解耦状态,当所述解耦阀处于耦合状态时,所述解耦阀的进油端与所述第二出油端连通;当所述解耦阀处于解耦状态时,所述解耦阀的进油端与所述第一出油端连通。

1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车辆液压系统还包括冷却油温传感器以及油冷却器,所述油冷却器连接于所述解耦阀与所述低压冷却回路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冷却油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油冷却器的油出口侧。

1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低压冷却回路还包括驱动电机冷却油路以及轴齿冷却油路;

15、所述发电机冷却油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结构,所述第一节流结构用于调节所述发电机冷却油路上的流量;

16、所述驱动电机冷却油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结构,所述第二节流结构用于调节所述驱动电机冷却油路上的流量;

17、所述轴齿冷却油路上设置有第三节流结构,所述第三节流结构用于调节所述轴齿冷却油路上的流量。

1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在所述车辆的目标工作模式为纯电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调控所述高压回路的油压,以使所述高压回路的油压小于或等于第一压力;并且控制所述解耦控制油路处于耦合状态,以使所述机械泵和所述电子泵耦合;并且控制所述发电机冷却控制阀关闭,以切断所述发电机冷却油路。

1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在所述车辆的目标工作模式为增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调控所述高压回路的油压,以使所述高压回路的油压小于或等于第二压力;并且控制所述解耦控制油路处于耦合状态,以使所述机械泵和所述电子泵处于耦合状态;并且控制所述发电机冷却油路控制阀打开,以导通所述发电机冷却油路。

2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当所述车辆的目标工作模式为混动模式时,且当所述机械泵的转速小于或等于第一转速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解耦控制油路处于耦合状态,以使所述电子泵与所述机械泵耦合,共同向所述高压回路供油;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为所述机械泵的输出油量刚好满足所述高压回路的需求所对应的转速;和/或

21、当所述机械泵的转速大于第一转速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解耦控制油路处于解耦状态,以使所述机械泵和所述电子泵解耦,以使所述电子泵单独向所述低压冷却回路供油。

2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控制器内包括:

23、电机冷却量计算电路,用于根据电机的转速和转矩,计算所述电机的基本冷却需求;并根据电机的定子温度以及冷却所述电机的油液的油温,确定所述电机的补偿冷却需求;所述电机的基本冷却需求和所述电机的补偿冷却需求之和为所述电机冷却量需求;

24、轴齿冷却量计算电路,用于根据轴齿的转速和转矩,计算所述轴齿的传递功率;并根据所述轴齿的传递功率确定所述轴齿的冷却量需求;

25、低压冷却回路的冷却量需求计算电路,与所述电机冷却量计算电路、所述轴齿冷却量计算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机冷却量需求和所述轴齿的冷却量需求,计算所述低压冷却回路的冷却量需求;

26、电子泵输出流量计算电路,与低压冷却回路的冷却量需求计算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机械泵与所述电子泵的耦合状态,确定所述电子泵所需要输出的流量;

27、电子泵转速计算电路,与所述电子泵输出流量计算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子泵所需要输出的流量,计算所述电子泵目标转速。

28、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包括的液压系统。

29、本技术通过设置解耦控制油路与高压控制油路实现对低压冷却回路和高压回路供油的协调控制。当高压回路的油液需求较高时,通过控制解耦控制油路处于耦合状态,使机械泵的出油口和电子泵的出油口耦合,使电子泵输出的油液得以补充至高压回路。并且通过高压控制油路的控制,控制高压回路的油压,并将多余的油液输送至低压冷却回路,实现油液的充分利用,提高液压系统的油液利用率。当机械泵输出的油量足以满足高压回路的用油需求时,电子泵解耦至低压冷却回路,为低压冷却回路供油,由于无需连接高压回路,因此得以有效的降低电子泵的能耗,降低成本,因此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对高压回路和低压冷却回路供油协调控制,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液压系统的能耗。

3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