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叶片拆卸装置及转动叶片拆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05753发布日期:2023-12-16 12:46阅读:54来源:国知局
转动叶片拆卸装置及转动叶片拆卸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流旋转机械的转动叶片的拆卸装置及转动叶片的拆卸方法。本技术主张基于2021年5月26日于日本技术的日本特愿2021-088264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1、作为轴流旋转机械的一种的轴流压缩机具备:转子,以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及壳体,包覆该转子。转子具有转子轴和安装于该转子轴的多个转动叶片列。各转动叶片列沿着轴线所延伸的轴线方向排列。各转动叶片列均具有沿着相对于轴线的周向排列的多个转动叶片。另外,为了便于以下说明,将轴线方向上的两侧中的一侧称为轴线上游侧,将另一侧称为轴线下游侧。

2、以下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轴流压缩机。该轴流压缩机的转子轴针对多个转动叶片列的每一个具有轮盘。多个轮盘均以轴线为中心呈圆盘状。转子轴通过在轴线方向上层叠多个轮盘而构成。各轮盘具有外周面、前端面、后端面及多个叶片根槽。前端面从外周面的轴线上游侧的缘部向相对于轴线的径向内侧扩展。后端面从外周面的轴线下游侧的缘部向径向内侧扩展。多个叶片根槽均从外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凹陷,并且从后端面朝向相对于轴线方向的扭转方向延伸并贯穿至前端面。多个转动叶片均具有:叶片体,沿着径向延伸;及叶片根,设置于该叶片体的径向内侧,并且嵌入于叶片根槽中。

3、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了一种转动叶片的拆卸装置,其安装于轮盘。该拆卸装置具有:支承部,由多个块体构成;及冲头,被该支承部支承。作业人员在将该拆卸装置配置于转动叶片的轴线下游侧之后,将该拆卸装置的支承部配置于在轴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轮盘之间。具体而言,在两个轮盘中配置于轴线上游侧的上游侧轮盘的后端面与配置于轴线下游侧的下游侧轮盘的前端面之间配置支承部。其结果,支承部相对于各轮盘无法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在该状态下,冲头的前端能够与嵌入于上游侧轮盘中的叶片根的端面接触。接着,作业人员驱动冲头,通过冲头使叶片根向轴线上游侧移动。

4、当使叶片根向轴线上游侧移动时,从叶片根朝向轴线下游侧的力作用于冲头及支承部。相对于该力,反作用力从下游侧轮盘的前端面作用于支承部,限制轴线方向上的支承部的移动。由此,支承部中位于最靠轴线下游侧且面向轴线下游侧的面形成反作用力承受面。如此,该拆卸装置的反作用力承受面位于比拆卸对象叶片更靠轴线下游侧。

5、以往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5/0218948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2、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转动叶片的拆卸装置中,需要在上游侧轮盘的后端面与下游侧轮盘的前端面之间配置支承部,因此上游侧轮盘的后端面与下游侧轮盘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得不长规定距离以上。因此,在上游侧轮盘的后端面与下游侧轮盘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规定距离的情况下,无法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转动叶片的拆卸装置。

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上游侧轮盘的后端面与下游侧轮盘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较短的情况下也能够从轮盘拆卸转动叶片的技术。

4、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5、作为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方式的转动叶片拆卸装置为从轮盘拆卸转动叶片的转动叶片拆卸装置。所述轮盘具有:外周面,以轴线为中心沿着周向扩展;第一端面,面向所述轴线所延伸的轴线方向上的两侧中的轴线第一侧;第二端面,面向与所述轴线第一侧相反的一侧的轴线第二侧;及叶片根槽。所述第一端面从所述外周面的所述轴线第一侧的缘部朝向相对于所述轴线的径向内侧扩展。所述第二端面从所述外周面的所述轴线第二侧的缘部朝向所述径向内侧扩展。所述叶片根槽从所述外周面朝向所述径向内侧凹陷,并且从所述第二端面朝向相对于所述轴线方向扭转的槽贯穿方向延伸并贯穿至所述第一端面。所述转动叶片具有:叶片体,与相对于所述轴线的径向垂直的截面呈叶片状,并且沿着所述径向延伸;及叶片根,设置于所述叶片体的所述径向内侧,并且嵌入于所述叶片根槽中。

6、所述转动叶片拆卸装置具备:推出机构;及支架,安装有所述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具有:接触端,能够与所述转动叶片接触;及驱动机构,使所述接触端在移动方向上移动。所述支架具有:基台,沿着所述移动方向延伸;反作用力承受部,从第一基台端部向与所述移动方向不同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侧中的第一高度侧延伸,所述第一基台端部为所述基台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两侧中的第一移动侧的端部;及受压部,设置于第二基台端部,所述第二基台端部为所述基台的与所述第一移动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移动侧的端部。所述基台具有外周接触面,所述外周接触面面向所述第一高度侧,从而能够与所述外周面接触。所述反作用力承受部具有端接触面,所述端接触面从所述外周接触面的所述第一移动侧的端部向所述第一高度侧延伸,并且面向所述第二移动侧,从而能够与所述第一端面接触。所述受压部具有机构接触面,所述机构接触面面向所述第一移动侧,从而能够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面向所述第二移动侧的机构端面接触。

7、在本方式中,当使转动叶片向第一移动侧移动时,通过使从轮盘朝向第一移动侧的反作用力作用于被施加从转动叶片朝向第二移动侧的力的支架来防止支架向第二移动侧移动。此时,支架的反作用力承受部承受来自安装有拆卸对象转动叶片的轮盘的反作用力。在本方式中,在转动叶片的第二移动侧配置接触端,但承受来自安装有拆卸对象转动叶片的轮盘的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承受部设置于第一基台端部,所述第一基台端部为基台的第一移动侧的端部。因此,在本方式中,相较于以拆卸对象转动叶片为基准将转动叶片拆卸装置全部配置于第二移动侧的情况,能够减少本方式的转动叶片拆卸装置中以拆卸对象转动叶片为基准位于第二移动侧的部分。

8、由此,在本方式中,即使在安装有拆卸对象转动叶片的轮盘的第二端面与在该轮盘的轴线第二侧与之相邻的另一个轮盘的第一端面之间的距离较短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转动叶片拆卸装置配置于安装有拆卸对象转动叶片的轮盘。

9、作为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方式的转动叶片拆卸方法为从轮盘拆卸转动叶片的转动叶片拆卸方法。所述轮盘具有:外周面,以轴线为中心沿着周向扩展;第一端面,面向所述轴线所延伸的轴线方向上的两侧中的轴线第一侧;第二端面,面向与所述轴线第一侧相反的一侧的轴线第二侧;及叶片根槽。所述第一端面从所述外周面的所述轴线第一侧的缘部朝向相对于所述轴线的径向内侧扩展。所述第二端面从所述外周面的所述轴线第二侧的缘部朝向所述径向内侧扩展。所述叶片根槽从所述外周面朝向所述径向内侧凹陷,并且从所述第二端面朝向相对于所述轴线方向扭转的槽贯穿方向延伸并贯穿至所述第一端面。所述转动叶片具有:叶片体,与相对于所述轴线的径向垂直的截面呈叶片状,并且沿着所述径向延伸;及叶片根,设置于所述叶片体的所述径向内侧,并且嵌入于所述叶片根槽中。

10、在所述转动叶片拆卸方法中,执行:准备工序,准备转动叶片拆卸装置;装置配置工序,将所述转动叶片拆卸装置配置于所述轮盘;及转动叶片移动工序,通过使所述转动叶片拆卸装置动作而使安装于所述轮盘的所述转动叶片移动。所述准备工序中准备的所述转动叶片拆卸装置具备:推出机构;及支架,安装有所述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具有:接触端,能够与所述转动叶片接触;及驱动机构,使所述接触端在移动方向上移动。所述支架具有:基台,沿着所述移动方向延伸;反作用力承受部,从第一基台端部向与所述移动方向不同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侧中的第一高度侧延伸,所述第一基台端部为所述基台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两侧中的第一移动侧的端部;及受压部,设置于第二基台端部,所述第二基台端部为所述基台的与所述第一移动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移动侧的端部。所述基台具有外周接触面,所述外周接触面面向所述第一高度侧,从而能够与所述外周面接触。所述反作用力承受部具有端接触面,所述端接触面从所述外周接触面的所述第一移动侧的端部向所述第一高度侧延伸,并且面向所述第二移动侧,从而能够与所述第一端面接触。所述受压部具有机构接触面,所述机构接触面面向所述第一移动侧,从而能够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面向所述第二移动侧的机构端面接触。在所述装置配置工序中,将所述接触端的所述移动方向对准到所述槽贯穿方向,使所述基台的所述外周接触面与所述外周面接触,使所述反作用力承受部的端接触面与所述第一端面接触,将所述接触端配置于所述转动叶片的所述第二移动侧,从而使所述接触端和所述转动叶片在所述移动方向上对置。在所述转动叶片移动工序中,驱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接触端向所述第一移动侧移动,从而使所述转动叶片向所述第一移动侧移动。

11、在本方式的转动叶片拆卸方法中,与第一方式中的转动叶片拆卸装置相同地,即使在安装有拆卸对象转动叶片的轮盘的第二端面与在该轮盘的轴线第二侧与之相邻的另一个轮盘的第一端面之间的距离较短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转动叶片拆卸装置配置于安装有拆卸对象转动叶片的轮盘。

12、发明效果

13、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即使在上游侧轮盘的后端面与下游侧轮盘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较短的情况下,也能够从轮盘拆卸转动叶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