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配重防摆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4496发布日期:2023-05-27 23:1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抽油机配重防摆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抽油机,是一种抽油机配重防摆阻尼器。


背景技术:

1、油田经过多年高速开发,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含水急剧上升,注水水质差,生产油井井况差,地层水矿化度高,腐蚀、偏磨、地面管线结垢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近年来油井杆断脱、管泵漏失率增高,检泵维护频繁,开井时率降低,作业占产大等一系列问题,油井生产管理面临许多困难。

2、抽油机井平衡率是日常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悬点承受的是不对称的脉动载荷,上冲程载荷很大,下冲程载荷较小,这样就会造成上冲程电动机做功很大,下冲程电机做负功,即悬点拉着电机旋转口因此也就会造成抽油机不平衡。由于不平衡会对抽油机造成一系列的危害:一是上冲程过程中电机承受着极大的载荷,下冲程抽油机反而带者电动机运转做功,从而造成电能的浪费,降低电机的效率和使用寿命。二是由于承受的载荷极不均匀,会使抽油机发生激烈振动,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三是会破坏曲柄旋转速度的均匀性,使驴头上下摆动不均匀,影响抽油杆和泵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油井的产量及检泵率。

3、由于负荷极不均匀,会使抽油机发生激烈振动,而且地处西部风力较大地区,配重可能会因风力和机械振动原因发生摆动,过大摆动幅度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抽油机的正常运行。

4、公告号为cn101392639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动态平衡抽汲系统,包括动力驱动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单井采汲机械单元,其特征在于:动力驱动单元采用调速电机,智能控制单元由智能控制箱与传感器件组成,智能控制箱内设有微控制数据监控系统与面板操作、面板显示部件,智能控制箱通过线缆与电机相连,单井采汲机械单元中的从动装置为单级从动装置。平衡重装置由固定配重体和活动配重体两部分组成或为一个整体;在平衡重装置的侧端设置平衡重防摆装置。该专利记载了为确保常年在野外工作的柔性吊重件不受风吹影响,在平衡重装置的侧端设置平衡重防摆装置,但是并未公开平衡重防摆装置的具体结构,而且该平衡防摆装置不具有防抽油机振动后吸收配重的振动功能。

5、公告号为cn101539003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无梁式高效节能抽汲机,包括承载组合轮、机架、柔性件、负载平衡重装置、动力驱动与控制单元、动力传动与换向机构以及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组合轮为包括承载轮、平衡重轮、拖动轮在内的至少两种轮体组合构成,机架由机架主体与机架辅体构成,机架辅体包括轮体安装台,轮体安装台设在机架主体的顶端,轮轴支座置于轮体安装台之上,承载组合轮通过轮轴安装在轮轴支座上,柔性件由绳、带、链中的至少一类构件构成,动力驱动与控制单元包括电机与电气控制装置,电机在电气控制装置的作用下通过动力传动与换向机构对承载组合轮形成驱动,所述的动力传动与换向机构由减速装置、联轴传动装置、带传动装置、链传动装置、齿传动装置、动滑轮装置、电机换向装置、曲柄、连杆、柔性件中的至少两种装置及构件组合构成,所述的刹车装置为包括机械刹车装置、电磁刹车装置、机电混合刹车装置在内的至少一类刹车装置构成。通过柔性件悬挂在承载组合轮上的吊挂平衡重装置由吊挂平衡重承载机构与吊挂平衡重体组成,吊挂平衡重承载机构为腔体或支架体结构,吊挂平衡重体由固定吊挂平衡重体、活动吊挂平衡重体当中的至少一种吊挂平衡重体构成,所述的吊挂平衡重承载机构与固定吊挂平衡重体为一体结构或相互独立结构;在吊挂平衡重承载机构的侧旁设置有由防摆筘与防摆支架或防摆滑轮与防摆滑轮轨道构成的吊挂平衡重防摆装置,其中的防摆筘或防摆滑轮设置在吊挂平衡重承载机构或固定吊挂平衡重体上,防摆支架或防摆滑轮轨道安装在机架主体上。该抽油机的平衡重防摆装置不便于在现有抽油机上进行安装,也不具有防抽油机振动后吸收配重的振动功能。

6、现有公开的配重防摆装置一方面不便于在抽油机上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不具有防抽油机振动后吸收配重的振动功能,配重存在因风力和机械振动原因发生摆动,过大摆动幅度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抽油机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油机配重防摆阻尼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抽油机配重存在因风力和机械振动原因发生摆动,过大摆动幅度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抽油机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抽油机配重防摆阻尼器包括缓冲箱、阻尼杆、配重、左导向轮和右导向轮,缓冲箱呈上端开口的箱体结构且下侧能够与抽油机底座固定安装在一起,缓冲箱内安装有竖向设置的阻尼杆,对应阻尼杆外侧位置的缓冲箱内填充有缓冲层,阻尼杆上部外侧套装有上侧能够与抽油机连接在一起的配重,配重左部上侧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一个左导向轮,每个左导向轮右部外侧均与阻尼杆左部外侧接触,配重右部上侧设有与左导向轮一一对应的右导向轮,每个右导向轮左部外侧均与阻尼杆右部外侧接触。

3、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4、上述配重前部上侧可固定安装有前连接板,配重后部上侧固定安装有后连接板,前连接板左部和后连接板左部之间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左导向轮,每个左导向轮外侧均设有开口向外的v形左导向槽,阻尼杆左部外侧与左导向槽内壁相接触,前连接板右部和后连接板右部之间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右导向轮,每个右导向轮外侧均设有开口向外的v形右导向槽,阻尼杆右部外侧与右导向槽内壁相接触。

5、上述前连接板可包括左右对称设置于阻尼杆左侧和右侧的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后连接板和前连接板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

6、上述对应阻尼杆前方位置的配重前部上侧可固定连接有前钢丝绳,对应阻尼杆后方位置的配重后部上侧固定连接有后钢丝绳。

7、上述缓冲箱和配重均可呈圆形,缓冲箱的直径大于配重的直径,缓冲层的厚度小于缓冲箱的深度。

8、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因抽油机不平衡发生振动使得配重发生振动现象可以通过配重和阻尼杆之间的相互摩擦以及缓冲层消除,阻尼杆能够抵消风力对配重的作用力,减弱或者消除配重因风力及振动产生的水平摆动现象,防止配重水平摆动幅度加剧,实现配重因摩擦阻尼趋近平稳垂直运动,降低安全风险,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抽油机配重防摆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箱、阻尼杆、配重、左导向轮和右导向轮,缓冲箱呈上端开口的箱体结构且下侧能够与抽油机底座固定安装在一起,缓冲箱内安装有竖向设置的阻尼杆,对应阻尼杆外侧位置的缓冲箱内填充有缓冲层,阻尼杆上部外侧套装有上侧能够与抽油机连接在一起的配重,配重左部上侧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一个左导向轮,每个左导向轮右部外侧均与阻尼杆左部外侧接触,配重右部上侧设有与左导向轮一一对应的右导向轮,每个右导向轮左部外侧均与阻尼杆右部外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配重防摆阻尼器,其特征在于配重前部上侧固定安装有前连接板,配重后部上侧固定安装有后连接板,前连接板左部和后连接板左部之间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左导向轮,每个左导向轮外侧均设有开口向外的v形左导向槽,阻尼杆左部外侧与左导向槽内壁相接触,前连接板右部和后连接板右部之间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右导向轮,每个右导向轮外侧均设有开口向外的v形右导向槽,阻尼杆右部外侧与右导向槽内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机配重防摆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前连接板包括左右对称设置于阻尼杆左侧和右侧的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后连接板和前连接板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抽油机配重防摆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对应阻尼杆前方位置的配重前部上侧固定连接有前钢丝绳,对应阻尼杆后方位置的配重后部上侧固定连接有后钢丝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抽油机配重防摆阻尼器,其特征在于缓冲箱和配重均呈圆形,缓冲箱的直径大于配重的直径,缓冲层的厚度小于缓冲箱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油机配重防摆阻尼器,其特征在于缓冲箱和配重均呈圆形,缓冲箱的直径大于配重的直径,缓冲层的厚度小于缓冲箱的深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抽油机技术领域,是一种抽油机配重防摆阻尼器,包括缓冲箱、阻尼杆、配重、左导向轮和右导向轮,缓冲箱呈上端开口的箱体结构且下侧能够与抽油机底座固定安装在一起,缓冲箱内安装有竖向设置的阻尼杆,对应阻尼杆外侧位置的缓冲箱内填充有缓冲层。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因抽油机不平衡发生振动使得配重发生振动现象可以通过配重和阻尼杆之间的相互摩擦以及缓冲层消除,阻尼杆能够抵消风力对配重的作用力,减弱或者消除配重因风力及振动产生的水平摆动现象,防止配重水平摆动幅度加剧,实现配重因摩擦阻尼趋近平稳垂直运动,降低安全风险,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奇,吕亚东,李明,马述俭,康波,董宏宇,郭三如,刘峰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机床厂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